用什麼儀器檢測岩石的硬度
⑴ 岩石的硬度怎麼劃分,怎麼來鑒定岩石硬度
岩石的軟硬程度不同,我們可以把岩石的硬度分成很硬、較硬、較軟三級。 按固結作用強度、頁理和劈理的發育程度將粘土岩分為粘土、泥岩和頁岩,然後再按結構或礦物成分細分。 早在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種礦物來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軟的物體,這是所謂的摩氏硬度計。按照他們的軟硬程度分為十級: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 7)石英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 高嶺石粘土簡稱高嶺土(kaolin),是一種以高嶺石族礦物為主要成分、質地純凈的細粒粘土,首先發現於我國江西景德鎮附近的高嶺村而得名。1712—1722年間,法國傳教土殷弘緒(原名Le.P.d』Entrecolles)曾兩次將景德鎮制瓷實況報告法國政府,稱高嶺村粘土為「高嶺土」,1867年約翰遜和布萊克(S.W.Johnson&J.M.Blake)首次把組成高嶺土的粘土礦物稱為高嶺石(kaolinite),從而成為第一個以中國地名命名的礦物學名詞。高嶺土外觀呈白、淺灰等色,含雜質時呈黃、灰、黑色等。緻密塊狀或疏鬆土狀,有滑膩感,硬度小於指甲。比重2.4—2.6。乾燥後粘舌,有吸水性。耐火度可達1770-1790℃。可塑性低,粘結性小,具良好的絕緣性和化學穩定性。純凈的高嶺土煅燒後色白,白度可達80—90%。主要用於陶瓷、造紙、橡膠工業,也可供作搪瓷、塑料、油漆等工業部門使用。 蒙脫石粘土又稱膨潤土、膨土岩、斑脫岩,是一種以蒙脫石為主要礦物成分的細粒粘土。膨潤土的外觀一般呈白色、粉紅色、淺灰色、淡黃色,當被雜質污染時可呈灰綠色、紫棕色及其他較深的顏色。疏鬆土狀者光澤暗淡,緻密塊狀者呈蠟狀光澤。硬度1—2,性柔軟。塊狀或土狀,有滑感。比重2—3。吸水後體積膨脹,最大吸水量為其體積的8-15倍。具高可塑性和良好的粘結性,在水溶液中呈懸浮和膠凝狀,還具有陽離子交換的特性。膨潤土是重要的工業礦物原料之一,在鋼鐵工業中,供作球團礦的粘結劑;鑄造工業中,用於鑄造型砂的粘結劑;化學工業中,可用來製造活性白上.作為油脂的脫色劑;地質鑽探中,它是優質的泥漿原料;陶瓷工業中,在陶瓷坯料中加入3-5%的膨潤土後,可以顯著增加坯泥的可塑性與干坯強度。此外,農業、醫葯、油漆等方面,膨潤土也有其用途 答案補充 代號:HV 單位:無 簡介:維氏硬度 英文詞條名:Vickers-hardness 表示材料硬度的一種標准。由英國科學家維克斯首先提出。以49.03~980.7N的負荷,將相對面夾角為136°的方錐形金剛石壓入器壓材料表面,保持規定時間後,用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再按公式來計算硬度的大小。它適用於較大工件和較深表面層的硬度測定。維氏硬度尚有小負荷維氏硬度,試驗負荷1.961~<49.03N,它適用於較薄工件、工具表面或鍍層的硬度測定;顯微維氏硬度,試驗負荷<1.961N,適用於金屬箔、極薄表面層的硬度測定。 HV-適用於顯微鏡分析。維氏硬度(HV) 以120kg以內的載荷和頂角為136°的金剛石方形錐壓入器壓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壓痕凹坑的表面積除以載荷值,即為維氏硬度值(HV)。
⑵ 怎麼測試岩石硬度,方法
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測試岩石軟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簡單:「砸開岩石後,用手指甲、銅鑰匙、小刀在新斷面上刻劃。手指甲留有劃痕的較軟,銅鑰匙留有劃痕的較硬,小刀留有劃痕的硬度非常大。」
⑶ 如何較准確測石頭的硬度
需要專門的儀器,不過實際中,不必自己測,只要知道什麼石頭,就知道他的硬度了,專家都測試過了,有數據可以查的,比如《系統寶石學》,後面的附錄里都有,硬度密度成分等等數據都有的。
⑷ 岩石硬度測試對取樣的大小等有什麼要求
早在1822年,Friedrich mohs提出用10種礦物來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軟的物體,這是所謂的摩氏硬度計。按照他們的軟硬程度分為十級: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 7)石英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各級之間硬度的差異不是均等的,等級之間只表示硬度的相對大小。試驗鋼鐵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銼刀在工件邊緣上銼擦,由其表面所呈現的擦痕深淺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這種方法稱為銼試法這種方法不太科學。用硬度試驗機來試驗比較准確,是現代試驗硬度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硬度測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等測試方法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既可理解為是材料抵抗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或破壞的能力,也可表述為材料抵抗殘余變形和反破壞的能力。硬度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彈性、塑性、強度和韌性等力學性能的綜合指標。硬度試驗根據其測試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靜壓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等)、劃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顯微硬度、高溫硬度等多種方法。 布氏硬度以HB[N(kgf/mm2)]表示(HBS\HBW)(參照GB/T231-1984),生產中常用布氏硬度法測定經退火、正火和調質得剛健,以及鑄鐵、有色金屬、低合金結構鋼等毛胚或半成品的硬度。 洛氏硬度可分為HRA、HRB、HRC、HRD四種,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應用范圍也不同。一般生產中HRC用得最多。壓痕較小,可測較薄得材料和硬得材料和成品件得硬度。維氏硬度以HV表示(參照GB/T4340-1999),測量極薄試樣。1、鋼材的硬度 :金屬硬度(Hardness)的代號為H。按硬度試驗方法的不同, 常規表示有布氏(HB)、洛氏(HRC)、維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較為常用。 HB應用范圍較廣,HRC適用於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熱處理硬度等。兩者區別在於硬度計之測頭不同,布氏硬度計之測頭為鋼球,而洛氏硬度計之測頭為金剛石。 HV-適用於顯微鏡分析。維氏硬度(HV) 以120kg以內的載荷和頂角為136°的金剛石方形錐壓入器壓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壓痕凹坑的表面積除以載荷值,即為維氏硬度值(HV)。 HL手提式硬度計,測量方便,利用沖擊球頭沖擊硬度表面後,產生彈跳;利用沖頭在距試樣表面1mm處的回彈速度與沖擊速度的比值計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彈速度)/ VA(沖擊速度)。 攜帶型里氏硬度計用里氏(HL)測量後可以轉化為:布氏(HB)、洛氏(HRC)、維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維氏(HV)、里氏(HL)、肖氏(HS)測量硬度值。 2、HB - 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HB)一般用於材料較軟的時候,如有色金屬、熱處理之前或退火後的鋼鐵。洛氏硬度(HRC)一般用於硬度較高的材料,如熱處理後的硬度等等。 布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試驗載荷,將一定直徑的淬硬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被測金屬表面,保持規定時間,然後卸荷,測量被測表面壓痕直徑。布式硬度值是載荷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一般為:以一定的載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徑一般為10mm)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後,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 3、洛式硬度是以壓痕塑性變形深度來確定硬度值指標。以0.002毫米作為一個硬度單位。當HB>450或者試樣過小時,不能採用布氏硬度試驗而改用洛氏硬度計量。它是用一個頂角120°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3.18mm的鋼球,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據試驗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種不同的標度來表示: HRA:是採用60kg載荷和鑽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極高的材料(如硬質合金等)。 HRB:是採用100kg載荷和直徑1.58mm淬硬的鋼球,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較低的材料(如退火鋼、鑄鐵等)。 HRC:是採用150kg載荷和鑽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於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鋼等)。
⑸ 怎麼測試岩石硬度,方法
用摩氏硬度計檢驗石頭硬度。也有莫氏布氏硬度測量儀器,下面是幾種石頭摩氏專硬度分屬為十級: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 7)石英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 。硬度是寶石、玉石的重要的物理性質,它與寶石和玉石的質地、光澤和加工方法有關。所以檢驗硬度是鑒定寶石、玉石時的一項重要內容。行業中習慣把寶石玉石硬度分為三個級別:高硬度的屬於寶石級,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如鑽石寶石、紅寶石、藍寶石、碧璽等。以歐珀寶石硬度最低,為5.5度;中硬度的屬於高硬度玉石,一般在摩氏7~6度之間,如玉、翡翠、瑪瑙、水晶、木變石、東陵石、河南玉等;低硬度的屬於用刀劃得動的玉石如青金石、松石、珊瑚、孔雀石、岫玉、螢石等,摩氏硬度在5~4度之間。琥珀最低,是2.5度。在礦物中,玉石的硬度很少有低於4度的。
⑹ 老師們幫忙看下這是什麼石頭硬度用儀器檢測是6.5-7之間
摩氏硬度標准:1822年德國礦物學家摩氏選出10種礦物,按其硬度從低到高排列成10等級回硬度計:
1.滑石
2.石膏,琥答珀
3.方解石,珍珠(2.5)
4.孔雀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松石,長石(6~6.5),硬玉(6.5~7),軟玉(6~6.5)
7.石英石,榴石(6.5~7.25),橄攬石(6.5~7),電氣石(6.5~7.5)
8.黃玉,綠柱石,尖晶石
9.剛玉
10.金剛石。
除了10種標准礦物外,指甲硬度為2.5,銅針3,小刀5.5。
⑺ 如何測試石頭的硬度
德國礦物學家摩斯(F.Mohs,1824年)取自然界常見的種礦物作為標准,將硬度分為1度到10度十個等級,稱為摩斯硬度計(摩氏硬度計):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螢石4,磷灰石5,正長石6,石英7,黃玉8,剛玉9,金剛石10. 說一個石頭的硬度是4,說明它的硬度和螢石相當;瑪瑙硬度是6.5,說明它的硬度介於正長石和石英之間(比正長石大且比石英小).用摩氏硬度標准描述硬度,只有1、1.5、2、2.5…9、9.5、10,總共19個數.而不應該有6.4或者7.8這樣的數.
兩個礦物的相對硬度大小,是用相互刻劃的方法來測試的.如果礦物A將礦物B劃破留下劃痕,就說明礦物A的硬度大於礦物B.那麼「礦物A將礦物B劃破留下劃痕」,是如何操作和確認的呢? 如果打算用已知硬度的石頭A去刻劃被測試石頭B,應該使用石頭A的一個尖端,來用力刻劃石頭B的一個相對平展面(比如幾毫米尺寸),並觀察劃痕.如果B的平面被劃出凹槽,則說明A的硬度大於B.有時刻劃過後雖然出現了痕跡,但卻不一定能判斷是被刻劃面出現凹槽還是刻劃尖端受損留下的痕跡.這時需要用手指輕輕擦拭痕跡,再仔細觀察是否仍能看到痕跡甚至凹槽.注意,刻劃時即使A的尖端受損,也不能據此判斷A的硬度就小於B,還是要根據劃痕的特徵來判斷:如果被刻劃面上留下劃痕,則判斷A的硬度大.
下面介紹一點硬度測試的經驗:如果測試尖端的硬度明顯大於被測試的面的硬度,刻劃時會感到明顯的阻力,並劃出明顯凹槽;如果被測試面的硬度很大且比較光滑時,刻劃時會感到打滑、吃不上勁.還有一個情況需要注意:有些石頭表面打了油蠟,這會對硬度測試的操作有影響,因為油蠟容易導致打滑.這時需要刻劃用的尖端更加尖銳才好操作. 也可用一些簡便的隨身物件來測試硬度:指甲2.5,鑰匙3左右,玻璃5.5,鋼刀刃6.5. 測試過的一些奇石的硬度情況如下:太湖石3,靈壁石3-3.5,軒轅石4,都安石4,金海石6-7,九龍璧6-7,三江彩卵6.5-7,大化石6-7,蠟石6.5-7,沙漠漆(碧玉)6.5,瑪瑙6.5. 絕大多數造岩礦物的硬度在7以下,個別岩石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硬度大於7的礦物(比如剛玉、黃玉、綠柱石等),但不是奇石的主要成分,因此石頭的硬度一般不會超過(可以達到)7.所以,凡是聲稱岩石類奇石的硬度超過7的,基本是不可信的.
⑻ 請你說一說怎樣利用簡單工具區分岩石的硬度.
岩石的硬度常用的是摩氏硬度 從1到10 分別是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螢石 磷灰石 長石 石英 黃玉回 剛玉 金剛石 而常用的是小刀和答指甲 指甲能刻畫的小於2.5 小刀能刻動的小於5.5 這是野外常用的鑒定方法 打字不容易 記得加分呀
⑼ 怎麼鑒別石頭的硬度
用摩氏硬度計檢驗石頭硬度。
也有莫氏布氏硬度測量儀器,下面是幾種石頭摩氏硬度分為十級:
1.滑石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 7.石英 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 。
硬度是寶石、玉石的重要的物理性質,它與寶石和玉石的質地、光澤和加工方法有關。
所以檢驗硬度是鑒定寶石、玉石時的一項重要內容。
行業中習慣把寶石玉石硬度分為三個級別:高硬度的屬於寶石級,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
如鑽石寶石、紅寶石、藍寶石、碧璽等。以歐珀寶石硬度最低,為5.5度;
中硬度的屬於高硬度玉石,一般在摩氏7~6度之間,如玉、翡翠、瑪瑙、水晶、木變石、東陵石、河南玉等;
低硬度的屬於用刀劃得動的玉石如青金石、松石、珊瑚、孔雀石、岫玉、螢石等,
摩氏硬度在5~4度之間。琥珀最低,是2.5度。在礦物中,玉石的硬度很少有低於4度的。
(9)用什麼儀器檢測岩石的硬度擴展閱讀:
摩氏硬度計
是1822年德國礦物學家弗萊德奇·摩氏提出的。他用10種礦物做標准,衡量世界上礦物的相對硬度,這就是「摩氏硬度計」,或稱 「摩氏礦物硬度表」(Mohs scale of mineral hardness)。
操作方法
分級
摩式硬度計按礦石的軟硬程度分為十級:
1、滑石、2、石膏 3、方解石 4、螢石 5、磷灰石 6、正長石 7、石英 8、黃玉 9、剛玉 10、金剛石。
各級之間硬度的差異不是均等的,等級之間只表示硬度相對的小。
操作方法
選擇被測樣品的尖銳位置。在已知硬度的平面型礦物硬度計平面進行刻劃,刻劃硬度的測試由低至高依次進行。觀察硬度計平面有無刻面,輕擦平面,以防被測樣品的粉末留在硬度計上,使判斷失誤。
若硬度計平面有劃痕,則樣品硬度大於硬度計。再依次測試更高一級的硬度計,直至介於兩個硬度級別之間或相當於某一硬度計為止。結果表示:摩氏硬度計所測的相對硬度用1 ~10數字表示,根據實測情況,可分別用等於、大於、小於某硬度級別,表示樣品摩氏硬度值或范圍。硬度作為觀賞石的重要指標之一,怎樣鑒別呢?礦物抵抗外來機械作用(刻劃、壓入、研磨)的能力,稱為硬度。它和礦物的化學成分及晶體構造有關。在肉眼鑒定礦物時,通常採用刻劃法確定其硬度,並以「摩氏硬度計」中所列舉的十種礦物作為對比的標准。
參考資料:摩氏硬度計-網路
⑽ 到哪個部門測量岩石硬度
地質礦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