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儀器包括哪些
A. 中國古代發明了哪些氣象儀器
我國很早就使用氣象儀器來觀測天氣狀況了,是最早發明風向計和雨量器的國家。專東漢的張衡屬在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它立一根5丈(約16.7米)的高竿,竿上裝一隻可以轉動的銅鳥,根據銅鳥隨風轉動的方向,就可以看出是什麼風向了。這同12世紀外國書籍上記載的候風雞相似,比銅鳥的記載要晚1000年。
我國古代還有一種風向旗,在旗上系著小鈴,掛在高竿上。看看旗被吹向的方向,就知道吹的是什麼風。這同現代的風向袋相似。
我國最早使用了雨量器。在1247年宋代的《數書九章》中有記敘。雨量器大小統一標准,圓筒直徑14厘米,並有銅制的量雨標尺。
但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除了使用少數氣象儀器外,主要依靠物象、天象來預報天氣。
到了17世紀,科學家發明了氣壓計和溫度計,而後又相繼發明了溫度計和風速儀,這樣就可定量測定某地的天氣狀況了。
B. 觀測天氣的儀器有哪些有什麼分別
一般地面氣象站的觀測手段採用兩種:一是目測,靠人的眼睛來觀測某些氣象要素,如天空的雲狀、雲量、能見度及天氣現象等。另一種是器測,用儀器對大氣中的溫度、濕度、氣壓、風力等進行測量。在不適合人類活動的高山、海島、荒原等,還安有自動氣象站。
地面氣象站所觀測的內容和方法,都是參照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和中國氣象局制訂的觀測規范進行的,每日4次,在世界時00、06、12、18時進行觀測。有的氣象站每天進行8次觀測,還有的甚至1小時一次。要求儀器的性能、規格、計量單位都要符合國際標准,以保證資料的准確性、代表性和可比較性。
氣溫、濕度、氣壓和風是氣象站的主要觀測項目。這些氣象要素是代表大氣特徵的基本物理量,它們反映了大氣的熱力狀況和動力狀況。氣溫是觀測空氣冷暖程度的物理量,是用安放在白色百葉箱的水銀或酒精玻璃溫度表測量,計量單位是攝氏度。
濕度是表示空氣潮濕程度的物理量。一般是百葉箱中的干濕溫度表或毛發濕度計來測量,常換算為相對濕度,水汽壓或露點溫度來表示。
氣壓是表示大氣壓力的物理量。用水銀氣壓表來測定,計量單位用百帕來表示。
風是反映空氣運動狀況的物理量。它是用安裝在10米高風向桿上的電接風向、風速儀測量。風的單位是米/秒。風向用8個或16個方位來表示。
除了以上的觀測項目外,地面氣象站還要進行雨量、蒸發、日照、地溫、積雪、凍土等項目的觀測。有的氣象站還要開展太陽輻射的觀測。
C. 有哪些觀測氣象的儀器
地面氣象觀測儀器(最常見)
其它的還有
太陽輻射儀器 溫濕度檢測儀器 風向風速儀器
探空氣球攜帶的探空儀器 百葉箱
D. 觀測天氣的儀器有哪些有什麼分別
氣象衛星、氣來象上常用的測定自儀器有液體氣壓表和固體氣壓表兩種、地面空氣濕度是指地面氣象觀測規定高度(即1.25~2.00米,國內為1.5米)上的空氣濕度.是由安裝在百葉箱中的干濕球溫度表和濕度計等儀器所測定的、測量風向風速的儀器有EL型電接風向風速計、還有測量溫度用的溫度計等等.
E. 測量天氣的儀器有哪些
氣象學家用來測量天氣的工具包括溫度計、氣壓計、風向標、雨量測量器、計算機以及人造衛星.
F. 氣象儀器有哪些
自動氣象站,雨量監測儀,微型氣象站,六要素氣象站,七要素氣象站,農林小氣候觀測站等等
G. 氣象儀器的氣溫觀測儀器
氣溫系以溫度計量測之,指在距地面1.25 - 2.00公尺間流動,而不受太陽直達輻射影響之空氣溫度而言。 有關氣溫觀測儀器之史料如下:
1592年:荷蘭人C. Drebbel von Alkmar與義大利人Galileo Galilei同時發明空氣溫度計。
1620年:荷蘭人C. Drebbel von Alkmar 發明酒精溫度計。
1643年:德國人Kircher 發明水銀溫度計。
1665年:荷蘭人Huygens 作溫度計溫標,訂水之冰點及沸點。
1714年:德國人G.D. Fahrenheit 製作水銀溫度計,訂華氏溫標。
1730年:法國人Reaumur 制訂列氏溫標。
1742年:瑞典人Anders Celsius 制訂攝氏溫標。
1794年:英國人Daniel Rutherford 發明最高最低溫度計。
1887年:德國人R. Assmann 發明通風乾濕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氣象儀器發展神速,法國巴黎Richard公司依照 Bourdon氏發明之巴塘管原理而製作自記溫度計,近年因儀器自動化而使用白金電阻溫度計,在特殊用途上,尚有光學溫度計之發明。 氣溫觀測儀器之簡介如下:
(1)雙管溫度計(Sheathed Thermometer)
使用時間:自設站迄今
用途:測量氣溫
構造及原理:
原理與單管溫度計相同,構造則略有差異,即利用毛細管連接於圓形感應部,毛細管再固定於刻度板上。感應部連接外套管,外套管內填入乾燥空氣,使不致因冷熱而使水汽凝結於管壁,影響讀數,外套管上端再與以封閉。雙管溫度計之好處在於刻度板因不與外界潮濕空氣接觸,所以刻度不致模糊,而內部之乾燥空氣亦可隔絕輻射熱之影響。
(2)黑(白)球溫度計(Globe Thermometer)
使用時間:
用途:自設站至民國四十年代
構造及原理:
用玻璃制溫度計,將感溫球部塗成黑 (白)色封入玻璃制之套管內,玻璃套管球部作成球形,直徑約 5.8 公分,刻度部分作成圓筒形,內徑較溫度計約大一倍,溫度計插入後,用銅片在靠近球部及頂端各作一處支撐,然後除外管內側抽成真空後封閉,測量輻射時與白球溫度計同時使用,利用二者之差求得輻射量。
(3)海水溫度計(Marine Thermometer)
使用時間:自設站至民國三十年代
用途:測量海水溫度用
構造及原理:
溫度計以水銀作為感溫液,最小刻度為0.2 ℃,測定范圍 -15℃ ~ +45℃。溫度計刻度部分以不銹鋼套固定,感應部則插入以皮革製成之蓄水桶內,不銹鋼套上端有一鉤環,可以繫上鐵鏈或繩索。使用時,將鐵鏈及溫度計放入所需測量深度之海水中,俟皮革內之海水與其環境之海水溫度均勻時,拉起溫度表,即可讀出該層海水之溫度。
H. 氣象儀器有哪些
主要測量溫、濕、風、壓、輻射。有原始的一些儀器,需直接接觸像溫度計、干濕球溫度計等,還有非接觸的廓線雷達等。
I. 氣象台有什麼儀器
氣象台的儀器主要是電腦,呵呵,因為氣象台主要的工作是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得出內預報結論。我想你容要問的應該是氣象台站都有什麼儀器吧。因為在氣象部門採集數據的地方是氣象觀測站而豈不是氣象台。根據氣象台站的等級不同,其所含的儀器也不完全相同。其中主要的儀器有干球溫度表、濕球溫度表、最高溫度表、最低溫度表、地面溫度表、淺層地溫表(5cm、10cm、15cm、20cm)、深層地溫表(40、80、160、320)、日照筒、雨量筒、蒸發器、風向風速儀等。有的台站還會有電線積冰架、輻射儀等。還有些台站會有農業氣象觀測用的儀器等。
J. 常用的氣象遙感儀器主要有哪些
一是復高分辨掃描輻射計制,包括可見光和紅外自旋掃描輻射計等。它具有高超的本領,可以獲得可見光和紅外的雲圖,可見光雲圖的星下點(衛星在地面的投影點)解析度為0.9~2.5千米,紅外雲圖的星下點解析度為5~12千米。二是高解析度紅外分光計。它神通廣大,既能獲得大氣垂直溫度分布,又能測到水氣分布。三是微波輻射計。它的功能沒有那麼齊全。只能配合高解析度紅外分光計工作,以便獲得6層以下的大氣垂直溫度分布和雲中的含水量。另外,衛星還攜帶其他一些功能奇特的儀器,如磁帶機等數據存貯裝置和數據傳輸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