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用什麼儀器
① 肝硬化用用什麼儀器能檢查准確
到醫院去做血生化檢查、肝功能檢查,還有免疫學檢查
② 怎樣檢查自己的肝纖維化程度
肝纖維化是肝硬化形成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是肝硬化早期的一個階段。大多數肝硬化是由肝纖維化發展而來的。抑制了肝纖維化,可以防止大部分肝硬化的發生。 根據肝臟纖維化的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肝硬化4個等級。一般認為輕度纖維化最容易控制,只要祛除病因如酒精性肝炎的病人通過戒酒,脂肪肝病人通過減輕體重,葯物性肝炎病人停用引起肝臟損害的葯物以及病毒性肝炎病人服用抗病毒葯物,輕度纖維化就可以消失。中度、重度和早期肝硬化的病人只要堅持治療,肝纖維化也是可以逆轉的。而對於嚴重的肝硬化病人,由於病情復雜、進展速度快、病死率高,往往硬化的肝臟難以「變軟」,除了肝移植之外,其他治療的效果都不太好。 由於肝臟疾病不像心臟病、肺炎等疾病有明顯的症狀和不適,因此,必須要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才能夠明確或排除肝病。肝纖維化的檢查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到目前為止,在臨床上除了肝臟穿刺活組織檢查之外,還沒有一種簡便、可靠的方法,多採用幾種方法聯合來判斷病人是否存在肝纖維化。 (1)病人有無肝臟疾病病史 一般來講,肝纖維化都是和慢性肝臟疾病相聯系的,如果一個病人從來都沒有過肝臟疾病或者即便是得過肝病,但都是像甲型肝炎這樣的急性肝炎,是不大可能有肝纖維化的。 (2)血清生化學檢查 當前,用於評價肝纖維化的無創性檢查方法中,血清生化學檢查是比較普遍的手段。血液的肝臟纖維化指標主要包括透明質酸(HA)、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IIINP)和Ⅳ型膠原(IVC)。不過,盡管這些指標與肝纖維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靈敏度不夠高,也就是說,在肝纖維化的早期,這些指標的變化往往不明顯。同時,在一些不存在肝纖維化的情況下,如肝臟發生炎症的時候,這些指標也會增高。這些指標的特異性不夠好,為判斷肝纖維化帶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根據病人的肝功能等檢查結果來綜合分析判斷。 (3)肝臟活組織病理學檢查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通過腹部超聲檢查,確定在肝臟內的安全穿刺部位,然後用一種很細的專用穿刺針,切取一小段像粉絲一樣的肝組織進行顯微鏡檢查。由於肝臟活組織穿刺是一個小手術,因此,事先要在穿刺部位打麻葯。穿刺完成後,需要觀察。 總體而言,肝臟活組織穿刺是安全的,但仍有極少數病人出現穿刺部位疼痛、出血和損傷等並發症情況,臨床上也曾發生過因為指證選擇不嚴格導致病人死亡的例子。由於肝纖維化在肝內分布不均勻,而且肝穿刺組織量少,僅佔全肝的五萬分之一,會造成診斷誤差,難以完全判斷准確,其他無創性的相對安全的檢查也是必需的。 (4)肝臟硬度檢測(纖維掃描) 這種檢測靠一種儀器來完成,像做腹部超聲檢查一樣,通過向肝臟發射彈性剪切波,根據剪切波的傳播速度來測定肝臟的硬度,從而間接反映肝臟的纖維化程度。由於剪切波對人體無害,可以反復多次檢查,是一種十分有前景的肝臟纖維化檢查方法。不足之處在於沒有肝臟活組織病理檢查結果可靠,當病人合並脂肪肝等情況時,檢查結果可能不夠完全准確。病人有腹水、妊娠或其它特殊情況時,不能採用肝臟硬度檢測。 另外,隨著醫學影像學、聲像學的不斷發展,CT、MRI、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等方法在肝纖維化的診斷中也越來越多地被採用。通過這些方法可從肝臟的大體結構、肝內脈管系統的改變以及肝實質圖像的改變來間接判斷肝纖維化,但很難做到早期預測。 此外,還可以通過面色結合病情判斷。 肝纖維化幾乎伴隨肝炎任何程度和階段,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肝纖維化肝硬化易誤診,不易診斷,要准確判斷則須依賴病理,初步判斷可從面色入手。一項面色與病理對照研究發現,面色越晦暗,纖維化程度越重。慢性肝病面色越黑越要小心肝硬化和肝癌變。 謝先生是一家私營公司的老總,近幾年經常感到輕度乏力,一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三陽,低水平轉氨酶升高,穀草轉氨酶升高,面色黑,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超聲檢查肝炎脾大。他本人對病情沒有在意。但建議住院檢查做病理和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肝硬化伴有輕度腹水。病人很意外。後來堅持中醫葯清下消補四法組方治療,病情一直很穩定。 臨床上,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低水平轉氨酶升高,穀草轉氨酶升高,或不高,肝纖四項增高,面色晦暗,面頸部毛細血管擴張,脾大都要警惕纖維化和肝硬化,這樣的病例非常多。 一位李姓病人一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三陽,低水平轉氨酶升高,穀草轉氨酶升高,面色黑,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超聲檢查肝炎脾大。懷疑其肝纖維化,建議住院檢查,結果病理報告出來,發現病人已是肝纖維化3期,炎症程度3級。堅持用中醫抗纖維化免疫調控四步療法組方加減治療一年多,大三陽和DNA得到陰轉。 現在抗病毒葯廣泛使用,e抗原陰性肝炎病例明顯增多,這些病例更多會出現病毒變異和肝纖維化和肝硬化肝癌。研究發現,40%病例發生了病毒變異和纖維化。 有一梁姓病人近幾年經常感到輕度乏力,一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小三陽,低水平轉氨酶升高,穀草轉氨酶升高,近幾個月來面色比較黑少光澤,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超聲檢查肝炎脾大,病人對病情沒有在意。根據經驗,病人可能有肝纖維化肝硬化,建議其做核磁共振,結果在其肝S4段發現2公分小肝癌。後做手術切除,用中葯治療,病情已穩定多年。 肝硬化在臨床上非常容易被誤診為脂肪肝,尤其脂肪肝合並病毒感染的超聲報告,這些病人面色診斷變化不大,但是要警惕超聲圖像解析度低造成肝硬化誤診為脂肪肝,還要藉助核磁共振和病理,避免誤診。 有一趙姓病人,近幾年經常感到輕度乏力,一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三陽,血脂升高,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超聲檢查發現脂肪肝,脾不大,病人對病情沒有在意。建議其做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為肝硬化。 總之,有肝纖維化相關的疾患病人,須時刻關注肝纖維化、肝硬化問題,但不必過於擔心,肝纖維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階段,是可以逆轉的,關鍵是需要及時的預防、檢查和治療。 乙肝是一種由乙肝病毒所引起的慢性肝臟疾病,最大危害是傳染他人以及隨著病情的進展演變為肝硬化和肝癌。現在,由於廣泛實行了新生兒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的乙肝感染率已開始下降。而對於那些已經感染了乙肝的病人來講,也並非所有的人都一定會轉變為肝硬化和肝癌。據統計,慢性乙肝轉變為肝硬化的比例約為20%~25%,而在已經發展為肝硬化的病人中,肝癌的發生率約為16%。 在慢性乙肝向肝硬化的轉變過程中,必須要經過肝纖維化這一過程。一般來說,如果這些肝臟的纖維化范圍不是很大,程度不是很嚴重,可以通過自我修復和葯物治療使之消失,恢復肝臟的正常結構。相反,如果肝臟的纖維化很嚴重,並且導致了肝臟正常結構的改變,在肝臟中出現了像鵝卵石樣的「假肝小葉」結構,就說明已經發展到了肝硬化的階段。因此,我們常常將從肝炎到肝纖維化、再到肝硬化得過程形容為病情進展「三部曲」。 如果沒有了肝纖維化,也就不會有肝硬化的發生,更不可能進一步演變為肝癌。所以,近年來,肝纖維化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盡管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沒有一種葯物或者方法能夠根治乙肝,但是,我們已經有了多種能夠控制乙肝病毒的葯物,一些中葯也顯示了預防和治療肝纖維化的效果。通過正確使用這些葯物,我們現在已經可以有效地抑制肝纖維化的發生。國外甚至有報道,通過長期使用抗乙肝病毒葯物,一些早期肝硬化的病人都被治癒,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跡。 相信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會有更多的手段來預防和治療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我們一定能把乙肝對我們人類健康的損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乙肝也會越來越不可怕。
③ 肝纖維化診斷標準是什麼,肝纖維化掃描儀和肝纖維化四項,哪個對診斷肝纖維化更准
肝纖維化復四項檢查是從制生物學角度,利用肝臟細胞變性出現的生理變化來測定肝細胞的損傷情況,可以用於臨床診斷依據。CT掃描是利用肝臟的細胞改變後出現的掃描值與脾臟的掃描值對比,判定改變情況。肝纖維化四項化驗可以早期發現,掃描一般出現較晚。所以這兩項檢查均可作為肝纖維化的參考指標。一旦檢查發現肝纖維化程度達到S2以上都應接受抗肝纖維化治療,可服用正規的葯物例如被我國肝纖維化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和肝硬化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共同推薦的抗肝纖維化首選用葯扶正化瘀。
④ 如何抗肝纖維化
對於所有慢性肝病患者來講,肝纖維化這個詞可能都聽說過,但到底什麼是肝纖維化,怎麼發生的,需要怎麼治療可能就不十分清楚了,所以有必要把肝纖維化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跟廣大患者講一講。1、什麼是肝纖維化?肝纖維化是各種病因引起慢性肝損傷後的瘢痕修復反應,是肝硬化的早期可逆階段,如不及時治療則可能進展為失代償期肝硬化並出現各種終末期肝病並發症。2、引起肝纖維化的主要病因有什麼?1) 病毒性肝炎:以慢乙肝和丙肝為主要病因。2) 酒精性肝病。3) 非酒精性脂肪肝。4)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5) 毒物和葯物6) 遺傳代謝性肝病:以wilson病(肝豆狀核變性)為常見。7) 肝淤血:慢性心衰,布加綜合征等。3、如何診斷肝纖維化?肝纖維化目前還不是一個標準的診斷,只是一個病理學概念,通俗地說,就是一個由慢性肝損傷向肝硬化發展的瘢痕形成過程。①目前肝纖維的診斷標准以肝穿刺病理檢查為金標准。但絕大多數患者對肝穿刺是十分恐懼的,其實大可不必,目前一般專科醫院的肝穿刺都是在B超引導下由專業人員進行的,不但非常安全,而且對人體的損傷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肝穿對很多肝病的診斷都可以起到其他檢查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肝穿病理對肝纖維化的診斷分為0-4五級,0級為無纖維化,4級最重即肝硬化。②化驗肝纖維化指標:通過抽血化驗膠原蛋白等4項指標,目前開展較普遍,准確性最差,因為這幾個指標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纖維化的趨勢或活動狀態,而並不能反映肝纖維化的結果。比如很多病人肝纖維化程度很重,甚至已經是肝硬化,但化驗結果可能接近正常。而很多病人的化驗結果明顯異常,可能肝纖維化並不重。③超聲檢查:利用B超檢查肝纖維化的程度是一種理想的無創檢查,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探索,目前已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得到業界的一定認可,但目前並未廣泛開展。4、如何治療肝纖維化?如何早期治療纖維化,防止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發展,這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也是醫學界長期攻關的課題。西醫曾試驗用秋水仙鹼治療肝纖維化,但結果是副作用遠遠大於治療效果,所以基本上已經退出臨床,目前尚無一種西葯可以有效治療肝纖維化。那麼中葯可以治療肝纖維化嗎?答案是肯定的,但目前在中葯抗肝纖維化方面個人認為存在很多的誤區和誇大療效的誤導宣傳,值得廣大患者高度注意。現在臨床上抗肝纖維化的中成葯很多,在命名上有很大的誤導性。一般都是叫什麼「軟肝片」、「軟肝丸」「化纖丸」之類的,似乎是一吃就「軟」,一吃就「化」了,可結果是很多人吃了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問題何在呢?關鍵有兩個,一是應注重病因治療,一是應辨證論治。現在很多病人是看葯名吃葯,認為「軟肝丸」就一定能把肝吃軟了,「化纖丸」就一定能把纖維給化了。更要命的是,目前絕大多數西醫對中葯的使用也是在這個水平上,根本就不知道葯物的具體成分和功效是什麼,有什麼副作用,也是「望文生義」,不但造成療效的低下,還造成患者經濟的巨大浪費並帶來了很多的副作用。5、治療肝纖維化的關鍵——病因治療為主,中西醫結合,辨證論治廣大患者一定要明白肝纖維化的原理,就和「長疤痕」是一樣的道理,比如人皮膚上長個瘡,一般情況下都是會留疤痕的,怎麼才能不長疤痕呢?當然最好是預防長瘡,如果不幸長瘡了,怎麼辦呢,只能盡早的把瘡治好,才能不長疤或者使疤痕盡量小一些(當然整形科的疤痕處理不在此列)。這本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可是現在很多病人並不明白。所以抗肝纖維化的關鍵是在於控制肝臟的炎症活動。那麼如何控制肝臟的炎症活動呢?當然最有效的是病因治療,比如治療乙肝把乙肝病毒控制住了,肝纖維化肯定就逆轉了,不過控制病毒也不等同於單獨使用抗病毒葯,抗病毒治療是一方面(參看本人相關文章),還要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對於抗肝纖維化中成葯的使用一定要辨證論治,而不能只憑葯名用葯。要明白每個品種的具體成分和功效及不良反應。我並不否定很多葯有一定的效果,但要對證才能有效而不至於發生副作用。(具體葯物的適應症及副作用本人不便於說,以免有廣告或攻擊之嫌)
⑤ 肝纖維化是什麼檢查的
1、症狀和體征:包括肝區疼痛、肝脾腫大、鞏膜黃染、肝掌、蜘蛛痣等;
2、實專驗室檢查:包括透明質屬酸、層粘連蛋白、Ⅲ型前膠原、Ⅳ型膠原、基質金屬蛋白酶、細胞轉化生長因子、穀草轉氨酶、血常規檢查等;
3、影像學檢查:如B超、肝臟彈性成像技術等;
4、組織病理學檢查。
⑥ 肝纖維化做什麼檢查可以查出來
迄今為止肝纖維化尚沒有特異的臨床診斷手段,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CT和肝臟超聲波測定可以提供這方面的線索。而肝纖維化四項檢查因為受到肝臟的炎症影響較大,因此特異性不高,僅供臨床參考。介紹如下:
1.PCⅢ(Ⅲ型前膠原)
反映肝內Ⅲ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PCⅢ與肝纖維化形成的活動程度密切相關,但無特異性。其他器官纖維化時,PCⅢ也升高。持續PCⅢ升高的慢性肝炎患者提示病情向肝硬變形成發展,而PCⅢ降至正常可預示病情緩解。說明PCⅢ不僅在肝纖維化早期診斷上有價值,在慢性肝病的預後判斷上也有意義。
血清PCⅢ水平與肝纖維化病變程度呈密切相關,反映肝纖維合成狀況和炎症活動性,早期即顯著升高,而陳舊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變、肝萎縮患者血清PCⅢ不一定增高。
2.Ⅳ-C(Ⅳ型膠原)
為構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反映基底膜膠原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
(1)在肝纖維化時出現最早,適合於肝纖維化的早期診斷。
(2)能反映肝纖維化程度,隨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程演變,Ⅳ-C膠原在血清含量逐步升高。
3.LN(層粘連蛋白)
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慢活肝和肝硬變及原發性肝癌時明顯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纖維化的進展與嚴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變患者的食管靜脈曲張越明顯。
(1)反映肝纖維化正常肝臟間質含少量LN,在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時,肌成纖維細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膠原、LN等間質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竇毛細血管化)。肝竇毛細血管硬化是肝硬化的特徵性病理改變。LN與纖維化程度和門脈高壓正相關,纖維化後期升高尤為顯著。
(2)與腫瘤浸潤、轉移有關癌症轉移首先要突破基底膜,因此LN與腫瘤浸潤轉移有關。大部分腫瘤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尤以乳腺癌、肺癌、結腸癌、胃癌顯著。
(3)與基底膜相關疾病有關如先兆子癇孕婦血清較正常妊娠者顯著升高,提示可能與腎小球及胎盤螺旋動脈損傷有關。血清LN與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等疾病有關。
4.HA(透明質酸酶)
為基質成分之一,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有認為本指標較之肝活檢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是肝纖維化和肝硬變的敏感指標。
(1)血清HA在急肝、慢遷肝時輕度升高,慢活肝時顯著升高,肝硬化時極度升高。
(2)肝硬化患者血清HA極度升高。
⑦ 肝纖維化掃描多少為正常
您好!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通常有以下幾種:1. LN(層粘連蛋白):與肝纖維化內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容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2. PCIII(III型前膠原):血清含量與肝纖維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3. PLD(脯肽酶):與肝內膠原纖維增生活躍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纖維化進展的良好指標。正常值1107±19.5u/L;4. IV-C(IV型膠原):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維化過程,是肝纖維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5. HA(透明質酸酶):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正常值<110mg/L。
⑧ 肝纖維化掃描可以檢查出什麼問題
醫學上並沒有肝來臟纖維自掃描儀這一查驗方式,他說的應當是肝臟纖維化工藝查驗,能夠根據b超、ct、磁共振等方式開展查驗。針對他說的狀況,假如有肝臟纖維化工藝的主要表現,就應當立即到正規的醫院查驗,查明發病原因,在大夫的具體指導下開展醫治,你可以清淡的食物,不能抽煙與飲酒。
⑨ 肝纖維化的檢測方法有哪些,檢測表現是什麼
您好!如果復想檢測一下是否患制有肝硬化的話只需檢查甲胎蛋白與B超就可以了,甲胎蛋白是檢查肝癌標志物的,可以超早期發現原發性肝癌。肝臟B超可以得知肝臟有無炎症損害、肝臟有無逐漸縮小、脾臟有無逐漸增大、有無佔位性病變等,對疾病的早期發現、預防及治療都是很有價值意義的。另外,不知道您朋友的肝功能以及乙肝兩對半的檢查結果是什麼呢?
⑩ 怎樣檢查肝纖維化程度
有慢性胃炎,經常出現反酸,噯氣,上腹隱痛,上腹飽脹等胃部的症狀,出現慢性肝內炎的時候,肝功能的減容退就會影響凝血酶原因子的合成肝纖維化的臨床過程當中,會導致患者出現牙齦出血,皮膚粘膜出現,雀斑以及出血點,這種狀況之下,患者要及時的採取治療,才會讓病情盡快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