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系統性包括哪些
1. 儀器儀表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儀器儀表系統,從名稱來看,在工業或者製造業中如果與PLC或這類系統集中,那內么可稱容為:過程檢測與控制系統,儀器儀表就相當於監測或感知元件(如感測器和測溫測速測震等)和執行元件(如執行機構和操動終端)。如果工業或製造業相當於人體,那麼儀器儀表就一定程度上相當於眼睛和耳朵,手(執行單元),甚至皮膚的觸覺(末梢神經)。其重要可見一斑。
2. 基於虛擬儀器的非線性測試系統線性化方法有哪些
你看看北京東方振動和雜訊技術研究所的網站,上面有
3. 什麼是GMS(量具儀器管理系統),GMS有哪些特性
在賽微科技公抄司,GMS系統即是賽微量襲具儀器管理系統,是實現對量具及儀器設備進行管理、維護、校驗和評估的有效的系統軟體。用戶可透過Intranet或Internet進行量具儀器的校驗申請、校驗報告製作、評審、測量系統分析(MSA)、量具儀器的轉移、報廢及資料的修改。系統可自動提醒和跟催量具儀器的校驗和測量系統分析/評估。確保量具儀器的精度及其穩定性,提高產品質量、系統可自動完成MSA報告的製作和計算、分析。
賽微量具儀器管理系統的特性:
1 W量具校驗,申請,評閱,轉移,管理許可權網上控制;
2 量具儀器的校驗申請,校驗報告製作,評閱,MSA及量具儀器資料的修改等許可權均由使用者ID決定。
3 自動量具校驗/MSA提醒
4 量具管理者可自定義校驗提醒提前時間,系統將自動提醒您校驗/MSA。
5 自動MSA計算,分析
6 只要您輸入數據,系統將自動作MSA(GRR)的計算,作出分析圖表並判斷。
7 自動生成: 儀器校驗履歷、即將到期儀器清單、過期未校儀器清單、儀器校驗履歷、校驗報告、MSA(GRR)報告。
4. 平順性道路試驗測試儀器系統由哪些組成
1、感測器;
2、LMS TEST;
3、LAB數據採集器;
4、電腦。
平順性道路測試試驗條件
道路:平直、縱回坡≤答1%,路面乾燥,不平度均勻無突變,兩端有30-50m的穩速段,瀝青
路面或者水泥路面。
風速:風速≤5m/s
汽車技術狀況:各總成、部件、附件裝備齊全,輪胎氣壓為規定值,汽車的載荷為額定最
大裝載質量,測試部位的載荷為身高170±0.05m、體重65±5kg真人,非測試部位(),測試部位人的坐姿全身放鬆、佩戴安全帶、雙手自然的放在大腿上駕駛員雙手自然的置於轉向盤,實驗過程保持坐姿不變,乘員自然的靠在靠背上。
試驗車速
根據試驗路面確定車速:良好路面實驗車速:40km/h,50km/h,60km/h,70km/h…….最高設計車速;一般路面試驗車速:M類車輛:40km/h,50km/h,60km/h,70km/h,N類車輛:30km/h,40km/h,50km/h,60km/h,70km/h
試驗方法
試驗時汽車應在穩速段內穩住車速,然後以規定的車速駛過試驗路段,每次實驗不少於3min
試驗次數
隨機輸入行駛獨立樣本數q≥25,窗函數選用Hanning
5.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儀器構成及系統性能
1、太空分光計:0.95米孔徑;
2、主鏡:直徑1.4米,85%的中空結構專;
3、CCD探測鏡:9500萬像素(42個2200x1024象素的電屬子耦合器);
4、帶通:峰值半高寬為430-890毫微米;
5、動態探測范圍:9-16個星等(magnitude stars);
6、優質制導感測器:4個電子耦合器(CCDs)定位在科學焦點平面上;
7、科學數據存儲時間:大於60天;
8、上行X波段:7.8125 bps -2kbps;
9、下行X波段:10 bps-16kbps;
10、下行Ka波段:最大值為4.33125 Mbps;
11、除一次性裝置之外,所有機械裝置表面都有覆蓋層,主鏡有三個聚焦裝置;
12、飛行組件和裝配儀器的質量:1071公斤(預計最大值);
13、飛行組件和裝配儀器的功率:771瓦(預計最大值)
6. TOC的系統適應性證明儀器的什麼
系統適應性測試是 「針對於確認你的系統(TOC儀器),是否能夠有效檢測到所提供無偏差樣品數據的一個驗證過程,並且測得數據必須在有效范圍內才算通過」
7. 測量儀器需做哪些分析
測量系統分析(MSA)
在日常生產中,我們經常根據獲得的過程加工部件的測量數據去分析過程的狀態、過程的能力和監控過程的變化;那麼,怎麼確保分析的結果是正確的呢?我們必須從兩方面來保證,一是確保測量數據的准確性/質量,使用測量系統分析(MSA)方法對獲得測量數據的測量系統進行評估;二是確保使用了合適的數據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試驗設計、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
測量系統的誤差由穩定條件下運行的測量系統多次測量數據的統計特性:偏倚和方差來表徵。偏倚指測量數據相對於標准值的位置,包括測量系統的偏倚(Bias)、線性(Linearity)和穩定性(Stability);而方差指測量數據的分散程度,也稱為測量系統的R&R,包括測量系統的重復性(Repeatability)和再現性(Reprocibility)。
一般來說,測量系統的解析度應為獲得測量參數的過程變差的十分之一。測量系統的偏倚和線性由量具校準來確定。測量系統的穩定性可由重復測量相同部件的同一質量特性的均值極差控制圖來監控。測量系統的重復性和再現性由GageR&R研究來確定。
分析用的數據必須來自具有合適解析度和測量系統誤差的測量系統,否則,不管我們採用什麼樣的分析方法,最終都可能導致錯誤的分析結果。在ISO10012-2和QS9000中,都對測量系統的質量保證作出了相應的要求,要求企業有相關的程序來對測量系統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測量系統特性類別有F、S級別,另外其評價方法有小樣法、雙性、線性等.
分析工具
在進行MSA分析時, 推薦使用Minitab軟體來分析變異源並計算Gage R&R和P/T。並且根據測量部件的特性,可以對交叉型和嵌套型部件分別做測量系統分析。
另外,Minitab軟體在分析量具的線性和偏倚研究以及量具的解析度上也提供很完善的功能,用戶可以從圖形准確且直觀的看出量具的信息。
MSA的基本內容
數據是通過測量獲得的,對測量定義是:測量是賦值給具體事物以表示他們之間關於特殊特性的關系。這個定義由C.Eisenhart首次給出。賦值過程定義為測量過程,而賦予的值定義為測量值。
從測量的定義可以看出,除了具體事物外,參於測量過程還應有量具、使用量具的合格操作者和規定的操作程序,以及一些必要的設備和軟體,再把它們組合起來完成賦值的功能,獲得測量數據。這樣的測量過程可以看作為一個數據製造過程,它產生的數據就是該過程的輸出。這樣的測量過程又稱為測量系統。它的完整敘述是:用來對被測特性定量測量或定性評價的儀器或量具、標准、操作、夾具、軟體、人員、環境和假設的集合,用來獲得測量結果的整個過程稱為測量過程或測量系統。
眾所周知,在影響產品質量特徵值變異的六個基本質量因素(人、機器、材料、操作方法、測量和環境)中,測量是其中之一。與其它五種基本質量因素所不同的是,測量因素對工序質量特徵值的影響獨立於五種基本質量因素綜合作用的工序加工過程,這就使得單獨對測量系統的研究成為可能。而正確的測量,永遠是質量改進的第一步。如果沒有科學的測量系統評價方法,缺少對測量系統的有效控制,質量改進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為此,進行測量系統分析就成了企業實現連續質量改進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測量系統分析已逐漸成為企業質量改進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企業界和學術界都對測量系統分析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測量系統分析也已成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質量體系QS9000的要素之一,是6σ質量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以通用電氣(GE)為代表的6σ連續質量改進計劃模式即為:確認(Define)、測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進(Improve)和控制(Control),簡稱DMAIC。
從統計質量管理的角度來看,測量系統分析實質上屬於變異分析的范疇,即分析測量系統所帶來的變異相對於工序過程總變異的大小,以確保工序過程的主要變異源於工序過程本身,而非測量系統,並且測量系統能力可以滿足工序要求。測量系統分析,針對的是整個測量系統的穩定性和准確性,它需要分析測量系統的位置變差、寬度變差。在位置變差中包括測量系統的偏倚、穩定性和線性。在寬度變差中包括測量系統的重復性、再現性。
測量系統可分為「計數型」及「計量型」測量系統兩類。測量後能夠給出具體的測量數值的為計量型測量系統;只能定性地給出測量結果的為計數型測量系統。「計量型」測量系統分析通常包括偏倚(Bias)、穩定性(Stability)、線性(Linearity)、以及重復性和再現性(Repeatability&Reprocibility,簡稱R&R)。在測量系統分析的實際運作中可同時進行,亦可選項進行,根據具體使用情況確定。
「計數型」測量系統分析通常利用假設檢驗分析法來進行判定。
MSA之統計特性
1.測量系統必須處於統計控制中,這意味著測量系統中的變差只能是由於普通原因而不是由於特殊原因造成的。這可稱為統計穩定性。
2.測量系統的變差必須比製造過程的變差小。
3.變差應小於公差帶。
4.測量精度應高於過程變差和公差帶兩者中精度較高者,一般來說,測量精度是過程變差和公差帶兩者中精度較高者的十分之一。
5.測量系統統計特性可能隨被測項目的改變而變化。若真的如此,則測量系統的最大的變差應小於過程變差和公差帶兩者中的較小者。
MSA的指標
1.量具重復性:指同一個評價人,採用同一種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時獲得的測量值(數據)的變差。
2.量具再現性:指由不同的評價人,採用相同的測量儀器,測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時測量平均值的變差。
3.穩定性:指測量系統在某持續時間內測量同一基準或零件的單一特性時獲得的測量值總變差。
4.偏倚:指同一操作人員使用相同量具,測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多次數所得平均值與採用更精密儀器測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平均值之差,即測量結果的觀測平均值與基準值的差值,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准確度」。
5.線性:指測量系統在預期的工作范圍內偏倚的變化。
MSA時機
1).新生產之產品PV有不同時;
2).新儀器,EV有不同時;
3).新操作人員,AV有不同時;
4).易損耗之儀器必須注意其分析頻率。
R&R之分析
決定研究主要變差形態的對象。
使用"全距及平均數"或"變差數分析"方法對量具進行分析。
於製程中隨機抽取被測定材料需屬統一製程。
選2-3位操作員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使用校驗合格的量具分別對10個零件進行測量, 測試人員將操作員所讀數據進行記錄, 研究其重復性及再現性(作業員應熟悉並了解一般操作程序, 避免因操作不一致而影響系統的可靠度)同時評估量具對不同操作員熟練度。
針對重要特性(尤指是有特殊符號指定者)所使用量具的精確度應是被測量物品公差的1/10, (即其最小刻度應能讀到1/10過程變差或規格公差較小者; 如: 過程中所需量具讀數的精確度是0.01m/m, 則測量應選擇精確度為0.001m/m), 以避免量具的鑒別力不足,一般之特性者所使用量具的精確度應是被測量物品公差的1/5。
試驗完後, 測試人員將量具的重復性及再現性數據進行計算如附件一(R&R數據表), 附件二(R&R分析報告), 依公式計算並作成-R管制圖或直接用表計算即可。
結果分析
1)當重復性(EV)變差值大於再現性(AV)時:
量具的結構需在設計增強。
量具的夾緊或零件定位的方式(檢驗點)需加以改善。
量具應加以保養。
2)當再現性(AV)變差值大於重復性(EV)時:
作業員對量具的操作方法及數據讀取方式應加強教育, 作業標准應再明確訂定或修訂。
可能需要某些夾具協助操作員, 使其更具一致性的使用量具。
量具與夾治具校驗頻率於入廠及送修糾正後須再做測量系統分析, 並作記錄。
MSA的步驟
測量系統分析的評定通常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
驗證測量系統是否滿足其設計規范要求。主要有兩個目的:
(1)確定該測量系統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統計特性,此項必須在使用前進行。
(2)發現哪種環境因素對測量系統有顯著的影響,例如溫度、濕度等,以決定其使用之空間及環境。
2.第二階段
(1)目的是在驗證一個測量系統一旦被認為是可行的,應持續具有恰當的統計特性。
(2)常見的就是「量具R&R」是其中的一種型式。
MSA測量系統分析
一、測量系統介紹
1、MSA基本概念
2、為什麼要考慮測量系統變異
數據變異的來源
誤差因素的影響
3、MSA的重要性
二、測量系統的統計特性
1、可接受的測量系統
對總變數的影響
對生產規格的影響
2、測量分析前的准備
3、測量系統變異的組成部分
三、測量系統分析(結合案例)
1、計量型測量系統研究
偏差分析
獨立樣本法
圖表法
重復性、再現性分析(R & R)
極差法
均值和極差法
ANOVA法
穩定性分析
線性分析
2、量具特性曲線
3、計數型測量系統研究
小樣法
大樣法
相關分析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交直流高壓測量系統是什麼性質的儀器,主要有哪些性能
主要特點
FRC系列交直流高壓測量裝置用於工頻交流和直流高電壓的測量,該裝置採用阻容專式分壓原理,具有使用方屬便、顯示直觀、測量精度高等優點。可代替高壓靜電電壓表。
FRC系列交直流高壓測量裝置是攜帶型結構,整機用鋁合金包裝箱作機殼,使用、攜帶十分方便。
技術指標1,分壓比:1000:1
2.測量精度:≤2%
3.測量系數:0.01%/℃
4.電壓系數:0.005%/KV
產品型號規格
型號 額定電壓 電壓種類 精度
FRC-50 50KV AC 1.5%
DC 1%
FRC-100 100KV AC 2%
DC 1.5%
FRC150 150KV AC 2%
DC 1.5%
FRC-200 200KV AC 2%
DC 1.5%
FRC-300 300KV AC 2%
DC 1.5%
FRC-400 400KV AC 2%
DC 1.5%
9. 儀器安裝完畢後,需要檢查氣密性,系統的低壓至少要達到多少
儀器安裝完畢後,需要檢查氣密性,系統的低壓至少要達到多少?
氣密試驗是在工藝系統吹掃之後,化工投產之前進行。其目的是清除一些重大的隱患及質量問題,確保化工試車成功,開車後不致因系統氣密性差,法蘭連接處發生泄漏而造成停車或其它意外事故。由於裝置內工藝系統中均為易燃易爆物料,為避免物料與空氣混合發生爆炸,氣密實驗後應將系統內的空氣用氮氣轉換掉,使系統內的氧氣含量降低到規定指標以下,保證安全。
系統氣密性試驗,必須滿足《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質技監局發[1999]154號文件要求。
⑴ 氣密試驗的准備工作
氣密試驗的准備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a.吹掃後系統復原完畢,對管道材質、法蘭墊片、螺栓、調節閥及止逆閥的方向、盲板的抽插及孔板流量計等復原情況,要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細致檢查和確認;
b.根據各氣密段的不同壓力,准備好經校對並量程合適的壓力表,以及檢查用的紙片、肥皂水等;
c.作好人員分工和必要的堅固處理用的工具准備。
⑵ 氣密性試驗壓力
採用分段進行氣密試驗。各段氣密實驗壓力原則上應為操作壓力的1.05倍。
⑶ 注意事項
a.氣密實驗時,要注意升壓速度和降壓速度;
b.氣密試驗升壓過程中,要嚴防閥門泄漏而引起低壓系統超壓。如發現低壓系統泄漏,要及時降壓處理;
c.氣密試驗結束後,利用貯存的壓力進行儀表導管的吹掃;
d.氣密試驗合格後,系統最好充氮氣保護。
10. 系統性紅斑狼瘡檢查有哪些儀器
血化驗就可以了,要查免疫全項,風濕全項,抗核抗體ANA,抗ENA抗體,DSDNA,ANCA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