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高程測量用什麼儀器
㈠ 求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的步驟詳細步驟。從測量開始到結束
等級是四等還是五等?可用三聯腳架法觀測,在站點B上擺好全站儀,量取儀專器高,做好記錄。前視屬A、後視C分別擺好棱鏡。分別量取儀器高並記錄。盤左和盤右分別觀測後視垂直角,記錄並計算指標差和垂直角。測量水平距離幾次並記錄。所有數據都合格後方可觀測前視。前視也是同樣步驟。等前視觀測也合格後,後視移動到B點,B點擺全站儀的腳架不動,擰開儀器基座上的卡扣,只把儀器上半部分拿下,後視也是一樣的操作,把棱鏡放置在B點上,腳架和基座給觀測者,觀測者再往前視C點移動,C點的人也是只拿腳架和基座到下個點(原先的腳架不動,拿觀測者給的腳架和基座)。觀測的人在C點直接把儀器放好就可以觀測了,省去擺腳架的步驟。也可以觀測完以後不留腳架和基座,自己再擺一次腳架。可以去查找相關測量書籍,有圖紙顯示此方法更直觀。希望能幫到你。
㈡ 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具體步驟
測站高程-儀高-桿高-測量 可用三聯腳架法觀測,在站點B上擺好全站專儀,量取儀器高,屬做好記錄。前視A、後視C分別擺好棱鏡。分別量取儀器高並記錄。盤左和盤右分別觀測後視垂直角,記錄並計算指標差和垂直角。測量水平距離幾次並記錄。所有數據都合格後方可觀測前視。前視也是同樣步驟。等前視觀測也合格後,後視移動到B點,B點擺全站儀的腳架不動,擰開儀器基座上的卡扣,只把儀器上半部分拿下,後視也是一樣的操作,把棱鏡放置在B點上,腳架和基座給觀測者,觀測者再往前視C點移動,C點的人也是只拿腳架和基座到下個點(原先的腳架不動,拿觀測者給的腳架和基座)。觀測的人在C點直接把儀器放好就可以觀測了,省去擺腳架的步驟。也可以觀測完以後不留腳架和基座,自己再擺一次腳架。可以去查找相關測量書籍,有圖紙顯示此方法更直觀。
㈢ 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與方法
原理:當地面兩點之間的距離小於300米時,這些假設可以近似。但當兩點之間的距離超過300米時,應考慮地球曲率對高程的影響,曲率校正稱為球差校正,其校正數為c,同時影響觀測視線。
大氣折光稱為向上凸弧,需加以大氣折光影響的改正。稱為氣差改正,其改正數為γ。以上兩項改正合稱為球氣差改正,簡稱兩差改正,其改正數為f=C-γ。
方法:
(1)在測站上放置儀器(經緯儀或全站儀)測量儀器的高度;朝向目標點(水準點或棱鏡)放置儀器,測量朝向的高度。
(2)用經緯儀或全站儀,採用測量返回法觀測垂直角孔,以平均值為最終計算值。
(3)兩點間的水平或傾斜距離用全站儀或測距儀測量。
(4)對置觀測,即儀器與靶桿位置互換,按上述步驟進行觀測。
(5)用導出的公式計算高程差,用已知點的高程計算未知點的高程。
(3)三角高程測量用什麼儀器擴展閱讀:
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思想:
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思想是根據測量站到基準點的垂直角(或天頂距離)和基準點之間的水平距離,計算測量站與基準點之間的高度差。該方法簡單、靈活,受地形條件限制較小,適用於三角點高程的測量。
三角點高程主要是各種比例尺測繪高程式控制制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在一定密度水準網的控制下,三角點高程採用三角高程測量法進行測量。
㈣ 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的步驟方法
測站高程-儀高-桿高-測量 可用三聯腳架法觀測,在站點B上擺好全站儀回,量取儀答器高,做好記錄。前視A、後視C分別擺好棱鏡。分別量取儀器高並記錄。盤左和盤右分別觀測後視垂直角,記錄並計算指標差和垂直角。測量水平距離幾次並記錄。所有數據都合格後方可觀測前視。前視也是同樣步驟。等前視觀測也合格後,後視移動到B點,B點擺全站儀的腳架不動,擰開儀器基座上的卡扣,只把儀器上半部分拿下,後視也是一樣的操作,把棱鏡放置在B點上,腳架和基座給觀測者,觀測者再往前視C點移動,C點的人也是只拿腳架和基座到下個點(原先的腳架不動,拿觀測者給的腳架和基座)。觀測的人在C點直接把儀器放好就可以觀測了,省去擺腳架的步驟。也可以觀測完以後不留腳架和基座,自己再擺一次腳架。可以去查找相關測量書籍,有圖紙顯示此方法更直觀。
㈤ 建築物正負00的高程的測設一般用什麼儀器進行
建築物正負00的高程的測設一般用什麼儀器進行?
建築物正負00的高程的測設一般用水準儀進行測設。就個是基本的高程測量。
水準儀(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視線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儀器。原理為根據水準測量原理測量地面點間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管水準器(或補償器)、垂直軸、基座、腳螺旋。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激光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儀。
高程測量(height determination) 確定地面點高程的測量工作。一點的高程一般是指這點沿鉛垂線方向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又稱海拔或絕對高程。
測量方法
測量高程通常採用的方法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和氣壓高程測量。 偶爾也採用的流體靜力水準測量方法,主要用於越過海峽傳遞高程。例如歐洲水準網中,包括英法之間,以及丹麥和瑞典之間的流體靜力水準聯測路線。
①水準測量是測定兩點間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於建立國家或地區的高程式控制制網。
②三角高程測量是確定兩點間高差的簡便方法,不受地形條件限制,傳遞高程迅速,但精度低於水準測量。主要用於傳算大地點高程。
③氣壓高程測量是根據大氣壓力隨高度變化的規律,用氣壓計測定兩點的氣壓差,推算高程的方法。
精度低於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主要用於丘陵地和山區的勘測工作。
水準測量
是利用一條水平視線,並藉助於豎立 在地面點上的標尺,來測定地面上兩點之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其中一點的高程來推算出另外一點高程的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於國家水準網的建立。 除了國家等級的水準測量之外,還有普通水準測量。它採用精度較低的儀器(水準儀),測算手續也比較簡單,廣泛用於國家等級的水準網內的加密,或獨立地建立測圖和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式控制制網,以及用於線路水準和面水準的測量工作。
當跨越江河或山谷等天然障礙進行水準測量時,視線長度一般都超過規定的限度。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特殊水準測量,稱為跨河水準測量。跨越地點應選在水準路線附近的江河或山谷的最狹處,視線避免通過草叢、干丘或沙灘的上方;兩岸情況盡量相似,兩岸儀器的水平視線距水面或谷底的高度應盡可能相等;觀測圖形一般布設成平行四邊形。根據天然障礙的寬度和儀器設備等情況,可選用傾斜螺旋法、經緯儀傾角法或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觀測時,在對岸遠尺上安裝一塊或二塊特製的覘板,作為照準目標。跨越寬的天然障礙時,應從障礙兩側同時觀測。
㈥ 想請問一下,用全站儀怎樣進行三角高程測量謝謝
假設有抄兩點A和B ,已知襲A點的絕對高程。
首先在A點架設全站儀,B點架設棱鏡,分別記錄下儀器高,棱鏡高,測量獲得的AB兩點斜距和天頂距(或垂直角)。通過這些數據可以計算出往測A至B點的高差。
然後首先在B點架設全站儀,A點架設棱鏡,分別記錄下儀器高,棱鏡高,測量獲得的BA兩點斜距和天頂距(或垂直角)。通過這些數據可以計算出返測B至A點的高差。
(往測A至B點的高差-返測B至A點的高差) / 2 =A至B點的往返測高差中數
B點高程=A點高程+A至B點的往返測高差中數
㈦ 三角高程測量可以不量儀器高棱鏡高嗎
最簡單的辦法:隨意設站,當然要整平好。如果不需要平面位置,連後視對准也版不需要了。看任權意一個已知高程的點,比如點A,它的高程為3.00米(這時你沒有輸入儀高和棱鏡高,可能儀器上有之前的儀高輸入和棱鏡高,先不要管儀高,棱鏡高在棱鏡桿上有尺度,可以直接讀取,輸入棱鏡高;也可以不修改棱鏡高,但後面就不能隨意拔長棱鏡桿),好了,對准A點上的棱鏡中心,測量,會顯示一個不準確的坐標和高程,坐標不要去管它,因為不需要平面位置。這時顯示的A點的高程為一不準確值,比如為4.05米,也可能為其他值,總之,用這個值減去A點實際高程,比如4.05-3.00=1.05米,好了,現在把測站的高程,也就是Z值減去1.05米,重新輸入。對准A點上的棱鏡中心,測量,這時顯示的就是A點的准確高程3.00米。再測任意其他點,測出的就是較為准確的高程。這個誤差就是儀器的水準測量誤差了,還減少了鋼尺量測儀高的誤差。
㈧ 三角高程測量需要什麼儀器
都是選用全站儀。
㈨ 誰能高速我三角高程測量的具體方法,最好帶例子的啊
三角高程測量即指的是經緯儀或全站儀高程測量。
基本上現在工程里都用全內站儀進行三角高程測量。
利用容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時,需要輸入測站點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後視點高程,定向後便可以開始三角高程測量了。在測量過程中,注意棱鏡高的改變。
如果要進行高精度的三角高程測量就需要進行垂直角對向觀察,以及加入雙差改正(球差、氣差)。
㈩ 關於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問題
怎麼已知高程Ha-望遠鏡水平軸與棱鏡中心的高差Va是怎麼回事?怎麼直接版用已知高程減去權Va了,不明白,我一般是用鏡高+Va-儀器高算出A、C點的高差的。你那Ha-V我也弄不明白是咋回事,是不是算錯了···
我也有個出問題
你有空過去看看,幫忙分析下,感激不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