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機床加工同軸度能達到多少
Ⅰ 數控車床的精度能達到幾級
看一台機床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重復定位精度,一台機床的重復定位精度如果能達到0.005mm(ISO標准.、統計法),就是一台高精度機床,在0.005mm(ISO標准.、統計法)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機床,高精度的機床,要有最好的軸承、絲杠。
談到數控機床的「精度」時,務必要弄清標准、指標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日本機床生產商標定「精度」時,通常採用JISB6201或JISB6336或JISB6338標准。JISB6201一般用於通用機床和普通數控機床,JISB6336一般用於加工中心,JISB6338則一般用於立式加工中心。上述三種標准在定義位置精度時基本相同,文中僅以JIS B6336作為例子,因為一方面該標准較新,另一方面相對於其它兩種標准來說,它要稍稍精確一些。
歐洲機床生產商,特別是德國廠家,一般採用VDI/DGQ3441標准。
美國機床生產商通常採用NMTBA(National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n)標准(該標准源於美國機床製造協會的一項研究,頒布於1968年,後經修改)。
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標准,都與ISO標准相關聯。
加工中心加工典型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為例對比國內外的水平,國內大致為0.008~0.010mm,而國際先進水平為0.002~0.003mm.
我國機床製造業的發展雖有起伏,但對數控技術和數控機床一直給予較大的關注,已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在中、高檔數控機床方面,與國外一些先進產品與技術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大部分處於技術跟蹤階段.
超精密加工目前是指尺寸和位置精度為0.01~0.3μm,形狀和輪廓精度為0.003~0.1μm,表面粗糙度鋼件Ra≤0.05μm、銅件Ra≤0.01μm。國內研製的超精密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已投入生產使用。當前在品種上需發展超精密磨床和超精密復合加工機床,同時要進一步提升超精密主軸單元、超精密導軌副單元、超精密平穩驅動系統、超精密輪廓控制技術及納米級解析度數控系統的性能並加快其工程化。
超精密機床主要用於解決國內高新技術和國防關鍵產品的超精密加工,雖然需求量不很大,但它是一項受國外技術封鎖的敏感技術。另一方面,超精密加工技術的深化研究,它的成果的下延將有助於需要量大的加工精度在亞微米級的高精密機床的研發和產業化。
Ⅱ 數控刀具本身的同軸度是多少,有什麼標准
在數控銑床切削加工過程中,造成加工誤差的原因很多,刀具徑向跳動帶來的誤差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機床在理想加工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小形狀誤差和被加工表面的幾何形狀精度。在實際切削中,刀具的徑向跳動影響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損不均勻度及多齒刀具的切削過程特性。刀具徑向跳動越大,刀具的加工狀態越不穩定的,越影響加工效果。 二、徑向跳動產生原因刀具及主軸部件的製造誤差、裝夾誤差造成刀具軸線和主軸理想回轉軸線之間漂移和偏心、以及具體加工工藝、工裝等都可能產生數控銑床刀具在加工中的徑向跳動。1、主軸本身徑向跳動帶來的影響產生主軸徑向跳動誤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軸各個軸頸的同軸度誤差、軸承本身的各種誤差、軸承之間的同軸度誤差、主軸撓度等,它們對主軸徑向回轉精度的影響大小隨加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這些因素都是在機床的製造和裝配等過程中形成的,作為機床的操作者很難避免它們帶來的影響。2、刀具中心和主軸旋轉中心不一致帶來的影響刀具在安裝到主軸的過程中,如果刀具的中心和主軸的旋轉中心不一致,必然也會帶來刀具的徑向跳動。其具體影響因素有:刀具和夾頭的配合、上刀方法是否正確以及刀具自身的質量。3、具體加工工藝帶來的影響刀具在加工時產生的徑向跳動主要是因為徑向切削力加劇了徑向跳動。徑向切削力是總切削力在徑向的分力。它會使工件彎曲變形和產生加工時的振動,是影響工件加工質量的主要分力。它主要受切削用量、刀具和工一件材料、刀具幾何角度、潤滑方式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三、減少徑向跳動的方法刀具在加工時產生徑向跳動主要是因為徑向切削力加劇了徑向跳動。所以,減小徑向切削力是減小徑向跳動重要原則。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減小徑向跳動:1、使用鋒利的刀具選用較大的刀具前角,使刀具更鋒利,以減小切削力和振動。選用較大的刀具後角,減小刀具主後刀面與工件過渡表面的彈性恢復層之間的摩擦,從而可以減輕振動。但是,刀具的前角和後角不能選得過大,否則會導致刀具的強度和散熱面積不足。所以,要結合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刀具前角和後角,粗加工時可以取小一些,但在精加工時,出於減小刀具徑向跳動方面的考慮,則應該取得大一些,使刀具更為鋒利。2、使用強度大的刀具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增大刀具的強度。一是可以增加刀桿的直徑在受到相同的徑向切削力的情況下,刀桿直徑增加20%,刀具的徑向跳動量就可以減小50%。二是可以減小刀具的伸出長度,刀具伸出長度越大,加工時刀具變形就越大,加工時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刀具的徑向跳動就會隨之不斷變化,從而導致工件加工表面不光滑同樣,刀具伸出長度減小20%,刀具的徑向跳動量也會減小50%。3、刀具的前刀面要光滑在加工時,光滑的前刀面可以減小切屑對刀具的摩擦,也可以減小刀具受到的切削力,從而降低刀具的徑向跳動。4、主軸錐孔和夾頭清潔主軸錐孔和夾頭清潔,不能有灰塵和工件加工時產生的殘屑。選用加工刀具時,盡量採用伸出長度較短的刀具上刀時,力度要合理均勻,不要過大或過小。5、吃刀量選用要合理吃刀量過小時,會出現加工打滑的現象,從而導致刀具在加工時徑向跳動量的不斷變化,使加工出的面不光滑吃刀量過大時,切削力會隨之加大,從而導致刀具變形大,增大刀具在加工時徑向跳動量,也會使加工出的面不光滑。6、在精加工時使用逆銑由於順銑時,絲杠和螺母之間的間隙位置是變化的,會造成工作台的進給不均勻,從而有沖擊和振動,影響機床、刀具的壽命和工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而在使用逆銑時,切削厚度由小變大,刀具的負荷也由小變大,刀具在加工時更加平穩。注意這只是在精加工時使用,在進行粗加工時還是要使用順銑,這是因為順銑的生產率高,並且刀具的使用壽命能夠得到保證7、合理使用切削液。合理使用切削液以冷卻作用為主的水溶液對切削力影響很小。以潤滑作用為主的切削油可以顯著地降低切削力。由於它的潤滑作用,可以減小刀具前刀面與切屑之間以及後刀面與工件過渡表面之間的摩擦,從而減小刀具徑向跳動。實踐證明,只要保證機床各部分製造、裝配的精確度,選擇合理的工藝、工裝,刀具的徑向跳動對工件加工精度所產生的影響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小。
Ⅲ 普通車床的加工同心度能達到多少
如果一次性加工完一個零件,那麼同軸度可以很小,0.01吧
Ⅳ 車床加工能達到精度幾級
一般好點的車床車削加工最高可做6級公差帶的產品。
數控機床加工精度高的誤解:
通常機械加工上的精度指的主要是四點:
1、尺寸公差
2、形狀度公差
3、位置度公差
4、表面光潔度(至於其他最大實體尺寸之流其實是近年才出現的概念。
Ⅳ 數控車床加工精度達到多少級
一般好點的車床車削加工最高可做6級公差帶的產品。
數控機床加工精專度高的誤解:
屬通常機械加工上的精度指的主要是四點:
1、尺寸公差
2、形狀度公差
3、位置度公差
4、表面光潔度(至於其他最大實體尺寸之流其實是近年才出現的概念。
可參考本科教材,這些概念,在公差的教學中是提到的,而且舉例時花鍵的標注是用到這些概念的;但參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以及《機械實用設計手冊》在花鍵的標注中沒有使用到這些概念,可見其實是可用可不用的錦上添花型概念。
實際上機械中有很多概念都可以互換的,比如說平行度公差,也可以說成兩個面同時對和他們垂直的面有處置度公差。
數控機床,其實就是把數控系統(NC)裝在機床上,所以叫CNC。我國很多好機床數控化改裝的就是把普通機床裝上數控裝置和飼服系統就改裝成功了(當然做的考究點的會加滾珠絲桿,提高下主軸軸承精度,但根據偶的經驗其實機械部分的精度提高對整床加工精度提高影響不多,因為刀具的影響)。
Ⅵ 車床加工能達到同軸度0.025嗎
如果,工藝系統剛性好、是外圓的同軸度的話,沒什麼問題的,能達到。
Ⅶ 一般數控機床能加工到什麼精度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達0.05—0.1MM,數控機床是按數字信號形式控制的,數專控裝置每輸出一脈沖信號屬,則機床移動部件移動一具脈沖當量(一般為0.001MM),而且機床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與絲桿螺距平均誤差可由數控裝置進行曲補償,因此,數控機床定位精度比較高。
數控機床加工前是經調整好後,輸入程序並啟動,機床就能有自動連續地進行加工,直至加工結束。操作者要做的只是程序的輸入、編輯、零件裝卸、刀具准備、加工狀態的觀測、零件的檢驗等工作,勞動強度大降低,機床操作者的勞動趨於智力型工作。另外,機床一般是結合起來,既清潔,又安全。
Ⅷ 一個工件在兩台數控機床加工能保證同軸度0.02么 兩個孔的同軸度
這要看數控機場的精度,如果是精度高的數控機床沒有問題。
數控機床的主軸盤跳動應該小於0.005mm。
並且一台機床加工完成到另一台加工時要有個外圓基準找正。
Ⅸ 數控加工中心的機床精度最高可達到多少
看一台機床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重復定位精度,一台機床的重復定位精度如果能達到0.005mm(ISO標准.、統計法),就是一台高精度機床,在0.005mm(ISO標准.、統計法)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機床,高精度的機床,要有最好的軸承、絲杠。
談到數控機床的「精度」時,務必要弄清標准、指標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日本機床生產商標定「精度」時,通常採用JISB6201或JISB6336或JISB6338標准。JISB6201一般用於通用機床和普通數控機床,JISB6336一般用於加工中心,JISB6338則一般用於立式加工中心。上述三種標准在定義位置精度時基本相同,文中僅以JIS B6336作為例子,因為一方面該標准較新,另一方面相對於其它兩種標准來說,它要稍稍精確一些。
歐洲機床生產商,特別是德國廠家,一般採用VDI/DGQ3441標准。
美國機床生產商通常採用NMTBA(National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n)標准(該標准源於美國機床製造協會的一項研究,頒布於1968年,後經修改)。
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標准,都與ISO標准相關聯。
加工中心加工典型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為例對比國內外的水平,國內大致為0.008~0.010mm,而國際先進水平為0.002~0.003mm.
我國機床製造業的發展雖有起伏,但對數控技術和數控機床一直給予較大的關注,已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在中、高檔數控機床方面,與國外一些先進產品與技術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大部分處於技術跟蹤階段.
超精密加工目前是指尺寸和位置精度為0.01~0.3μm,形狀和輪廓精度為0.003~0.1μm,表面粗糙度鋼件Ra≤0.05μm、銅件Ra≤0.01μm。國內研製的超精密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已投入生產使用。當前在品種上需發展超精密磨床和超精密復合加工機床,同時要進一步提升超精密主軸單元、超精密導軌副單元、超精密平穩驅動系統、超精密輪廓控制技術及納米級解析度數控系統的性能並加快其工程化。
超精密機床主要用於解決國內高新技術和國防關鍵產品的超精密加工,雖然需求量不很大,但它是一項受國外技術封鎖的敏感技術。另一方面,超精密加工技術的深化研究,它的成果的下延將有助於需要量大的加工精度在亞微米級的高精密機床的研發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