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儀為什麼要測儀器高
Ⅰ 全站儀怎麼量儀器高
全站儀測量高程可以歸結為三種:
方法一:經典方法,全站儀在已知坐標(含高程)點上設站;
方法二:後方交會,全站儀在任意點上設站;
方法三:對邊測量,全站儀測兩點高差。
下面對三種方法進行闡述:
方法一:經典方法
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其測量原理如下圖所示:
向左轉|向右轉
方法三:對邊測量
方法三的測量方法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
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棱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後視減前視相反,這里應該是前視減後視。
其測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經驗證,在此不再贅述。
Ⅱ 全站儀儀器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全站儀測量高程可以歸結為三種:
方法一:經典方法,全站儀在已知坐標(含高程)點上設站;
方法二:後方交會,全站儀在任意點上設站;
方法三:對邊測量,全站儀測兩點高差。
下面對三種方法進行闡述:
方法一:經典方法
說這個方法是經典方法,是因為:
1.其測量原理我們在學習經緯儀視距測量時就學習過,每種測量教材中都有;
2.測量教材中有關全站儀高程測量原理,都按此原理進行闡述;
3.全站儀高程測量的相關設置,都按此原理進行的。
其測量原理如下圖所示:
方法三:對邊測量
方法三的測量方法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
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棱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後視減前視相反,這里應該是前視減後視。
其測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經驗證,在此不再贅述。
(2)全站儀為什麼要測儀器高擴展閱讀:
各種方法的適用情況:
三種方法有測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說哪種方法好,本身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問題,因為每種方法各有優勢,如果不結合實際情況,便不能確定到底哪種方法要好。以下是各種方法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它們的適用情況。
1、方法一是經典方法,原理明確,地球人都知道,而且全站儀的高程測量設置也是據此設置和計算,操作時按部就班,不容易出錯,很多人都喜歡用它。
缺點是,儀器高度量取時誤差較大,因此比較適用於初學者(按原理操作),以及對高程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比如路基填挖施工)。改進的方法是設置完成後,對後視已知高程點進行檢驗的時候,根據測量值和已知值的差異情況,調整儀器高度,直至差異小到滿足要求為止。
2、方法二的優點是能在任意點上設站,不需要知道測站點高程而進行高程的測量,這個非常適用於進行三維測量時,平面也同時自由設站的情況,因此使用非常靈活,適應性強。
缺點是設置的時候,不是按照參數的原意進行設置,比如輸入測站高程,需要輸入後視點高程,輸入儀器高度時,輸入測量三角高差的反號值等等,這時候頭腦要保持絕對的清晰。
而且,根據「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為恆等值的原理,實際操作中參數輸入有無數種組合,比如:
1、後視點高程—>測站高程,後視點三角高差反號—>儀器高,0—>棱鏡高
2、後視點高程-後視點三角高差—>測站高程,0—>儀器高,0—>棱鏡高
3、後視點高程—>測站高程,0—>儀器高,後視點三角高差—>棱鏡高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所以大家不要再爭論如何輸入參數了,只要滿足「測站高程+儀器高-棱鏡高」為恆等值這個條件都是可以的。
方法二的擁躉,主要的自豪點在於免除了儀器高和棱鏡高的量取,特別是避免了量取儀器高的誤差,因此,即使在已知點上架設儀器,他們也會採用方法二來設置儀器。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共同點,就是通過測量能直接獲得測點的高程,因此適用於在一個測站上獲取若干多個點高程的情況,比如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
3、方法三的特點是,避免了啰嗦的全站儀高程測量設置,只在距離測量模式中讀取各點的三角高差dZ,通過各點dZ之差計算各點高差,跟水準測量類似,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水準測量的記錄表格。
不足之處在於不能直接測量獲取各測點高程,還得象水準測量計算那樣進行下一步的推算。因此,方法三如果用於地形碎部點測量、路基施工放樣等情形就麻煩多了,但方法三可適用於水準路線的測量,以及在一個測站不需測量多個測點的情形。
網路——全站儀
Ⅲ 全站儀儀器高如何測量
全站儀儀器豎直高度量取斜距就可以了。全站儀作為高技術測量測繪儀器系統,集光、內機、電為容一體,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
全站儀的望遠鏡實現了視准軸、測距光波的發射、接收光軸同軸化。同軸化的基本原理是:在望遠物鏡與調焦透鏡間設置分光棱鏡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望遠鏡的多功能,即既可瞄準目標,使之成像於十字絲分劃板,進行角度測量。
同時其測距部分的外光路系統又能使測距部分的光敏二極體發射的調制紅外光在經物鏡射向反光棱鏡後,經同一路徑反射回來,再經分光棱鏡作用使回光被光電二極體接收。
(3)全站儀為什麼要測儀器高擴展閱讀:
全站儀具有角度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三維坐標測量、導線測量、交會定點測量和放樣測量等多種用途。
全站儀的測距模式有精測模式、跟蹤模式、粗測模式三種。精測模式是最常用的測距模式,測量時間約2.5S,最小顯示單位1mm;跟蹤模式,常用於跟蹤移動目標或放樣時連續測距,最小顯示一般為1cm,每次測距時間約0.3S。
粗測模式,測量時間約0.7S,最小顯示單位1cm或1mm。在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時,可按測距模式(MODE)鍵選擇不同的測距模式。
Ⅳ 工程測量中哪種測量需要測量儀器高,其作用是為什麼
常用的工程測量儀器有:
1、水準儀,它是為水準測量提供水平視線和對水準標尺進行讀數回,主要功答能是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測高程,利用視距測量原理,還可測量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2、經緯儀,是對水平角和豎直角進行測量,主要功能是測量兩個方向之間的水平夾角和豎直角,藉助水準尺,利用視距測量原理,還可測量兩點的水平距離和高差;
3、全站儀,全站儀在側站上一經觀測,必要的觀測數據如斜距、豎直角、水平角均能自動顯示,而且可在同一時間內得到平距、高差、點的坐標和高程。如果通過傳輸介面把全站儀野外採集的數據終端與計算機、繪圖機連接起來,配以數據處理和繪圖,即可實現測圖自動化。全站儀一般用於大型工程的場地坐標測設和復雜工程的定位和細部測設。
Ⅳ 全站儀坐標放樣需要輸入儀器高和棱鏡高嗎
需要的。
可以同時測定經度(或世界時)和緯度的儀器。記錄一組(三顆以上)位置已知的恆星在不同方位相繼通過一個固定天頂距──等高圈──的時刻,即可算出儀器所在點的經度和緯度。
棱鏡等高儀的原理和結構如圖所示。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60°棱鏡的一面,另一部分星光通過水銀面反射後進入等邊棱鏡的另一面。
在太陽光照射下觀測儀器,應給儀器打傘,並帶上遮陽罩,以免影響觀測精度。在雜亂環境下測量,儀器要有專人守護。當儀器架設在光滑的表面時,要用細繩(或細鉛絲)將三腳架三個腳聯起來,以防滑倒。
當測站之間距離較遠,搬站時應將儀器卸下,裝箱後背著走。行走前要檢查儀器箱是否鎖好,檢查安全帶是否系好。當測站之間距離較近,搬站時可將儀器連同三腳架一起靠在肩上,但儀器要盡量保持直立放置。
(5)全站儀為什麼要測儀器高擴展閱讀:
1、儀器的保管由專人負責,每天現場使用完畢帶回辦公室;不得放在現場工具箱內。
2 、儀器箱內應保持乾燥,要防潮防水並及時更換乾燥劑。儀器必須放置專門架上或固定位置。
3 、儀器長期不用時,應以一月左右定期取出通風防霉並通電驅潮,以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
4、 儀器放置要整齊,不得倒置。
4、使用時應注意事項:
開工前應檢查儀器箱背帶及提手是否牢固。
開箱後提取儀器前,要看準儀器在箱內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裝卸儀器時,必須握住提手,將儀器從儀器箱取出或裝入儀器箱時,請握住儀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顯示單元的下部。切不可拿儀器的鏡筒,否則會影響內部固定部件,從而降低儀器的精度。應握住儀器的基座部分,或雙手握住望遠鏡支架的下部。儀器用畢,先蓋上物鏡罩,並擦去表面的灰塵。裝箱時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蓋時應無障礙。
Ⅵ 為什麼全站儀測距離時要量下儀器高度
如果你要測高程才要量儀器高,不測高程的話就不要量,因為站點給專出的Z坐標是地屬面上標志的高程,而全站儀架好後測距的中心是望遠鏡轉動中心(橫軸)與豎軸的交點,在儀器側蓋板上有一個十字用的標志,這個點的高度跟你輸入的站點Z坐標是不樣的啊,正好就差了這到十字標志到地面的高底,也就是儀器高了
Ⅶ 全站儀測量中為什麼後方交會法儀器高設置為零 而點對點的時候要輸入確切儀器高
後方交會儀器中心所在的高程是通過第一個已知點傳遞過來的,另一個已知點可以用來校核。儀高應設為零。而在已知點上(你所說的點對點)設站,高程來自於測站點高程+儀器高,後視點用來定向和校核,需要設儀高。
Ⅷ 全站儀坐標測量跟儀高鏡高有關嗎
朋友,你的問題很簡單,公式中斜距卻這兩者有關,是的,實際中,斜距的大回小的答確與儀器高與目標高有關。
可是, 計算X、Y坐標用的是平距(斜距的水平投影),所以,儀器站與前視位置固定後,不管斜距怎樣隨著儀器高和前視高的變化而變化,水平投影長度是不變化的。
所以,二高變化,斜距也變化,可是平距永遠不變,所以,二高與坐標計算沒關系。OK
所以,在實際測量是,可以不管二個高,讓這兩個高默認值好了。你就放心吧。祝你成功
Ⅸ 用全站儀測坐標時目標高是什麼意思
目標高實際就是目鏡看到的那個目標的實際高程(可以是海拔高程,也可以是假定高程或者臨時確定的高程。)因為測量坐標點,一般也要標注高程(利用全站儀垂直角和水平距離計算該點實際高程)應該是已知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