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電療法都包含哪些儀器
⑴ 直流電療法的]注意事項
1.輸出導線宜用不同顏色,如陽極為紅色,陰極為其他顏色,以示區別。如用專夾子聯接導線與金屬屬電極,宜在其下墊以膠皮等絕緣物。作用電極一般應小於輔助電極。
2.患者在疲勞或飢餓時不宜進行治療。治療中隨時詢問患者反應及觀察電流輸出,如超過規定量,或患者感覺不能耐受時,均應即時降低。
3.治療中不得撥動極性轉換開關,電流強度沒有降到零時,不得撥動分流器。
4.頭部治療時,應注意防止電流時通時斷對頭部的強烈刺激。
5.治療後局部宜塗以50%甘油,並囑患者注意保護皮膚,避免抓傷。
6.每次用過的襯墊要洗凈、煮沸,金屬電極應刷洗干凈,保持平整。
⑵ 直流電療法的直流電的生物物理作用與生物化學作用
人體內各種體液是組織細胞進行各種代謝和功能活動的內在環境,體液中含有各種電解質。體液中的電解質對維持細胞內外液的容量和滲透,酸鹼平衡,神經肌肉興奮性等具重要作用,而一些微量元素是許多酶的激活劑。體液中的陽離子主要有K+、Na+、Ca2+、Mg2+等,而陰離子有C1-、HCO3-、HPO43-、SO42-,有機酸離子和蛋白質等。所以人體體液是電解質溶液,人體組織是電解質導體,能夠導電。直流電治療時,兩電極間存在著穩定不變的電勢差,人體組織內各種離子向一定的方向移動而形成電流。由於離子移動並引起體液中離子濃度對比的變化是直流電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礎。
電解電解質溶液導電時,溶液中離子發生遷移和電極表面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稱為電解。電解質溶解在水中時,一部分離解成陽離子和陰離子,離子被一層水分子所包圍,稱為離子的水化。直流電通過電解質溶液時,陽離子移向陰極並在陰極上獲得電子而還原成為原子或原子團,電子從外電路進入溶液;陰離子移向陽極並在陽極上放出電子而氧化為原子或原子團,電子離開溶液流入外電路。在電極上產生物這些原子或原子團,或者它們同溶劑進一步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新物質,叫做電解產物。現以食鹽溶液為例說明電解過程:
氯化鈉溶液中,受水化作用自動解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電時,鈉離子向陰極移動,從陰極上得到電子成為鈉原子;氯離子向陽極移動,並在陽極上放出電子而變成氯原子。鈉原子和氯原子同水發生化學反應,分別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和鹽酸並放出氧氣,所以在陰極處產生鹼性電解產物而陽極產生酸性電解產物。 這是膠體分散體系在直流電作用下同時出現的兩種現象。蛋白質為兩性電解質。在鹼性溶液中,蛋白質的羧基離解出氫離子而帶負電荷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質的氨基結合氫離子而帶正電荷呈鹼性。人體內血液、淋巴和腦脊液等體液,在正常情況下為弱鹼性,因而蛋白離表面帶負電荷。正電荷離子被蛋白表面負電荷吸引而分布在蛋白周圍,形成一種獨特的電荷分布:蛋白表面負電荷和這些負電荷所吸引的少數正電荷構成吸附層,吸附層四周的正電荷構成擴散層。從圖2.1.3可看出,吸附層雖有少數正電荷,但仍以負電荷居多,因此帶負電:擴散層則為正電荷組成。這兩層間產生一定的電位,稱為Zeta電位。
直注電通過人體時,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層響陽極移動,是為電泳;擴散層正離子連同其水化膜向陰極移動則為電滲。由於蛋白膠體的移動影響了蛋白的分布和密度,同時,由於電滲,將使一極下的水分相對增多,而另一極則相對脫水,這些將對生理活動產生影響。 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應激性)需要體液中各種電解質維持一定的比例。其關系如下:
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體液中K+、Na+、Ca+、Mg2+都向陰極方向移動,由於K+和Na+的水化膜較薄,移動速度較快,所以在陰極下K+和Na+的濃度相對升高,以及陰極下鹼性升高,H+濃度較低,所以陰極有提高組織興奮性作用,而陽極下的Ca2+和Mg2+的濃度相對增加,H+濃度較高,所以陽極有降低組織興奮性的作用。
直流電能改變細胞膜兩側原有的膜電位的水平(或叫做改變膜的極化狀態)。陰極使膜的兩側產生一個外負內正的電壓降(電位差),這個電位差將使膜兩側原有的外正內負的膜電位的數值減少,使膜處於一種低極化狀態,因而應激性升高;而陽極下,由於在膜的兩側產生一個外正內負的電位差,和膜兩側原有的電位差同方向,膜電位增高,處於一種超極化狀態,因而應激性降低。
⑶ 什麼是理療,分哪幾種
理療就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於人體,使之產生有利的反應,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是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
常用人工物理因素有電、光、聲、磁、溫度和機械力等。電療分直流電、低頻電、中頻電、高頻電和靜電等療法;光療分紅外線、可見光線、紫外線和激光等療法;聲療又分超聲波和超低聲療法;利用溫度的治療有熱療、冷療和冷凍療法;利用機械力的療法有按摩、推拿、手法治療、牽引和運動等。
(3)直流電療法都包含哪些儀器擴展閱讀:
理療的注意事項:
1、首先,要查看儀器的合格證、葯管械牗准牘字型大小、產品編號、產品備案號,以確認所使用的理療儀器符合國家相關標准。
2、不同的治療儀,具有不同的適應症。比如:直流電療法常用於神經痛、周圍神經損傷等;低頻電療法常用於肌肉萎縮、肌張力低、神經痛症。
3、每種療法都有嚴格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項,比如:直流電療法禁用於高熱、局部金屬異物、出血傾向、血液循環障礙、惡性腫瘤等;中頻電療禁用於帶有心臟起搏器者、孕婦的下腹部、心臟部位、腦部;磁療法禁用於出血性疾病、潰瘍病、月經期、心區。
4、每種療法的操作和電極放置方法都有規范的要求,如:高頻電療時應取下病人身體上的一切金屬物品,戴節育環(含金屬成分的)禁止治療。
⑷ 直流電療法的設備與治療方法
1.直流電療機直流電療機是利用電子管或晶體管交流電進行波整流,經濾波電路輸出平穩直流電。電壓在100伏以下。電流輸出0~50mA連續可調。此外,干電池也可作直流電電源。
2.電極電極包括金屬電極板和襯墊。電極板多采薄鉛片,0.25~0.5mm,形狀大小依治療部位而定。鉛片可塑性好,化學性能穩定。襯墊用無染色的吸水性好的棉織品製成,一般用白絨布疊成厚1cm左右,襯墊應超出邊緣1~2cm。治療時襯墊用溫水浸濕,貼在皮膚上,鉛片放在襯墊上,用導線同直流電療機連接。濕襯墊的作用是:吸附和稀釋電極下面的酸鹼電解產物,避免發生直流電化灼傷;使皮膚濕潤,降低皮膚電阻和使電極緊密接觸皮膚,電流均勻分布。
3.輸出導線選用絕緣良好的比較柔軟的導線,分紅、蘭色兩種,以便區別陰陽極,每條長2米。 分對置法和並置法兩種
1.對置法兩個電極分別放置在身體某部位的內外兩側或者前後面,例如膝關節內外側對置,上腹部與腰部前後對置等,對置法多用以治療頭部、關節及內臟器官等部位的疾病。
2.並置法兩個電極放在軀體的同一側面,例如左下肢前面的並置。並置法多用於治療周圍神經和血管疾病。
此外,還有斜對置法。總之,電極的不同放置方法,是為了讓電力線更好地通過病變部位或需要作用的部位。 直流電療法電流強度以襯墊單位面積毫安數計算。一般成0.03~0.1mA/cm2,兒童為0.02~0.08mA/cm2。作反射治療時,電流強度應適當減小,治療冠心病時用0.01mA/cm2。治療時間15~25分鍾,每日或隔日一次,12~18次為一療程。
四、主要適應證與禁書忌證
直流電適用於治療血栓性靜脈炎、冠心病、骨折不連接和延遲連接等。其他適應證和禁忌證見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療法。
附:處方舉例
1.直流電心前區(+)與肩胛間區(-)前後對置,電極各12×17cm,0.01mA/cm2,10~20分鍾,每日一次,18次。
適應證冠心病
2.直流電右小腿內側(+)與外側(-)對置(圖2.1.11),電極各10×20cm,0.05-0.2mA/cm2,20~25分鍾,每日一次,12次。
適應症 小腿內側血栓性靜脈炎
⑸ 直流電療法的操作方法
1.選妥所需電極及襯墊,襯墊應較金屬電極邊緣寬出1~2cm,厚度至少1cm,用時浸濕,擰至適當濕度。
2.檢查局部皮膚有無破損,如有抓傷或擦傷,宜貼以橡皮布或塑料布絕緣,如破損嚴重則停止治療。如毛發過多,宜剃去或用溫水浸濕。如有感覺喪失,則不宜進行治療。
3.將襯墊緊密接觸治療部位皮膚,其上依次置以金屬極板、膠布或塑料布,並酌情用沙袋、尼龍搭扣、綳帶固定電極或由患者以自身體重將電極固定妥當。
4.檢查電療機mA表指針是否在零位,極性轉換開關是否指向正常位置,電流分流器所指強度應合乎治療要求,導線連接的極性須正確無誤。
5.電療機一切正常時,接通電源,緩慢調節輸出機鈕,並根據患者的感覺,經1~2次間隔逐漸增加電流至所需強度。
6.電流強度以襯墊面積計算,並應結合患者耐受量而定。一般成人用0.05~0.2mA/cm,小兒用0.02~0.05mA/cm,反射療法用0.02~0.03mA/cm。
7.在治療中如患者感覺電極下有局限性刺痛或燒灼時,應立即停止治療,並檢查原因,經妥善處理後再繼續治療。
8.一般每次治療15-25min,1/d,10~20次為1療程。
[常用方法舉例]
1.眼—枕部治療法 面積為4cm×5cm之橢圓形襯墊電極2cm(或1個)置於閉合的眼瞼上,用分叉導線連於輸出端的1極;另1面積為60~100cm電極置於枕部。極性視需要而定。
2.面部治療法 半面具形襯墊電極置於患側面部,使各葉分別貼在前額、頰部及下頜部;另一面積為200-300cm襯墊電極置於肩胛間或對側上臂處,極性視需要而定。
3.心前區治療法 將面積為10cm×15cm之兩襯墊電極分別置於心前區及左肩胛部或左上臂外側,極性視需要而定。
4.領區治療法 1個披肩形襯墊電極置於脊柱及肩的上部和鎖骨上區(頸6~胸4);另1個面積400~600cm襯墊電極放在腰骶部。單純直流電療時領區電極通常接陽極,腰骶部接陰極。首次治療時電流強度宜小,以後每次或隔次增加1~2mA,直到所需電流強度。治療時間開始6min,每次增加2min,至16min為止。
5.全身治療法 2個面積各為150cm襯墊電極放在兩側腓腸肌部,用分叉導線連於輸出端的1極;另1面積為300cm襯墊電極置於肩胛間區,極性視需要而定。
⑹ 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療法的原理有哪些
在電極片如棉花或是海綿,浸泡要導入的葯水,假設葯為帶負電,就把葯放在負極,反之亦然,利用同電性相斥,通入直流電,使葯物進入體內。
1、葯物導入的基本理論:
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是根據直流電場內同性電荷相斥,異性電荷相吸的原理,使葯物離子通過完整的皮膚或粘膜導入人體。許多實驗臨床觀察證明,在直流電作用下,可將帶不同電荷的離子導入人體內。陽離子從陽極導入,而陰離子則從陰極導入體內。
2、葯物導入的分布和滯留時間:
人體皮膚表面有大量的毛孔、皮膚腺和汗腺導管的開口。葯物離子通過直流電導入體內的主要通道是皮膚汗腺導管的排泄孔。在皮膚內形成離子堆,一部分葯物離子經汗腺管口進入皮膚後,較長時間的存留於皮膚表層,形成所謂「皮膚離子堆」,然後逐漸進入血流。不同種類的葯物離子在皮膚內存留的時間不同,可短至數小時,長達數十天。例如新黴素經直流電導入體內後,在局部皮膚內可存留3~6小時,鏈黴素為6~12小時,青黴素為6~24小時。碘為15~20天,腎上腺素亦可在局部皮膚層蓄積達20天之久。
有些葯物離子導入體內後,能選擇性的停留在對該葯物有親和力的臟器內。例如碘離子經直流電導入體內後,大部分存留於甲狀腺;而磷則主要蓄積在中樞神經和骨骼等部位。
3、導入體內的葯液濃度:
和電流強度、通電時間、寄生離子等多種因素有關。
實驗證明,一些常用的溶液濃度在5%以下時,導入量隨著濃度的升高而增加;而當濃度大於5%時,葯物導入量幾乎不在增加。導入體內的葯物量在一定范圍內與電流強度和通電時間成正比。但是當電流強度增至一定值,通電時間超過30分鍾以上時,葯物導入量不在隨之增加。
4、葯物離子導入療法最常使用的是GZ-IIIC型葯物導入熱療儀,它是利用低頻調制中頻脈沖電流,葯物導引,將中頻電和葯物導入結合在一起,達到對疾病的治療作用,經臨床驗證證明具有確切的療效。適用於各種骨質增生及其他關節邊緣形成的骨刺、滑膜肥厚等,臨床使用證實對於其他腫痛以及肌肉軟組織損傷(肩周炎、腰肌勞損、扭挫傷)也有較好的效果,操作簡單易懂,使用安全,易於攜帶,特別適用於診所及家庭使用。
在選用離子導入法做為治療時,一定要了解病人的狀況,詢問病史、葯物史,注意並非每個病人都適合使用,避免除了會失去應有的效果外,甚至可能會造成病人更嚴重的傷害。
⑺ 理療都有哪些種類呢
理療分類理療可分2大類:
人工物理因素療法
(一) 電療法
包括(靜電療法、直流電療法、低頻電療法、中頻電療法、高頻電療法、超高頻電療法、特高頻電療法、離子導入療法、電離空氣療法、電水浴療法、射頻療法等。)
1.直流電療法
(1)單純直流電療法:將直流電作用於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有促進骨折癒合的作 用。小劑量直流電陰極,可促進骨生長。但高熱、惡病質、心力衰竭、急性濕疹、有出血傾向患者禁用。
(2)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利用直流電將葯物離子導人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3)電水浴療法:將肢體浸入水中,再通以不同波形的電流以進行治療的方法。
2.低頻脈沖電療法 應用頻率低於1000HZ的各種波形的脈沖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電流具有強刺激作用。
(1)感應電療法:又名法拉第電流,應用這種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稱感應電療法。適用於廢用性肌萎縮、神經功能喪失等疾患。
(2)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應用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神經肌肉,引起肌肉收縮治療疾病的方法。
(3)超刺激電流療法:利用超過一般劑量的電流強度進行低頻脈沖電療的方法。
(4)間動電療法:在直流電基礎上,疊加經過半波或全波整流的低頻正弦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
3.中頻正弦電療法 使用頻率為1000~100000Hz的正弦交流電作治療的方法。
(1)干擾電療法:用兩路頻率相差0~100Hz的中頻正弦電流,交叉地輸入人體,形成干擾場,使之內生0~100Hz的低頻調劑的脈沖中頻電流,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適應證:局部血循環障礙性疾病,如缺血性肌痙攣;周圍神經疾病,如神經痛、神經炎、周圍神經損傷或炎症引起的神經麻痹和肌肉萎縮等。
(2)等幅中頻正弦電療法:是應用頻率1000~5000Hz的等幅中頻正弦電流進行治療的方法。
適應證:肌肉韌帶關節的勞損、捩傷、挫傷、關節炎、肩周炎、骨關節炎、肱骨外上髁炎、風濕性關節炎等。
4.高頻電療法 應用振盪頻率高於1000千Hz的交流電治療疾病的方法。
(1)短波療法:應用頻率為300~3000萬Hz的高頻電磁波作用於人體的治療方法。
(2)超短波療法:應用l0~lm的電磁波作用於人體的治療方法。
(3)微波療法:適用lm~lmm的特高頻電磁波作用於人體的治療方法。
(二)磁療法
利用磁場作用於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靜磁場療法、脈沖磁場療法、低頻磁場療法、中頻電磁療法、高頻電磁場療法等
(三)光療法
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線(紅外線、紫外線等)預防和治療疾病以及促進機體康復的方法。包括紅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紫外線療法、激光療法等。
1.紅外線療法 利用紅外線治療疾病的方法。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神經根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痙攣性麻痹、周圍神經損傷等。
2.紫外線療法 利用紫外線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適用於各種炎症、骨折和神經痛等。
(四)超聲療法
1.超聲療法 利用超聲波治療疾病的方法.適用於各種炎症、坐骨神經痛、凍傷、扭挫傷等。
2.超聲一間動電療法 同時應用超聲波和間動電療法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3.超聲葯物透入療法 是利用超聲波把葯物經過完整的皮膚或粘膜,透入人體內的治療方法。
(五)傳導熱療法
以各種熱源為介質,將熱直接傳至人體達到治療目的方法。
1.泥療法 : 用各種泥類物質加熱後作為介質,塗敷在身體的一定部位,將熱傳至人體,達到治療作用的方法。
2.石蠟療法 : 以加熱熔解的石蠟為溫熱介質,塗敷於患部,將熱能傳人人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3. 玉石療法:例如:健康坊溫熱理療儀,利用電熱原理加熱玉石產生大量的遠紅外線,作用於人體。遠紅外線被人體表層吸收後產生大量的熱能,並傳導至皮下更深層組織,令人體細胞活化,促進新陳代謝,增進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到達康復治療的目的。
此外,還有水療法、冷凍療法、運動療法、拔罐療法、電子生物反饋療法等。
(二)自然物量因素的療法
包括礦泉、氣候、空氣、日光、海水療法等。
(六)瑜伽理療
瑜伽理療自學網路;每個瑜伽體位完成後,都要將這個姿勢保持一定的時間。本書特意不寫明這個動作要保持多少秒鍾,甚至也不註明每個體位要重復做幾遍。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所需要堅持的時間各不相同,每個體位需要重復的次數也是因人而異的。你做到自己覺得可以的程度就ok!不必刻意數呼吸,不需要跟著口令做,當瑜伽導師不在身邊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導師!同時,我們由衷地希望你在練習瑜伽的時候,將更多的注意力用來關注身體的一動一靜,關注你自己的一呼一吸。瑜伽遠遠不止是肢體動作,向它傾注用心,它會報答你更多!
⑻ 經常用電療對身體有害嗎
電療有直流電療法,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療法,低頻脈沖電療法,中頻脈沖電療回法,高頻電療法 ,靜電療法。不同答類型電流對人體主要生理作用不同。電療存在一定的電磁輻射,因為任何電器都會發生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只是沒有太大的副作用。如果需要長期做電療的話,建議多吃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都能有效預防和減輕電磁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平時注意多喝水,注意鍛煉身體。。。。。
⑼ 直流電療法的直流電生理作用與治療作用
在直流電作用下,由於體內發生一系列生物理化變動,從而引起機體相應的生理反應。通過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改善病理生理過程,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直流電對神經系統功能有明顯的影響,這是直流電作用的特點之一。當通過弱或中等強度的直流電時,陽極下神經興奮性降低而陰極下興奮性升高;當通過的電流強度較大或通電時間較長時,陰極下會由興奮性升高轉向降低;如果電流強度進一步增大或者通電時間很長,陰極下興奮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稱為陰極抑制。這是因為K+的濃度進一步增高時,膜結構更加疏鬆,通透性過度增高,完全失支了對離子的選擇性阻擋作用,不能維持正常的膜電位,而失去了產生興奮的基本條件。
1.直流電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有調整作用,即在興奮與抑制過程失調情況下,直流電有使之正常化的作用。因此,直流電常用以治療神經官能症和外傷、炎症等引起的大腦皮質功能紊亂的症狀。
2.直流電可改變周圍神經的興奮性,並且有改善組織營養,促進神經纖維再生和消除炎症等作用,因此,直流電常用以治療神經炎、神經痛和神經損傷。
3.對植物神經的作用直流電刺激皮膚或粘膜的感覺神經末梢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影響植物神經的功能,從而影響內臟器官和血管的舒縮功能。例如,直流電領區治療,可通過頸交感神經調節顱內、頭頸部和上肢的血液循環和組織營養。
4.斷續直流電刺激神經干或骨骼肌時,在直流電通斷瞬間引起神經肌肉的興奮而出現肌肉收縮反應。斷續直流電可用以治療神經傳導功能失常和防治肌肉萎縮。
直流電對前庭神經、味覺、視覺等特殊感覺也有興奮作用而引起相應的反應。
陽極改善冠狀動脈血液循環的作用。經動物實驗證明,10~20μA直流電陰極有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臨床實踐證明10~20μA直流電陰極對骨折不連接有促進癒合作用。這種治療需要將陰極電極(不銹鋼絲或克氏針,外套硅膠管,露出金屬頂端0.5~1cm)直接插入骨不連接處,陽極鉛片置於附近皮膚上。傷肢用木夾板固定,微電流發生器綳附在小夾板外。連續通電1~4月。
微弱直流電陰極使骨形成的機理還完全明瞭。Friedenberg等提出骨生成(或修復)活躍的區域呈負電位,而不甚活躍區呈正電位,這一電位的產生取決於細胞的活力。有的認為微電流可以改變細胞的微環境而對細胞發生作用。已知陰極下氧的消耗增加並產生氫氧根,從而使局部組織中的氧分壓降低並提高陰極周圍的pH。有研究證明,組織中氧張力降低和鹼性環境有利於骨的形成。有的還認為直流電陰極能通過激活環腺苷酸系統而作用於骨和軟骨細胞,以及在直流電場中膠原纖維排列整齊而有利於骨折的癒合等。
弱直流電(電流強度0.001mA/cm2)作用心區治療冠心病有一定療效。弱直流電陽極有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狀況促進心肌興奮性、傳導性正常化,消除心律不齊以及恢復心室收縮功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