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怎麼通過儀器檢測
⑴ 在聚合物溶液或熔體方面,粘度的分類有哪些分別用什麼方法或儀器檢測
溶液粘度何其流體力學體積有關,熔體粘度和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枝內化,加工條件有容關,溶液粘度用烏氏粘度計或者奧氏粘度計(不推薦)測量,熔體粘度用毛細管流變儀,轉筒粘度計,落球法,錐板黏度計都可測,熔體粘度分為實際粘度,零切粘度,表觀粘度,稠度等多種表徵,溶液粘度用特徵粘度來表徵,望採納 ,謝謝
⑵ 測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使用什麼儀器
原子的質量來計量一樣,分子的自質量計量也先後存在3個量名稱:相對分子質量、分子質量和分子量。眾所周知,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質量之和。在日常專業工作中,不論是單質還是化合物,它們的分子質量都是根據各元素原子的個數和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元素周期表上查到)計算得到。
⑶ 一個聚合物的合成是否成功需要哪些手段去檢測
流變學更偏重於物理,偏理論;合成自然屬化學的了,不過可以合成新的材料喲,應用方向似乎更廣些,生物、醫葯都可以涉足的了。
⑷ 如何用顯微鏡准確測定聚合物粒子的大小
顆粒計數器是測試空氣塵埃粒子顆粒的粒徑及其分布的專用儀器,由顯微鏡發展而來,經歷了顯微鏡、沉降管、沉降儀、離心沉降儀、顆粒計數器、激光空氣粒子計數器
⑸ 常見的聚合物的結構表徵儀器有哪些
IR(紅外光譜),NMR(核磁共振波譜),UV(紫外光譜),GPC(凝膠滲透色譜),XRD(X衍射光內譜),TEM(透射電鏡容),SEM(掃描電鏡),AFM(原子力顯微鏡)等等,具體要參考待測聚合物所要表徵的結構或性質選擇合適的表徵手段。
⑹ 活性自由基聚合如何通過儀器測定,原理與普通自由基聚合如何判別
活性自由基聚合是一個可逆活化的過程,可以通過單體及引發劑加入量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PDI可以做到1.1以下,可用於精密合成,合成具有一定拓撲結構的聚合物,而普通自由基聚合很難做到
⑺ 如何通過檢測的手段,鑒定塑料回料
1.1 外觀法
外觀鑒定主要是通過視覺、觸覺、嗅覺等來觀察塑料產品的外觀特徵,如產品的形狀、透明性、顏色、光澤、硬度等。塑料經過回收再加工過程,顏色、光澤、強度等都會發生變化,無二次料的顏色一般都會較透明,混有二次料的產品會降低透明性,透明性比無二次料的低;二次料的光澤比較差;塑料的強度可用牙齒咬來初步確定,有添加二次料的比較脆。[6]外觀法一般作為塑料二次料的初步鑒定。
1.2 密度、沖擊強度、抗拉強度、壓縮強度、彎曲強度等物理性能檢驗法
同種類的塑料,其密度通常相差比較大,同一種塑料經再回收前後密度相差也會有較大的差別。密度法可用於塑料二次料的大致鑒別,但不能用來表徵塑料二次料,因為塑料回收再生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空洞或其他缺陷。[5]例如,ABS/PC的再生過程就會產生很多微小的孔洞,並且孔洞的數量隨著再生次數的增多而增加。[7]
對於沖擊強度、抗拉強度、壓縮強度、彎曲強度等強度性質,隨著塑料二次回收料含量的增加會發生變化。例如,HP-126NC001、GAR-011C(KS 2511BK)、GAR-011(L65) KS2511BK、GAR-011(L85) KS2511BK這四種ABS塑料產品,四種產品ABS二次料添加量是依次增大的。依次對四種產品做抗拉強度、彎曲強度、壓縮強度、沖擊強度測試,這些強度性質隨著二次料含量的增大關系,如圖1~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塑料的抗拉強度、彎曲強度、壓縮強度、沖擊強度都有隨著二次料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趨勢,特別是抗拉強度和彎曲強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些強度性質的降低是與二次料在回收利用過程中形成空洞與缺陷、分子量的減小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對於塑料回收料的鑒定,可以通過測試塑料的這些強度性質,通過對比可以初步確定產品中是否含有二次回收料。
1.3 溶解法
利用塑料在不同有機溶劑的溶解性可以鑒別不同的塑料,也可以鑒別塑料二次料,由於二次料回收再利用過程中,難以達到較高的純度,都會存在些雜質,導致二次料的溶解性沒有原產料的好,塑料二次料在有機溶劑溶解過程中會有殘渣的出現。常用的塑料溶解有機溶劑有苯、二甲苯、四氫呋喃、乙醚、丙酮與甲酸等。但是溶解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很多塑料產品在加工過程中都會加有各種填料,這就影響了二次料與原產料的對比。因此,溶解法做二次料鑒定有很大的誤差,但作為鑒定塑料二次料種類是比較快的方法。[4]
以上為三種常用的物理鑒定法,也是比較簡單的鑒定方法,能初步判斷是否為二次回收料產品。
3. 儀器分析鑒定法
3.1紅外光譜吸收光譜分析法
紅外光譜是記錄物質對紅外光的吸收程度(或透過程度)與波長(或波數)的關系圖。波長范圍從0.75μm到300μm的區域稱為紅外區。可以根據紅外光譜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狀來推斷未知物結構,依照特徵吸收峰的強度來測定混合物各組分的含量,紅外光譜分析法具有快速、高靈敏度、試樣用量少、能分析各種狀態的試樣等特點。[8]因此,利用紅外光譜可以分析鑒定塑料二次料。
按照紅外光波長的不同,可以將紅外光譜分為3個區域,分別為近紅外區、中紅外區和遠紅外區,相對應的為近紅外分析技術(NIR)、中紅外分析技術(MIR)和遠紅外分析技術(FIR)。近紅外分析技術的波長范圍為0.75-2.5μm,適用於大多數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鑒定。中紅外分析技術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技術之一,利用中紅外光分析技術可以確定塑料特定的化學鍵與官能團,因此,也可以用來鑒別塑料。遠紅外光譜只能引起骨架的振動,不適用於鑒別分析。在塑料二次料的鑒定當中,紅外光譜也是一個能有效保證結果准確的方法之一,由於塑料在回收過程中分子量會減小和雜質的存在,利用紅外光譜分別對塑料二次料與原產料分析,比較紅外吸收峰位移和強弱,可以鑒定二次料的存在。[9][10]
3.2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
差示掃描量熱法是指在程序溫度控制下,測量輸入到被測樣品與參比樣品的功率差或熱量差與溫度(或時間)關系的技術。常用的DSC有功率補償型與熱流補償型兩大類。功率補償型DSC,通過功率差與溫度(或時間)的關系曲線,能提供關於物質的物理和化學的變化,包括吸熱、放熱、熱容變化過程和物質相轉變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不同物質在升溫或降溫過程中,其關系曲線也不相同,功率差與溫度的曲線變化對應於物質熱容的變化。[11][12]廢舊塑料在回收再利用過程中,塑料的熱學性質會發生改變,因此,利用DSC得出的功率差與溫度的關系曲線和原產料相對應的DSC曲線是有區別的,可以利用這點對塑料二次料進行鑒定。下面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和耐沖擊性苯乙烯(HIPS)為例子分析。
分別用含0%、10%、20%、40%、50%、70%、100%二次料的ABS和HIPS進行DSC測試,以國際標准ISO11357的條件進行測試,取第二次升溫曲線分析,測試的結果如圖5和圖6。
,我們可以看出ABS中加入二次料對其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影響較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通過觀察含0%-100%二次料樣品的DSC曲線,可以看出在120℃至140℃之間的熱容變化台階隨著二次料的含量增加而向左移動,並且隨著二次料添加量的增加在165℃左右出現了新的熱容變化台階,並且隨著二次料含量的增加熱容變化越來越強,這個台階可以看成是二次料的特徵熱容變化。
如果能將各種塑料原產料和二次料的DSC曲線中的特徵熱容變化台階積累成DSC曲線資料庫,即可利用DSC鑒定二次料能達到方便准確的效果,將產品的DSC曲線與資料庫裡面的曲線對照就能得出該塑料產品是否含有二次料。同時,利用DSC法鑒定二次料也可利用與原產料的DSC曲線對比,找出曲線之間的特徵熱容變化台階以鑒定產品中是否含有二次料。
⑻ 聚合物薄膜的柔度怎麼測試做三點彎曲實驗有什麼意義大角度的彎折怎麼測儀器叫什麼
防水卷材低溫柔度試驗儀主要是用來檢測瀝青類防水卷材的低溫柔性。彎曲半徑為30mm—50mm
低溫版彎折儀器(權不是折彎儀,折彎機/儀是使直管彎曲到一定角度的設備)主要用來檢測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溫柔性。其工作原理是狹小的范圍內使材料對折。
⑼ 聚合物Tg可以通過哪些儀器獲得
聚合物Tg主要採用DSC差示掃描量熱儀來進行測量的。
。聚合物Tg點,是聚合物的玻內璃化溫度,是聚合物從高彈態轉變容為玻璃態的溫度。但因為高彈態是固體,玻璃態也是固體,普通的方法很難判斷。但從高彈態轉變為玻璃態,聚合物之間形成結晶,放出大量的熱,差示掃描量熱法可以測量出轉變時放出的熱量,即可確定聚合物的Tg
⑽ 求助 聚合物粘度怎麼測需要那些儀器和葯品,具體步驟
可以參考2010葯典,附錄VI
G黏度測定法(二部
附錄42頁),有三種方法,很詳細。葯典網上可下載,或小木蟲搜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