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功能儀器用於哪些檢查
A. 前庭功能檢查在眩暈不發作時可以進行嗎
病情分析:來你好,前庭功能檢查主源要是確定前庭器有無疾病、其病變程度和性質。通過觀察前庭系病變引起的自發體征,或通過用某種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誘發前庭反應進行觀察,以助推斷前庭系病變的程度和部位。 意見建議:前庭功能檢查可以在眩暈不發作時進行,不過有可能在檢查的過程中誘發眩暈
B. 前庭功能檢查的檢查方法
主要有以下幾種:
平衡功能檢查
平衡障礙的主要症狀是偏倒、錯指物位、行走或書寫障礙。常用的有以下檢查方法。
①昂白試驗。又稱閉目直立檢查法。受檢者閉目,雙腳並攏直立,兩手臂向兩側伸直平舉與肩平。迷路有病變時,將向患側偏倒;頭部轉動時,偏倒的方向隨之改變。小腦有病變時,將向患側或後方偏倒,不隨頭位的轉動而改變偏倒的方向。
②錯指物位試驗。檢查者與受檢者對坐,各伸出一手臂,食指伸出,其他四指握拳。檢查者手背向下,受檢者手臂向上。囑受檢者將手臂舉起再向下移動,以食指接觸檢查者的食指。先睜眼試之,然後閉目檢查。迷路有病變者,閉眼時不能正確指向預定目標,雙手食指均向患側偏斜。小腦有病變時,患側食指向患側偏斜,而健側食指則能正確地接觸檢查者的食指。
③巴賓斯基-魏爾二氏試驗。囑受檢者閉目由起始點向前走5步,然後向後退5步,反復5次。觀察最後一次行走的方向與起始方向之間的偏斜角度如何,以判斷兩側前庭功能狀況。若向右偏斜角度大於90°,則為右側前庭功能減弱;向左偏斜大於90°,則為左側前庭功能減弱。
④動態位置電圖。不少國家用動態位置電圖檢查眩暈病人,其方法是囑受檢者站在平衡機能計上,兩眼周圍接上電極連接在描記器上。根據描記圖以區別外圍或中樞性疾病。這是一種新的檢查儀器。
旋轉試驗
最常用的方法是巴拉尼氏法。受檢者坐於瓊斯氏轉椅中,頭前傾30°,將頭固定於頭托上,使外半規管保持水平位置。令受檢者閉眼,先順時針方向旋動轉椅,在20秒內旋轉10次,滿10轉時立即停止。令受檢者向遠處凝視,計算眼震時間。10分鍾後再逆時針方向旋轉10次,計算眼震時間。中國有學者統計的正常值,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眼震時間平均為23秒,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眼震時間平均為22秒。
冷熱水試驗
方法很多,如巴拉尼氏法、科布拉克氏法和哈爾皮克氏法等,中國各醫院多採用哈爾皮克氏法。用這種方法操作時,令受檢者仰卧於一榻上,將頭部抬高30°(外眥與外耳道頂點的連線與床面垂直)。水桶懸於頭上部相距60cm,出水管的直徑為4mm。每側耳分別用30℃冷水和44℃熱水刺激40秒鍾,每次相隔5~10分鍾。受檢者兩眼凝視屋頂一點。以級水平眼震為觀察的記錄標准。用停表計算灌水開始至眼震消失的時間。中國有學者統計哈爾皮克氏法冷熱水試驗的正常平均值是:冷水為24,熱水為143,潛伏期(灌水開始至眼震出現的時間)平均為 29。本法可為鑒別外周或中樞前庭病提供參考。
近年來中國已有應用雙耳同時冷熱水試驗於臨床者,認為此法較雙耳交替冷熱水試驗敏感。
冷熱空氣試驗
以空氣代替水作為刺激來誘發眼震,是一種較新的前庭功能檢查方法。此法具有操作簡便、受檢者較舒適、可應用於鼓膜穿孔患者和不需收集流出的水等優點。
冷熱空氣試驗的結果分析和冷熱水試驗相同。
直流電試驗
一般採用雙極法。受檢者正坐於椅中,兩眼向前直視。將包有紗布的電極用生理鹽水浸濕,分別放在兩側的耳屏上,接通電流,在毫安培計指示下逐漸增加電流,觀察電流強度達多少毫安時出現眼震。陰極為刺激側。眼震為旋轉型,朝向陰極。應緩慢地加大或減少電流,以防刺激過強,產生劇烈反應。據50名正常人的統計,眼震在1~6毫安時出現正常平均值為3毫安。若眼震在4毫安以上方才出現,則是功能減弱。若超過10毫安仍無眼震出現者則前庭功能消失。
直流電試驗是直接作用於第 8腦神經。因此在外周性疾病如梅尼埃爾氏病,直流電試驗正常,而在中樞性前庭病變的病例中如聽神經瘤,直流電試驗超過4毫安方才出現眼震,甚至反應消失。所以在懷疑前庭神經有病變時應作直流電試驗,在鑒別診斷上有一定的幫助。
頭位性眼震檢查
頭處於某一或幾個位置時出現眼震,而在其他位置上則不出現眼震。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根據耳病理和臨床方面的研究,多由橢圓囊斑病變和後半規管壺腹嵴病變引起。
檢查前向受檢者詳細解釋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眩暈和惡心,切勿閉目,以取得受檢者的合作,保證檢查結果准確無誤。受檢查取頭正位直坐於一矮榻上,檢查者以雙手扶持其頭部,推使仰卧,頭懸於榻邊,觀察有無眼震出現。10秒後,扶使直坐,再觀察10秒。將受檢者頭轉向右側,推使仰卧,頭懸榻邊,面向右方,觀察10秒。重使直坐,頭仍處右轉位,觀察10秒。同樣方法,在受檢者頭轉向左側仰卧位和直坐位時各觀察10秒,共檢查6個頭位每次變動新頭位時的動作均須在3秒內完成。若有眼震出現,須注意其方向、振幅和類型並用秒錶計算眼震的潛伏期和眼震時間。此外,還須注意眼震是否為疲勞型。用上法重復檢查,每次間隔數分鍾觀察在該特定位置上是否每次均有眼震出現。若重復檢查,無眼震出現,稱為疲勞型(外周性頭位性)眼震。再次檢查,出現較弱的眼震,連續檢查數次後不再出現者,稱為漸疲勞型。反復檢查,每次都出現強度不變的眼震者,稱為不疲勞型(中樞性頭位性)眼震。
頭位性眼震是一病理體征,可由許多中樞性和外周性疾病引起,如腦部血循環的改變、顱內腫瘤、顱腦外傷、梅尼埃爾氏病等。
眼震電描記術
用眼震電描記儀記錄眼球震顫。其生理基礎是利用電子儀器記錄角膜和視網膜之間的電位改變。眼球後部和視網膜帶負電,而眼球前部及角膜帶正電,因此眼球運動就產生電位改變,此稱為莫勒氏原理。
眼震電圖(ENG)是眼震的客觀記錄,較肉眼觀察為准確。根據記錄可測出快慢相時間及眼震頻率。
測量眼震的強度以慢相角速度最為可靠。其測量法是取反應高潮期10秒時間內眼震的平均頻率、幅度和慢相角速度來衡量其強度,也稱為極頂期價值。
有些國家的眼震電圖儀帶有電腦,檢查完畢後,電腦將各種數據迅速列印出來。目前中國多用手計算,僅少數單位開始將電腦接至眼震電圖儀。
耳石器功能檢查
目前尚無單獨檢查耳石器的可靠方法。平行鞦韆架試驗是一種使耳石器受最大刺激而半規管受最小刺激的一種試驗,但設備復雜而價貴,檢查方法繁瑣,不能廣泛應用。弧尺檢查法雖在理論和實際應用上存在著缺點,但簡便易行,可以粗略估計耳石器的功能狀態。
①橢圓囊檢查法。受檢者坐於椅上,弧尺轉至垂直位,分別在正常頭位、頭前俯30°和後仰150°3個頭位檢查。手臂在水平面上左右擺動,指向弧尺中點。左手檢查左側橢圓囊,右手檢查右側橢圓囊。
功能正常:在任何頭位上指示均無偏斜。功能亢進:食指偏向中點下方,出現於頭前俯30°者為輕度亢進;出現於正常頭位者為中度亢進;出現於頭後仰150°者為重度亢進。功能減弱:食指偏向中點上方,以頭前俯30°時最為明顯。
②球囊檢查法。將弧尺轉至水平位。在正常頭位,頭向左肩傾斜105°(檢查右側球囊)或頭向右肩傾斜 105°(檢查左側球囊)。囑受檢者分別用兩手食指在矢狀面上下擺動,指向弧尺的中點。
功能正常:在任何頭位,指示均無偏斜。功能亢進:頭向右肩傾斜105°時,左、右手食指均偏向左側,為左側球囊功能亢進。頭向左肩傾斜105°時,左、右手食指均偏向右側,為右側球囊功能亢進。功能減弱:頭向右肩傾斜105°時,左、右手食指均偏向右側,為左側球囊功能減弱。頭向左肩傾斜105°時,左、右手指均偏向左側,為右側球囊功能減弱。
C. 做一次前庭功能檢查要多少錢
前庭功能檢查需要2千-3千元,前庭功能檢查的項目非常的多,有的是藉助於儀器,專有的是需要醫生進行詳細的體屬格檢查。它是根據前庭系統病變時產生的一系列症狀,或以某些方法刺激前庭系統,觀察其誘發的眼震,傾倒,眩暈和植物神經系統反應,以查明病因,性質,程度和部位。
D. 航天特殊耐力選拔項目中前庭功能檢查指的是什麼
前庭功能檢抄查:日常所見到的襲暈船和暈車的人,是人體前庭功能不好的人,人體的前庭器官位於內耳。可利用特製的設備(如鞦韆、轉椅、轉台)造成線性加速度或角速度、角加速度,對內耳前庭器官進行刺激,或用冷水或熱水刺激外耳道,使人體發生一定症狀,如頭暈、惡心、嘔吐或眼球震顫等,來綜合評定前庭功能情況乙有時心電圖波也會發生變化。
E. 前庭功能檢查,包括哪些項目,有什麼意義
前庭功能檢查復: (1)診室或床制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聽功能檢查: 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佔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F. 前庭功能檢查的相關介紹
眩暈可由內耳疾病、中樞性疾病和許多全身性疾病所引起。內耳疾病中如迷路炎、梅尼埃爾氏病等。中樞性疾病中如聽神經瘤、顳葉腫瘤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前庭功能檢查對鑒別這些疾病有重要價值。但決不是一種前庭功能檢查就能確定診斷,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前庭功能檢查,綜合分析其結果,再結合病史、全身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及各種化驗才能作出准確的診斷。
眼球震顫
兩眼球的一種不隨意的、節律性的往返運動,由慢相和快相組成。慢相是眼球向某一個方向緩慢的轉動,快相則為繼慢相之後眼球迅速返回原位的運動。通常將快相定為眼震的方向。
眼震類型
分為水平型、旋轉型、垂直型、斜動型及混合型(如水平旋轉型)。
眼震強度
分為級:①級眼震。僅向一個方向(向左或向右,通常是眼震的快相)注視時出現眼震。②級眼震。向一個方向和向前直視時均出現眼震。③級眼震。向各個方向(包括眼震的慢相方向)注視時均出現眼震。
有時眼震過於細小,肉眼不易觀察。為了仔細而清楚地觀察眼震,可囑受檢者戴上夫倫策爾氏眼鏡,眼震就被放大而可明顯觀察。 每一個半規管的壺腹嵴和兩套眼外肌之間有功能上的聯系,上半規管壺腹嵴和同側的上直肌及對側的下斜肌相關連,後半規管壺腹嵴和同側的上斜肌及對側的下直肌相關連,外半規管的壺腹嵴與同側的內直肌和對側的外直肌相關連。同時,前庭上核、下核和內側核發出纖維至內側縱束,通過內側縱束和眼肌之諸神經核相聯系,這樣就建立了一個反射弧。此反射弧能使眼肌對於起自前庭及半規管的輸入沖動產生反射性反應即出現眼球震顫。因此,前庭迷路有病變時(如梅尼埃爾氏病)或作冷熱水試驗時,半規管受到刺激,就產生眼球震顫。
檢查眼震時,囑受檢者注視檢查者向各個方向緩慢移動的食指,手指距病人眼球約50cm,受檢者的注視角度(視線與中線相交之角)不宜超過45°,超過45°時可誘發生理性終位性眼震而影響檢查的准確性。手指移動的方向是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 4個方向。必要時,還要向右上左下和左上右下斜向移動。
G. 耳源性眩暈,前庭功能受損看什麼科,有檢查的儀器
前庭功能檢查: (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回頸試驗等;答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聽功能檢查: 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佔位、缺血性或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H. 前庭功能檢查有什麼作用
因為運動病主要是人體前庭神經系統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故前庭神經系統的興奮度的高低是關鍵。前庭神經系統屬於低級中樞,它受大腦皮層高級中樞影響,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抑製作用。當暈車的人開車時,精神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大腦皮層高級中樞高度興奮對前庭系統產生抑製作用,自然就不會暈車了。而以乘客身份乘車時,則不具有這種效應。同樣,當戰斗警報拉響時,原來暈船的海軍將士即刻能夠以昂揚的鬥志投入戰斗。
前庭鍛煉方法,如同飛行員訓練一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反復刺激前庭,如:旋轉椅、鞦韆、俯虎、盪船等,使前庭產生適應習服,可以達到減輕運動病症狀的目的。但如果停止訓練或脫離該刺激環境,運動病症狀會再次出現。
既往,世界各個國家的前庭平衡醫學專家長期致力於運動病的防治研究,但收效甚微,終無突破。現在好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喉研究所、眩暈診療康復中心主任,胡廣艾教授、主任醫師根據前庭平衡醫學原理,結合前庭臨床經典理論,經過十多年臨床潛心研究,發明了一種治療暈動病的儀器-電子防暈儀。該儀器可通過電子振盪產生脈沖電信號,再通過雙耳部電極作用於人體內耳平衡器官-前庭,抵消或削弱人體受到過度運動-直線和角加(減)速度刺激使前庭產生的過量生物電,減少和阻止前庭神經沖動向中樞傳遞,從而提高前庭器官對各種運動刺激的耐受性,達到治療運動病的目的。這是一種全新的、開創性的運動病治療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能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一改往昔旅行時靠服鎮靜葯心煩、口乾、昏昏欲睡的狀態,使今日旅程瀟灑、輕快,盡情飽覽美麗的祖國山水,享受現代文明的快樂。
該研究課題經專家評審鑒定為"國際首創"水平,先後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全國發明博覽會銀獎、國家專利(98 3 26062.1),列為天津市科技創新、推廣產品。該產品(津葯器監(准)字98第226031)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廣大運動病患者的好評。
. 為什麼暈車的人能夠開車,卻不能乘車?
. 為什麼有些人原來暈車,但得了眩暈症後卻不暈車了?
內耳前庭功能良好是產生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前庭功能喪失,人體也就失去接受各種加(減)速度運動刺激的能力,即各種引起運動病的不良或超限刺激對人體失去作用,所以,原來暈車者在得了眩暈症後,其中部分雙側前庭功能喪失者(耳毒性葯物中毒、雙側迷路切除術、反復的眩暈發作等)就不暈車了。
.為什麼暈車的人所乘車輛越高級,越容易暈車?
盡管內耳前庭功能良好,能夠接受各種加(減)速度運動刺激,是產生運動病(暈船、暈車、暈機)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是適宜產生運動病的加(減)速度運動刺激有一定的范圍,那些高頻率的顛簸(一般車輛產生)不是它的適宜刺激,而衡穩性能較好的車輛在運行中產生的涌動樣的加速度晃動才最合前庭的口味。所以車輛越高級,越容易暈車。
I. 耳前庭功能檢測主要查什麼
你好,前庭功能檢查,主要是看看你的前庭功能,也就是有的眩暈的病人。檢查
J. 眩暈時為什麼要查前庭功能有關前庭的檢查有那些
您好,因為眩暈多由內耳前庭系統的病變引起,所以臨床眩暈患者就診時,醫生常常首先要求患者進行前庭功能檢測,以便分析、查找眩暈的原因,採取恰當的治療方案。
前庭器官小且復雜,長在頭顱的顳骨岩部內,既不能像查胸腹部器官那樣可以從形態學角度,通過視、觸、扣、聽或超聲等手段查看其形態,也不能像查心臟那樣在其體表貼上電極,從電生理角度直接通過描記其電位變化查看功能狀態。
另外前庭神經系統與全身其他系統又存在廣泛聯系,故前庭功能檢測比較困難、復雜而特殊,臨床只能通過前庭反應間接檢測其功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