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樣中設站的儀器高是什麼
㈠ 全站儀坐標放樣需要輸入儀器高和棱鏡高嗎
需要的。
可以同時測定經度(或世界時)和緯度的儀器。記錄一組(三顆以上)位置已知的恆星在不同方位相繼通過一個固定天頂距──等高圈──的時刻,即可算出儀器所在點的經度和緯度。
棱鏡等高儀的原理和結構如圖所示。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60°棱鏡的一面,另一部分星光通過水銀面反射後進入等邊棱鏡的另一面。
在太陽光照射下觀測儀器,應給儀器打傘,並帶上遮陽罩,以免影響觀測精度。在雜亂環境下測量,儀器要有專人守護。當儀器架設在光滑的表面時,要用細繩(或細鉛絲)將三腳架三個腳聯起來,以防滑倒。
當測站之間距離較遠,搬站時應將儀器卸下,裝箱後背著走。行走前要檢查儀器箱是否鎖好,檢查安全帶是否系好。當測站之間距離較近,搬站時可將儀器連同三腳架一起靠在肩上,但儀器要盡量保持直立放置。
(1)放樣中設站的儀器高是什麼擴展閱讀:
1、儀器的保管由專人負責,每天現場使用完畢帶回辦公室;不得放在現場工具箱內。
2 、儀器箱內應保持乾燥,要防潮防水並及時更換乾燥劑。儀器必須放置專門架上或固定位置。
3 、儀器長期不用時,應以一月左右定期取出通風防霉並通電驅潮,以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
4、 儀器放置要整齊,不得倒置。
4、使用時應注意事項:
開工前應檢查儀器箱背帶及提手是否牢固。
開箱後提取儀器前,要看準儀器在箱內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裝卸儀器時,必須握住提手,將儀器從儀器箱取出或裝入儀器箱時,請握住儀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顯示單元的下部。切不可拿儀器的鏡筒,否則會影響內部固定部件,從而降低儀器的精度。應握住儀器的基座部分,或雙手握住望遠鏡支架的下部。儀器用畢,先蓋上物鏡罩,並擦去表面的灰塵。裝箱時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蓋時應無障礙。
㈡ 用全站儀放樣時讓輸入後視點棱鏡高,還有儀器高度,怎樣輸入他們都有什麼作用
棱鏡高度和儀器高度都是用來測量高程的時候用的
儀器高度在設站的時候跟假設儀器點坐標的儀器輸入的,棱鏡高度是在放樣的時候輸入要測設點的坐標的時候一起輸入的
註:用全站儀器測的標高並不精準,但是很方便
㈢ ...請問用全站儀進行工程施工放樣.測量...需要設置儀器高和棱鏡高嗎.. 具體放樣的步驟..需注意
如果涉及到高程放樣,必須設置儀器和棱鏡高。
全站儀具體放樣的步驟:
1.野外作業前准備工作:
(1)檢查全站儀是否在鑒定證書合格期內,確定是否為可用正常設備;
(2)檢視全站儀腳螺旋和微調等螺旋是否在初始零位置;儀器箱內量高鋼尺,海拔儀和溫度計等工具是否齊全;
(3)在全站儀中新建項目,將已知控制點坐標和放樣點設計坐標上傳到全站儀的新建項目中。
2.到達作業現場後,打開儀器箱,在已知控制點處架設全站儀,並開機預熱2-3分鍾,查看海拔儀和溫度計,讀取氣壓和溫度,並輸入全站儀的指定項目中。
3.對中整平全站儀,進行測站定向工作。
(1)輸入測站點點號A,全站儀自動提取對應已知控制點的坐標和高程,確認後量取和輸入儀器高;
(2)詢問和輸入後視點點號B,全站儀自動提取對應已知控制點的坐標和高程,詢問和輸入後視點棱鏡高,最後回報確認後視點點號及棱鏡高。
(3)望遠鏡瞄準後視點棱鏡,然後按測量鍵並確認,完成測站後視定向工作。
(4)定向起算邊長的檢核:使用全戰儀內的放樣功能,放樣後視點B,檢查起算邊長誤差是否符合精度,通常實測邊長與坐標反算邊長的相對誤差應小於1/4000。否則,測站點或後視點就有問題。
4.開始放樣工作。
(1)輸入放樣點點號,全站儀自動提取對應已知控制點的坐標和高程,並顯示放樣點與測站點的方向和距離。
(2)將水平度盤旋轉到放樣點方向,並鎖定水平度盤,使用望遠鏡粗瞄,指導司尺員到達預定放樣點方向上,通知司尺員面對儀器方向向左/向右移動棱鏡桿。
(3)指導司尺員調整棱鏡,使棱鏡在望遠鏡視線以內,最終到達全戰儀望遠鏡十字絲附近,然後測量距離,全戰儀顯示當前棱鏡位置的前後偏距,並通知司尺員相對儀器延長/縮短的距離。
(4)接近放樣點設計坐標位置處時,望遠鏡瞄準棱鏡桿根部,指導司尺員調整方向,使得棱鏡桿根部位於望遠鏡豎絲方向上,然後搏動豎直方向瞄準棱鏡,再次測量距離,再次通知司尺員相對儀器延長/縮短的距離,直至最終放樣點的方向和距離的偏距都滿足放樣精度要求。
(在以上放樣過程中,水平度盤始終鎖定在放樣點的方向上,測量員須指導司尺員來調整棱鏡位置到達指定的方向)
(5)確認並通知司尺員釘樁,在樁位處再次立好棱鏡後,詢問棱鏡高,測站修改棱鏡高後,進行測量並記錄實際放樣點的坐標和高程。
5.向甲方現場人員指認放樣點樁位,並在放樣交驗單上簽字確認。
6.放樣完成後,回到室內從全戰儀導出放樣點樁位的實測坐標和高程,並編寫放樣報告書,如放樣交驗單,放樣點坐標表等。
㈣ 為什麼在自由設站中輸入棱鏡高但可以不輸入儀器高,也能正常放樣!
看了你來前面的追問,源關鍵在於後方交會測量。這種測量方式至少需要兩個控制點作為後視,無需輸入置儀點的坐標和高程及儀器高,要輸入你也沒有,呵呵。儀器會自動得出置儀點的坐標和視線高,儀器不同操作方式可能略有差異,而且後視點越多精度越高。
更多信息可以查閱一下全站儀使用說明書,建議網路一下「後方交會測量原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全站儀棱鏡高度和儀器高度是怎麼量出來的
儀器高的量取方法:儀器對中整平後,用鋼捲尺從設站點頂端量取至全站儀豎直回度盤側面的十字中心答。
棱鏡高的讀取方法:看棱鏡桿的外露刻度。
㈥ 放樣 需要輸入儀器高嗎
由放樣方法決定。
若不輸入儀器高,那麼儀器高也是在測量過程中,通專過測量和計算間屬接得到的。
例如,用水準儀,看立在基準點上的水準尺,獲得讀數r1
我們得到「視線高」= 基準點高程BM + r1.
放樣的目標 高程 是 t, 目標讀數 則為 「視線高」- t.
水平控制,你可以是2台經緯儀,放在兩個已知基點上,按兩個水平角度,前方交會得出。
你也可以用 激光 total station 由一台儀器,又控制平面坐標,又控制高程,放點。
儀器高度,是在測站初始設置的測量過程中,通過測量和計算間接得到的。
㈦ 全站儀在坐標放樣的時候 需要設置儀高和棱高么 需要的話怎麼量
通常全站儀達不到高程放樣的要求,放中樁只放平面坐標,高程用水準儀放樣,但版放樣三維坐權標必須量取儀器和棱鏡高,棱鏡高可以直接讀出來,儀器高就用皮尺或者鋼尺,當然有條件可以用量高桿。從控制樁到儀器上有條儀器中心的標示線,這之間的距離就是儀器高。
如果不進行高程測量,沒必要設置儀器高,需要設置的話,儀器高可以用鋼尺量取或通過計算得,棱鏡高直接可以讀取從鏡桿上。
(7)放樣中設站的儀器高是什麼擴展閱讀:
全站儀注意事項:
1、儀器的保管由專人負責,每天現場使用完畢帶回辦公室,不得放在現場工具箱內。
2、儀器箱內應保持乾燥,要防潮防水並及時更換乾燥劑。儀器必須放置專門架上或固定位置。
3、儀器長期不用時,應以一月左右定期取出通風防霉並通電驅潮,以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
4、儀器放置要整齊,不得倒置,開工前應檢查儀器箱背帶及提手是否牢固。
5、開箱後提取儀器前,要看準儀器在箱內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裝卸儀器時,必須握住提手,將儀器從儀器箱取出或裝入儀器箱時,請握住儀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顯示單元的下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站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放樣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儀高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懸高測量
㈧ 全站儀坐標放樣中輸入儀器高和棱鏡高有什麼意義
可以同時測定經度(或世界時)和緯度的儀器。記錄一組(三顆以上)位置已知內的恆星在不容同方位相繼通過一個固定天頂距──等高圈──的時刻,即可算出儀器所在點的經度和緯度。
棱鏡等高儀的原理和結構如圖所示。一部分星光直接射入60°棱鏡的一面,另一部分星光通過水銀面反射後進入等邊棱鏡的另一面。恆星的地平緯度h由於周日運動而逐漸改變,當它恰好等於60°時,自棱鏡射出的兩束光a、b才互相平行,因而觀測者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物鏡焦平面上的兩個星像在此瞬間重合。觀測者按電鍵記錄相應時刻,就可完成一顆星的觀測。棱鏡等高儀的優點是棱鏡的稜角比較穩定,而且不需要精密的軸系、度盤和水準器。
缺點是:
①調焦會引入等高圈記錄時刻的誤差;
②目視單次記錄的偶然誤差和人差都比較大。簡單的小型棱鏡等高儀主要用於野外天文觀測。
㈨ 我用全站儀測量時設置了儀器高,棱鏡桿高,測量時高差是哪裡和哪裡的差值
你好,下面就上述問抄題中的高差說一下我的幾點理解:
1 高差是兩個或多個點之間的高程差異,首先要有已知的高程,然後才可以進行比較;
2 高差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傳遞,從而滿足工作的需要;
3 在傳遞的過程中,要有正確的計劃和設置。
用全站儀傳遞高程,原理是將測站點高程傳導至望遠鏡中心,將後視點高程傳導至棱鏡中心,以此建立極坐標坐標採集或放樣的基準,接著可以進行數字化測圖或工程放樣等工作,問題中的高差是指測站點與後視點間的高差。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㈩ 全站儀放樣測站設置中目標高指的是測站點高程還是後視點棱鏡高
棱鏡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