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重用什麼儀器
『壹』 用基準氧化鋅在800度高溫下灼燒至恆重,主要在哪個儀器中進行
說的是DSC吧,示差掃描量熱。
『貳』 測量有機肥水分的儀器什麼樣的好
有機肥水分只需要電熱鼓風乾燥箱
試料經100~105℃烘乾至恆重,所失重,即為水分的質量。
3 儀器、設備 通常實驗室用儀器和 3.1 電熱鼓風恆溫乾燥箱:能控制溫度150±2℃。 3.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3 乾燥器:內裝變色硅膠乾燥劑。 3.4 鋁盒。
4 試樣制備 4.1 取風乾的實驗室樣品充分混勻後,按四分法縮減至100g,粉碎,全部通過1mm孔徑篩,裝入樣品瓶中備用。 4.2 取新鮮的實驗室樣品盡快稱其鮮重,再將樣品放入80~90℃電熱鼓風恆溫乾燥箱(3.1)中烘15~30min(緻密組織烘30min),然後降溫至65℃,保持12~24h,取出再稱量,然後按(4.1)處理制樣裝瓶備用。
5 分析步驟 5.1 將鋁盒斜放盒蓋放入100~105℃的電熱鼓風恆溫乾燥箱( 3.1)中烘30min,取出蓋好,移入乾燥器(3.3)中平衡20min,取出稱量。再烘30min,同上條件稱量,直至兩次質量之差不超過1mg,即為恆重。 5.2 將試樣(4.1)或(4.2)稱取約5g,精確至0.001g,平鋪於已知恆質的鋁盒 (5.1),蓋好蓋,並移至已預熱至105℃的電熱鼓風恆溫乾燥箱(3.1)內(鋁盒應接近於溫度計水銀球水平位置,且不要靠近箱的內壁),將盒蓋打開斜放,然後關好箱門。於105±2℃烘乾8h。蓋好盒蓋取出,移入乾燥器(3.3)中平衡30min,取出稱量。
6 分析結果的表述 水分含量以質量百分數(%)表示,按下式計算:
水分(風干基)=〔(m1-m2)/(m1-m0)〕×100
式中:m1── 風干樣及鋁盒質量,g; m2── 烘乾樣及鋁盒質量,g; m0── 鋁盒質量,g。
所得結果應表示至一位小數。
7 允許差 7.1 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 7.2 平行測定絕對差值不大於0.2%。
『叄』 在用燃燒法測定煤中碳氫含量時為什麼要使系統恆重後才可進行實驗儀器不能恆重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氣體會跑吧→_→個人見解
『肆』 給化學葯品恆重的話,用什麼儀器。。。在高溫爐里乾燥行嗎有隻知道的大俠請仔細的說一下啊 3Q
用坩堝、電子天平和沙浴盤,沒有沙浴盤用馬弗爐代替也可以
『伍』 恆重試驗能不能用聚丙烯離心管105度恆重。恆重一定要用玻璃儀器嗎
聚丙烯不行,會燙壞的,可以用聚四氟乙烯、如果與樣品不反應,也可以用鋁、不銹鋼、鉑等金屬容器,不一定非用玻璃、陶瓷材料的。
『陸』 基準無水碳酸鈉270-300℃用什麼儀器乾燥至恆重
需要用馬弗爐乾燥至恆重
『柒』 快速水份測定儀能夠將物質水份測至恆重嗎
我不清抄楚你使用的快速水分襲測定儀測量的是何種物品的水分,每種水分速測儀會根據物品的種類不同而不同,我所使用的快速水分測定儀是測定種子和糧食的水分儀,其基本原理是根據含水量不同的同一種物質之間的導電性來測定樣品的水分的,不同的種類的種子都有不同的參數設置,而且水分范圍也並非說明書上所說的那樣精確。
我看了你的題目,可能是想測出樣品的不含水分的重量,相用速測儀測如果試驗精度要求較高的話,是行不通的,這是由速測儀本身的精度情況決定的。
『捌』 附溫度計密度瓶 用什麼方法恆重
密度瓶是測定液體相對密度的專用精密儀器,常用的有帶溫度計(揮發性的回樣液)的精密密度瓶答和帶毛細管(較粘稠的樣液)的普通密度瓶.常用的密度瓶規格是25ml和50ml兩種.測定原理由於密度瓶的容積一定,所以在一定溫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別稱量樣品溶液和蒸餾水的量,兩者之比即為該樣品溶液的相對密度
『玖』 什麼儀器可以加熱至80攝氏度燒至恆重
恆溫乾燥箱就可以
『拾』 稱量瓶恆重的主要設備是什麼
【定義】
污泥體積指數(SVI)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 相應的1g干污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即 SVI=混合液30min靜沉後污泥容積(mL)/污泥乾重(g) ,即SVI=SV30/MLSS。
【測定方法】
步驟一,污泥沉降比的測定:
量取充分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於100ml洗凈涼乾的量筒中,同時記錄時間,待沉降30分鍾後,讀取刻度,記錄污泥體積V,沉降體積比即為:V%。
步驟二,污泥濃度的測定:
1、取微孔濾膜一張放於事先恆重的稱量瓶中,移入烘箱中於103—1050C烘乾半小時後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重。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兩次稱量差小於0.2mg。將恆重的濾膜正確放在濾膜過濾器的托盤上,加蓋配套的漏斗,固定後,用蒸餾水濕潤濾膜,並不斷吸濾。
2、量取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抽吸過濾,使水分全部通過濾膜。再以每次10ml蒸餾水洗滌3次,繼續抽濾,除去痕量水分。停止抽濾後,小心取出載有懸浮物的濾膜放在原恆重的稱量瓶內,移入烘箱於103—1050C烘乾1小時後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重。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兩次稱量差小於0.4mg為止。
污泥濃度(mg/L)=(W2-W1)×106/V0
式中:W1——濾膜+稱量瓶重(g)
W2——懸浮物+濾膜+稱量瓶重(g)
V0——試樣體積(ml)
步驟三,得出結果:
污泥體積指數(ml/g)=混合液30分鍾沉降比×10/混合液污泥濃度(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