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託管是測什麼的儀器
A. 煙氣壓力測定時,為什麼用S形畢託管和傾斜壓力計,能否用別的儀器代替
看到一個解釋:
測靜壓:
1 被測壓力高於大氣壓力時,將被測量的壓力管子接在閥回門的「+」壓接頭上(全壓、送答風靜壓)
2 被測壓力低於大氣壓力時,將被測量的壓力管子接在閥門的「-」壓接頭上(回風、新風靜壓)
測動壓:測量壓力差(動壓)時,將被測得高壓管接在閥門的「+」壓接頭上(全壓),被測的低壓管接在閥門的「-」壓接頭上(靜壓)。
就是說,微壓計可以測動壓和靜壓,應該測完一組點的動壓,再測靜壓,不能一個點同時測動靜壓。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確?
B. 畢託管測速原理和理論依據
畢託管測流速的工作原理如下:
普朗特畢託管的構造如圖所示,由圖可以看出這回種畢託管答是由兩根空心細管組成。細管1為總壓管,細管2為測壓管。量測流速時使總壓管下端出口方向正對水流流速方向,測壓管下端出口方向與流速垂直。在兩細管上端用橡皮管分別與壓差計的兩根玻璃管相連接。
畢託管有兩根細管。一管孔口正對液流方向,90度轉彎後液流的動能轉化為勢能,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總水頭Z+P/pg+V^2/2g;而另一根管開口方向與液流方向垂直,只感應到液體的壓力,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測壓管水頭(就是相應於勢能的那部分水頭)Z+P/pg,兩管液面的高差就是該處的流速水頭V^2/2g,量出兩管液面的高差H,則V^2/2g=H,即 V=(2gH)^(1/2),從而間接地測出該處的流速V。
C. 畢託管是測量液體中某點什麼的裝置
託管車輛一在中牟縣吶,裝置這個裝置它是不一樣的。
D. 畢託管測速原理要詳細並附圖的
畢託管有兩根細管來:一自管孔口正對液流方向,90度轉彎後液流的動能轉化為勢能,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總水頭Z+P/pg+V^2/2g;而另一根管開口方向與液流方向垂直,只感應到液體的壓力,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測壓管水頭(就是相應於勢能的那部分水頭)Z+P/pg,兩管液面的高差就是該處的流速水頭V^2/2g,量出兩管液面的高差H,則V^2/2g=H,即 V=(2gH)^(1/2),從而間接地測出該處的流速V。
E. 流體力學:畢託管測速實驗相關問題
畢託管測速的基本原理如下: 設水流中某點A處的流速為u,如將一根兩端開口的直角彎管插入水流並使其下端管口方向正對A點流速方向,則A點的流速由原來的u值變為零,而彎管中的液面將比測壓管中的液面升高Δh(測壓管液面為未受畢託管幹擾時A點的測壓管液面),彎管中液面的升高是由於水流的動能轉化為勢能所引起的。對於A點處質量為dm,重量為gdm的微小水體,在彎管未插入前具有的動能是。當彎管插入水流後,A點的流速由原來的u值變為零,該微小水體的動能全部轉化為勢能Δh dmg,即 於是可得 可見彎管與測壓管的液面之差Δh表示水流中A點處的單位動能。這個兩端開口的直角彎管就稱為畢託管,可用以量測水流中某點的流速。將關系式改寫為 則只要量測出畢託管中的液面高差Δh,即可按上式計算出A點的流速值。 考慮到水流機械能在相互轉化過程中存在能量損失,畢託管對水流有干擾以及畢託管與測壓管的進口有一定距離等影響,上式需加以修正,寫為: 式中稱為畢託管流速校正系數。 回頁首 普朗特畢託管的構造如圖1(a)所示,由圖可以看出這種畢託管是由兩根空心細管組成。細管1為總壓管,細管2為測壓管。量測流速時使總壓管下端出口方向正對水流流速方向,測壓管下端出口方向與流速垂直。在兩細管上端用橡皮管分別與壓差計的兩根玻璃管相連接。 (a)畢託管結構 (b)畢託管測流速 圖1 普朗特畢託管 圖1(b)為用畢託管測流速的示意圖。用畢託管量測水流流速時,必須首先將畢託管及橡皮管內的空氣完全排出,然後將畢託管的下端放入水流中,並使總壓管的進口正對測點處的流速方向。此時壓差計的玻璃管中水面即出現高差Δh。如果所測點的流速較小,Δh的值也較小。為了提高量測精度,可將壓差計的玻璃管傾斜放置。施測時,讀出兩管沿斜方向的液面距離Δh』,並根據玻璃管的傾斜角度θ換算出相應的垂直液面高差,將Δh代入公式中,即可得出所量測點的水流流速值。 關於畢託管流速校正系數,因其值與畢託管的構造、尺寸及表面光滑程度等因素有關,須經專門的率定實驗來確定。一般值均由製造畢託管的工廠給出。由於值與1很接近,故通常近似地採用=1。 明流中,畢託管的量測范圍一般約為0.15-2.0m/s。在有壓管道中可用柱形畢託管進行測速,其最大測速限度可達6m/s。 用畢託管測流速時,儀器本身對流場會產生擾動,這是使用這種方法測流速的一個缺點。 http://www.scude.cc/software/08/01/008/01/00001/lcffk/lcffk_02.htm 畢託管測速實驗 實驗目的和要求 http://hg.csu.e.cn/jpkc2004/yejinshebei/content/syzd/split/4.htm
F. 畢託管測流速的工作原理
畢託管測流速的工作原理如下:
普朗特畢託管的構造如圖所內示,由圖可以看容出這種畢託管是由兩根空心細管組成。細管1為總壓管,細管2為測壓管。量測流速時使總壓管下端出口方向正對水流流速方向,測壓管下端出口方向與流速垂直。在兩細管上端用橡皮管分別與壓差計的兩根玻璃管相連接。
畢託管有兩根細管。一管孔口正對液流方向,90度轉彎後液流的動能轉化為勢能,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總水頭Z+P/pg+V^2/2g;而另一根管開口方向與液流方向垂直,只感應到液體的壓力,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測壓管水頭(就是相應於勢能的那部分水頭)Z+P/pg,兩管液面的高差就是該處的流速水頭V^2/2g,量出兩管液面的高差H,則V^2/2g=H,即 V=(2gH)^(1/2),從而間接地測出該處的流速V。
G. 畢託管的測量方法
1.要正確選擇測量點斷面,確保測點在氣流流動平穩的直管段。為此,測量回斷面離來流方向的彎頭答、變徑異形管等局部構件要大於 4 倍管道直徑。離下遊方向的局部彎頭、變徑結構應大於 2 倍管道直徑。
2.測量時應當將全壓孔對准氣流方向,以指向桿指示。測量點插入孔應避免漏風,可防止該斷面上氣流干擾。用皮託管只能測得管道斷面上某一點的流速,由於斷面流量分布不均勻,因此該斷面上應多測幾點,以求取平均值。
3.使用前測試一下暢通性。小靜壓孔經常檢查,勿使雜質堵塞小孔使用後及時清潔內外管,以保證長期良好狀態。
4.標准畢託管檢定周期為五年。
H. 畢託管原理
畢託管有兩根細管。一管孔口正對液流方向,度轉彎後液流的動能轉化為勢能,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總水頭Z+P/pg+V^2/2g;而另一根管開口方向與液流方向垂直,
只感應到液體的壓力,液體在管內上升的高度是該處的測壓管水頭(就是相應於勢能的那部分水頭)Z+P/pg,兩管液面的高差就是該處的流速水頭V^2/2g,量出兩管液面的高差H,則V^2/2g=H,即 V=(2gH)^(1/2),從而間接地測出該處的流速V。
應用
在科研、生產、教學、環境保護以及凈化室、礦井通風、能源管理部門,常用皮託管測量管道風速、爐窯煙道內的氣流速度,經過換算來確定流量,也可測量管道內的水流速度。用畢託管測速和確定流量,有可靠的理論根據,使用方便、准確,是一種經典的廣泛的測量方法。此外,它還可用來測量流體的壓力。
測量方法
1.要正確選擇測量點斷面,確保測點在氣流流動平穩的直管段。為此,測量斷面離來流方向的彎頭、變徑異形管等局部構件要大於 4 倍管道直徑。離下遊方向的局部彎頭、變徑結構應大於 2 倍管道直徑。
2.測量時應當將全壓孔對准氣流方向,以指向桿指示。測量點插入孔應避免漏風,可防止該斷面上氣流干擾。用皮託管只能測得管道斷面上某一點的流速,由於斷面流量分布不均勻,因此該斷面上應多測幾點,以求取平均值。
3.使用前測試一下暢通性。小靜壓孔經常檢查,勿使雜質堵塞小孔使用後及時清潔內外管,以保證長期良好狀態。
4.標准畢託管檢定周期為五年。
優缺點
優點:
1.能測得流體總壓和靜壓之差的復合測壓管。
2.結構簡單,使用、製造方便,價格便宜,只要精心製造並嚴格標定和適當修改,在一定的速度范圍之內,它可以達到較高的測速精度。
缺點:
用畢託管測流速時,儀器本身對流場會產生擾動,這是使用這種方法測流速的一個缺點。
2.實驗時必須首先將畢託管及橡皮管內的空氣完全排出,然後將畢託管的下端放入水流中,並使總壓管的進口正對測點處的流速方向。但實際應用時,氣泡不易排除干凈,下端一旦脫離水面,氣泡進入後需要重新排氣。另外,正對測點處的流速方向也不易實現。
I. 什麼是雙扭線集流器流量計什麼是畢託管兩者測定氣體流量有什麼區別
運動中的流體保持其流動的能量稱動壓能。流體所具有的動壓能和流速相關,改變流體的運動狀態時流體的動壓能會轉化為動壓力作用於改變流體的運動狀態的物體上,檢測這個物體所受的力或者直接測量動壓力就能得到流速,乘上管道截面積就可以獲得流量值。
畢託管(皮託管)是一種直接測量動壓力的元件(流量計的感測器),結構為兩根垂直插入管道的管子,在可代表整體流速的位置(管道截面上各點流速不同)折一個 90°彎;其中一根(測量管)開口迎向流束,另一根(背壓管)開口背向流束(折彎後的部分可以沒有長度)。根據兩根管子感受的壓力,可以得到流量(流速)。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不用背壓管。
雙扭線集流器同樣是一種直接測量動壓力的元件,由一個雙扭線形成的嗽叭口和一段直管套接構成,它實際上是畢託管的變形,將畢託管的測量管開口由開口管道變成了喇叭口。
雙扭線和畢託管的基本測量原理是一樣的。雙扭線可以直接裝在管道入口處,若裝在管道中對管道直徑會有要求,有時需要做一個加粗管段;畢託管必須裝在直管段中,對管徑要求不高。雙扭線製造中容易獲得高於畢託管的測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