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儀器定期保養維修登記表怎麼填
① 教學儀器怎麼維修保養記錄怎麼寫
1.根據各種儀抄器設備的特點,及時做好襲防塵、防潮、防銹、防霉、防蛀、防凍、防爆、防光、防毒、防磁、防腐蝕和開機通電、充電及計量標定等工作,確保儀器設備性能完好。生物浸制標本要按要求定期補充防腐液。
2.儀器設備借用前,實驗教師要進行一次檢修,保證其性能完好。儀器設備歸還後,再進行一次檢修,然後放原位保存。
3.精密貴重儀器要妥善保管,維修或者改用須經主管領導批准,嚴禁自行拆卸。若實驗教師不精通其性能,應委託專業部門進行維修保養。
4.學生實驗時,實驗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儀器,及時維修有故障儀器,確保實驗順利進行。學生實驗結束後要對儀器進行檢修、復原,以備後用。
5.每學期要對儀器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集中維護保養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② 小學科學儀器維修保養怎麼填
分類編號擺放:投影儀、計算器、水槽等;天平、砝碼、鉤碼、尺;測力計、溫度計回、秒錶;自製教具;注答射器等;磁鐵、電光筆;力學實驗盒;電學實驗盒;光學實驗盒;模型、地球儀;各種標本;各種工具;低值易消耗品(玻璃器皿)、品、滴管、鑷。
③ 儀器設備定期保養計劃表如何填寫給個模版,謝謝!!
三、鹽霧試驗機日抄常維護保養
襲1、 每次試驗結束,建議用清水清洗干凈設備試驗箱體(包括:噴霧室、鹽溶液室、預熱水槽及密封水槽),以保持設備的清潔;
2、 清潔箱體內時,請注意:
(1)溫度感測器之被護層的保護;
(2)玻璃過濾器和玻璃噴嘴的保護(切不可用針或任何硬物去疏通過濾器或噴嘴);
3、 每次試驗中或試驗結束,標准計量杯之溶液應及時倒掉並清洗,以免鹽溶液結晶體累積,影響沉降量的計算。
④ 供應室設備維修保養記錄如何填寫
按照衛生部出台三級甲等醫院相關規定。簡要提示您以下幾點。
第一:設備維修及其維護保養(通常是大型定期維護保養)。記錄,屬於設備科設備工程師來做維修及其維護保養工作,並填寫好相關記錄(記錄內容必須是有設備科檔案室管理保存,不需要停工給科室,也沒必要提供給使用科室)。
第二:維修。設備科或者廠家來維修好您可是設備後,就應該填寫好相關維修報告。通常都是一式三聯,您科室一份;設備科檔案室(維修檔案)一份;財務科一份。
第三:維護保養。由設備科工程師來定期做的,通常三個月或者半年一次。具體做的保養內容是根據設備而定,不同的醫院不同的工程師對於保養的內容都不一定。衛生部也沒有做相關詳細硬規定。但主要目的是一致的:維護保養通常都是預防性維修而做的工作。
第四:但可是可以准備一個大的記錄本,記錄相關的設備維修保養,設備維修的事件做下記錄。譬如:XXX日期,XXX單位/科室、XXX工程師來做XX設備維修/維護保養、內容有XXX、XXX簽字等內容做成一張表格裝訂成一個大本子。
第五:但!科室理應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並記錄。主要內容有:儀器的日常維護保養,每種設備都會不一樣的,具體看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譬如:儀器表面清潔;使用後相關的清理清潔;每日的工作狀態情況記錄等。建議做一個表格並印刷裝訂。
總結:《設備維修維護記錄本》;《科室使用日常保養記錄本》。
⑤ 試驗室儀器怎麼維修保養記錄怎麼寫
做表格,定期保養,有故障情況下做好相應的維修記錄。
⑥ 小學科學設備儀器報廢報損登記表中的處理方式怎麼填
實驗室設備日常保養與維護方法
實驗儀器的保養與維護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儀器的保養與維護,關繫到儀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實驗教學的開出率,關繫到實驗成功率。因此,作為實驗教師應懂得教學儀器保養與維護的一般知識,掌握保養與維護的基本技能。
儀器一旦吸附灰塵、污垢,不僅影響儀器的性能,縮短使用壽命,直接影響實驗效果,而且影響美觀和實驗者的身心健康。儀器在使用或貯藏中都會沾上灰塵和污垢,做到以防塵防污為主,經常地除塵清洗是搞好儀器保養與維護的重要環節。
(一)除塵
灰塵多為帶有微量靜電的微小塵粒,常飄浮於空氣中,隨氣流而動,遇物便附著其上,幾乎無孔不入。灰塵附著在模型標本上會影響其色澤,運動部件上有灰塵會增大磨損,電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造成短路、漏電,貴重精密儀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使儀器報廢。
清除灰塵的方法很多,主要應依灰塵附著表面的狀況及其灰塵附著的程度而定。在乾燥的空氣中,若灰塵較少或灰塵尚未受潮結成塊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撣刷,軟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儀器上的灰塵;對儀器內部的灰塵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氣筒吹氣除塵,也可用吸塵器吸塵;對角、縫中的灰塵可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除塵。不過對貴重精密儀器,如光學儀器、儀表表頭等,用上述方法除塵也會損壞儀器,此時應採用特殊除塵工具除塵,如用鏡頭紙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氣潮濕,灰塵已結成垢塊時,除塵應採用濕布拭擦,對角、縫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軟大條剔除,再用濕布試擦,但是對掉色表面、電器不宜用濕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乾凈,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進行拭擦,或進行清洗。
(二)清洗
儀器在使用中會沾上油膩、膠液、汗漬等污垢,在貯藏保管不慎時會產生銹蝕、霉斑,這些污垢對儀器的壽命、性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清洗的目的就在於除去儀器上的污垢。通常儀器的清洗有兩類方法,一是機械清洗方法,即用鏟、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學清洗方法,即用各種化學去污溶劑清洗。具體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著表面的狀況以及污垢的性質決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儀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著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凈的,另一類則是必須使用清洗劑或特殊洗滌劑才能清洗干凈的。在實驗中,無論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屬哪一類,用過的器皿都應立即清洗。
盛過糖、鹽、澱粉、泥砂、酒精等物質的玻璃器皿,用水沖洗即可達到清洗目的。應注意,若附著污物已干硬,可將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毛刷邊沖邊刷,直至洗凈。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過動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潔精等與配製成的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時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滌劑也可清洗附有機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滌劑清洗後,還應用清水沖凈。
對附有焦油、瀝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機物的玻璃器皿,應採用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進行清洗。若還難以洗凈,可將玻璃器皿放入鹼性洗滌劑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濃度為5%以上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鈉或磷酸鈉等溶液清洗,甚至熱清洗。
在化學反應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屬、氧化物、酸、鹼等污物。清洗時,應根據污垢的特點,用強酸、強鹼清洗或動用中和化學反應的方法除垢,然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使用酸鹼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操作者應帶橡膠手套防護鏡;操作時要使用鑷子,夾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凈的玻璃器皿,最後應用毛巾將其上沾附的水擦乾。
2. 光學玻璃的清洗
光學玻璃用於儀器的鏡頭、鏡片、棱鏡、玻片等,在製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濕性污物、指紋等,影響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學玻璃,應根據污垢的特點、不同結構,選用不同的清洗劑,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選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鍍有增透膜的鏡頭,如照相機、幻燈機、顯微鏡的鏡頭,可用20%左右的酒精配製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時應用軟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劑,從鏡頭中心向外作圓運動。切忌把這類鏡頭浸泡在清洗劑中清洗;清洗鏡頭不得用力拭擦,否則會劃傷增透膜,損壞鏡頭。
清洗棱鏡、平面鏡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鏡頭的方法進行。
光學玻璃表面發霉,是一種常見現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黴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氫二氯硅烷與無水酒精配製的清洗劑清洗,或用環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其清洗方法與清洗鏡頭的方法相仿。
3. 橡膠件的清洗
實驗儀器中用橡膠製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膠作為一種高分子有機物,在沾有油膩或有機溶劑後會老化,使零部件產生形變,發軟變粘;用橡膠製成的傳動帶,若沾有油污會使摩擦系數減小,產生打滑現象。
清洗橡膠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為清洗劑,而不能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清洗劑。清洗時,先用棉球或絲布蘸清洗劑拭擦,待清洗劑自然揮發干凈後即可。應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對人體有害,清洗時應在較好通風條件下進行,注意安全。
4. 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種類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龍、有機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對有機溶劑很敏感,清洗污垢時,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作為清潔劑。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製的洗滌劑洗擦為宜。
5. 鋼鐵零部件除銹
鋼鐵零部件極易銹蝕,為防止銹蝕,教學儀器產品中的鋼鐵件常塗有油層、油漆等防護層,但即使如此,銹蝕仍常發生。清除鋼鐵零部件的銹蝕,應根據銹蝕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
對尺寸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機械方法除銹不易除凈鋼鐵零部件,可採用化學方法除銹,如用濃度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銹的部件,浸泡時加溫至40~80℃為宜,待銹蝕除凈後,其表層會形成一層防護膜,再將部件取出浸泡在濃度為0.5~2%的磷酸溶液中約一小時,最後取出烘乾即可。
在實驗室使用這類化學方法除銹中若操作稍有不當,反會損壞零部件,特別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實驗室,除銹不宜多用化學方法,而應採用機械除銹方法,即先用鏟、剔、刮等方式將零部件上的銹蝕層塊除去,再用砂紙砂磨、打光,最後塗上保護層。
對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材料構成的零部件,其除銹方法可參照鋼鐵零部件的除銹方法進行。但應注意兩點,其一,採用化學方法除銹時,應根據零部件材料的化學特性配製和使用不同的化學除銹劑;其二,除去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構成的零部件的銹蝕,一般採用機械除銹方法為宜。
⑦ 機電設備日常運行維修保養登記表怎麼填寫
編輯一個日常維護記錄表格,序號、時間、設備名稱、故障情況、維修版內容、維修人、備注,如果要權把歷年設備維護保養都歸納入檔,可以再做個設備履歷表,細分到每個設備,把技術參數、維修記錄、潤滑保養記錄等歸納入檔。
⑧ 校園各類教學設施,器材,實驗葯品定期檢查記錄怎麼樣填
(一)學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為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護學生健康成長,確保國家(校產)不受損失,杜絕或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遵循「注意防範、自救互救、確保平安、減少損失」的原則,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學校安全工作由校長領導下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負責。各處、室向領導小組負責,實行責任追究制。2.學校每月要對學生進行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教育,教育形式應多樣化;每班每周應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對學生進行緊急突發問題處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識的教育。緊急電話(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識的教育。3.建立重大事故報告制度。校內外學生出現的重大傷亡事故一小時以內報告教育局;學生出走、失蹤要及時報告;對事故的報告要形成書面報告一式三份,一份報教育局,一份報公安派出所,一份報鄉鎮人民政府,不得隱瞞責任事故。4.建立健全領導值班、教師值日、中青年教師護校隊制度;加強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保證學校的教學秩序正常;負責學校安全保衛的人員要經常和轄區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聯系,爭取公安派出所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幫助。5.加強對教師的師德教育,樹立敬業愛生思想,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隨時注意觀察學生心理變化,防患於未然,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得將學生趕出教室、學校。6.外單位或部門借用學生上街宣傳或參加慶典活動以及參加其他社會工作,未經市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長批准、校長辦公會同意,不得擅自組織參加。未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救火、救災等。 7.學校還要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按時到校、按時回家,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8.學校要定期對校舍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消除,情況嚴重的,一時難以消除要立即封閉,並上報人民政府和教育局。9.學校要經常檢查校內圍牆、欄桿、扶手、門窗、以及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消防、基建等設施的安全情況,對有不安全因素的設施要立即予以維修和拆除,確保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場所和相應設施既安全又可靠。 (二)學校消防安全制度 為加強消防安全工作、保護公共財產、師生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現特製定以下消防安全制度。 1.加強全校師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按《消防法》的要求,做到人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警報警電話119,人人熟知消防自防自救常識和安全逃生技能。 2.保障校內的各種滅火設施的良好。做到定期檢查、維護、保證設備完好率達到100%,並做好檢查記錄。 3.教室、辦公室、學生宿舍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保持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明顯、應急照明完好。4.學生聚集場所不得用耐火等級低的材料裝修。5.易燃、易爆的危險實驗用品、做到專門存放、由化學實驗員兩人同時加鎖開、關負責保管,在室內必須有沙池、滅火器等。在利用易燃、易爆化學葯品做實驗時,教師必須在做實驗前向學生講清楚注意事項,並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防止火災事故發生。 6.圖書館、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機房等場所嚴禁吸煙及使用明火,下班後工作人員要及時關好門窗,確保安全。 7.消防栓、防火器材等消防設施,要人人愛護。任何人不得隨意移動和損壞,違者要嚴肅處理。 8.加強用電安全檢查,電工必須經常對校內的用電線路、器材等進行檢查,如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維護、確保安全。9.學生宿舍內嚴禁使用明火,禁止燒電爐、熱得快,點燃蠟燭、蚊香,嚴禁吸煙,嚴禁私拉亂接電線。不準私自接用任何家用電器。10.食堂必須使用合格的壓力容器、鍋爐,每年要檢測,要定時檢查,鍋爐工要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液化氣罐與灶頭應有1.5米的安全距離,嚴防事故發生。 11.對因無視防火安全規定而造成不良後果者,要從重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三)學校周邊環境安全治理制度 1.學校周邊環境治理涵蓋師生人身、食品衛生、文化活動等方面,系綜合性治理,應取得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與通力配合。學校對周邊環境應密切關注與監控。 2.學校在做好內保工作的同時,重視學校周邊環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動聯系轄區的派出所、街道、工商管理、文化監管等部門共同抓好治理工作。 3.值日人員除做好校內的巡視工作,還應注意對校園外附近環境的巡查,發現社會盲流、惡少對學生騷擾及各種事故,要針對不同情況及時報告「110」、「120」、「122」或附近派出所,保護學生的安全。 4.每天放學前,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交通等各項安全。 5.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以及各類法規,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敢於與壞人作斗爭,並掌握正確的維護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 6.建立學校突發事件教師救護隊,高度警覺,隨時出動。 (四)集會、會操、軍訓安全管理制度1.學校集會、做操應由學校專人負責統一指揮,保證集會、做操的紀律。 2.學校集會、做操應以班為單位,不要擁擠,不催促學生快跑,要有教師負責疏散管理,進出會場要有序,嚴防擠壓事故的發生。 3.學校集會、做操應以班為單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隊,由班主任負責,防止學生亂竄,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4.各校組織學生開展軍訓活動,應制定周密的實施方案,並與協辦部門負責人共同商定。 5.對軍訓的場地應事先考察,確保學生軍訓安全進行。 6.軍訓的強度應根據學生的年齡、身體狀況而定,對患有不適合軍訓活動疾病的學生應進行勸阻,避免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7.學校領導及安全領導小組必須對集會、會操、軍訓活動實行全過程監控,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五)組織師生外出活動安全管理制度1.組織師生外出活動(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春遊、秋遊、參加公益活動、義務勞動、參觀訪問等)要制定有周密的計劃和安全措施,活動方案必須經校領導審閱簽字同意後方可實施。組織到外地或較遠活動的需經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長審批。2.每次活動應有具體的責任人,注意人員年齡、身體狀況搭配。3.活動的路線、地點,事前應進行實地勘查。 4.活動來往的交通工具應向專業運輸部門租用,遵守乘車安全要求,行前要求營運部門對車進行檢修。 5.每次活動都要有安全、保衛、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 6.野炊、爬山、野餐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摔傷事故發生7.活動地附近有河流、水庫的,沒有組織措施或不具備安全條件的,不能讓學生下水。 8.凡外出參加各種活動,學校領導及安全小組成員必須對活動全過程進行監控。 9.在活動中實行責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六)門衛安全防範工作規范1.學校大門設專職門衛,門衛工作有專人管理,門衛工作制度健全,責任明確。門衛值班室,位置適當,視線開闊,牆體、門窗牢固。2.大門堅固安全,開啟靈活,鎖定方便。門區有照明設備,便於夜間觀察。門衛值班室配備必要的值班用品、防衛器械和消防、應急照明器材。3.門衛值班室應安裝報警電話,門衛人員要堅持24小時值班。4.門衛人員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工作責任心強。5.門衛人員值班時佩戴相關證件,文明執勤,行為規范。6.門衛人員按學校規章制度認真檢查出入本單位的人員、車輛、物資等。對非本單位人員進入本單位的,要逐個查驗身份證件,嚴格登記手續。7.年度內門衛人員無違紀、失職行為。 (七)門衛安全管理制度 1.門衛人員必須時刻提高警惕,嚴防不法分子混入學校進行犯罪活動2.來人、來客均須辦理登記、會客手續,門衛人員應認真查驗來人的合法身份證件,無身份證件、未經校保衛部門同意不得進入學校。3.任何人從學校內攜帶物資出門,應主動出示出門證件,否則門衛人員有權查問、查看。對可疑物資可以暫時扣留,及時報告有關部門處理。4.自行車進出校門,應主動下車推行,機動車減速慢行,外來車輛進校門,門衛人員應先問明來意再開門,隨車人員必須辦理來客登記手續。5.外來人員會見學生必須在課余時間進行,如果正在上課,必須先在門房等候。6.嚴禁小攤小販進入校園賣東西。 7.門衛人員晝夜做好校內巡邏工作,及時檢查辦公室、實驗室、電教室防盜門的關鎖、用電設備是否關閉、火爐是否熄火等。 (八)校衛隊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保安隊在學校安全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校內的治安、防範、巡查、守護等工作和案件、事故發生時的現場保護工作。2.平時負責對校內的日、夜巡邏,節假日搞好護校工作。3.不定期的對校內開展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報告。4.注意發現隱患部位,提出整改建議,協助校長室督促落實整改措施。5.控制外來人員進出校門,嚴格來客登記制度,校內學生進出校門注意查驗有關證件。對超過學校有關規定時間進出校門的學生應逐個登記,並將情況報告有關部門。6.注意掌握學校內及周邊治安動態,對發現打架、斗毆、破壞安全、擾亂教學秩序的人和事,主動前往阻止,並報告有關部門或「110」,確保校園穩定。 (九)會計室安全管理制度1.會計室是學校的安全要害部位,財會人員應認真執行《會計法》和財會管理制度,各類帳目都必須做到帳冊齊全、手續完備,安全保衛責任落實。2.現金管理必須專人負責,財會室存放現金必須執行銀行方面的統一規定,超規定存放現金要報經校領導批准,同時落實防護措施。否則發生事故,由當事人承擔責任。3.會計室門窗、牆壁要堅固、防盜,報警設施經常檢查,確保有效,使用經公安、技監部門檢測合格的保險櫃(箱),保險櫃過夜現金不得超出公安機關或銀行核定庫存現金限額,保險櫃(箱)應及時關鎖,鑰匙會計隨身攜帶,不準放在辦公桌內或轉交他人。4.財會人員應按現金管理制度使用現金,一般超出現金支付數額的,要使用銀行支票支付方式進行結算,特除情況去銀行取現金數額較大時,必須通知總務處派員護送。不得單身去銀行取款。5.會計室內注意來往人員,陌生人不準進入財會室,非財會人員不準接觸保險櫃。6.會計室內不準吸煙或帶入其它火種,注意做好防火安全。 (十)檔案室安全管理制度 1.檔案室是學校黨政文書資料、人事檔案保存使用的場所,列為學校安全管理要害部位,工作人員應特別做好安全工作。2.檔案室是機密部位,非工作人員未經批准,不得隨便進入室內。3.各類資料進入檔案室,必須嚴格登記制度、借還制度,機密資料、人事檔案嚴防丟失、嚴防泄密事件的發生。4.檔案室應通風、透氣、乾燥,做好防濕、防蟲蛀的工作。5.室內消防器材、報警設備常年完好,性能良好有效。6.嚴禁將任何火種帶入室內,任何人不準在檔案室內吸煙。7.門窗堅固防盜,工作人員隨手關窗鎖門,假期、節日要特別加強看護,確保安全。 (十一)衛生室安全管理制度1.學校有關衛生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2.衛生室購買葯品必須在衛生局指定的醫葯公司購買,不得直接跟廠方和葯商購買,買葯時要逐個進行葯品檢查,發現有偽劣葯品及不合格葯品一律退貨,並調查追究經辦人。3.每學期初進行葯品清理,對過期葯品、變質葯品進行登記,並註明葯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然後經有關部門驗證後再銷毀。4.醫生不開過期葯品,如領葯者發現過期葯品,立即退回處理。5.發葯時要告訴學生怎樣安全使用葯品,並在葯袋上寫明每日服幾次,服葯時間、葯量、分幾次服完等。告誡病人不許超常服葯,警惕用葯過量引起的葯物中毒。6.經常檢查衛生室電器設備,用電開關及線路若有漏電、斷電,應立即報告總務處進行檢修,防止火災的發生。7.衛生室使用高壓鍋消毒時,誰消毒、誰負責,避免超壓發生爆炸事故。8.醫務人員要堅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管,嚴防醫源性交叉感染。各種常用衛生器械要定期消毒、浸泡,每學期檢查1-2次。發現生銹、破裂,功能不全即淘汰。9.條件不具備時,不要給病人注射青黴素或其他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的葯品,對危重病人要立即送醫院處理。10.醫務室人員每周一次到體育課場地進行體育衛生監督,檢查體育場地及體育器械有無不安全因素。11.醫務人員每周一次下食堂和小賣部進行衛生檢查和食堂衛生知識宣傳,督促采購員不買無衛生許可證、無檢疫證的肉類及食品。不使用、銷售腐化變質食品。小賣部不許出售「三無」食品及過期食品,監督非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食堂操作間,買回的蔬菜必須進行四步處理(選、洗、泡、切)再煮,杜絕各種傳染病,投毒案、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十二)辦公室安全管理制度 1.辦公室門窗牢固,重要的辦公室要安裝防盜門及技防設施。2.辦公室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相關人員安全保衛責任落實。3.工作人員都必須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闖入室內。重要的文件、資料要及時送學校檔案室保存,個人存放文件、資料要妥善保管,不要亂放亂丟,嚴防泄密。4.辦公室的鑰匙不得轉交本室以外的人員使用,嚴禁將外人或學生單獨留在辦公室內看書、學習或玩耍。5.個人辦公桌上的鑰匙要隨身攜帶,人離時注意關鎖門窗。有報警器裝置的要接通電源,並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6.個人的現金、貴重物品不得放在辦公室桌抽屜、櫥櫃,以防被盜。7.進辦公室隨帶的小包、脫卸的衣服內應取掉個人手機、BP機、現金等,防止被外來人員順手牽羊造成損失。8.不準在辦公室內焚燒雜物、紙張,不準亂接電源、燒電爐,人離時注意關閉電源,認真做好防火工作。 (十三)印章和保密資料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黨政公章、各部門的公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都應有專人保管、啟用,嚴格執行領導批准使用制度。2.任何部門的公章,未經單位、部門領導批准不得帶離辦公室或借給他人使用。3.保管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印章,掌握使用原則,不得隨便為他人加蓋公章。4.所有保密文件、資料都必須經學校辦公室保密員登記後方可使用,並按指定對象閱辦,不得私下橫傳。5.使用保密文件、資料應及時退還保密檔案室,不得長期存放,機密以上文件不準隨便摘抄、復印,防止泄密。6.保密文件、資料嚴格借閱登記制度,保密員應定期清查收回。保密文件、資料遺失,應及時查明原因,並報告上級保密部門。8.保密文件、資料,應按密級規定的機關負責登記銷毀,嚴格審批手續。 (十四)突發災害安全防護工作制度1.學校應在各類災害發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預測工作,化被動為主動,實行全員監控。2.在遭遇不可預見的火災、地震、等災害時,應有序組織學生緊急疏散和撤離現場,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3.加強對學生進行防災、抗災的教育,傳授遇災後的自救、互救辦法,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4.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請求有關部門和社會的援助,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5.未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救火、救災等。6.組建穩定的教師護校、護生救護隊,學校撥付專項資金,加強救護隊的建設。 (十五)校內公共活動場所安全管理制度1.學校大禮堂、餐廳、體育活動場地、大教室、等均為公共活動場所,實行誰組織活動,誰負責安全工作的原則。2.開展活動時應認真檢查電路安全,沒有電工在場不要私拉亂接電源。新增大功率電器,應徵得總務部門同意。總務處應組織電工定期檢查電源開關、插座是否完好,有損壞的應及時修復。3.開展活動要保持所有通道暢通無阻,開關靈活,便於隨時打開。4.開展活動要適當控制人員,不要過分擁擠,要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出得去。5.大型活動要指定專人負責安全工作,突發事件有專人負責指揮疏散撤離。 (十六)臨時用工安全管理制度1.實行「誰用工,誰管理」的原則,部門使用臨時工必須執行學校的臨時用工管理制度,嚴格審批手續。2、用人部門要嚴格審查被用人員的身份,並將有關證件報學校保衛部門或總務處審核存檔備查,建立臨時用工人員安全管理台賬,做到人來登記、人走注銷,數據變動及時准確。3.臨時人員應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使用合同、協議,使用期內應遵守校紀校規,服從學校統一管理。4.臨時人員憑學校印發的臨時出入證進出校門,不準將非本校人員帶入校園,不準將校內物資帶出校外。5.臨時人員必須根據公安部門的要求主動辦理暫住手續,並按學校規定交納一定數額的治安保證金。 (十七)校園臨時施工人員安全管理制度1.在校園內臨時施工的單位、人員必須執行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服從學校的安全管理。2.施工單位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審查身份證件,並由施工單位負責逐個造冊(附身份證復印件)報學校保衛部門或總務處備案。3.施工場地要有護欄物隔離,並有明顯的非施工人員不得入內的標志,預防發生意外事故。4.施工單位內部必須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對建設物資的看管,有專門的值班巡邏人員,防止發生失竊事件。 5.施工單位人員要統一到學校保衛部門或總務處辦理《臨時出入證》,服從門衛管理,攜帶物資出門,施工單位應簽發出門證,否則,門衛有權暫扣查詢。 6.施工車輛進入校區不準鳴號,應減速慢行,注意行人,沙、石、土不得散落校園,影響校園環境衛生。 (十八)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食品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本校食品衛生管理,責任到人,杜絕校內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 2.學校食品生產經營場所要依照《食品衛生法》要求到市衛生防疫站申領《食品衛生許可證》,並每年年審一次。要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有相應的防蠅、防鼠、防塵、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3.食堂、小賣部從業人員應每年一次到當地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健康體檢,領取合格的《健康證》後方可上崗工作,平時應保持個人衛生,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4.所提供食品應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味、美等感官性狀。嚴禁購入腐敗生蟲、過期變質、假冒偽劣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師生健康有害的食品原料。 5.用水必須符合國家現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准。 6.學校食品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必須清洗、消毒。 7.存放食品的倉庫應當乾燥、通風,採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孳生條件的措施,貯存食品的容器必須安全、無害,防止食品污染。 (十九)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1.各校要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有關法規性文件的規定,依法管理學校衛生及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群體性防治工作。 2.對學生實施群體性防治措施(國家規定的計劃免疫接種除外)必須經市衛生局、教育局批准,並由市衛生防疫站統一組織實施。 3.為杜絕意外發生,我市學生疾病防治用葯統一由市衛生防疫站學校衛生科提供,各校不得擅自接受其它途徑葯物。 4.傳染病防治實施預防接種時,預防接種專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一人一針一筒」,加強無菌觀念,並確保醫療器械的衛生及操作的規范,學校衛生分管領導及校醫有責任對接種全過程進行監督。 5.開展學生常見病、傳染病群體防治工作,應遵循學校管理的有關規定,妥善安排好預防接種及其他群體防治措施的時間,以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6.未經市教育局、衛生局、衛生防疫站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組織學生實施群體性防治措施。違者要對當事人予以嚴肅處理,並追究其單位領導人的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⑨ 儀器維修保養記錄每天都需要填寫么
做成五定、形成表格、內容包括清洗、加油、儀器的工作狀態啥的
⑩ 生物儀器損壞維修報廢登記表怎麼填寫
'儀器損壞處理抄意見"'該怎麼填
新知襲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