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己怎麼使用血壓儀器
Ⅰ 如何正確使用血壓儀
測量血壓前,要讓病人卧床休息數分鍾。露出右胳膊,一直要露出肩部,並要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放平。
把血壓計放在床上,或桌子上,使血壓計的「0」點,與病人的心臟在同一個平面上。
把血壓計的袖帶纏在病人的上臂部。袖帶的下緣要距肘窩2~3厘米,不要過緊,也不要過松。
戴好聽診器,用手在病人的肘窩部摸到肱動脈的搏動,然後把聽診器放在上面,這個時候就能聽見動脈跳動的「咚咚」聲。
閉緊打氣球,向袖帶內打氣,壓力加到肱動脈搏動的聲音聽不見為止,再慢慢放開氣門,減少壓力,並注意水銀柱所指的刻度,直到聽見第一聲搏動。此時水銀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縮壓。
壓力繼續輕減,直到動脈搏動的聲音逐漸增加至突然變軟變弱時,這時所指的刻度為舒張壓(注意並非是搏動的聲音完全消失)。
測量血壓一般要連續測兩三次,取其最低值。
正常人的血壓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應低於140毫米汞柱(醫生寫為mmHg)或18.6千帕(簡稱為kPa)。舒張壓應低於90毫米汞柱(或12.0千帕)。收縮壓和舒張壓之差為「脈壓差」。脈壓差為30~40毫米汞柱(或4.0~5.3千帕)。
千帕也是測量血壓的單位,許多醫生都採用千帕作為單位測量血壓。1千帕=7.5毫米汞柱,或1毫米汞柱=0.133千帕。
出現休克情況的病人,血壓會迅速下降,甚至測不出來(即血壓為0)。
Ⅱ 怎樣使用血壓測量儀器啊
在醫院常用氣囊式的血壓儀,社會上測量血壓的儀器有很多,一般為電腦自動測內量,在准確度上相差很容大,需要注意選擇。氣囊式的血壓儀用法如下:
將氣袖縛於上臂,其下緣要距肘窩2-3cm,不可過緊或過松。將聽診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動脈搏動處。然後向氣袖內充氣,待肱動脈搏動消失,再將汞柱升高2.6-4.0kpa(20-30mmHg)。
此時,氣袖內的壓力經軟組織作用於肱動脈,因其壓力超過動脈的收縮期壓力,故血管被壓扁,已無血液通過此處的血管,所以用聽診器聽不到任何聲音。
接著由氣球閥門處向外緩慢放氣,使氣袖內壓力降低,汞柱緩慢下降。當氣袖內的壓力等於或稍低於收縮壓時,隨著心臟收縮射血,血液即可沖開被壓扁的動脈而形成渦流,並發現響聲。
當聽到第一個聲音時,血壓計所批示的壓力數值即為收縮壓。繼續放氣,在氣袖內壓力低於收縮壓而高於舒張壓的這段時間內,心臟每收縮一音樂會勻可以聽到一次聲音。當氣袖內壓力等於或稍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又復通暢,渦流消失,則聲音突然減弱,很快消失。此時血壓計所提示的數值即為舒張壓。
Ⅲ 如何使用血壓儀器量血壓
在醫院常用氣囊式的血壓儀,社會上測量血壓的儀器有很多,一般為電腦自回動測量,在准確度上答相差很大,需要注意選擇。氣囊式的血壓儀用法如下: 將氣袖縛於上臂,其下緣要距肘窩2-3cm,不可過緊或過松。將聽診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動脈搏動處。然後向氣袖內充氣,待肱動脈搏動消失,再將汞柱升高2.6-4.0kpa(20-30mmHg)。 此時,氣袖內的壓力經軟組織作用於肱動脈,因其壓力超過動脈的收縮期壓力,故血管被壓扁,已無血液通過此處的血管,所以用聽診器聽不到任何聲音。 接著由氣球閥門處向外緩慢放氣,使氣袖內壓力降低,汞柱緩慢下降。當氣袖內的壓力等於或稍低於收縮壓時,隨著心臟收縮射血,血液即可沖開被壓扁的動脈而形成渦流,並發現響聲。 當聽到第一個聲音時,血壓計所批示的壓力數值即為收縮壓。繼續放氣,在氣袖內壓力低於收縮壓而高於舒張壓的這段時間內,心臟每收縮一音樂會勻可以聽到一次聲音。當氣袖內壓力等於或稍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又復通暢,渦流消失,則聲音突然減弱,很快消失。此時血壓計所提示的數值即為舒張壓。 借鑒網路
Ⅳ 怎樣正確使用血壓儀器
為了使測量的血壓更准確,一般應該連續測量2~3次,取其平均值。當觀察與比較血壓的變化時,必須應用同樣的血壓計,相同的體位,相同的部位,在相同的環境下,這樣測得的血壓數值,相互比較的實際意義較大。因為應用表式壓力血壓計與柱式水銀血壓計測量的血壓數值會有小的差異,左右上肢測量的血壓往往也不一樣,站位、卧位與坐位測得的血壓更不盡相同,在活動狀態與休息狀態下測量的血壓差別就更大。這些均是測量血壓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Ⅳ 家庭使用電子血壓計的正確方法
1、測量血壓時要擺正姿勢,保持精神和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測量時不要專說話,更不要運動;屬
2、剛做過劇烈活動後要休息至安靜狀態至少10分鍾;
3、袖帶的高度應該和心臟的高度處於同一水平,測量時裸露手臂,如果穿有較厚的上衣,測量時不要卷長袖,應將上衣脫去,僅穿貼身薄衣進行測量;
4、兩次測量血壓的間隔不得少於3分鍾,並且部位、體位要固定,一般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早晨測量定在起床後1個小時內、排空小便後、進早餐和服降壓葯前,晚上測量定在睡覺前。
電子血壓計的優點是快捷、方便、直觀,但是准確度較水銀式血壓計差一些,建議每一次測量時,重復三次,取其平均值,以獲得較為准確的測量結果。
Ⅵ 在家裡如何測血壓
在家正確自測血來壓的方法自:
(1)選擇血壓測量的儀器,在家自測血壓往往是用電子血壓計比較多,有大型的、小型的、有手腕式的,推薦大家使用電子血壓計,綁在這種上臂的這種血壓計相對來說比較准一些;
(2)測量的技巧,在測量血壓之前讓自己先平靜下來,三到五分鍾以後再量血壓;
(3)測量血壓的時候被測量者要坐在一個椅子上,然後把上臂放在桌子上,血壓計、胳膊和心臟放在水平的位置,這樣測出來的血壓是比較准確的。
Ⅶ 在家裡沒有儀器,如何測量血壓
葯店或者醫院或者自己買一個
Ⅷ 如何在家裡自己測量血壓 買回一台血壓器但不知道怎麼用它
測量方法
一、選擇水銀柱式血壓計或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血壓計進行測量。(電子血壓計要定期校驗,用水銀柱式血壓計測量進行對比,如發現不準確及時校驗。)
二、血壓計袖帶要足夠寬,袖帶的大小至少要覆蓋被測量者上臂的2/3。
三、被測量者至少要先安靜休息5分鍾。在測量前 30 分鍾內禁止吸煙或飲咖啡,排空膀胱。
四、被測量者最好坐於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上臂肘部、心臟、水銀柱「0」點應基本在同一水平。特殊情況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並查看水銀柱應在0點。)
五、袖帶要緊貼縛在被測量者的上臂,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2.5厘米處,(最多不應超過5厘米,過高過低均能影響測量的准確度。)將聽診器置於肘窩的肱動脈處。(另外注意聽診器不要放入袖帶內,袖帶和聽診器不能碰到的,袖帶綁的位置要高一點的,聽診器離開袖帶2-3厘米的)將血壓計袖帶里的空氣擠出後,平展無褶地纏在右上臂下端近肘關節處。松緊適宜,以能插入2指為准。用手指摸到肘關節的肱動脈搏動後,戴好聽診器,將聽診器的聽頭放在動脈上。不要加壓,亦不要塞於袖帶之下。測量時聽筒放正,皮管不要相互磨擦相碰。
六、關緊打氣球上的螺旋帽,打氣,隨心跳所發出的搏動聲音消失後,使水銀柱再上升到20毫米左右,然後慢慢旋松氣門,使水銀柱逐漸下降,同時仔細聽診。兩眼平視水銀柱的刻度,當吸到第一聲搏動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將袖帶內空氣繼續放出,當動脈跳動的聲音突然變弱或消失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舒張壓。在放氣過程中仔細聽取搏動的聲音,要記錄第一個聲音(柯氏音第I時相)和消失音(柯氏音第V時相)時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前者就是收縮壓的讀數,後者是舒張壓的讀數。
七、再次測量應該間隔2—3分鍾,取兩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兩次讀數相差超過了5毫米汞柱,應再次測量1次,以3次讀數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注意!要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比較正確。
Ⅸ 水銀血壓計怎麼自己給自己測量,如何使
這東西還真不太好操作,一般的醫生都不能用水銀血壓計准確測量血壓,再說水銀也回該淘汰了。
電子血壓計答為什麼不準?並不是因為壓力感測器不準,國產的壓力感測器誤差都能控制到1mmHg.是因為示波法測量原理有先天的缺陷性。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獲取在放氣過程中血液流動產生的振盪波根據樣本規律來換算血壓值。二個問題 :一是振盪波是否被干擾無法知道,二是個體差異無法識別。這就是為什麼幾十年來示波法電子血壓計一直無法替代水銀血壓計的根本原因。因為柯氏聽診法是血壓測量的金標准,水銀血壓計是聽診法,聽診法自動血壓計是將醫生人工聽診的過程自動完成。剔除了醫生聽覺與視覺客觀誤差以及醫生主觀聽診判錯柯氏音的誤差。操作使用正確,測量結果比醫生用水銀測量結果更客觀更真實。
唯一的選擇是選配一台聽診法自動血壓計。准確測量血壓是有效控制高血壓的前提和基礎。
Ⅹ 如何正確使用血壓計
測量血壓前,要讓病人卧床休息數分鍾。露出右胳膊,一直要露出肩部,並要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放平。
把血壓計放在床上,或桌子上,使血壓計的「0」點,與病人的心臟在同一個平面上。
把血壓計的袖帶纏在病人的上臂部。袖帶的下緣要距肘窩2~3厘米,不要過緊,也不要過松。
戴好聽診器,用手在病人的肘窩部摸到肱動脈的搏動,然後把聽診器放在上面,這個時候就能聽見動脈跳動的「咚咚」聲。
閉緊打氣球,向袖帶內打氣,壓力加到肱動脈搏動的聲音聽不見為止,再慢慢放開氣門,減少壓力,並注意水銀柱所指的刻度,直到聽見第一聲搏動。此時水銀柱所指的刻度,就是收縮壓。
壓力繼續輕減,直到動脈搏動的聲音逐漸增加至突然變軟變弱時,這時所指的刻度為舒張壓(注意並非是搏動的聲音完全消失)。
測量血壓一般要連續測兩三次,取其最低值。
正常人的血壓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應低於140毫米汞柱(醫生寫為mmHg)或18.6千帕(簡稱為kPa)。舒張壓應低於90毫米汞柱(或12.0千帕)。收縮壓和舒張壓之差為「脈壓差」。脈壓差為30~40毫米汞柱(或4.0~5.3千帕)。
千帕也是測量血壓的單位,許多醫生都採用千帕作為單位測量血壓。1千帕=7.5毫米汞柱,或1毫米汞柱=0.133千帕。
出現休克情況的病人,血壓會迅速下降,甚至測不出來(即血壓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