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手術用什麼儀器
1. 什麼設備可以替代心臟血管造影
這種情況如果是造影檢查後有心功能的明顯的不全,有胸悶氣短或其他內症狀應該是需要容繼續住院輸入葯物減輕心臟負荷的,但輸液應該嚴格限制輸液量的。 建議提供一下造影檢查的結果,如果是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應該做介入治療才能恢復的。
2. 造影顯影是什麼
顯影,彌散好的話就是痛的。不顯影就是堵塞了。斷續顯影就有可能是輸卵管粘連。樓主,你做造影的時候緊張嗎,如果緊張的話會造成輸卵管莫鸞,造成不通的假象,或許這就是醫生說不好說的原因吧。2年前我去做過一次造影,很痛很緊張,檢查結果也是不顯影雙側堵塞。醫生讓去做腹腔鏡,那時候因為還沒結婚,所以我放棄了治療。沒去手術沒吃西葯也沒吃中葯,想著等以後結婚了再說。沒多久前男友知道我的情況怕我生不了小孩就和我分手了。我也就讓輸卵管自生自滅了。後來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他對我非常好,我就打算給他生個小孩子,於是這個月6號重新去做了造影,看看有沒有惡化什麼的,並且都做好了下個月就去手術的准備。結果檢查結果是2邊有些輕微粘連,醫生給我開了些西葯和中葯讓我下個月備孕,也沒讓我手術什麼的。2次檢查我都是選的比較權威的大醫院檢查的,可是結果卻大不相同。可能第一次是假性堵塞吧。所以樓主你也不要太緊張了,就算只有一邊通暢的也是可以懷的,祝樓主好孕吧。我們一起加油。
3. 哪個醫院有沒有什麼儀器不用做造影就可以檢查出哪個血管堵塞的
可以不做造影的,去你們省最厲害的三甲醫院做一個叫冠脈CTA的檢查。
一定要去大醫回院做,因為這個技術很先進答,而且很貴,沒有醫保的話要1千多做一次。
小醫院根本買不起這個儀器。買了也不一定做的好,做出來的圖都是模糊的,只有參考價值,沒有診斷價值,花冤枉錢。
血管硬化發展快慢和患者自身的情況很有關系,你看你們吃降脂葯抗凝葯也能起保護血管的作用,還有其他的血壓血糖的都要控制住。
4. 醫學影像設備有哪些
1、CT,即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
CT是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根據所採用的射線不同可分為:X射線CT(X-CT)、超聲CT(UCT)以及γ射線CT(γ-CT)等。
2、CR,即計算機X線攝影系統
計算機X線攝影指的是用光激勵存儲熒光體作為探測器的X射線投影成像方法,同時也代指使用該種成像方法的醫療成像設備。
3、DR,即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
DR指在計算機控制下直接進行數字化X線攝影的一種新技術,即采非晶硅平板探測器把穿透人體的X線信息轉化為數字信號,並由計算機重建圖像及進行一系列的圖像後處理。DR系統主要包括X線發生裝置、直接轉換平板探測器、系統控制器、影像監示器、影像處理工作站等幾部分組成。
4、磁共振
是醫學影像學的一場革命,生物體組織能被電磁波譜中的短波成分如X線等穿透,但能阻擋中波成分如紫外線、紅外線及長波。人體組織允許磁共振產生的長波成分如無線電波穿過,這是磁共振應用於臨床的基本條件之一。
5、DSA,即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是一種新的X線成像系統,是常規血管造影術和電子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通過DSA處理的圖像,使血管的影像更為清晰,在進行介入手術時更為安全。
5. 開展介入放射工作需要哪些儀器設備
必要的儀器設備
主要包括成像設備、專用器械(導管導絲等)、高壓注射器、監護設備、消毒設備、消毒包等。這里主要介紹成像設備和高壓注射器,專用器械如導管導絲等見相應的章節。
成像設備:介入放射學的成像設備一般為X光機,也可以為B超、CT和MRI等成像設備。其作用是為介入治療提供影像學指引。當然最好為實時的影像指引。如血管造影是在透視引導下,把導管插入相應的靶血管內注射造成影劑,以X線快速攝影將在血管內流動的造影劑、分布及血流動力學情況顯示出來。造影術者必須熟悉X線機等成像設備及附屬設備的性能,掌握各部位造影要求,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血管造影需用的X線機性能取決於造影的部位和要求。動脈造影尤其是大動脈造影,由於血流量大而流速快,要求快速連續攝片,所以X線機須容量大、性能高,一般至少需500mA的X線機。同時還需有與DSA採集系統或快速成換片器、高壓注射器相連接的自動控制系統。血管造影床要求不僅能上能下,還能左、右、高、低、前、後各方向移動。
影像增強器電視透視的出現使透視無需在暗室下進行,並可為遙控、磁帶錄像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提供方便。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基本原理是電子計算機將血管造影的X線影像信息經過數字化處減影處理,再轉換成血管圖像。它可減少造影劑用量,消除影響血管圖像的一切不必要的重疊結構陰影。隨著計算機和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DSA成像技術的解析度也越來越高,一般的血管機均有1024X1024的解析度,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
較舊的血管機沒有DSA,只有快速連續換片裝置。較常用的有自動換片及電影攝影兩大類。(1)自動快速連續攝片裝置:應用快速連續換片裝鏈條,然後拉動片匣進行換片,最快每秒可攝2張,最多可攝片8~12張;膠片移動式自動換片裝置,結構比較復雜,調換X膠片、卷片或單片散裝在換片機內用電動機械方式快速換片。每秒可達6~12張,單相一次可攝片50張,雙相一次可攝片100張,有程序選擇控制器,可按需要調節速度及間隔時間。(2)電影攝影裝置:利用影像增強器和光學儀器結合,以電影攝影的方法將增強熒光影像拍攝下來。用電影膠卷以每秒25~25幅的速度攝片。其優點是影像質量高,可隨意調節放映速度,不僅可觀察形態改變的全貌,而且有利於功能研究。
在動脈造影特別是大動脈造影或較大的動靜脈瘺病變造影,要求在短時間內注入大量造影劑,才不被血液釋,獲得良好的造影片,所以必須藉助於高壓注射器。高壓注射造影劑流速一般要求達到15~25ml/s,同時要求的啟動開關與X線攝像裝置聯動。高壓注射器有兩種基本類型:氣壓式和電動式高壓注射器。目前多用電動式高壓注射器,新型的高壓注射器設有電動抽液、分級注液、同步曝光、超壓和定量保護及報警系統等,使用方便安全。 現在國產的設備例如北京馳馬特生產的新型DSA就完全可以滿足醫院的使用要求,價格相對進口機器便宜,也無需配置證。
方便操作的無菌環境
介入放射操作室應該夠大,方便操作同時可減少散射線。介入操作需要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所以應該有相應的消毒制度,定期清掃消毒,預防感染。每次穿刺插管結束後要及時清掃。根據空氣細菌培養結果制定操作室的消毒次數。一般每天一次。無菌的操作技術應和有菌的操作分開進行,如只有一個操作間不能分開則應先作無菌操作後作有菌的操作。如先行血管插管診療再行膿腫穿刺。
6. 檢查血管堵塞用什麼儀器和方法最好
建議你可以去醫院進行血管的超聲檢查,這樣就可以看到血管內是否有血液流動,確定是否有血液堵塞的情況,也可以進行血管的造影檢查。
7. 介入手術室的主要設備
自20世紀80年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技術應用以來,人們逐漸從過去的連續透視,隨機點片、快速換片機、膠片電影等繁瑣、復雜的成像手段中擺脫出來,而運用現今的數字透視、數字電影、DSA等先進技術,使血管造影室從單一的放射科診斷室逐步走向設備完善、管理嚴格的介人手術室。為了保證介入手術的順利進行,介入手術室內應具備心血管造影機、高壓注射器、移動式B超機等設備。
心血管造影機
現代心血管造影機是介人手術不可缺的設備,它通常由X線系統及計算機系統組成。(一)X線系統高質量的圖像質量必須有高性能的X線機,才能使患者得到准確、徹底的治療,因此,高性能的X線機必須具備以下特點:1.大功率:進行介人手術時,必須進行反復、多次的連續曝光,這就要求X線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反復輸出足夠大的功率,從而獲得滿意的X線影像。現多採用1200mA以上,150kV的X線機。2.X線球管的容量大、焦點小:為了得到滿意的心血管造影圖像,在滿足容量的條件下,X線管的焦點越小,半影小、影像清晰度好。3.高壓發生器發出的壓力要平穩:為保證每幅圖像質量一致,除各照射參數一致外,還要保證具有較高的KV值的恆定。4.曝光的時間短:心血管造影要求在1秒以內連續多次到幾十次曝光,每次曝光時間很短。5.兩套主機:心臟造影時,要求同時做正、側或雙側斜位投照,且雙向攝影要做到同步,兩套主機易於分別調照射參數,方可得到滿意的心臟影像,縮短檢查時間。X線系統主要包括X線球管、影像增強器、高壓發生器、控制台、電視系統、C型臂、導管床。1.X線球管:主要是產生X線的地方,必須具備大功率(50~150kW),高熱容量,小焦點(0.4~1.2mm)的旋轉X線球管,才能產生高千伏、短脈沖的X線,能獲得每秒50幀以上的優質圖像。2.光柵及濾過板:控制光柵可以限制X線的照射野以減少散射線,而過濾板可有效消除軟射線,提高X線質量。二者都可以限制低能量X線的產生,減少灰霧形成,同時降低醫患雙方的輻射劑量。3.高壓發生器:為保證輸出電壓的穩定,現多採用三相交流12個脈沖或中等高壓發生器等波紋較平穩X線高壓發生器。4.影像增強器:它接收穿透檢查部位X線,並將其放大0.6~1萬倍,以便攝影機獲得較亮的影像,其視野大小不一,可有6英寸、9英寸、11英寸、14英寸等規格,直徑越大,可顯示檢查的范圍越大。通常其視野大小可調,以適應檢查部位的大小,獲取最佳影像。5.電視攝像機:它是對圖像分辨力影響最大的部分,解析度矩陣達到l024×l024方可將影像增強器上的影像完整的轉換成視頻信號以輸入計算機系統。6.X線控制台:它能控制X線機的開關,焦點大小的選擇及調節各種技術參數。7.「C」形臂:主要是X線球管的基座,控制它可實現垂直及水平和任意方面的多角度投照,以充分顯示病變,有利於手術進行。8.導管床:分為懸吊床和落地床,它可以在水平面上作多方向運動,有利於病人的搬運及手術的進行。9.高分辨監視器:其解析度可達1024×1024矩陣,一般操作室及控制室各1~2台,用於對獲取圖像及處理圖像的監視。
(二)計算機系統
1.計算機控制台:控制及協調造影各步驟的完成,並能調取各種數字技術的應用,數字圖像的調整及後期處理。2.計算機:它是將電視攝像機獲取的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經過高速運算,放大調整而獲得高質量的數字圖像,並完成對數字圖像的處理、存儲、重放及傳輸,這是數字圖像的優勢所在。3.模/數轉換器(D/A):它是將電視攝像機獲取的模擬信號轉化為二進制數字並通過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對其進行運算處理、以獲得數字信號。可進行無損耗的放大後處理、傳輸及儲存。4.數,模轉換器(A/D):它是將處理後的數字信號再轉換成模擬信號,以不同灰階點陣組成供診斷用的視頻影像。5.中央處理器(CPU):它是整個設備的核心,其作用是處理系統中數字的邏輯運算,並發出指令進行各個程序的運算。高性能的DSA系統其設備有處理速度很快的CPU。6.存儲器(硬碟):它用來存儲DSA系統的程序和數據,一般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存儲器。當主存儲器不夠或出現故障時,輔存儲器進行補充和替換,以完成正常工作。7.鍵盤:它是操作人員與機器聯系的橋梁。通過它,操作人員可將患者的一般資料輸入計算機,並通過它調用各種程序及對圖像進行處理。(三)常用數字技術1.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是通過機器設備將未造影的圖像和已造影的圖像分別數字化,再由計算機匹配相減,轉換成只剩血管影像而消除周邊組織結構的技術。DSA技術的應用,使得人們以較少的射線劑量和造影劑量來獲得更多的清晰圖像,以滿足日益發展的臨床需要。其常用方法有脈沖方式、連續方式、時間間隔差方式及心電圖觸發方式,可根據患者病情,病變部位及特殊要求選擇適當的方式及序列,以更好的發現病變。2.數字透視:將普通的透視技術進行數字化後,可將其圖像進行定格,重放以至儲存。脈沖技術的應用,可將X線劑量成倍減少,通常採用1/2或l/3系數,可使操作者及病人接受的輻射量和檢查時間明顯減少。3.數字電影:過去的電影技術是將影像投射在電影膠片上,如想觀看則必須先經過暗房處理,才能通過放映機觀看,因許多人為因素,圖像質量不能得到保障,且不能造影後立即觀看效果,保存時間有限。數字技術的應用是將圖像儲存在硬碟上,不需要許多中間環節,去掉了許多不穩定因素,並可將曝光速度提高到50幀,秒甚至75幀/秒,立即重放,圖像質量穩定可靠,可長期保存。
高壓注射器
高壓注射器的應用,可以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按一定的壓力、流率將所需的造影劑集中注入病人的心血管內,高濃度的充盈受檢部位,以攝取對比度較高的影像,造影過程中,能與X線機曝光相匹配,從而提高攝影的准確性和成功率。現代高壓器多由微機控制,它具有小型化、控制精度高、運行穩定、操作智能化等優點。(一)結構和功能高壓注射器的主要結構有:1.多軸運動注射頭:它將一定濃度的造影劑抽吸入注射筒(一次性),由微機檢測出筒內造影劑的總量,並將其加熱至體溫,其多軸系統可配合導管頭的位置作方向運動,以保證造影的順利進行。2.控制台:它是高壓注射器的中樞,控制所有的注射參數及程序。3.移動支架:其方法可有天頂懸吊式、導管床站立式及落地式三種。可根據使用者習慣及房間結構選擇其一,通常落地式較方便、實用。(二)注射參數欲獲得滿意的造影圖像必須根據導管頭所在的位置,導管的直徑及病變大小,血流運行時間來選擇合適的參數。其常用的參數有:1.延遲時間:根據病變需要,控製造影劑注入體內的時機,分為曝光延時和注射延時兩種方式。2.每次注射劑量:即每一次造影時所注入的造影劑量,不可與總量相混。一般以毫升為單位。3.注射流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注入導管的造影劑量,通常以ml/s表示。每次設定的注射流率為實質注射流率的上限值,即實際注射量不一定達到設定值,但可限制其流率進一步提高,起到保護作用。4.注射壓力:是指造影劑以某種特定的流速到達血管時單位面積所需的壓力。每次設定的注射壓力為上限值,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通常以PSI(每平方英寸磅)表示。
質量保證體系
DSA系統是大型精密儀器,對其保養、使用及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檢查結果及治療的效果。(一)影響DSA圖像質量的因素在使用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均可造成對圖像的影響。1.線部分:包括機器的容量,攝影條件的選用,焦點的選擇,曝光率的大小等。2.機械部分:導管床與球管在圖像採集過程中的配合情況。3.高壓注射器的性能及與造影相配合的情況。4.圖像的採集速度:數字化轉換中信號的丟失程度。5.圖像採集質量:包括影像增強器及電視攝影機性能,圖像存儲裝置(如磁碟、磁帶、錄像機)及多幅照相機,激光照相機的性能,或者乾式列印機的性能等。6.後處理的性能:如蒙片重建、像素移位等。7.檢查方式的選擇:如採用數字電影或數字減影等。8.病人在造影過程中的配合情況:如囑病人屏氣等。9.醫務人員的操作情況:如導管的選擇、導管是否插到靶器官等。(二)大型儀器設備及器械的管理只有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才能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1.每年定期由檢修公司對設備進行測試及保養。2.機房環境應常年保持溫度在20~25%,相對濕度為40%~70%之間,在南方梅雨季節應抽濕處理,以保持房間乾燥。3.每月定期由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清潔維護、保養,特別是影像增強器及高壓注射器。4.每天應對機房及設備進行紫外線消毒,以杜絕感染。5.開機時應檢查設備是否處於最佳運行狀態。6.嚴格按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三):DSA檢查中X線輻射的防護隨著社會進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X線輻射防護越來越重視,因此,在DSA檢查中,應將X線輻射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以防止事故的發生。1.定期由環境監測站對機房內外進行X線監測,並對醫務人員進行劑量監測。2.醫務人員應嚴格穿戴好防護衣。3.機房內應安裝相應得防護設備。4.檢查時盡量縮短照射時間,縮小照射范圍,減少曝光次數。
8. 腦血管造影手術有什麼風險嗎是儀器,還是治療手術
腦血來管單純造影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自,全國各地不是很一樣。因為各個地區物價定位的標准都不一樣,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類的一線城市,定價往往就會高一些。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以及某些縣、鄉、鎮等等,如果開展這些檢查,定價要便宜一些。單純的腦血管造影,如果是在顱外進行全腦血管造影,可能就相對便宜;如果是做區域腦血管造影,需要用導管勾選,選擇一級、二級血管進行造影的時候,從技術層面也好,從材料使用也好,可能就更貴一些。同時它也受造影劑的影響,進口的造影劑比國產的造影劑貴很多,所以只能給大體的一個數目,也就是3000-4000元左右。
9. 是不是每個醫院的造影的儀器都一樣呢
當然不會是所有的都一樣啦,儀器都一樣不久壟斷了嘛,醫療儀器還是有些公司競爭的,例如CT就有好些,國產的也有,造影這塊你可以去醫院打聽下是什麼儀器,反正你認識人不是么~
10. 做腦血管造影的儀器有幾種區別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腦血管造影的主要有三個,CTA、MRA、DSA。三者的適應征各不相同,DSA系前二者的最高級,也是診斷腦血管病的金標准,檢查的風險也隨之增高。所以得結合你的具體的病情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