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精度最高的計時儀器是什麼

精度最高的計時儀器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4 17:13:15

① 有哪些常用的高精度計時器嗎有誰知道

對於高精度的計時器,國外的技術一般都會比較先進,但是那個性價比可能不高,你可以試試邁佳步計時器,計時精確還行

② 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是什麼

簡介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時儀器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前者稱為圭表,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後者稱為日晷,用來測量時間。二者統稱為太陽鍾。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記載。《詩經·國風·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確切記載使用圭表的時間為公元前659年。圭表等太陽鍾在陰天或夜間就失去效用。為此人們又發明了漏壺和沙漏、油燈鍾和蠟燭鍾等計時儀器。中國古代應用機械原理設計的計時器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利用流體力學計時,有刻漏和後來出現的沙漏;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台等。此外,還有應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據日影方向測定時間)計時的日晷,它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之一。日晷、水鍾、沙漏圭表、各種日晷、以滴水多寡來計時的各種水鍾,還有沙鍾、火鍾、蠟燭鍾、輥彈漏刻千章銅漏、延佑滴漏、龍舟香漏、火龍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經緯儀、渾儀等圭表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日晷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鍾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漏刻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鍾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刻漏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泄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泄,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115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制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中在桓譚(卒於公元56年)的文章里說刻漏度數因干、濕、冷、暖而異,在白天和夜間需要分別參照日晷和星宿核對。當時已認識到水溫和空氣濕度對刻漏計時精度的影響。刻漏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漢遺物,共3件,均為泄水型。其中以1976年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出土的青銅漏壺最為完整,並刻有明確紀年。比較完整的傳世刻漏有兩個,均為受水型:一個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一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清代製造。沙漏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渾天儀古代文獻中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於妄人作渾天儀之說,但未提到它的結構。《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張衡(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梁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周,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水運儀象台為北宋元祐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制。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台水運儀象台高三丈五尺余,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台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台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泄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水運儀象台有一套比較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大明燈漏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復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鍾、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③ 計時器中最准確的是什麼

時間基準

所謂時間基準,就是在當代被人們確認為是最精確的時間尺度,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著這樣的時間尺度。

在遠古時期,人類以太陽的東升西落作為時間尺度;公元前二世紀,人們發明了地平日晷,一天差15分鍾;一千多年前的希臘和我國的北宋時期,能工巧匠們曾設計出水鍾,精確到每日10分鍾誤差;六百多年前,機械鍾問世,並將晝夜分為24小時;到了十七世紀,單擺用於機械鍾,使計時精度提高近一百倍;到了20世紀的30年代,石英晶體震盪器出現,對於精密的石英鍾,三百年只差一秒…。

自十七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們以地球自轉和世界時作為時間尺度:當地球繞軸自轉一周,地球上任何地點的人連續兩次看見太陽在天空中同一位置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平太陽日。1820年法國科學院正式提出:一個平太陽日的1/86400為一個平太陽秒,稱為世界時秒長。

由於地球自轉季節性變化、不規則變化和長期減慢,所以世界時每天可精確到1×10-9。但是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特別是航天、空間物理、軍事等)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對時間尺度的精度需求越來越高。

1953年是時頻科學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由三位科學家研製成功,其中有一位科學家是我們中國人,叫王天眷(後來回國,多年從事祖國的頻標事業)。原子鍾的出現標志著一門嶄新的學科:量子電子學誕生。1963年13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銫原子Cs133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間躍遷輻射震盪9192631770周所持續的時間為1秒。此定義一直延用至今。所以,從1963年後,時間基準的名稱應該由PRIMARY CLOCK來代替,它指的是實驗室型大銫鍾。就已發表的資料來看,德聯邦的「聯邦技術物理研究院」的PTB-CsI、美國國家標准局的NBS-6及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的NRC-CsV的准確度均已達到10-14量級。我國計量院的CsII、CsIII也達到10-13量級。由此可見PRIMARY CLOCK的准確度至少要比商品型小銫鍾高出一個數量級。

對於大銫鍾這樣的一級時間標准,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時頻實驗室擁有,而且,有的還不能長期可靠地工作。但是,對於世界上大多數沒有大銫鍾的實驗室也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尺度。其方法是:用多台商品型銫鍾(目前5071A型小銫鍾的准確度為1×10-12)構成平均時間尺度。你的實驗室的小銫鍾越多,你的時間尺度的穩定性就越好。有了這樣高穩定度的時間尺度,也可以滿足國防、科研、航天等方面的急需。例如:我們國家授時中心有六台小銫鍾,組成我們的地方原子時尺度,其穩定度為10-14量級。國外有的實驗室有幾十、乃至幾百台小銫鍾,那麽,穩定度就更高了

④ 現在使用的最精確的計時儀器是原子中它的計時原理是

是利用原子振動的固有頻率製成的。謝謝。

⑤ 高精度計時器

可以實現,但是不是用vb.net提供的Timer控制項,這個控制項精度較低,只能用多內線程循環檢測時間容,通過調用系統函數Environment.TickCount獲取微秒級的時間:

sub threadloop
dim s as integer '保存上次調用函數的時間
do while true
if Environment.TickCount - s >= 50 then '隔50微妙調用一次函數
s=Environment.TickCount
call xxx '調用外部函數
end if
loop
end sub

上面的函數放在多線程中運行

⑥ 計時精度最高的是

必須原子鍾啊

⑦ 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是什麼

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是原子鍾,目前世界上最准確的原子鍾一百萬年積累起來的誤差。

根據原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原子是按照不同電子排列順序的能量差,也就是圍繞在原子核周圍不同電子層的能量差,來吸收或釋放電磁能量的。這里電磁能量是不連續的。當原子從一個「能量態」躍遷至低的「能量態」時,它便會釋放電磁波。

這種電磁波特徵頻率是不連續的,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共振頻率。同一種原子的共振頻率是一定的—例如銫133的共振頻率為9 192 631 770Hz。因此銫原子便用作一種節拍器來保持高度精確的時間。

(7)精度最高的計時儀器是什麼擴展閱讀:

發現史:

直到上世紀20年代,最精確的時鍾還是依賴於鍾擺的有規則擺動。取代它們的更為精確的時鍾是基於石英晶體有規則振動而製造的,這種時鍾的誤差每天不大於千分之一秒。即使如此精確,但它仍不能滿足科學家們研究愛因斯坦引力論的需要。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在引力場內,空間和時間都會彎曲。因此,在珠穆朗瑪峰頂部的一個時鍾,比海平面處完全相同的一個時鍾平均每天快三千萬分之一秒。所以精確測定時間的唯一辦法只能是通過原子本身的微小振動來控制計時鍾。

NIST F-1原子鍾,它由170個元器件組成,其中包括透鏡,反射鏡和激光器。位於中部的管子高1.70米,銫原子在其中上下移動,發出極為規則的「信號」。

⑧ 目前最高的計時儀器是什麼

重大發現!黃果樹瀑布附近發現上古先進「計時器」日晷!

黔東南身邊事
2019-11-24
2009年8月13日由夜郎竹王文化研究會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自治縣到蜂糖大坡考察時發現了這種上古先進的「計時器」——「日晷儀」。

這塊巨石位於黃果樹瀑布景區附近,材質為磨刀石,表面平滑,這塊巨石長2.8米、寬2.2米、厚1.3米,約重12噸,其表面均刻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歷史年代久遠,具有重大的歷史研究價值!

2019年11月20日,由鎮寧自治縣本寨鎮政府,鎮寧自治縣夜郎竹王文化研究會在鎮寧蜂糖大坡組織的「專家現場解讀演示大型石刻日晷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參加活動的有本寨鎮領導,夜郎竹王文化研究會會長、副會長和部分竹王後裔代表;新聞媒體有鎮寧電視台,安順攝影協會、鎮寧攝影協會、鎮寧詩社等。

專家有:貴州民族大學考古學家研究員王德塤先生;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副研究員曾令一先生;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岩畫考古/史前考古學者曹波先生;國家二級編導、副研究員、原貴州文化音響出版編輯游前聲先生等。

活動由鎮寧自治縣夜郎竹王文化研究會會長楊文金主持

鎮寧自治縣本寨鎮人民政府鎮長余滑洋致歡迎辭

貴州民族大學考古學家研究員王德塤先生現場演示古代使用日晷計時方法

王德塤先生說:「這個石刻日晷,是目前中國地面發現的唯一一具最大的大型太極陰陽地平式日晷儀。「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副研究員曾令一先生現場演講古代日晷

曾令一先生說:「人類學研究人類從非洲走向全世界後仰望星空俯察、大地發展了天文學古埃及法老金字塔巴比倫通天塔都是為了觀察天象的人為的工具,最早華族古人伏義繼續原始人類有關智力發現觀察天象石制工具儀器。」

時間大根允舊石器晚期一萬年左右.有利於中華農業文明繁榮興盛!原始人很重視男女生殖器發展了生殖文化!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岩畫考古/史前考古學者曹波先生現場解讀日晷有關符號

曹波先生說:該鑿刻岩畫的發現豐富了貴州岩畫、中國岩畫、乃至世界岩畫內容。它對人類學,歷史學,天文學,科技史學,藝術史,民族學,岩畫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國家二級編導、副研究員、原貴州文化音響出版編輯游前聲先生現場解讀日晷有關符號

游前聲先生說:「今天在鎮寧縣本寨鎮蜂糖大坡原始「日晷儀」的考察活動,有深遠的意義,這個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巨石,以及鐫刻在上面的符號、線條等信息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是個非常重要發現"。

01

地理位置坐標:Y18 593681 X 2868530 。海拔:1432米,該地區是貴州省世居民族——蒙正苗族支系的民族村落群。

02

日晷儀的是鐫刻在一塊巨石上,四周無任何遮擋物。日晷儀上信息清晰規范,文化元素與我國古代歷史天文學的符號一致。(該文物的學術解析已經由省民大王德塤做了充分的表述)

03

從宏揚文化和開發旅遊的層面上看,大有作為,此文化資源能從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厚度上彌補我省著名的旅遊景區黃果樹文化底蘊不足的缺憾。

因此,希望從旅遊產業更新的國家戰略布局和要求應該通盤考慮和策劃,把該項目做大做強。

王德塤先生現場接受鎮寧電視台記者采訪

專家共識:

一、鎮寧蜂糖大坡的大型石刻為夜郎古國的太極陰陽地平式日晷儀;

二、是夜郎古國留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三、要加強管護:四、省、市、縣應重視組織科研團隊把日晷圖案、符號搞清楚;五、應把傳統文化保護開發與扶貧攻堅結合起來,與旅遊結合起來,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黃果樹瀑布附近能發現上古的先進計時儀器,不得不讓人贊嘆當時生活在在這一帶先民的智慧。我們也希望在有關專家與部門的重視下,這一文化遺產能得很好的保護研究與開發。

1.3萬閱讀
相關景點
攜程旅行
黃果樹瀑布

4.5分
60元起
查看詳情
日晷時辰對照表
清華大學日晷的寓意
對日晷有什麼發現
日晷儀圖片
古代日晷圖照片
日冕儀和日晷儀的區別

⑨ 目前精度最高的非接觸測量儀器是什麼

應該是2.5次元影像儀,又叫附和式三坐標或非接觸坐標測量儀器,目前來說,精度版最高能達到0.0015mm+L/250mm左右。然後國權內也有很多品牌,質量都不錯,各有各的特點。像七海,智泰,思瑞,天准,天勤等等十多個品牌吧。而國外的也有很多。一般來說國外的精度比較高。

⑩ 下列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是 A,原子鍾B,日晷C,石英鍾

C,石英鍾石英晶體抄感測器的襲核心是感測元件—壓電石英晶片,其工作原理是壓電效應,即石英晶體在某些方向受到機械應力後,便會產生電偶極子;相反, 若在石英某方向施以電壓,則其特定方向上會產生形變,這一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若在石英晶體上施加交變電場,則晶體晶格將產生機械振動,當外加電場的頻率和晶體的固有振盪頻率一致時,則出現晶體的諧振。由於石英晶體在壓力下產出的電場強度很小,這樣僅需很弱的外加電場即可產生形變,這一特性使壓電石英晶體很容易在外加交變電場激勵下產生諧振。其振盪能量損耗小,振盪頻率極穩定,這些再加上石英優良的機械、電氣和化學穩定性,使它自40年代以來就成為石英鍾、電子表、電話、電視、計算機等與數字電路有關的頻率基準元件。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