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危化品的偵檢儀器有哪些

危化品的偵檢儀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14 20:41:30

1. 化學毒物現場偵檢的儀器有哪些

近年來,隨復著我國化制學工業的迅速發展,在生產、使用、儲存、運輸、廢棄等各個環節涉及的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不斷增加,有毒物質泄漏事故數量也急劇上升,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以及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 自20世紀90年代

2. 氣體檢測分析儀哪些廠家在做

做氣體檢測分析儀器的有國產和進口的,大型高端的專用氣體分析儀還是進口居專多,國內做檢測儀器屬的比較多,主要分布在:北京、鄭州、南京、無錫、上海、杭州、深圳、西安、濟南、青島、哈爾濱,做分析儀器的就比較少(通過國家安監局資質認證的20家左右),檢測儀器國內的品質已經可以和國外的相媲美啦,分析儀器個人覺得比國外還是有點差距(但是進口的貴很多),不知道你是要什麼氣體的檢測儀器還是分析儀器,用在什麼環境,有哪些特殊要求,多去找幾家問問,做個對比(最好是選一家技術實力強的,可以省很多事),望採納

3.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急救援物資配備標准》發布實施了嗎

國家標准化委員會2013年12月17日發布了本年度第25號公告,提及「危險化學品單位應急救援物資配備要求(GB 30077-2013)」將於2014年11月1日生效。

4. 有毒危險化學品泄漏污染類事件處置的要點有哪些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按照《莆田市荔城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部門職責分工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境內發生因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蝕品等引起的一次死亡1人(含)以下,或中毒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化學品事故或險情.

二、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事故應急救援應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遵循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組織配備專業或兼職搶險、救援隊伍及救護設備設施,承擔本單位危險源發生事故時的搶救、救援和處理處置工作;組織專業人員對危險源進行普查、辯識、評估、建檔、申報和登記,列出重大危險源並採取監控措施;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組織應急救援和處理處置,並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三、重大危險源分布狀況及分類

全鎮危險源基本沿福廈路、南少林路、荔涵大道、東川路、荔園路等國道、省道、區道分布,有化工產品和塗料製造業和成品油儲存、運輸,液化石油氣充罐站以及可能存在單位及居民內的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在它們的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中,存在著不少的重大危險源.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重大危險源是指生產、運輸、使用、儲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一般分為四類:
(一)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貯存區;
(二)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生產、作業場所;
(三)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運輸工具;
(四)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廢棄物處置場所.
鎮村建站要根據全鎮危險化學品危險源普查情況,制定危險化學品危險源普查基本情況匯總表,為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理處置提供參考.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鎮政府分管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的黨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鎮黨政辦主任、派出所所長、村建站站長、安辦主任擔任.成員由經濟開發服務中心、財政所、民政辦、工會聯合會、文化服務中心、義務消防隊、衛生院、運管站、交警中隊、8710部隊領導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村建站、主任由鎮村建站站長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報警電話,電話號碼為:0594-2880625,傳真0594-2892359
(二)工作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在鎮政府領導下,負責統一部署、協調、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決定預案的啟動和終止;指定應急救援總指揮;指揮參與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開展工作;視情協調駐莆部隊參與救援.
2、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工作;做好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准備工作;接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或險情報告後,迅速報告領導小組組長,並通知有關成員單位和人員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3、各成員單位職責:
(1)鎮村建站: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並負責配合區環保局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和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性的鑒定,做好廢棄危險經學品和事故現場危險物質的處置.
(2)鎮派出所: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人員疏散、受害人員營救、現場及周圍地區治安秩序維護.
(3)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配合區委宣傳部做好新聞采訪工作.
(4)鎮義務消防隊:負責配合區消防大隊控制和撲滅火災,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的事故現場,事故得到控制後負責洗消工作;組織傷員的搜救工作.
(5)鎮安辦:督促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牽頭單位鎮村建站進行危險化學品等重大危險源普查,為應急救援提供詳細情況.
(6)鎮衛生院:負責組織醫療救護隊對事故現場受害人員進行救護,調動醫療器材,確定醫療衛生應急搶救隊伍和裝備,並將詳細情況進行備案.
(7)鎮運管站:負責向區交通局聯系運輸車輛,保證運送疏散人員和供應物資,防止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泄漏事故.
(8)鎮交警中隊:負責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交通暢通、安全.
(9)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配合鎮村建站對全鎮危險化學品危險源進行普查,並負責協調有關部門搶險救物資的供應,協助、指導企業組織恢復生產.
(10)鎮民政辦、工會聯合會:負責組織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接待安撫、撫恤和救濟及慰問、理賠等工作,迅速啟動突發災害應急救援機制,配合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11)鎮財政所:負責對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演練及搶救經費的保障.
(12)武警8710部隊:根據救援工作要求,組織防化專家和防化部隊參加現場救援.
(13)各村(社區)要按照「安全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本轄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使用的調查摸底、登記、造冊,並上報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現隱患要及時上報,要配合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的聯合行動,做好專項整治.
五、現場救援專業組的建立及職責

為確保及時、有效、順利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內設危險源控制組、現場警戒組、救援排險組、醫療搶救組、物資供應組、善後處理組等六個組和應急救援辦公室.其職責和單位組成如下:

(一)危險源控制組
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及時控制危險源.由事故單位人員和專業隊伍組成,並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准備好專用的防護用品、用具及專用工具等.
參與危險源的控制一般由專業防護隊伍和消防隊伍組成.該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並配備專業的防護和急救器材.
(二)現場警戒組
由鎮派出所、運管站、交警中隊組成:由鎮派出所負責人任組長.
1、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並組織警戒,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
2、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無關人員;
3、負責救援運輸車輛的暢通.
(三)救援排險組
1、火災、爆炸類事故由鎮派出所的負責人任組長.
2、中毒類事故由鎮衛生院的負責人任組長.
3、道路運輸類事故由鎮運管站的負責人任組長.
(四)醫療搶救組
由鎮衛生院負責現場對傷員進行傷情判別,依據不同傷情施行緊急搶救,現場處置和安排轉運傷員.根據事故等級啟動相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隊伍等級.
(五)物資供應組
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和工具、器具和救治葯品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由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鎮運管站、鎮交警中隊、鎮衛生院組成.
(六)善後處理組
由鎮負責事故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接待安撫、扶恤、理賠等善後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由鎮民政辦、工會聯合會,勞動保障事務所、黨政辦等部門組成.
(七)應急救援辦公室
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鎮安辦,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其職責:
1、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報告領導小組組長,按照組長指示,通知各有關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處理應急救援事務;
2、負責向各個組傳達領導小組組長的指令;
3、監督有關部門建立和管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並負責對各部門的救援設備進行登記備案;
4、監督有關部門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定期演練;
5、對有關部門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備案;
6、負責向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及請求援助.
7、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六、應急救援程序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一般包括報警與接警、應急救援隊伍的出動、實施應急救援、事態監測與評估、後期處置等幾個方面.
(一)事故報告與報警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或可能發展成為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各村(社區)、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火災事故同時向119報警,報告或報警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的大量泄露等)、周邊情況、需要支援的人員、設備、器材、交通路線、聯絡電話、聯絡人姓名等.
(二)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1、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或險情報告後,應迅速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匯報,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本《預案》,指定應急救援現場總指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鎮直有關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在事故現場設立現場指揮部,總指揮由領導小組指定人員擔任.指揮部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確定應急救援的實施方案、警戒區域;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必要時向區救援中心發出救援請求.
(1)一次性死亡1人(含)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50萬元以下的,領導小組組長或委託副組長帶領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鎮政府主要領導或委託分管領導、鎮安辦、派出所、鎮義務消防隊、鎮衛生院、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鎮村建站和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組織指揮事故搶救工作.
(2)一次性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萬元以上的,由鎮政府主要領導或委託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副組長帶領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及村(社區)主要領導赴現場.
2、現場指揮部設立後,要立即了解現場情況及事故的性質,按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各專業救援隊伍任務.
3、各專業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後,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按各自的分工開展處置和救援工作.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處置基本程序
1、防護
根據事故現場所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全部進入防護區的相關人員必須按相應防護標准採取相關防護措施.
2、詢情
(1)遇險人員情況;
(2)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
(3)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
(4)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
3、偵檢
(1)搜尋遇險人員;
(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3)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
(4)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
(5)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6)確定攻防路線、陣地;
(7)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1)根據詢情、偵檢情況確定警戒區域;
(2)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並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視情設立隔離帶;
(3)合理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並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5、救生
(1)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
(2)採取正確的救助方式,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
(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
(4)將傷情較重者送交醫療急救部門救治.
6、控險
(1)啟用單位噴啉、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滅火設施;
(2)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
(3)設置水幕或屏封水幕牆,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或設置蒸汽幕;
(4)採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牆,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
(5)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6)若易燃氣體泄漏,所有堵漏行動必須採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
(7)關閉前置閥門,切斷泄漏源;
(8)根據泄漏對象,對不溶於水的液化氣體,可向罐內適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墊層,緩解險情,配合堵漏;
(9)轉移較危險的瓶(罐).
7、救護
(1)現場救護
□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
□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氧氣;
□立即脫去被染污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2)使用特效葯物治療;
(3)對症治療;
(4)嚴重者送醫院觀察治療.
8、洗消
(1)在危險區與安全區交界處設立洗消站;
(2)洗消的對象
□輕度中毒的人員;
□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治療之前;
□現場醫務人員;
□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群眾互救人員;
□搶救及染毒面具.
(3)使用相應的洗消葯劑;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
9、清理
(1)少量殘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乾粉等吸附,收集後作技術處理或視情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上灑上中和或洗滌劑浸洗,然後用大量直流水清掃現場,特別是低窪、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
(2)現場環境檢測合格後,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四)事故得到控制後,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後可方結束救援工作.
(五)應急救援結束後,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對救援情況進行評做,對險情或事故的損失情況進行統計,將評估結果報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鎮安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相關機構和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由事故發生地的村(社區)會同鎮、區有關部門、單位妥善做好善後工作.
(六)應急救援現場要求
1、現場指揮和各專業救援隊伍之間應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系;
2、車輛應服從當地公安部門或事故單位人員的安排行駛和停放;
3、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積極採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並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救援現場.
4、專家咨詢人員到達現場後,迅速對事故情況作出判斷,提出處置實施辦法和防範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後,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防範措施.
5、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救援,應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服,應關閉手機.
6、事故污染區域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7、物資供應組應當保證搶險救災物資供應、運輸和提供特種裝備,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佔用場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應急救援的大局,不得阻攔或拒絕.

七、附則

(一)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參加危險化學品事故搶險救災的義務.
(二)對不及時按本預案報告危險化學品事故險情、事故.不及時服從指揮、調度或臨陣逃脫的單位和個人,依法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對在事故救援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經費由鎮財政預支,事故救援結束後,按有關規定辦理.本應急救援演練經費由鎮財政所負責保障.
(四)發生重特大事故時,本預案與《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並執行.
(五)各村(社區)、鎮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結合實際,制定本村(社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鎮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六)本預案由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自公之日起實施.

5. 淺談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必須採取的應急救援措施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處置基本程序

1、防護

根據事故現場所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全部進入防護區的相關人員必須按相應防護標准採取相關防護措施。

2、詢情

(1)遇險人員情況;

(2)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

(3)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

(4)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

3、偵檢

(1)搜尋遇險人員;

(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3)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

(4)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

(5)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6)確定攻防路線、陣地;

(7)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1)根據詢情、偵檢情況確定警戒區域;

(2)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並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視情設立隔離帶;

(3)合理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並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5、救生

(1)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

(2)採取正確的救助方式,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

(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

(4)將傷情較重者送交醫療急救部門救治。

6、控險

(1)啟用單位噴啉、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滅火設施;

(2)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

(3)設置水幕或屏封水幕牆,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或設置蒸汽幕;

(4)採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牆,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

(5)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6)若易燃氣體泄漏,所有堵漏行動必須採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

(7)關閉前置閥門,切斷泄漏源;

(8)根據泄漏對象,對不溶於水的液化氣體,可向罐內適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墊層,緩解險情,配合堵漏;

(9)轉移較危險的瓶(罐)。

7、救護

(1)現場救護

□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

□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氧氣;

□立即脫去被染污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2)使用特效葯物治療;

(3)對症治療;

(4)嚴重者送醫院觀察治療。

8、洗消

(1)在危險區與安全區交界處設立洗消站;

(2)洗消的對象

□輕度中毒的人員;

□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治療之前;

□現場醫務人員;

□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群眾互救人員;

□搶救及染毒面具。

(3)使用相應的洗消葯劑;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

9、清理

(1)少量殘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乾粉等吸附,收集後作技術處理或視情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上灑上中和或洗滌劑浸洗,然後用大量直流水清掃現場,特別是低窪、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

(2)現場環境檢測合格後,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四)事故得到控制後,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後可方結束救援工作。

(五)應急救援結束後,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對救援情況進行評做,對險情或事故的損失情況進行統計,將評估結果報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鎮安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相關機構和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由事故發生地的村(社區)會同鎮、區有關部門、單位妥善做好善後工作。

(六)應急救援現場要求

1、現場指揮和各專業救援隊伍之間應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系;

2、車輛應服從當地公安部門或事故單位人員的安排行駛和停放;

3、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積極採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並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救援現場。

4、專家咨詢人員到達現場後,迅速對事故情況作出判斷,提出處置實施辦法和防範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後,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防範措施。

5、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救援,應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服,應關閉手機。

6、事故污染區域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7、物資供應組應當保證搶險救災物資供應、運輸和提供特種裝備,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佔用場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應急救援的大局,不得阻攔或拒絕。

6. 危險品運輸企業裝卸過程中發生爆炸企業第一時間怎麼處理

(一)接警受理
接警受理是處置化工災害事故的第一關,是關繫到處置人員安全和處置成敗的首要環節。一是接警受理必須做到「地點清、情況明」。首批趕赴現場處置的力量接受任務時對災情和危害性的判斷主要來源指揮中心的出車指令,如果接警受理這一關沒把好,情況不明確,就會造成不可預計的後果。二是接警受理必須了解災害事故的形式,事故物質的種類、品名、狀態、理化性質。這對事故先期的處置判斷具有決定性作用,是首批力量調集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的主要依據。三是接警受理必須注意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一些事故地點的詳細情況。如化學危險品名稱,泄漏還是火災,是發生在儲存運輸中還是發生在生產工藝過程。通過紅匣子或化學災害事故處置輔助決策系統可以查理化性質和處置方法,現場指揮員才能心中有數不怯陣,如上虞「5•25」萊特佳甲醇儲罐爆炸燃燒事故;上虞「7•18」宏化化工原料倉庫甲醇鈉爆炸燃燒事故,都很好的利用紅匣子和化學災害事故處置輔助決策系統查到該物質理化性質和處置方法。
(二)力量調集
處置化工災害事故的消防部隊並非多多益善,要根據聯動、精幹、夠用、有防備的基本原則來確定。力量調集基本要求是:「准」、「快」、「強」。即案發地址、處置對象、災情形式要「准」;處警速度、災情判斷、力量調派要「快」;第一出動、特殊裝備、指揮力量要「強」。一是啟動城市災害事故應急體系。一個城市或地區發生災害事故,必須有政府組織指揮,全社會共同面對,消防部隊積極參與,或者說消防部隊是前沿處置的拳頭、尖刀或主力。二是實現責任區消防中隊與特勤、臨近大(中)隊的最佳搭配。責任區消防中隊仍然是處置化工災害事故的第一出動力量,因為情況熟悉,又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能較好地實施控制措施。三是及時調動社會聯動力量。在消防部隊接警出動的同時,要及早調動社會聯動力量,包括公安、武警、醫療衛生、環保檢疫、供電供水,交通運輸等單位力量,以便完善救援功能,增強救援力量。四是組織必要的第二道防線。化工災害事故,往往容易引發爆炸燃燒災害,現場指揮員在組織處置時,一定要調集相應數量的兵力在現場附近待命,一旦出現爆炸燃燒等突變,立即投入作戰,控制局面。
(三)查明險情
查明情況是正確決策,有效處置的前提條件。一是詢問知情者。要詢問單位工程技術人員,了解化學物質正確的品名和理化特性、儲存總量、泄漏流量及有關技術情況,了解災害區域及其周邊環境特徵,人口及單位分布情況,以便心中有數,輔助決策。二是現場偵檢。偵檢是化工災害事故處置的首要環節,要利用偵檢儀器檢測事故現場氣體濃度和擴散范圍,並做好動態監測。根據災害情況不同,派出若干偵察小組,對事故現場進行偵察,偵察小組由2-3人組成(其中1人應為單位技術人員)。三是檢索決策輔助系統。整個指揮網路要啟動預先制定的災害事故處置預案,指導參戰官兵實施正確的行動,明確注意事項;參照化學災害事故處置決策輔助系統,科學劃定泄漏物擴散范圍;咨詢專家,聽取
(四)設置警戒
警戒是根據危化品波及的范圍,為減少人員傷亡或其他次生災害而劃定的一個區域,根據偵察和檢測情況,確定警戒范圍,設立警戒標志,布置警戒人員。根據實戰處置經驗,不明情況下化學物品災害事故警戒設置范圍上風100米之內為重危區,100—150米輕危區,150—200米為消防活動區,200米以外為安全區,下風方向根據風速等周圍環境而定。
(五)加強防護
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毒性劃定相應的危險區域,進入事故現場,都要佩戴隔絕式呼吸器,進入內部執行關閥任務的攻堅隊員內衣必須著純棉,外著全封閉式防化服,或其它型號的防化服。一是進入重危區,人員實施一級防護,特別是皮膚、呼吸道不得接觸。二是進入輕危區,人員實施二級防護。三是凡在現場非安全區域參與處置的人員,最低防護不得低於三級。
(六)處置對策
針對不同化工災害事故,處置對策主要有:關閥斷源、倒罐轉移、應急堵漏、冷卻防爆、注水排險、噴霧稀釋、引火點燃、回收等。在處置的同時,堅持先救人。一是救人第一。如果有人員被困,組成救人攻堅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應立即將被困人員解救出來,專勤小組和特勤中隊要承擔重任。二是噴霧稀釋(降毒)。以泄漏點為中心,在儲罐、容器的四周設置水幕或噴霧狀水進行稀釋降毒,使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牆,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但不宜使用直流水。三是關閥斷源。生產裝置發生泄漏,消防隊員積極配合事故單位有關技術人員和業務技術熟練的工人在嚴密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斷絕物料供應,切斷事故源。消防隊員負責開花或噴霧水槍掩護。四是倒罐轉移。儲罐、容器壁發生泄漏,無法堵漏時,可採取倒罐技術倒入其他容器或儲罐兩種方法。利用罐內壓力差倒罐,即液面高、壓力大的罐向空罐導流,用開啟烴泵倒罐,輸轉到其它罐,倒罐不能使用壓縮機。壓縮機會使泄漏容器壓力增加,加劇泄漏。採取倒罐措施,須與企業負責人、技術人員共同論證研究,在確認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組織實施。五是實施堵漏。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泄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若易燃氣體泄漏,所有堵漏行為必須採取防爆措施。管道壁發生泄漏,可使用不同形狀的堵漏墊、堵漏袋等器具實施封堵。根據泄漏對象為非溶於水的液化氣體,可向罐內適量注入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墊層,緩解險情,配合堵漏。六是引火點燃。採取點燃的措施,應具備安全條件和嚴密的防範措施,必須周全考慮,在技術人員協同下謹慎進行。點燃原則,根據現場情況,無法實施堵漏,不點燃會帶來更嚴重的災難性後果,在人員密集區泄漏,無法轉移,而點燃則導致穩定燃燒。點燃准備確認危險區域內人員撤離,冷卻、滅火、掩護等防範措施准備就緒。泄漏周圍經檢測沒有高濃度混合可燃氣體。點燃方法使用長竿點燃,輔設導火索點燃、拋射火種點燃等方法。七是盛裝化危品的容器體積不大,且仍在泄漏,可將盛裝化危品的容器轉移到安全容器中,交有關部門處置。對已泄漏的化危品採取葯劑中和或用輸轉泵收集起來,清除污染。
(七)洗消處理
化工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及附近的道路、水源都有可能受到嚴重污染,若不及時進行洗消,污染會迅速蔓延,造成更大危害。一是裝備人員洗消。為減少污染的擴大,杜絕二次污染,在處置過程中,要對警戒區作業人員、器材裝備進行徹底的洗消,消除化危品對人體和器材裝備的侵害,洗消必須在出口處設置的洗消間或洗消帳逢內進行,洗消液要集中回收。二是環境洗消。可用化學消毒法,把消毒劑水溶液裝於消防車水罐,經消防泵加壓後,通過水帶、水槍以開花或噴霧水流噴灑。也可用物理消毒法,即用吸附墊、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回收後轉移處理,也可用噴射霧狀水進行稀釋降毒。
三、處置行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一)進入警戒區的搶險人員要精幹,指戰員要在做好自我防護的情況下進入警戒區。進入毒區必須著隔絕式防化服,佩戴空呼器,戴絕緣手套;防化服內手套、面罩等部位,著裝前要先塗上滑石粉,以保持皮膚乾燥。要從上風或側風方向進攻,並用噴霧水槍進行掩護。
(二)指揮部的設置、救援車輛停放,警戒安全區域(消防活動區)設在上風方向。
(三)對不明化危品必須取樣進行化驗,不能憑經驗想當然來確定是什麼化危品。
(四)整個處置行動必須有足夠的氧氣(空氣)供應。
(五)發生化學污染,官兵到場後要視情況通知化學專家到場處置。
(六)在處置化危品泄漏時,要採取措施防止化危品流入下水道及江河之中。

7. 氧氣檢測儀檢測原理有哪些國產氧氣檢測儀廠家品牌哪些比較好

氧氣檢測儀檢測原理有半導體檢測原理、電化學檢測原理等等;國產氧氣檢測儀廠家品牌比較好的有安帕爾、紐福斯、科特思、斯科森等等。你的實驗設備裡面的溫度、濕度、壓力都是怎樣的啊?

8.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哪位有編制好的,借用參考一下,謝謝!

你看下抄面網襲址的內容是否適合:http://wenku..com/view/2edbe986e53a580216fcfecb.html

9.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工作原則
1.4 適用范圍
1.5 啟動標准
2 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組織機構
2.1.1 成立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2.1.2 成立現場指揮部
2.2 工作職責
2.2.1 指揮部職責
2.2.2成員單位職責
3 現場救援專業組的建立及職責
4 應急救援程序
4.1 事故報告與報警
4.2 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區域劃分
4.3 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4.3.1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置措施
4.3.2 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4.4 在不同危險化學品事故區域應採取的具體應對措施
5 附則
6 附件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
1.2 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昆明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昆明市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1.3 工作原則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體現以人為本,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落到實處。一旦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實施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點,維護全市安全和社會穩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原則:堅持生命救助第一、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1.4 適用范圍
在我市轄區內發生的各類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
1.5 啟動標准
在我市轄區內發生的各類危險化學品事故,有下列情況之一應當啟動本預案:
(1)發生一次死亡(含失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2)危險化學品由於泄漏、火災、爆炸等各種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較多人員急性中毒、傷害或死亡等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及其他對社會有較大危害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3)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2 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組織機構
2.1.1 成立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市長;
副總指揮:市政府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秘書長、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和駐昆防化部隊負責人;
成員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市總工會、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市氣象局、市民政局、市國資委、市建設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工商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市商務局、市監察局、市新聞辦、有關縣(市)區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駐昆防化部隊等。
2.1.2 成立現場指揮部
在處置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市應急指揮部在現場設立現場指揮部。
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市政府分管安全監管的副市長或副市長指定的人員;
現場指揮部成員:事發地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縣(市)區有關部門責任人、應急隊伍負責人等組成。
2.2 工作職責
2.2.1 指揮部職責
指揮部負責組織實施全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1)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後,根據《昆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九.預案啟動)啟動本預案,總指揮或總指揮委託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擬定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2)發生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社會媒體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3)負責組織全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指導各部門、各縣(市)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演練及救援工作。
現場指揮部職責
以搶救受災人員生命、控制事態擴大為第一目標,按照本應急預案和現場實際情況,負責受災人員搶救和搶險救災工作;向上級匯報和向社會媒體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2.2.2 成員單位職責
(1)市政府辦公廳:承接危險化學品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報告事故和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落實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關於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2)市安監局:負責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監督、檢查、指導各縣(市)區政府和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和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組織全市應急救援模擬演習;負責建立應急救援專家組,組織專家開展應急救援咨詢服務工作;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調查處理。
(3)市公安局:負責制定人員疏散和事故現場警戒預案。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安管理;對事故現場區域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無關車輛進入危險區域,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4)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制定公安消防部隊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預案。負責事故現場的偵檢、警戒、救護、控險、滅火、堵漏、輸轉、洗消、清理等任務。
(5)市衛生局:負責制定受傷人員治療與救護應急預案。確定受傷人員專業治療與救護定點醫院,培訓相應醫護人員;指導定點醫院儲備相應的醫療器材和急救葯品;負責事故現場調配醫務人員、醫療器材、急救葯品,組織現場救護及傷員轉移。負責統計傷亡人員情況。
(6)市財政局:負責做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所需資金的財政預算。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資金的保障。
(7)市環保局:負責組織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監測,及時測定事故現場危害物質的成分及可能影響區域的濃度。對可能存在較長時間環境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並進行監測;事故得到控制後指導現場遺留危險物質對環境產生污染的消除。負責調查重大危險化學品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
(8)市交通局:負責指定搶險運輸單位。負責監督搶險車輛的保養,駕駛人員的培訓,負責組織事故現場搶險物資和搶險人員的運送。
(9)市質監局:負責組織對事故所涉及的特種設備的檢測、認定,組織專家對事故現場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的處置提出建議和意見,負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
(10)市總工會:負責維護在危險化學品事故中受害群眾的合法權益,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現場救護、善後處理工作,參與事故調查。
(11)市監察局: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12)市工商局:負責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市場經營活動,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13)市氣象局:負責氣象資訊報告並提供相應的技術保障,為事故現場提供風向、風速、溫度、氣壓、濕度、雨量等氣象資料,組織專業隊伍,預測預報火勢蔓延、有毒氣體擴散的方向、速度和范圍等。
(14)市民政局:負責組織搶險器材和物資的調配,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實施災害生活救助。
(15)市國資委、市建設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市商務局:負責制定本部門事故搶險預案,參與組織、協調專家組、搶險設備和器材,並參與搶險。
(16)市新聞辦:負責組織、協調事故新聞的發布。
(17)有關縣(市)區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制定人員疏散預案。動員、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地進行全面管理。
(18)駐昆防化部隊:根據救援工作要求,組織部隊參加現場救援等工作。
3 現場救援專業組的建立及職責
市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實際情況,成立下列救援專業組:
(1)現場處置組:負責事故現場的偵檢、警戒、救護、控險、滅火、堵漏、輸轉、洗消、清理等任務。該組由市公安消防支隊、企業義務消防搶險隊伍組成(必要情況下請駐昆防化部隊參加),具體工作由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牽頭和協調。
(2)傷員搶救組: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並護送重傷人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該組由市衛生局組織具有相應能力的醫院組成。醫療機構應根據傷害和中毒的特點實施搶救,具體工作由市衛生局負責。
(3)安全疏散組: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周圍物資轉移等工作。由市公安局、事故單位安全保衛人員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組成,具體工作由市公安局負責。
(4)安全警戒組:負責布置安全警戒,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在人員疏散區域進行治安巡邏。該組由市公安局、當地政府和事故單位組成,具體工作由市公安局負責。
(5)搶險設備、物資供應組:負責組織搶險設備、器材和物資的供應,組織搶險設備器材進場,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負責搭建現場指揮部帳篷,為救援搶險人員提供後勤保障,協調指導轉移群眾和實施災害生活救助。由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國資委、市建設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市商務局等部門組成,按職能負責搶險設備、物資供應。具體工作由市民政局負責。
(6)環境監測組:負責對大氣、水體、土壤等進行環境即時監測,確定危險物質的成分及濃度,確定污染區域范圍,提出應急疏散方案,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制定環境修復方案並組織實施。該組由環境監測及化學品檢測機構組成,具體工作由市環保局負責。
(7)氣象監測組:負責對氣象進行適時監測。為事故現場提供風向、風速、溫度、氣壓、濕度、雨量等氣象資料,具體工作由市氣象局負責。
(8)專家咨詢組: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為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指導。該組由市安監局、市質監局、市公安消防支隊、市環保局、市化工建材行業協會和有關專家組成,具體工作由市安監局負責。
4 應急救援程序
4.1 事故報告與報警
(1)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處置,並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安監、公安、消防、環境保護、質監、衛生和氣象等部門,各部門接到報告後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
(2)縣(市)區人民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後,立即按照本縣(市)區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好指揮、領導工作。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公安、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按照當地應急救援預案要求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縣(市)區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立即採取必要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3)縣(市)區政府確定危險化學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應立即向市政府辦公廳報告,請求市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給予支援。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接到通知後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市政府確定危險化學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立即向省政府辦公廳報告,請求省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揮部給予支援。
4.2 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區域劃分
危險化學品事故根據危害范圍分為3個區域:
(1)事故中心區域:中心區域即距事故現場0~500m的區域。此區域危險化學品濃度指標高,有危險化學品擴散,並伴有爆炸、火災發生,建築物設施及設備損壞,人員急性中毒。
(2)事故波及區域:事故波及區域即距事故現場500~1000m的區域。該區域空氣中危險化學品濃度較高,作用時間較長,有可能發生人員或物品的傷害或損壞。
(3)受影響區域:受影響區域是指事故波及區外可能受影響的區域,該區域可能有從中心區和波及區擴散的小劑量危險化學品危害。
4.3 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別及處置措施
危險化學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災(爆炸)兩大類。其中,泄漏分為液體泄漏和氣體泄漏,火災分為固體火災、液體火災和氣體火災。主要原因又分為人為操作失誤、設備缺陷和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針對事故不同類型,採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控制、滅火、點火、隔絕、堵漏、攔截、稀釋、中和、覆蓋、泄壓、轉移、收集等。
4.3.1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置措施
(1)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
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為了在現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置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2)泄漏源控制
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
堵漏。採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
(3)泄漏物處理
圍堤堵截:築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氣雲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於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
破壞燃燒條件: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於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物處置: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4.3.2 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1)先控制,後消滅
針對危險化學品火災的火勢發展蔓延快和燃燒面積大的特點,積極採取統一指揮、以快制快;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分割包圍、速戰速決的滅火戰術。
(2)撲救人員應佔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採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應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燃燒的危險化學品及燃燒產物是否有毒。
(3)正確選擇最適合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
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范圍,然後逐步撲滅火勢。
對有可能發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一的撤退信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撤退信號應格外醒目,能使現場所有人員都看到或聽到,並應經常演練)。
(4)消滅余火
火災撲滅後,仍然要派人監護現場,消滅余火。起火單位應當保護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協助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調查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責任,未經公安監督部門和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災現場。
4.4 在不同危險化學品事故區域應採取的具體應對措施
(1)事故中心區域。事故中心區的救援人員需要全身防護,並佩戴隔絕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斷事故源、搶救傷員、保護和轉移其它危險化學品、清除滲漏液態毒物、進行局部的空間洗消及封閉現場等。非搶險人員撤離到中心區域以外後應清點人數,並進行登記。事故中心區域邊界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2)事故波及區域。該區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導防護、監測污染情況,控制交通,組織排除滯留的危險化學品氣體。視事故實際情況組織人員疏散轉移。事故波及區域人員撤離到該區域以外後應清點人數,並進行登記。事故波及區域邊界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3)受影響區域。該區救援工作重點放在及時指導群眾進行防護,對群眾進行有關知識的宣傳,穩定群眾的思想情緒,做基本應急准備。

10. 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應向什麼方向疏散

發現危險化學品事故後,應該向上風方向疏散。
避免有毒氣體揮發至空氣中引起中毒現象。另外還需要向高處跑,避免液體化學物質向低處匯集。

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應急處理基本程序
一、隔離、疏散
1.建立警戒區域事故發生後,應根據化學品泄漏擴散的情況或火焰熱輻射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並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建立警戒區域時應注意以下幾項:
(1)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並有專人警戒;
(2)除消防、應急處理人員以及必須堅守崗位的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3)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
2.緊急疏散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1)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採用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並有相應的監護措施;
(2)應向側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窪處滯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二、防護
根據事故物質的毒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並根據防護等級按標准配備相應的防護器具。

三、詢情和偵檢
1.詢問遇險人員情況,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
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3.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四、現場急救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
1.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⑴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
⑵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
⑶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
⑷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
⑸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備防爆功能。
2.現場處理
⑴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⑵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時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⑶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⑷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採用40~42℃恆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⑸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清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3.使用葯物治療,對症治療,嚴重者送醫院觀察治療。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