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數控怎麼編程
① 怎麼學習數控編程
一般來講,數控編程過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分析零件圖樣、工藝處理、數值計算、編寫加工程序單、製作控制介質、程序校驗和首件試加工。 數控編程的具體步驟與要求如下: 1.分析零件圖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狀和熱處理要求等,以便確定該零件是否適合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或適合在哪種數控機床上加工。同時要明確加工的內容和要求。 2.工藝處理 在分析零件圖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分析,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如採用的工夾具、裝夾定位方法等)、加工路線(如對刀點、換刀點、進給路線)及切削用量(如主軸轉速、進給速度和背吃刀量等)等工藝參數。數控加工工藝分析與處理是數控編程的前提和依據,而數控編程就是將數控加工工藝內容程序化。制定數控加工工藝時,要合理地選擇加工方案,確定加工順序、加工路線、裝夾方式、刀具及切削參數等;同時還要考慮所用數控機床的指令功能,充分發揮機床的效能;盡量縮短加工路線,正確地選擇對刀點、換刀點,減少換刀次數,並使數值計算方便;合理選取起刀點、切入點和切入方式,保證切入過程平穩;避免刀具與非加工面的干涉,保證加工過程安全可靠等。有關數控加工工藝方面的內容,我們將在第2章2.3節及2.4節中作詳細介紹。 3.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的幾何尺寸、確定的工藝路線及設定的坐標系,計算零件粗、精加工運動的軌跡,得到刀位數據。對於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如由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的輪廓加工,要計算出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幾何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如果數控裝置無刀具補償功能,還要計算刀具中心的運動軌跡坐標值。對於形狀比較復雜的零件(如由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需要用直線段或圓弧段逼近,根據加工精度的要求計算出節點坐標值,這種數值計算一般要用計算機來完成。有關數值計算的內容,我們將在第3章中詳細介紹。 4.編寫加工程序單 根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刀具號碼、刀具補償量、機床輔助動作及刀具運動軌跡,按照數控系統使用的指令代碼和程序段的格式編寫零件加工的程序單,並校核上述兩個步驟的內容,糾正其中的錯誤。 5.製作控制介質 把編制好的程序單上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作為數控裝置的輸入信息。通過程序的手工輸入或通信傳輸送入數控系統。 6.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編寫的程序單和制備好的控制介質,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切才能正式使用。校驗的方法是直接將控制介質上的內容輸入到數控系統中,讓機床空運轉,以檢查機床的運動軌跡是否正確。在有CRT圖形顯示的數控機床上,用模擬刀具與工件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更為方便,但這些方法只能檢驗運動是否正確,不能檢驗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要進行零件的首件試切。當發現有加工誤差時,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加以修正,直至達到零件圖紙的要求。 二數控編程的方法 數控編程一般分為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兩種。 1.手工編程 手工編程就是從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數值計算、編寫零件加工程序單、製作控制介質到程序校驗都是人工完成。它要求編程人員不僅要熟悉數控指令及編程規則,而且還要具備數控加工工藝知識和數值計算能力。對於加工形狀簡單、計算量小、程序段數不多的零件,採用手工編程較容易,而且經濟、及時。因此,在點位加工或直線與圓弧組成的輪廓加工中,手工編程仍廣泛應用。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特別是具有非圓曲線、列表曲線及曲面組成的零件,用手工編程就有一定困難,出錯的概率增大,有時甚至無法編出程序,必須用自動編程的方法編製程序。 2.自動編程 自動編程是利用計算機專用軟體來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編程人員只需根據零件圖樣的要求,使用數控語言,由計算機自動地進行數值計算及後置處理,編寫出零件加工程序單,加工程序通過直接通信的方式送入數控機床,指揮機床工作。自動編程使得一些計算繁瑣、手工編程困難或無法編出的程序能夠順利地完成。 小結: 本章主要講述了數控設備的產生和發展、數控機床的加工原理、數控加工特點及應用以及數控編程的基礎知識。要求讀者了解數控設備產生及發展的過程,數控機床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數控機床的加工特點。掌握數控編程的主要內容及步驟,並能根據零件形狀及生產周期選擇合適的加工方法。
② 數控加工中心函數曲線的走刀路線編程
這個用軟體編程吧,宏實在是太麻煩了,數學真的很不好學!
③ 數控車床怎麼加工樣條曲線
可以進行宏編程,可以了用MASTER Cam
④ 數控編程的步驟,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
1、分析零件圖 首先要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狀和熱處理要求等,回以便確定答該零件是否適合在數控機床上加工。
2、工藝處理 在分析零件圖的基礎上進行工藝分析,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法。
3、數值計算 耕根據零件圖的幾何尺寸、確定的工藝路線及設定的坐標系,計算零件粗、精加工運動的軌跡,得到刀位數據。
4、編寫加工程序單 根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刀具號碼、刀具補償量、機床輔助動作及刀具運動軌跡。
5、製作控制介質 把編制好的程序單上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作為數控裝置的輸入信息。
6、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 編寫的程序和制備好的控制介質,必須經過校驗和試刀才能正式使用。
⑤ 數控銑中曲線怎麼編程
曲線的話 手工是比較困難的 它不像圓弧之類的
曲線跟圓弧不一樣
曲線的話 一般要用宏程序 或者 自動變成軟體 來完成
⑥ 誰會數控車正弦曲線編程
用G71和宏指令吧(必須要宏指令)
我有橢圓的不知道你要不要
t0101
m03 s480
#1=0*pi 循環控制
#2=pi/2 橢圓取90度角
g00 x210 z5 棒料直徑200
g71 u2 r2p*** q*** x0.1 z0.1 f200 (***代表循環起終的程序行號 )
g00 x0 z0
while #1 le #2
#3=70*sin[#1] 橢圓短軸長70mm 與X軸重合,橢圓的參數方程自己會吧x=a*sin@ z=b*cos@ @代表某一角(利用橢圓方程求出x,z也可以 只不過用到開方)
#4=140*cos[#1] 橢圓長軸140 與機床Z軸重合(橢圓圓心點此時正好在工件坐標原點上 需要修改#4)
#5=140-#4
#6=-#5 這個#5、#6對#4的轉換很重要 把橢圓起點轉換到工件坐標系原點上了(自己體會,試著改改參數,可以變換橢圓中心位置哦,取的橢圓弧長就變了)
g01 x[#3] z[#6] f120 利用直線插補逼近橢圓
#1=#1+pi/180
endw
……自己寫
這個橢圓程序我驗證過 還不錯
用直接求解橢圓方程的X,Z解也可以 只不過不是像我用角度控制循環 用累加做循環控制也可以 其他曲線方程都類似 不難
*_* 你個的分太少了
要不俺會把程序詳細都給你的 打字很累啊(忘了告訴你我用的是華中系統的 別的系統你只改G71程序段就可以了)
這次修改正確了 while循環應包含在G71程序之內
⑦ 特殊曲線在數控車削中如何進行編程
使用ug或者Mastercam軟體輕松搞定!
⑧ 數控車床圓弧怎麼編程
1、圓弧插補指令分為順時針圓弧插補指令G02和逆時針圓弧插補指令G03。圓弧插補的順逆專方向判斷:屬沿圓弧所在平面(如XZ平面)的垂直坐標軸的負方向(-Y)看去,順時針方向為G02,逆時針方向為G03。
⑨ 數控車床雙曲線的編程方法
G76 P (m) (r) (α) Q(△dmin) R(d)
G76 X(U) Z(W) R(I) F(f) P(k) Q(△d)
式中: m - 精加工重復次數;
r - 倒角量;
α - 刀尖角;
△ dmin--最小切入量;
d-精加工餘量;
X(U) Z(W) - 終點坐標;
I - 螺紋部分半徑之差,即螺紋切削起始點與切削終點的半徑差。加工圓柱螺紋時,i=0。加工圓錐螺紋時,當X向切削起始點坐標小於切削終點坐標時,I為負,反之為正。
k - 螺牙的高度 (X軸方向的半徑值);
△ d - 第一次切入量(X軸方向的半徑值);
f - 螺紋導程。
⑩ 數控機床怎樣進行編程序
數控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又稱數控機床編程)是指編程者(程序員或數控機床操作者)根據零件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編制出可在數控機床上運行以完成規定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的過程。具體來說,數控機床編程是由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開始到程序檢驗合格為止的全部過程。
數控機床編程步驟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
- 確定該零件應安排在哪類或哪台機床上進行加工。
- 採用何種裝夾具或何種裝卡位方法。
- 確定採用何種刀具或採用多少把刀進行加工。
- 確定加工路線,即選擇對刀點、程序起點(又稱加工起點,加工起點常與對刀點重合)、走刀路線 、程序終點(程序終點常與程序起點重合)。
- 確定切削深度和寬度、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切削參數。
- 確定加工過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卻液、是否需要換刀、何時換刀等。
2.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數控機床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3.編寫加工程序單
常用數控機床編程指令
一組有規定次序的代碼符號,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單元存貯、傳遞和操作。
坐標字:用來設定機床各坐標的位移量由坐標地址符及數字組成,一般以X、Y、Z、U、V、W等字母開頭,後面緊跟「-」或「-」及一串數字。
准備功能字(簡稱G功能):
指定機床的運動方式,為數控系統的插補運算作準備由准備功能地址符「G」和兩位數字所組成,G功能的代號已標准化,見表2-3;一些多功能機床,已有數字大於100的指令,見表2-4。常用G指令:坐標定位與插補;坐標平面選擇;固定循環加工;刀具補償;絕對坐標及增量坐標等。
輔助功能字:用於機床加工操作時的工藝性指令,以地址符M為首,其後跟二位數字,常用M指令:主軸的轉向與啟停;冷卻液的開與停;程序停止等。
進給功能字:指定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速度進給功能字以地址符「F」為首,後跟一串字代碼,單位:mm/min(對數控車床還可為mm/r)三位數代碼法:F後跟三位數字,第一位為進給速度的整數位數加「3」,後二位是進給速度的前二位有效數字。如1728mm/min指定為F717。二位數代碼法:F後跟二位數字,規定了與00~99相對應的速度表,除00與99外,數字代碼由01向98遞增時,速度按等比關繫上升,公比為1.12。一位數代碼法:對速度檔較少的機床F後跟一位數字,即0 ~9來對應十種預定的速度。直接指定法:在F後按照預定的單位直接寫上要求的進給速度。
主軸速度功能字:指定主軸旋轉速度以地址符S為首,後跟一串數字。單位:r/min,它與進給功能字的指定方法一樣。
刀具功能字:用以選擇替換的刀具以地址符T為首,其後一般跟二位數字,該數代表刀具的編號。
模態指令和非模態指令 G指令和M指令均有模態和非模態指令之分模態指令:也稱續效指令,一經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出現同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時才失效。見表2-3、表2-6 N001 G91 G01 X10 Y10 Z-2 F150 M03 S1500; N002 X15; N003 G02 X20 Y20 I20 J0; N004 G90 G00 X0 Y0 Z100 M02; 非模態指令:非續效指令,僅在出現的程序段中有效,下一段程序需要時必須重寫(如G04)。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後,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或計劃)及數值計算獲得的數據,按照數控系統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碼格式編寫加工程序等。編程者除應了解所用數控機床及系統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還應具備與機械加工有關的工藝知識,才能編制出正確、實用的加工程序。
4.製作控制介質,輸入程序信息
程序單完成後,編程者或機床操作者可以通過CNC機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將程序信息鍵入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也可以根據CNC系統輸入、輸出裝置的不同,先將程序單的程序製作成或轉移至某種控制介質上。控制介質大多採用穿孔帶,也可以是磁帶、磁碟等信息載體,利用穿孔帶閱讀機或磁帶機、磁碟驅動器等輸入(輸出)裝置,可將控制介質上的程序信息輸入到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
5.程序檢驗
編制好的程序,在正式用於生產加工前,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做零件試加工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程序進行修改和調整,檢查--修改--再檢查--再修改……這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直到獲得完全滿足加工要求的程序為止。
上述編程步驟中的各項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樣的編程方式稱為「手式編程」。在各機械製造行業中,均有大量僅由直線、圓弧等幾何元素構成的形狀並不復雜的零件需要加工。這些零件的數值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數不多,程序檢驗也容易實現,因而可採用手工編程方式完成編程工作。由於手工編程不需要特別配置專門的編程設備,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外,手工編程仍然是一種運用十分普遍的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編程中的代碼
數控機床編程編制過程
把圖紙上的工程語言變為數控裝置的語言,並把它記錄在控制介質上。
數控機床編程的主要內容
- 分析圖樣、確定工藝過程:進行零件工藝分析,確定加工路線、切削用量等工藝參數。
- 數值計算:對形狀簡單的零件(如直線和圓弧組成的零件)的輪廓加工,計算幾何元素的起點、終點、圓弧的圓心、兩元素的交點或切點的坐標值等;對形狀復雜的零件(如非圓曲線、曲面組成的零件),用直線段或圓弧段逼近,由精度要求計算出節點坐標值,這種情況可用計算機完成數值計算。
- 編寫零件加工程序單編程人員根據數控系統規定的功能指令代碼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編寫加工程序單。
- 程序校驗與首件試切在有CRT圖形顯示屏的數控機床上,用模擬刀具與工件切削過程的方法進行檢驗,此方法只能檢驗出運動軌跡是否正確,不能查出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要進行零件首件試切。
數控機床編程程序段格式
每個程序段是由程序段編號,若干個指令(功能字)和程序段結束符號組成。
需要說明的是,數控機床的指令格式在國際上有很多標准,並不完全一致。而隨著數控機床的發展,不斷改進和創新,其系統功能更加強大和使用方便,在不同數控系統之間,程序格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具體進行某一數控機床編程時,要仔細了解其數控系統的編程格式,參考該數控機床編程手冊。
數控代碼
國際標准化組織碼:ISO代碼
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標准碼:EIA代碼
兩者表示的符號相同,但編碼孔的數目和排列位置不同。其特點為:
- EIA碼為補奇代碼,第5列為補奇列;ISO代碼為補偶碼,第8列為補偶列。
- ISO代碼有特徵可尋,數字碼在第5、6列都有孔,字母碼在第7列都有孔;EIA代碼無特徵。
- ISO比EIA代碼信息量大。
常用的數控標准有以下幾方面:
- 數控的名詞術語;
- 數控機床的坐標軸和運動方向;
- 數控機床的字元編碼(ISO、EIA)
- 數控編程的程序段格式;
- 准備功能(G代碼)和輔助功能(M代碼);
- 進給功能、主軸功能和刀具功能。
我國許多數控標准與ISO標准一致。
數控程序結構
數控程序由程序編號、程序內容和程序結束段組成。例如:
O 001 程序編號
N001 G92 X40.0 Y30.0 ;
N002 G90 G00 X28.0 T01 S800 M03 ;
N003 G01 X-8.0 Y8.0 F200 ;
N004 X0 Y0 ; 程序內容
N005 X28.0 Y30.0 ;
N006 G00 X40.0 ;
N007 M02 ; 程序結束段
程序編號
採用程序編號地址碼區分存儲器中的程序,不同數控系統程序編號地址碼不同,如O、P、%等。
程序內容
由若干個程序段組成,每個程序段由一個或多個指令字構成,每個指令字由地址符和數字組成,它代表機床的一個位置或一個動作,每一程序段結束用「;」號。
程序結束段
以程序結束指令M02或M30作為整個程序結束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