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什麼儀器是我國自研製的
『壹』 這台()的一起是我國科學家自行研製的()寫「精」字組成的詞語
這台(精密)的儀器是我國
科學家
自行研製的。
『貳』 如圖所示,是我國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自主研製的「海洋氣候監測浮標」,其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
浮標受到的來浮力是源F 浮 =G=mg=2.06×10 3 kg×10N/kg=2.06×10 4 N. 它浸入海水的體積是V 排 =
故答案為:2.06×10 4 ;2. |
『叄』 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的儀器,地動儀是我國漢代科學家誰發明的
我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發明的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架測驗地震的儀器。
『肆』 哪些東西是我國最早發明的
四大發明 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
還有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歷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歷》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鑒》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秘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世界最早的潛望鏡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魚
傑出的機械——指南車
火葯的發明
火柴的發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氣
會燃燒的石頭——煤的開發和利用
張衡的地動儀
最早的測風儀
雲向西 雨沒犁——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溫度觀測儀和降水觀測儀
天氣預報
古老的物候歷
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涇往洛—一鄭國渠
貫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
我國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魚
我國最早的潮汐圖——竇叔蒙《濤時圖》
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青銅時代——銅礦開采
煮海為鹽——鹽鹵開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狀》
草木魚蟲鳥獸——動植物分類
舉杯邀明月 把酒問青天——制曲和釀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礦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特色鮮明的《王禎農書》
精耕細作五穀豐登
茶的種植與茶文化
魯桑百豐綿綿——桑蠶技術
濟世之谷——豆類植物的栽培和豆類食品
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善其事 利其器——鐵犁的發明
蓄力播種機——三角耬
揚場工具——扇車
水利灌溉機械——龍骨水車
兩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魚塘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栽培技術
地下渠道——坎兒井
望齊侯之色——中醫的診斷術和治療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神農嘗百草——中草葯治病
伏羲制九針——針灸療法
華陀麻醉術——麻沸散
免疫法——種痘術
養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鐵的冶煉技術
百煉成鋼——多種多樣煉鋼技術
黃銅和鋅的冶煉
中國銀——含鎳白銅的冶煉和西傳
水法冶金——膽銅法
三大鑄造技術
糧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記錄里程的車輛——記里鼓車
縱橫馳騁——蹄鐵術與馬蹬的發明
魯班與鋸刨傘的發明
巨龍橫卧——萬里長城
世界第八奇跡——秦兵馬俑
巧奪天工——風格獨具的橋梁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隋大興城
宮殿建築的瑰寶——故宮
最高最占老的重樓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不沉之舟之奧秘——水密隔艙
運河船閘
大風起兮車如飛——風帆和帆車
飛行者的至寶——降落傘
凌波之至寶——舵
高效率的推進工具——櫓
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風箏
天文與地文航海技術
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騎士階層」的大敵——火葯及火葯武器
兵學聖典——《孫子兵法》
戰車戰船
異彩紛呈的冷兵器
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造紙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術
木活字印刷術和檢字盤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我國最早的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紡織技術
手搖腳踏紡車
織機和提花機
染料和染色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我國最早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通鑒紀事本末》
我國古代最大的網路全書——《永樂大典》
我國古代書籍裝幀形式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銅器與金文
『伍』 世界上第一台檢測地震的儀器是我國古代哪個科學家發明的
我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版地動儀.
這架儀權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樽,四周有八個龍頭,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各自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有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儀器的內部中央有一根銅質「懸垂擺」,柱旁有八條通道,稱為「八道,還有巧妙的機關.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時,懸垂擺撥動小球通過「八道」,觸動機關,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吐出銅球,落到銅蟾蜍的嘴裡,發生很大的聲響.於是人們就可以知道地震發生的方向.
經過公元134年的甘肅西南部的地震試驗,完全證實了它檢測地震的准確性.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可惜的是東漢地動儀早已失傳,現在我們看到的地動儀都是後人根據史籍復原的.
由於地動儀只是記錄了地震的大致方向,而非記錄地震波,所以相當於是驗震器,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地震儀.
『陸』 我國第一台太陽射電望遠鏡是什麼時候研究成功的
我國第一台太陽射電望遠鏡,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籌備處的研究人員和有關部門共同試製成內功的,於容1965年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籌備處七里渠工作站正式安裝使用。
射電望遠鏡不同於一般的光學望遠鏡,它不是通過光線而是通過太陽發射出的無線電波來觀測太陽,掌握太陽輻射能量的變化規律以及這些變化對地球的影響。設在露天的拋物面反射天線,把它所接收到的從太陽上發出的微弱電波傳到室內的接收機里,接收機再把電波放大並自動記錄下來。根據這些記錄,就可以研究太陽活動的情況,掌握太陽輻射能量的變化規律以及這些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有強弱不同的無線電波輻射現象,這些天體有的發光,有的不發光。光學望遠鏡只能觀測能發光的天體,而射電望遠鏡則可以不受這種限制,可解釋一些光學望遠鏡所不能解釋的天體物理現象。有了這種儀器,我國天文工作者在觀測太陽時就可以不受天氣的影響,並且能看到一些過去用光學望遠鏡看不到的太陽物理現象。
『柒』 這就是我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那麼這個儀器的名稱叫什麼
司南
司南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還不是指南針。
早在兩千多年前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國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並發現一種長條的石頭能指南北,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磁石的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我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做司南。
(
司南的「司」就是「指」的意思。
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書中和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的《論衡》書中的記載,以及現代科學考石學家的考證和所制的司南模型,說明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古代稱慈石,用慈愛來描述磁石吸鐵現象)製成湯勺形,由其勺柄指示南方。而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管子》書中和《山海經》書中便有了關於慈石的記載,而在這一時期的《鬼穀子》書中和《呂氏春秋》書中還進一步有了慈石吸鐵的記載。這可以說是古代最早的磁指南器,現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其他地方的許多博物館都有司南的模型展出。這里要指出關於指南車的問題,歷史上傳說黃帝(約公元前47世紀)和西周周公(約公元前21世紀)曾製造和使用指南車,但是經過後來的文獻考證和模型製作試驗,都已證明指南車與指南針沒有關系,漢代以後
的指南車是依靠機械結構,而不是依靠磁性指南的。現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中也有指南車的模型展出。
『捌』 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什麼時候發射
火星探測器,是一種用來探測火星的人造航天器,包括從火星附近掠過的太空回船、環繞火星運行的人造答衛星、登陸火星表面的著陸器、可在火星表面自由行動的火星漫遊車以及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船等。
1960年,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1965年,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它是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隨後美、蘇、歐、日等國相繼發射了數十個火星探測器
預期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一次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采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進行一次小行星探測;劃一次木星和行星的探測。
『玖』 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預警機是(
我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預警機是空警一號。
中國空警一號預警機是中國空軍利用前蘇版聯Tu-4轟炸機改裝的預警機權。
1970年8月開始,中國空警一號預警機分兩個階段進行試飛。由於「843」雷達適用於高空、水面、沙漠上空的目標,但在探測低空目標時,受地面雜波影響,效果非常不理想。
另外,由於當時國內無機載預警雷達,中國空警一號預警機研製工作於1971年9月終止。該機現在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珍藏。
(9)這台什麼儀器是我國自研製的擴展閱讀:
空警一號性能參數
1、乘員:10-12人。
2、機長:30.18米。
3、動力裝置:原機裝Ash-73TK螺槳發動機。換裝渦槳六渦槳發動機4台,單台功率4250馬力。
4、最大起飛重量:54,500千克。
5、最大航程:5,100千米。
6、最大速度:558千米/小時。
空警一號主要設備
「843」雷達,雷達旋轉天線罩直徑7米,厚2米。中型目標高度1,500米,控測距離220千米;目標高度1,000米,探測距離208千米;目標高度500米,控測距離200千米。小型目標高度10,000米,探測距離269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