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的含義
㈠ 數控編程是什麼
數控編程是數控加工准備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計算走刀軌跡,得出刀位數據;編寫數控加工程序;製作控制介質;校對程序及首件試切。有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兩種方法。總之,它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
數控編程分為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手工編程是指編程的各個階段均由人工完成。對於幾何形狀復雜的零件需藉助計算機使用規定的數控語言編寫零件源程序,經過處理後生成加工程序,稱為自動編程。
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先進的數控系統不僅向用戶編程提供了一般的准備功能和輔助功能,而且為編程提供了擴展數控功能的手段。FANUC 6M數控系統的參數編程,應用靈活,形式自由,具備計算機高級語言的表達式、邏輯運算及類似的程序流程,使加工程序簡練易懂,實現普通編程難以實現的功能。
數控編程同計算機編程一樣也有自己的"語言",但有一點不同的是,現在電腦發展到了以微軟的Windows為絕對優勢佔領全球市場.數控機床就不同了,它還沒發展到那種相互通用的程度,也就是說,它們在硬體上的差距造就了它們的數控系統一時還不能達到相互兼容.所以,當我們要對一個毛坯進行加工時,首先要以我們已經擁有的數控機床的數控系統編程.
雖然,每個數控系統的編程語言和指令各不相同,但其間也有很多相通之處.
數控編程的定義:
具體地說,數控編程是指根據被加工零件的圖紙和技術要求、工藝要求,將零件加工的工藝順序、工序內的工步安排、刀具相對於工件運動的軌跡與方向、工藝參數及輔助動作等,用數控系統所規定的規則、代碼和格式編製成文件,並將程序單的信息製作成控制介質的整個過程。
一.G代碼(准備功能)
1.1機械坐標系與機械座標點的設定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工件坐標系設定 G50
最快速移動 G00 G00
1.1普通加工(直線插補,圓弧插補,車螺紋)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直線插補 G01 G01
圓弧插補 G02/G03 G02/G03
車螺紋 G32 G76
1.2固定循環或復合循環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西門子 廣東數控
外圓車銷固定循環 G71
端面車銷固定循環 G90
螺紋車銷固定循環
1.3調用宏程序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二.M代碼(輔助功能)
2.1主軸正反轉與停止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橫軸Z
眾軸X
主軸正轉 M03
主軸反轉 M04
主軸停止 M05
2.2冷卻液開關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數控
冷卻液開 M07 M08
冷卻液關 M09
2.3調用子程序應用
M98調用子程序
M99子程序結束
數控車床 華中世紀星 FANUC 西門子 廣東數控
切刀切槽G75
進給量R
切削速度 F
三.F,S,T的設置
㈡ 數控加工是什麼意思
數控加工是指在數控機床上進行零件加工的一種工藝方法,數控機床加工與傳統機床加工的工藝規程從總體上說是一致的,但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用數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機械加工方法。它是解決零件品種多變、批量小、形狀復雜、精度高等問題和實現高效化和自動化加工的有效途徑。
(2)什麼是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的含義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數控機床一開始就選定具有復雜型面的飛機零件作為加工對象,解決普通的加工方法難以解決的關鍵。數控加工的最大特點是用穿孔帶(或磁帶)控制機床進行自動加工。由於飛機、火箭和發動機零件各有不同的特點:
飛機和火箭的零、構件尺寸大、型面復雜;發動機零、構件尺寸小、精度高。因此飛機、火箭製造部門和發動機製造部門所選用的數控機床有所不同。
在飛機和火箭製造中以採用連續控制的大型數控銑床為主,而在發動機製造中既採用連續控制的數控機床,也採用點位控制的數控機床(如數控鑽床、數控鏜床、加工中心等)。
㈢ 數控自動編程那些字母分別是什麼意思
1.數控編程指令——外圓切削循環
指令:G90X(U)_Z(W)_F_;
例:G90X40.Z40.F0.3;
X30.;
X20.;2.數控編程指令——端面切削循環
指令:G94X(U)_Z(W)_F_;
例如:G90X40.Z-3.5.F0.3;
Z-7.;
Z-10.;3.數控編程指令——外圓粗車循環
指令:G71U_R_;
G71P_Q_U_W_F_;
精車:G70P_Q_F_;
U每次進給量,
R每次退刀量,
P循環起始行號,
Q循環結束行號,
U精加工徑向餘量,
W精加工軸向餘量。4.數控編程指令——端面粗車循環
指令:G72W_R_;
G72P_Q_U_W_F_;
精車:G70P_Q_F_;(字母含義同3)5.數控編程指令——固定形式粗車循環
指令:G73P_Q_I_K_U_W_D_F_;
I粗車是徑向切除的總餘量(半徑值),
K粗車是軸向切除的總餘量,
D循環次數,(其餘字母含義同3). 6.數控編程指令——刀尖半徑補償指令
指令:G41
G01
G42 X(U)_Z(w)_;
G00
G40
注意:(1).G41,G42,G40指令不能與圓弧切削指令寫在同一程序段內。(2).在調用新刀具前或更改刀具補償方向時,必須取消前一個刀具補償。字串6 (3).在G41或G42程序段後面加G40程序段,便可以取消刀尖半徑補償。7.數控編程指令——錐面循環加工
指令:G90X(U)_Z(W)_I_F_;
例如:G90X40.Z-40.I-5.F0.3;
X35.
X30.
I切削始點與圓錐面切削終點的半徑差。8.數控編程指令——帶錐度的端面切削循環指令
指令:G94X(U)_Z(W)_K_F_;
K端面切削始點至終點位移在Z方向的坐標值增量值。9.數控編程指令——簡單圓弧加工
指令:G02 I_K_
X(U)_Z(W)_ F_;
G03 R_;10.數控編程指令——深空加工
指令:G74R_;
G74Z(W)_Q_;
R每次加工退刀量,
Z鑽削總深度,
Q每次鑽削深度,11.數控編程指令——G75指令格式
指令:G75R_;
G75X(U)_Z(W)_P_Q_R_F_;
R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
X最大切深點的X軸絕對坐標,
Z最大切深點的Z軸絕對坐標,
P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半徑值),
Q徑向切完一個刀寬後,在Z的移動量,
R刀具切完槽後,在槽底沿-Z方向的退刀量。12.數控編程指令——子程序調的用
指令:M98P**** ****;
例如:M98P42000; 字串7
表明調用子程序2000兩次。
M98P2;
表明調用2號程序一次。13.數控編程指令——等螺距螺紋切削指令
指令:G32(U)_Z(W)_F_;
X,Z為螺紋終點的絕對坐標,
例如:G32X29.Z-35.F2.;
G00X40.;
Z5.;
X28.2;
G32Z-35.F0.2;
G00X40.;
Z5.;
X28.2;14.數控編程指令——螺紋切削固定循環指令
指令:G92X(U)_Z(W)_R_F_;
R=0時切削圓柱螺紋。
例如:G92X29.Z-35.F0.2;
X28.2;
X27.6;
X27.4;15.數控編程指令——多線螺紋切削指令
指令:X(U)_Z(W)_F_P_;
F長軸方向的導程。
P螺紋線數和起始角。
例如:G33X34.Z-26.F6.P2=0;
G01X28.F0.2;
G00Z8.;
G01X34.F0.2;
G33Z-26.F6.P2=18000;
G01X28.F0.2;
G00Z8.;16.數控編程指令——G76指令格式
指令:G76GmraQ_R_;
G76X(U)_Z(W)_R_P_Q_F_;
m精加工重復次數,
r倒角量,
a螺紋刀尖角度,
Q最小被吃刀量(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R精加工餘量(半徑值),單位為毫米。
G76X(U)_Z(W)_R_P_Q_F_;
R螺紋半徑值(半徑值),
P螺紋牙深(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Q第一次切削深度(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F螺紋導程。單位為毫米。17.數控編程指令——變導程螺紋加工(G34)
指令:G34 X(U)_Z(W)_F_K_;
F長軸方向導程,單位為毫米
K主軸每轉導程的增量或減量,單位為毫米每轉。
㈣ 手工編程與自動編程有什麼區別
與手工編程相比,自動編程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 數學處理能力強
對輪廓形狀不是由簡單的直線、圓弧組成的復雜零件,特別是空間曲面零件,以及幾何要素雖不復雜,但程序量很大的零件,計算工作相當繁瑣,採用手工編製程序的方法是難以完成的。例如,對一般二次曲線廓形,手工編程必須採取直線或圓弧逼近的方法,算出各節點的坐標值,其中列算式、解方程,雖說能藉助計算器進行計算,但工作量之大是難以想像的。而自動編程藉助於系統軟體強大的數學處理能力,計算機能自動計算出加工該曲線的**軌跡,快速而又准確。自動編程系統還能處理手工編程難以勝任的二次曲面和特殊曲面。
(2) 快速、自動生成數控程序
對非圓曲線的輪廓加工,手工編程即使解決了節點坐標的計算,也往往因為節點數過多,程序段很大而使編程工作又慢又容易出錯。自動編程的優點之一,就是在完成計算**運動軌跡之後,後置處理程序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自動生成數控加工程序,且該數控加工程序不會出現語法錯誤。當然自動生成數控加工程序的速度還取決於計算機硬體的檔次,檔次越高,速度越快。
(3) 後置處理程序靈活多變
由於數控系統的指令形式不盡相同,機床的輔助功能也不一樣,伺服系統的特性也有差別。因此,同一個零件在不同的數控機床上加工,數控加工程序也應該是不一樣的。但在前置處理過程中,大量的數學處理,軌跡計算卻是一致的。這就是說,前置處理可以通用化,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後置處理程序,就能自動生成適用於不同數控機床的數控程序來。後置處理相比前置處理,工作量要小得多,程序簡單得多,因而它靈活多變。對於不同的數控機床,取用不同的後置處理程序,等於完成了一個新的自動編程系統,極大地擴展了自動編程系統的使用范圍。
(4) 程序自檢、糾錯能力強
復雜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往往很長,要一次編程成功,不出一點錯誤是不現實的。手工編程時,可能出現書寫有錯誤,算式有問題,也可能程序格式出錯,靠人工檢查一個個的錯誤是困難的,費時又費力。採用自動編程,程序有錯主要是原始數據不正確而導致**運動軌跡有誤,或**與工件干涉,或**與機床相撞,等等。自動編程能夠通過系統先進的、完善的診斷功能,在計算機屏幕上對數控加工程序進行動態模擬,連續、逼真地顯示**加工軌跡和零件加工輪廓,發現問題能及時對數控加工程序中產生錯誤的位置及類型進行修改,快速又方便。現在,往往在前置處理階段計算出**運動軌跡以後立即進行動態模擬檢查,確定無誤以後再進入後置處理階段,生成正確的數控加工程序來。
(5) 便於實現與數控系統的通訊
自動編程系統可以利用計算機和數控系統的通訊介面,實現自動編程系統和數控系統間的通訊。自動編程系統生成的數控加工程序,可直接輸入數控系統,控制數控機床進行加工。如果數控程序很長,而數控系統的程序存儲器容量有限,不足以一次容納整個數控加工程序,編程系統可以做到邊輸入,邊加工。自動編程系統的通訊功能進一步提高了編程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
㈤ 數控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一、數控就業的市場需求
在發達國家中,數控機床已經大量普遍使用。我國製造業與國際先進工業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機床數控化率還不到2%對於目前我國現在的有限數量的數控機床(大部分為進口產品)也未能充分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數控就業人才的匾乏無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數控技術是最典型的、應用最廣泛的機電光一體化綜合技術,我國迫切需要大量的從研究開發到使用維修的各個層次的數控技術人才。
數控就業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企業和地區:
1、國有大中型企業,特別是目前經濟效益較好的軍工企業和國家重大裝備製造企業,軍工製造業是我國數控技術的主要應用對象,有很大的數控就業空間。
杭州發電設備廠用6000元月薪招不到數控技術工。
2、隨著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數控就業人才更是供不應求,主要集中在模具製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
具有數控知識的模具技工的年薪已開到了30萬元,超過了「博士」。
二、數控人才的知識結構——數控就業技能需求:
現在處於生產一線的各種數控人才主要有二個來源:一是大學、高職和中職的機電一體化或數控技術應用等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都很年輕,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語、計算機應用、機械和電氣基礎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動手能力,容易接受新工作崗位的挑戰。他們最大的缺陷就是學校難以提供的工藝經驗,同時,由於學校教育的專業課程分工過窄,仍然難以滿足某些企業對加工和維修一體化的復合型數控人才的要求。
另一個來源就是從企業現有員工中挑選人員參加不同層次的數控技術中、短期培訓,以適應企業對數控人才的急需。這些人員一般具有企業所需的工藝背景、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他們大部分是傳統的機類或電類專業的各級畢業生,知識面較窄,特別是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數控系統不太了解。
對於數控人才,有以下三個數控就業需求層次,所需掌握的知識結構也各不同:
1、藍領層:
數控操作技工:精通機械加工和數控加工工藝知識,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和手工編程,了解自動編程和數控機床的簡單維護維修。此類人員市場需求量大,適合作為車間的數控機床操作技工。但由於其知識較單一,其工資待遇不會太高。
2、灰領層:
1)數控編程員:掌握數控加工工藝知識和數控機訂的操作,掌握復雜模具的設計和製造專業知識,熟練掌握三維CAD/CAM軟體,如uc、ProE等;熟練掌握數控手工工的自動編程技術;適合作為工廠設計處和工藝處的數控編程員。此類數控技術人員就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業非常受歡迎;待遇也較高。
2)數控機床維護、維修人員:掌握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和機電聯調,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熟悉各種數控系統的特點、軟硬體結構、PLC和參數設置。精能數控機床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和維修。適合作為工廠設備處工程技術人員。此類人員需求量相對少一些,但培養此類人員非常不易,知識結構要求很廣,適應與數控相關的工作能力強,需要大量實際經驗的積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較高。
3、金領層
數控通才:具備並精通數控操作技工、數控編程員和數控維護、維修人員所需掌握的綜合知識,並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實際經驗,知識面很廣。精通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設計和數控系統的電氣設計,掌握數控機床的機電聯調。能自行完成數控系統的選型、數控機床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和維修。能獨立完成機床的數控化改造,是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搶手人才,其待遇很高。適合本科、高職學校組織培養。但必須在提供特殊的實訓措施的名師指導等手段,促其成才,適合於擔任企業的數控技術負責人或機床廠數控機床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是數控就業前景中最好的層次。
㈥ 數控編程是什麼
數控編程是數控加工准備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版工藝過權程;計算走刀軌跡,得出刀位數據;編寫數控加工程序;製作控制介質;校對程序及首件試切。
有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兩種方法。總之,它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數控技術是利用數字化的信息對機床運動及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
數控系統包括:數控裝置、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主軸驅動器及進給裝置等部分。
手工編程是指編程的各個階段均由人工完成。利用一般的計算工具,通過各種數學方法,人工進行刀具軌跡的運算,並進行指令編制。
這種方式比較簡單,很容易掌握,適應性較大。適用於中等復雜程度程序、計算量不大的零件編程,對機床操作人員來講必須掌握。
主要用於點位加工(如鑽、鉸孔)或幾何形狀簡單(如平面、方形槽)零件的加工,計算量小,程序段數有限,編程直觀易於實現的情況等。
㈦ 數控機床的自動編程是怎麼實現的
原理
自動編程是藉助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裝置自動完成從零件圖構造、零件加工程序編制到控制介質制
作等工作的一種編程方法。它的一般過程:首先將被加工零件的幾何圖形及有關工藝過程用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形式輸入計算機,利用計算機內的數控編程系統對輸入信息進行翻譯,形成機內零件的幾何數據與拓撲數據;然後進行工藝處理,確定加工方法、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
通過數學處理計算刀具的運動軌跡,並將其離散成為一系列的刀位數據;根據某一具體數控系統所要求的指令格式,將生成的刀位數據通過後置處理生成最終加工所需的NC指令集;對NC指令集進行校驗及修改;通過通訊介面將計算機內的NC指令集送入機床的控制系統。整個數控自動編程系統分為前置處理和後置處理兩大模塊。
實現自動編程的CAM軟體常用的有UG,PRO/E,MASTERCAM,Powermill,CAXA製造工程師等,可以實現多軸聯動的自動編程並進行模擬模擬。
(7)什麼是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的含義擴展閱讀
我國數控加工及編程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其研究始於航空工業的PCL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系統SKC一1。在此基礎上,以後又發展了SKC-2、SKC-3和CAM251數控加工繪圖語言,這些系統沒有圖形功能,並且以2坐標和2.5坐標加工為主。
我國從「七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研究和應用CAD/CAM技術,引進成套的CAD/CAM系統,首先應用在大型軍工企業,航天航空領域也開始應用,雖然這些軟體功能很強,但價格昂貴,難以在我國推廣普及。
「八五」又引進了大量的CAD/CAM軟體,如:EUCLID-15、UG、CADDS、I-DEAS等,以這些軟體為基礎,進行了一些二次開發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應用成功,但進展比較緩慢。
我國在引用CAD/CAM系統的同時,也開展了自行研製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後,首先在航空工業開始集成化的數控編程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如西北工業大學成功研製成功的能進行曲面的3~5軸加工的PNU/GNC圖形編程系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第二汽車製造廠合作完成的汽車模具、氣道內復雜型腔模具的三軸加工軟體,與331廠合作進行了發動機葉輪的加工;華中理工大學1989年在微機上開發完成的適用於三維NC加工的軟體HZAPT;中京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唐龍CAD/CAM系統,以北京機床所為核心的JCS機床開發的CKT815車削CAD/CAM一體化系統等。
到了20世紀90年代,響應國家開發自主產權的CAD/CAM的號召,開始了自行研製CAD/CAM軟體的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如:
由北京由清華大學和廣東科龍(容聲)集團聯合研製的高華CAD、由北京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正軟體研究所)研製的CAXA電子圖板和CAXAME製造工程師、由浙江大天電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基於特徵的參數化造型系統GSCAD98、由廣州紅地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開發的基於STEP標準的CAD/CAM系統金銀花。
由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開發的具有自主版權的基於微機平台的CAD和圖紙管理軟體開目CA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行研製開發的超人2000CAD/CAM系統等,其中有一些系統已經接近世界水平。雖然我國的數控技術己開展多年,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終未取得較大的突破。
從總體來看,先進的是點,落後的是面,我國的數控加工及數控編程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約有10一15年的差距,差距主要包涵以下幾個方面:數控技術的硬體基礎落後,CAD/CAM支撐的軟體體系尚未形成,CAD/CAM軟體關鍵技術落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技術
㈧ 什麼叫數控編程
數控編程的基本概念
數控編程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它的主要任務是計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點(cutterlocationpoint簡稱CL點)。刀位點一般取為刀具軸線與刀具表面的交點,多軸加工中還要給出刀軸矢量。
數控編程及其發展
數控編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統中最能明顯發揮效益的環節之一,其在實現設計加工自動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縮短產品研製周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諸如航空工業、汽車工業等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由於生產實際的強烈需求,國內外都對數控編程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下面就對數控編程及其發展作一些介紹。
數控編程技術的發展概況
為了解決數控加工中的程序編制問題,50年代,MIT設計了一種專門用於機械零件數控加工程序編制的語言,稱為APT(AutomaticallyProgrammedTool)。其後,APT幾經發展,形成了諸如APTII、APTIII(立體切削用)、APT(演算法改進,增加多坐標曲面加工編程功能)、APTAC(Advancedcontouring)(增加切削資料庫管理系統)和APT/SS(SculpturedSurface)(增加雕塑曲面加工編程功能)等先進版。
採用APT語言編制數控程序具有程序簡練,走刀控制靈活等優點,使數控加工編程從面向機床指令的「匯編語言」級,上升到面向幾何元素.APT仍有許多不便之處:採用語言定義零件幾何形狀,難以描述復雜的幾何形狀,缺乏幾何直觀性;缺少對零件形狀、刀具運動軌跡的直觀圖形顯示和刀具軌跡的驗證手段;難以和CAD資料庫和CAPP系統有效連接;不容易作到高度的自動化,集成化。
針對APT語言的缺點,1978年,法國達索飛機公司開始開發集三維設計、分析、NC加工一體化的系統,稱為為CATIA。隨後很快出現了象EUCLID,UGII,INTERGRAPH,Pro/Engineering,MasterCAM及NPU/GNCP等系統,這些系統都有效的解決了幾何造型、零件幾何形狀的顯示,交互設計、修改及刀具軌跡生成,走刀過程的模擬顯示、驗證等問題,推動了CAD和CAM向一體化方向發展。到了80年代,在CAD/CAM一體化概念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及並行工程(CE)的概念。目前,為了適應CIMS及CE發展的需要,數控編程系統正向集成化和智能化夫發展。
在集成化方面,以開發符合STEP()標準的參數化特徵造型系統為主,目前已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國內外開發的熱點;在智能化方面,工作剛剛開始,還有待我們去努力。
㈨ 數控加工自動化編程是什麼
這個很簡單的,很多的數控床都是由兩個運動組成的,一個主運動,一個給進內運送,在數控床中容有一些坐標系,一個簡單的程序是這樣的
O0001;
G00 x30 Y30;
MO3 S800;
G01 X28;
G02 X 27 Y 26 R 5;
G03 X56 Y89 R 25;
M30;
%
㈩ 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的含義是什麼
自動編程(AUTO),
還有手動編程(MDA或者MDI)
手動編程只是暫時儲存,法拉克系統是只回用一次就會自答動刪除,西門子是永久保留,直到你手動刪除。
而自動編程是保存在硬碟裡面,什麼時候想用什麼時候調出來。
區別
自動編程 可以調用子程序 可以使用復合加工循環 ,中間斷刀的話可以搜索程序段,
手動編程只能執行,不能加其他的內容
最後簡單說一下 (自動編程 說白了就跟你電腦上的記事本一樣 是一個程序書寫的地方,可以保存,也是復合編程功能最強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