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地基承載力試驗儀器有哪些

地基承載力試驗儀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16 02:47:19

Ⅰ 做地基承載力用的輕型動力觸探儀和重型動力觸探儀有何區別

1,觸探錘來重不同:輕型動力觸源探錘重10kg。重型動力觸探錘重63.5kg。

2,錘擊數不同:輕型動力觸探儀計每貫入30cm錘擊數。重型動力觸探儀計每貫入10cm錘擊數。

3,落距不同:輕型動力觸探儀落距500mm。重型動力觸探儀落距760mm。

輕型圓錐動力觸探是利用一定的錘擊能量,將一定規格的圓錐探頭打入土中,根據貫入錘擊數所達到的深度判別土層的類別,確定土的工程性質,對地基土做出綜合評價。



(1)地基承載力試驗儀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由於輕型圓錐動力觸探設備簡單,使用方便,可用於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提供淺基礎地基承載力、變形模量。

檢驗地基土的夯實程度。

檢驗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軟層。

隨著基建投資的加大,工程建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對於淺基礎工程,通常用平板載荷試驗檢測地基承載力,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較高的人力物力。本文介紹的輕型動力觸探實驗能簡便、快捷的檢測淺地基承載力,而且費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實例論述輕型動力觸探試驗在基槽驗收中檢測地基承載力的應用。

Ⅱ 您好,輕型觸探儀是否只適用於細粒土,路基是毛渣的,設計有地基承載力要求,試驗用什麼設備做謝了哦

使用重型動力觸探(63.5Kg穿心錘,76cm落距)。

Ⅲ 地基承載力的測量方法

(1)原位試驗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種通過現場直接試驗確定承載力的方法。包括(靜)載荷試驗、靜力觸探試驗、標准貫入試驗、旁壓試驗等,其中以載荷試驗法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測試法。

(2)理論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據土的抗剪強度指標計算的理論公式確定承載力的方法。

(3)規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據室內試驗指標、現場測試指標或野外鑒別指標,通過查規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載力的方法。規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規范),其承載力不會完全相同,應用時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條件。

(4)當地經驗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種基於地區的使用經驗,進行類比判斷確定承載力的方法,它是一種宏觀輔助方法。

(3)地基承載力試驗儀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與鋼、混凝土、砌體等材料相比,土屬於大變形材料,當荷載增加時,隨著地基變形的相應增長,地基承載力也在逐漸加大,很難界定出下一個真正的「極限值」,而根據現有的理論及經驗的承載力計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極限承載力的確定,實際上沒有一個通用的界定標准,也沒有一個適用於一切土類的計算公式,主要依賴根據工程經驗所定下的界限和相應的安全系數加以調整,考慮一個滿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載力值。

Ⅳ 樁基測試,用哪些儀器測量,測量哪些方面的參數

57、樁基檢測的方法
混凝土樁強度試驗達到要求時,應對樁的完整性和承載力進行檢測,其方法有:
1.1、超聲波檢測法:適用於檢測樁直徑大於0.6m,混凝土灌注樁的完整性,但不能檢測樁的承載力。
1.2、水電效應法:利用水電效應作振源,在水中瞬間釋放大電流的聲學效應,對樁施加沖擊荷載。
1.3、機械阻抗法:進行樁的檢測或動態分析是低應變動力試樁法中理論較完善、結果較可靠的方法。有穩態激振和瞬態激振兩種方法,適用於檢測樁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推測缺陷類型。
1.4、樁身混凝土芯樣檢測法:取芯的直徑為粗料粒徑的3倍,一般為100---150mm,取芯不得用水沖洗。
1.5、動力振動波檢測法:分為高應變和低應變。高應變為作用在樁頂上的能量足以使樁身產生2.5mm以上的貫入度。低應變為作用在樁頂的能量小,未能使樁土之間產生相對位移。
1.6、靜壓試驗:目的是確定單樁承載力和荷載與位移的關系,以及校核動力公式的准確程度。方法:採用油壓千斤頂載入,現場可用4根錨樁,錨樁距試驗樁中心間距不小於4m。也可用平台反力裝置,嚴重不小於最大荷載的1.2倍。載入重心應與試樁軸線一致,載入分級進行,不得有沖擊,卸載也要分級進行,卸載一級為兩個載入級。
1.7、靜拔樁試驗
1.8、靜推樁試驗
1.9、樁承載力檢驗: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或地質條件復雜、成樁質量差,應採用靜載荷試驗方法進行檢驗。檢驗樁數不應少於總數的1%,且不少於3根,當總樁數少於50根,不應少於2根。
1.10、樁身質量檢驗:灌注樁抽檢數量不應少於總數的30%,且不少於20根:其他樁基工程的抽檢數量不應少於總數20%,且不少於10根:預制樁抽檢數量不應少於總樁數的10%,且不少於10根。電焊接樁或鋼樁,電焊質量除常規檢查外,應作10%的焊縫探傷檢查。

Ⅳ 地基承載力觸探實驗

10.3 靜力觸探試驗
10.3.1靜力觸探試驗適用於軟土、一般黏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靜力觸探可根據工程需要採用單橋探頭、雙橋探頭或帶孔隙水壓力量測的單、雙橋探頭,可測定比貫人阻力(Ps)、錐尖阻力(qc)、側壁摩阻力(fs)和貫入時的孔隙水壓力(u)。
10.3.2 靜力觸探試驗的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l 探頭圓錐錐底截面積應採用lOcm2或15cm2,單橋探頭側壁高度應分別採用57mm或70mm,雙橋探頭側壁面積應採用150~300cm2,錐尖錐角應為60°;
2 探頭應勻速垂直壓入土中,貫人速率為1.2m/min;
3 探頭測力感測器應連同儀器、電纜進行定期標定,室內探頭標定測力感測器的非線性誤差、重復性誤差、滯後誤差、溫度漂移、歸零誤差均應小於1%FS,現場試驗歸零誤差應小於3%,絕緣電阻不小於500MΩ;
4 深度記錄的誤差不應大於觸探深度的土1%;
5 當貫入深度超過30m,或穿過厚層軟土後再貫入硬土層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孔斜或斷桿,也可配置測斜探頭,量測觸探孔的偏斜角,校正土層界線的深度;
6 孔壓探頭在貫入前,應在室內保證探頭應變腔為已排除氣泡的液體所飽和,並在現場採取措施保持探頭的飽和狀態,直至探頭進入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層為止;在孔壓靜探試驗過程中不得上提探頭;
7 當在預定深度進行孔壓消散試驗時,應量測停止貫入後不同時間的孔壓值,其計時間隔由密而疏合理控制;試驗過程不得松動探桿。
10.3.3 靜力觸探試驗成果分析應包括下列內容:
2 根據貫入曲線的線型特徵,結合相鄰鑽孔資料和地區經驗,劃分土層和判定土類;計算各土層靜力觸探有關試驗數據的平均值,或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提供靜力觸探數據的空間變化規律。
10.3.4 根據靜力觸探資料,利用地區經驗,可進行力學分層,估算土的塑性狀態或密實度、強度、壓縮性、地基承載力、單樁承載力、沉樁阻力,進行液化判別等。根據孔壓消散曲線可估算土的固結系數和滲透系數。

Ⅵ 公路路基承載力試驗用什麼儀器做

如果是公路工程來上的地基承載力試驗自一般是指涵洞基儲擋牆基礎等的試驗,一般是使用輕型觸探儀就可以了.
進口的有尼康、賓得、萊卡、拓普康等。 國產的有南方。 用於路基測量都不錯,最好買中文的,好操作點,當然你英文水平好就不在乎了。

Ⅶ 地基基礎檢測設備有哪些

看你需要檢測什麼,如果檢測地基承載力,一般需要靜載荷試驗設備,另外通常需要檢測樁身完整性,所以需要小應變檢測設備。另外需要做土壤氡含量檢測,所以這也應該算上。

Ⅷ 地基承載力試驗用什麼儀器

地基承載力試驗用地基承載力現場檢測儀;
工作原理
用一個有一內定質量的標准重錘錘擊容探桿頂部的活塞,通過鑽桿將錐形探頭壓入土內。對於每次錘擊,根據活塞內部感測器測得的沖擊速度,電子記錄器內計算器計算貫入的能量。同時,盒內另一記錄器記錄到錐形探頭觸入的深度。根據這兩個數據,運用傳統的荷蘭人公式便可立即計算出錐形探頭的動力阻力值。所有這些數據均可被儲存在記錄器內並可以在完成試驗之後,被傳輸到PC計算機上,然後使用相應的軟體進行編輯處理。

Ⅸ 現場做土的壓實度的試驗儀器有哪些

有罐砂筒、環刀、核子密度儀、地基承載力測定儀、水準儀(沉降量觀測)、灌水筒。這都是試驗儀器

Ⅹ 地基承載力靜載檢測

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_2002 建築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

C.0.1 試驗目的:採用接近於豎向抗壓樁的實際工作條件的試驗方法,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作為設計依據,或對工程樁的承載力進行抽樣檢驗和評價。當埋設有樁底反力和樁身應力、應變測量元件時,尚可直接測定樁周各土層的極限側阻力和極限端阻力。除對於以樁身承載力控制極限承載力的工程樁試驗載入至承載力設計值的1.5-2倍外,其餘試樁均應載入至破壞。

C.0.2 試驗載入裝置:一般採用油壓千斤頂載入,千斤頂的載入反力裝置可根據現場實際條件取。
C.0.2.1 錨樁橫梁反力裝置(圖C-1):
錨樁、反力梁裝置能提供的反力應不小於預估最大試驗荷載的1.2-1.5倍。
採用工程樁作錨樁時,錨樁數量不得少於4根,並應對試驗過程錨樁上拔量進行監測。

C.0.2.2 壓重平台反力裝置:壓重量不得少於預估試樁破壞荷載的1.2倍;壓重應在試驗開始前一次加上,並均勻穩固放置於平台上;

C.0.2.3 錨樁壓重聯合反力裝置:當試樁最大載入量超過錨樁的抗拔能力時,可在橫樑上放置或懸掛一定重物,由錨樁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頂載入反力。
千斤頂平放於試樁中心,當採用2個以上千斤頂載入時,應將千斤頂並聯同步工作,並使千斤頂的合力通過試樁中心。

C.0.3 荷載與沉降的量測儀表:荷載可用放置於千斤頂上的應力環、應變式壓力感測器直接測定,或採用聯於千斤頂的壓力表測定油壓,根據千斤頂率定曲線換算荷載。試樁沉降一般採用百分表或電子位移計測量。對於大直徑樁應在其2個正交直徑方向對稱安置4個位移測試儀表,中等和小直徑樁徑可安置2個或3個位移測試儀表。沉降測定平面離樁頂距離不應小於0.5倍樁徑,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夾具和基準梁在構造上應確保不受氣溫、振動及其他外界因素影響而發生豎向變位。

C.0.5 試樁製作要求

C.0.5.1 試樁頂部一般應予加強,可在樁頂配置加密鋼筋網2-3層,或以薄鋼板圓筒作成加勁箍與樁頂混凝土澆成一體,用高標號砂漿將樁頂抹平。對於預制樁,若樁頂未破損可不另作處理。

C.0.5.2 為安置沉降測點和儀表,試樁頂部露出試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於600mm,試坑地面宜與樁承台底設計標高一致。

C.0.5.3 試樁的成樁工藝和質量控制標准應與工程樁一致。為縮短試樁養護時間,混凝土強度等級可適當提高,或摻入早強劑。

C.0.6 從成樁到開始試驗的間歇時間:在樁身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對於砂類土,不應少於10d;對於粉土和粘性土,不應少於15d;對於淤泥或淤泥質土,不應少於25d。

C.0.7 試驗載入方式:採用慢速維持荷載法,即逐級載入,每級荷載達到相對穩定後加下一級荷載,直到試樁破壞,然後分級卸載到零。當考慮結合實際工程樁的荷載特徵可採用多循環加、卸載法(每級荷載達到相對穩定後卸載到零)。當考慮縮短試驗時間,對於工程樁的檢驗性試驗,可採用快速維持荷載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時加一級荷載。

C.0.8 加卸載與沉降觀測:
C.0.8.1 載入分級:每級載入為預估極限荷載的1/10-1/15,第一級可按2倍分級荷載加荷;
C.0.8.2 沉降觀測:每級載入後間隔5、10、15min各測讀一次,以後每隔15min測讀一次,累計1h後每隔30min測讀一次。每次測讀值記入試驗記錄表;
C.0.8.3 沉降相對穩定標准:每一小時的沉降不超過0.1mm,並連續出現兩次(由1.5h內連續三次觀測值計算),認為已達到相對穩定,可加下一級荷載。
C.0.8.4 終止載入條件: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即可終止載入:
(1)某級荷載作用下,樁的沉降量為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2)某級荷載作用下,樁的沉降量大於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經24h尚未達到相對穩定;
(3)已達到錨樁最大抗拔力或壓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時。
C.0.8.5 卸載與卸載沉降觀測:每級卸載值為每級載入值的2倍。每級卸載後隔15min測讀一次殘余沉降,讀兩次後,隔30min再讀一次,即可卸下一級荷載,全部卸載後隔3-4h再讀一次。

C.0.9 試驗報告內容及資料整理

C.0.9.4 確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一般應繪Q-s,s-lgt曲線,以及其他輔助分析所需曲線:
C.0.9.5 當進行樁身應力、應變和樁底反力測定時,應整理出有關數據的記錄表和繪制樁身軸力分布、側阻力分布、樁端-阻力荷載、樁端阻力-沉降關系等曲線;
C.0.9.6 按第C.0.10條和第C.0.11條確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

C.0.10 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可按下列方法綜合分析確定:
C.0.10.1 根據沉降隨荷載的變化特徵確定極限承載力:對於陡降型Q-s曲線取Q-s曲線發生明顯陡降的起始點;
C.0.10.2根據沉降量確定極限承載力:對於緩變型Q-s曲線一般可取s=40-60mm對應的荷載,對於大直徑樁可取s=0.03-0.06D(D為樁端直徑,大樁徑取低值,小樁徑取高值)所對應的荷載值;對於細長樁(l/d>80)可取s=60-80mm對應的荷載;
C.0.10.3 根據沉降隨時間的變化特徵確定極限承載力,取s-lgt曲線尾部出現明顯向下彎曲的前一級荷載值。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