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中夾雜物的分析用什麼儀器
❶ 金屬材料各類測試分別需要什麼儀器
你需要檢測什麼項目? 組織用金相顯微鏡,硬度分布氏、洛氏、維氏硬度,版分別用各自硬度計,權成分可以用光譜或手工分析,沖擊用沖擊機,拉伸彎曲扭轉可用萬能試驗機,材料的低倍用鹽酸加水煮,高倍用淬火爐淬火看組織,探傷看你干什麼用了,有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射線探傷、滲透探傷,脫碳用酸洗,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了,至於高端設備我沒用過。
❷ 鋼材料金相組織用什麼儀器分析
你可以來網路一下蘇州歐卡精密光學儀源器,他們是專業製造金相前處理設備(金相切割機、鑲嵌機、磨拋機等)、金相分析儀的,開發的金相軟體多大幾千種模塊涉及各類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軟體自帶金相自動評級,圖譜對照評級,測量功能等等。是同類設備中質量、性能等都處於領先地位的。價格是在同類設備中處於性價比相當高的地位。同時還提供上門安裝培訓,由專業的老師(熱處理協會)進行專業的培訓教課。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1天到幾個星期的培訓時間選擇。全國范圍內都可享受提供的上門服務。
❸ 請教鋼中夾雜物的分析方法
請教鋼中夾雜物的分析方法
金相法是可以區分的,
如果是鍛\軋材,它們的形狀也會有所不同
❹ 鋼結構用檢測鋼板材質和強度的儀器是什麼能推薦幾個嗎
檢測材質一般是根據材料的化學成分分析,並結構強度檢測結果進行推斷的。需要的食品設備非常復雜,一般單位不具備這樣的調協。
強度的檢測只需要一台萬能試驗機,一般是液壓操作,拉和壓都可以做,價格也不算貴。但將試件加工成規范規定的外形尺寸,還需別的設備,一般都是外協。
❺ 材料失效分析需要配備什麼儀器設備
樓主最說明一下,做什麼材料的?主要做哪方面失效分析!
❻ 鋼鐵中各元素分析析怎麼樣選擇儀器
鋼鐵中各元素分析來析怎麼自樣選擇儀器
鋼中碳和硫元素可選用HXE系列碳硫分析儀,該系列儀器有HXE-4BS型碳硫分析儀,HXE-6B型微機全自動碳硫分析儀,HXE-7B型電腦全自動碳硫分析儀幾類可供選擇的。
需要分析鋼鐵中的多種元素時,選用HXS系列儀器,有HXS-3A型微機高速分析儀、HXS-3AD型電腦多元素分析儀,該儀器能分析高錳鋼中所有的常規元素,儀器包含有計算機和電子天平,性價比較高。
現在更多的更普遍的一款是HX型金屬材料元素分析系統,含碳硫及多元素的分析,檢測結果可以列印到一張紙上,更人性化,更直觀。該系統由電腦控制,可完成絕大多數金屬材料中元素的含量測定。
分析儀器的編制採用目前時尚的可視化編程語言,因此系統的功能強大,界面友好,系統的操作簡單快捷,系統在分析過程中,零點和滿度自動跟隨,並由電腦進行輔助定標,保證了測量精度,配備了電子天平,實現了分析過程的不定量稱樣,提高了系統的分析速度,測試軟體功能齊全,能完全替代傳統化驗室的各項手工書寫工作,並可根據各單位實際需求,任意設置檢測報告格式,並可輸入任意檢測條件查詢歷史數據。
❼ 鋼水中夾雜物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盛大還是垃圾,騙子
❽ 求教什麼儀器可以檢測鋼材的材質
1、合金分析儀
合金分析儀的是一種XRF光譜分析技術,可用於確認物質里的特定元素, 同時將其量化。它可以根據X射線的發射波長(λ)及能量(E)確定具體元素,而通過測量相應射線的密度來確定此元素的量。如此一來,XRF度普術就能測定物質的元素構成。
2、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計是世界上第一台依據洛氏硬度試驗原理設計的,只需要單側接觸試樣就可測試金屬硬度的洛氏硬度計,依靠磁力將洛氏硬度計測頭吸附在鋼鐵表面,不需要對試樣進行支撐,測試精度符合標准GB/T230、ISO6508,不低於台式洛氏硬度計。
(8)鋼中夾雜物的分析用什麼儀器擴展閱讀:
洛氏硬度計特點:
1、與台式機相同的試驗原理和精度,符合標准GB/T230、ISO6508和ASTM E110,經中國計量院檢測,誤差不大於1.5HR。
2、測試快速,簡便,無損。
3、如千分尺一樣的鼓輪讀數機構,讀數方便,重復性好,精度高。
4、配有帶燈放大鏡,保證在車間較暗處使用時讀數方便。
合金分析儀原理:
合金分析儀的是一種XRF光譜分析技術,可用於確認物質里的特定元素, 同時將其量化。它可以根據X射線的發射波長(λ)及能量(E)確定具體元素,而通過測量相應射線的密度來確定此元素的量。如此一來,XRF度普術就能測定物質的元素構成。
❾ 如何檢測鋼鐵中的非金屬夾雜物
鋼鐵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檢測方法一直在變化,早期的工作者主要用光學顯微鏡配合X射線結構分析和化學成分分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豐富的資料。近年來,採用電子探針對夾雜物進行微區成分分析日益增多。目前鑒定夾雜物的大致方法有以下兩種。1、金相法與微區域成分分析相結合
在金相觀察中選出待定夾雜物後,用電子探險針(EPMA)進行微區成分分析或者應用掃描電鏡(SEM)自帶能譜分析你(EDS)進行成分分析。通常可以測定尺寸大於1um的夾雜物的組成元素和大致成分,如果採用個別元素的面掃描還可以得到更為直觀的結果。
2、光學金相法
在光學顯微鏡下利用明視場觀察夾雜物的顏色、形態、大小和分布;在暗場下觀察夾雜物的固有色彩和透明度;在正交偏振光下觀察夾雜物的各種光學性質,從而判斷夾雜物類型。根據夾雜物的分布情況及數量評定相應的級別,評判其對鋼材性能的影響。目前檢驗和研究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方法很多,有化學法、岩相法、金相法、電子探針和電子掃描法等。
徠卡顯微鏡Leica Steel Expert可以與自動材料顯微鏡和高解析度數碼機使用來建立一個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它容許核對在鋼合金中多達六種不同種類的非金屬雜渣物,硫化物, 球化氧化物, 硅化物, 氧化鋁和雜質的雜渣物可以被探測,和有能力辨認彩色的 TIN 雜渣物。
❿ 鋼材夾雜物檢測M法K法有什麼區別他們的檢測方式是什麼
1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來源分類
1.1 內生夾雜物
鋼在冶煉過程中,脫氧反應會產生氧化物和硅酸鹽等產物,若在鋼液凝固前未浮出,將留在鋼中。溶解在鋼液中的氧、硫、氮等雜質元素在降溫和凝固時,由於溶解度的降低,與其他元素結合以化合物形式從液相或固溶體中析出,最後留在鋼錠中,它是金屬在熔煉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瓜形成的夾雜物。內生夾雜物分布比較均勻,顆粒也較小,正確的操作和合理的工藝措施可以減少其數量和改變其成分、大小和分布情況,但一般來說是不可避免的。
1.2 外來夾雜物
鋼在冶煉和澆注過程中懸浮在鋼液表面的爐渣、或由煉鋼爐、出鋼槽和鋼包等內壁肅落的耐火材料或其他夾雜物在鋼液凝固前未及時清除而留於鋼中。它是金屬在熔煉過程中與外界物質接觸發生作用產生的夾雜物。如爐料表面的砂土和爐襯等與金屬液作用,形成熔渣而滯留在金屬中,其中也包括加入的熔劑。這類夾雜物一般的牲是外形不規則,尺寸比較大,頒也沒有規律,又稱為粗夾雜。這類夾雜物通過正確的操作是可以避免的。
2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按化學成分分類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按化學成分詳細分類見圖1,主要分為三大類。
圖1 鋼中非金屬夾按照化學成分分類圖
2.1 氧化物系夾雜
簡單氧化物有FeO,Fe2O3,MnO,SiO2,Al2O3,MgO和Cu2O等。在鑄鋼中,當用硅鐵或鋁進行脫氧時,夾雜比較常見。在鋼中常常以球形聚集呈顆粒狀成串分布。復雜氧化物,包括尖晶石類夾雜物和各種鈣的鋁酸鹽等,以及鈣的鋁酸鹽(圖2b)。硅酸鹽夾雜也屬於復雜氧化物夾雜,這類夾雜物有2FeOSiO2(鐵硅酸鹽)、2MnO.SiO2(錳硅酸鹽)和CaO.SiO2(鈣硅鹽)等(圖3a)這類夾雜物在鋼的凝固過程中,由於冷卻速度較快,某些液態的硅酸鹽來不及結晶,其全部或部分以玻璃太的形式保存於鋼中。
2.2 硫化物系夾雜
主要是FeS, MnS和CaS等。由於低熔點的FeS易形成熱脆,所以一般均要求鋼中要含有一定量的錳,使硫與錳形成熔點較高的MnS而消除FeS的危害。因此鋼中硫化物夾雜主要是 MnS(圖3b).
鑄態鋼中硫化物夾雜的形態通常分為三類:①形態為球形,這種夾雜物通常出現在用硅鐵脫氧不完全的鋼中;②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呈鏈狀的極細的針狀夾雜;③呈塊狀,外形不規則,在過量鋁脫氧時出現。
圖2 掃描電鏡下的氧化鋁和鈣的鋁酸鹽夾雜
圖3 掃描電鏡下的硅酸鹽和硫化錳夾雜
2.3 氮化物夾雜
當鋼中加入與氮親和力較大的元素時形成A1N,TiN,ZrN和VN等氮化物。在出鋼和澆鑄過程中鋼液與空氣接觸,氮化物的數量顯著增加。
3 按夾雜物的塑性變形能力分類
(1) 脆性夾物 熱加工時該類夾雜物形狀和尺寸都不變化,但可能沿加工方向成串排列或呈點鏈狀,屬於這類夾雜物的有Al2O3和Cr2O3。
(2) 塑性夾雜物 熱變形時該類夾雜物具有良好范性,沿變形方向延伸成條帶狀。屬於這類的有硫化物及 含量較低(40%~60%)的鐵錳硅酸鹽。
(3) 球狀不變性夾雜 鑄態呈球狀,熱加工後保持球狀不變,如SiO2及含SiO2較高(>70%)的硅酸鹽。
(4) 半塑性夾雜物 指各種復相的鋁硅酸鹽夾雜。基體鋁硅酸鹽有塑性,熱加工時將產生塑性變形,但是其中包含著的析出相如氧化鋁等是脆性的,加工時仍保持原狀或只是拉開距離。
4 夾雜物的鑒定
早期的工作者主要用光學顯微鏡配合X射線結構分析和化學成分分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豐富的資料。近年來,採用電子探針對夾雜物進行微區成分分析日益增多。目前鑒定夾雜物的大致方法有以下兩種。
4.1 金相法與微區域成分分析相結合
在金相觀察中選出待定夾雜物後,用電子探險針(EPMA)進行微區成分分析或者應用掃描電鏡(SEM)自帶能譜分析你(EDS)進行成分分析。通常可以測定尺寸大於1um的夾雜物的組成元素和大致成分,如果採用個別元素的面掃描還可以得到更為直觀的結果。圖4是使用掃描電鏡對Q460鋼中的一顆夾雜物進行的面分析圖譜,依次進行硫、錳、硅和鐵四種元素的面掃描,從掃描結果可以推斷出,明場觀察中夾雜物為MnS, SiO2,和FeS,通過能譜儀(EDS)對其進行成分分析,還可直接得到各元素的質量分數。
圖4夾雜物掃描電鏡面掃描圖
4.2 光學金相法
在光學顯微鏡下利用明視場觀察夾雜物的顏色、形態、大小和分布;在暗場下觀察夾雜物的固有色彩和透明度;在正交偏振光下觀察夾雜物的各種光學性質,從而判斷夾雜物類型。根據夾雜物的分布情況及數量評定相應的級別,評判其對鋼材性能的影響。目前檢驗和研究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方法很多,有化學法、岩相法、金相法、電子探針和電子掃描法等。
有金相法鑒定夾雜物是根據夾雜物的形貌、分布及其在明場、暗場和偏光下的光學特徵(表1),與已知的夾雜物特徵對照以確定其類型。必要時可以測定夾雜物的顯微硬度或經受化學試劑腐蝕的能力。非金屬夾雜物的金相法鑒定步驟見表2。
表1 常見非金屬夾雜物的光學特徵
表2 非金屬夾雜物的金相法鑒定
5 非金屬夾雜物的定量評級
5.1 國標評級
定量測定是優質鋼以及高級優質鋼的常規檢測項目之一。 夾雜物類型已知的條件下,採用標准等級比較法,以判定鋼材質量的優劣或是否合格。夾雜物的評級可以根據GB/T10561-2005標准進行。試樣經過仔細拋光,夾雜物應保存完好,不經侵蝕在放大100倍顯微鏡下觀察。把試樣上夾雜物最嚴重的視場與標准級別圖片比較來評定其等級。GB/T10561-2005標准列出三類夾雜物的級別圖。氧化物為一類,硫化物又按照夾雜物最嚴重的粗細分為兩個系列,每一個系列分5級,級別越高,表示夾雜物含量越多。評級時若不能評成整數,可以採用半級。作為重要零件用的合金結構鋼或工具鋼,應根據零件的要求定出非金屬夾雜物的合格級別,對於合金結構鋼,一般最高級別不得超過氧化物及硫化物各3級,兩者之和為5.5級。
鉻滾動軸承則按照GB/T18524-2002標准進行分類及評級。標准中非金屬夾雜物分脆性夾雜物、塑性夾雜物和點狀不變性夾雜物三類,每類分0.5,1,1.5,…,4共八級標准級別。軸承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含量級別不應大於表3中的規定。
表3 軸承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允許的級別
規格及狀態 脆性 塑性 點狀不變性
夾雜物 夾雜物 夾雜物
≤30mm的冷拔及退火鋼材 ≤2 ≤2.5 ≤2.5
30~60mm退火鋼材及≤60mm ≤3 ≤3 ≤3
的不退火鋼材
>60mm退火鋼 ≤3.5 ≤3.5 ≤3.5
為了定量研究夾雜物對性能的影響,需要測定夾雜物的大小及間距的統計分布,在夾雜物較細小時,要在電鏡下進行。定量測定要求測定較多的視場以求得統計分布。自動圖像分析儀的應用可以大大加速測定工作的進程,並獲得較為准確的結果。
5.2 JK標准評級
將夾雜物分為A,B,C和D四個基本類型,它們分別是硫化物、氧化鋁、硅酸鹽和球狀氧化物。每類夾雜物按照厚度和直徑的不同又可分為細系和粗系兩個系列,每個夾雜物由表示夾雜物數量遞增的五級圖片(1~5)組成。評定夾雜物級別時,允許評半級。結果是用每個試樣每類夾雜物最惡劣視場的級別數表示。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評定方法可以參照GB/T10561-2005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