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儀器法40代表什麼問題
㈠ 血沉40有何意義
血沉40這個問題需要結合臨床的症狀,來考慮
㈡ 血沉40超了一半,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什
引起血沉抄升高原因很多,主要襲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升高包括:12歲以下的兒童、婦女妊娠期3個月開始升高到分娩後三周左右開始恢復正常、月經期以及老年人均可血沉加快。 病理性變化可見於:1.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炎症、風濕熱活動期、慢性炎症如結核病變呈活動性等等,臨床上常用血沉率作為觀察風濕熱及結核病有無活動性的參考指標。2.組織損傷及壞死。如手術創傷、心肌梗死、肺梗塞等等。3.惡性腫瘤。4.各種原因所致的高蛋白血症。如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惡性淋巴瘤、風濕性疾病、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慢性腎炎、肝硬化等等。5.貧血。6.高膽固醇血症。 不過,盡管血沉在臨床診斷上雖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並無特異性,所以像你這樣的升高這么多了,需結合臨床表現,作進一步的檢查,方能確診。
㈢ 紅細胞沉降率的血沉測定的儀器
專用於復血沉測定的儀器有兩制種:
一種是魏多法自動血沉測定儀或尖似儀器自動記錄後轉換成魏多法測定值;
另一種是zeta紅細胞比值測定,前者其取血、抗凝、裝入血沉管等步驟均與常規操作相同,只是將聽管垂直立於具有自動計時裝置的血沉架之後,可於30,60,120分鍾時分別自動記錄其結果。
1972年Bull發明了Zetafuhe離心機來測定zeta紅細胞沉降率(ZSR)。將病人抗凝血注入特製血沉管中,置於特製的離心機內,以400r/min正反方向旋轉,每次45秒鍾,旋轉4次共3分鍾,在改變放置方向時的同時,能將沉降管自動作180度旋轉,促使紅細胞密集分散4次,借紅細胞自身重力向下呈Z形下降,闈取zeta紅細胞比積值,然後再行高速離心沉澱最真實的紅細胞比積值,用HCT除以ZCT即得ZSR值,據報道其參考范圍為0.4747±0.0285,ZSR增大代表血沉增快。但該法尚未得到公認。
ZSR測定的優點有不受年齡、性別、朊貧血及閉幕式驗條件的影響,篩選潛在性疾病的敏感性高,測定時間短等。
㈣ 紅細胞沉降率測定40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血沉增快在臨床上更為常見,魏氏法不論男女其血沉值達25mm/h時,為輕度增快;達50mm/h時為中度增快;大於50mm/h 則為重度快。潘氏法不論男女血沉達20mm/h者均為增快。
(1)生理性增快:婦女月經血沉略增快,可能與子宮內膜破傷及出血有關,妊娠3個月以上血沉逐漸增快,可達30mm/h或更多,直到分娩後3周,如無並發症則逐漸恢復正常。其增快可能與生理性貧血、纖維蛋白原量逐漸增高、胎盤剝離、產傷等有關。60歲以上的高齡者因血漿纖維原蛋白量逐漸增高等,也常見血沉增快。
(2)病理性增快:
①各種炎症:細菌性急性炎症時,血中急性反應相物質(acutephase reactant)迅速增多,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antirypsin)、α2巨蛋白(α2-mactoglobulin)、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肝珠蛋白(haptoglobin)、運鐵蛋白(transferrin)、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等,主要因有釋放增多甚至製造加強所致。以上成分或多或者少地均能促進紅細胞的緡線狀聚集,故炎症發生後2-3天即可見血沉增快。風濕熱的病理改變結締組織性炎病症,其活動期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結核病時,纖維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沉蝗顯增快。臨床上最常用血沉來觀察結核病及風濕熱有無活動性及其動態變化。
②組織損傷及壞死:較大的手術創傷可導致血沉增快,如無合並症,一般2-3周內恢復正常。心肌梗塞時常於發病後3-4天血沉增快,並持續1-3周,心絞痛時血沉正常,故可借血沉結果加以鑒別;組織損傷壞死等引起血沉增快的機理大體同時。
③惡性腫瘤:ESR加快可能與腫瘤細胞分泌糖蛋白(屬球蛋白)、腫瘤組織二壞死、繼發感染及惡液化氣質貧血等因素有並。良性腫瘤血沉多正常,故常用血沉作為惡性腫瘤及一般X線檢查等所不能查見的惡性腫瘤。對於惡性腫瘤病人增快的血沉,可因手術切除或化療放療較徹底而漸趨正常,復發或轉移時又見增快。
④各種原因導致的高球蛋白血症(hyperglobuinemia):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黑熱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時,血沉常明顯增快略種原因引起的相對性球蛋白增高如慢性腎炎、肝硬化時血沉亦常增快。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時,漿細胞的惡性增殖致使血漿病理性球蛋白高達40-100g/L或更高,故血沉增快。巨球蛋白症病人,血漿中IgM增多,其血沉理應增快,但若IgM明顯增多而使血漿沾稠度增高即高沾綜合征時,反而抑制血沉,可得出一個正常甚至減慢的結果。
⑤貧血:輕度貧血對血沉尚無影響,若血紅蛋白低於90g/L時,血沉可因而增快,貧血越嚴重,血沉增快越明顯,乃因紅細胞數量稀少,下沉時受到的磨擦阻力減少等所致。故明顯貧積壓病人作血沉檢查時應進行貧血因素的校正,而報告其校正後的結果。低色素性貧血,因紅細胞體積減小,內含血紅蛋白量不足而下沉緩慢;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鐮形細胞性貧時,由於其形態學的改變不利於緡錢狀聚集,故其血沉結果均常降低。
⑥高膽固醇積壓症: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血膽固醇明顯增高者,血沉每見增快。
炎症時白細胞計數與血沉結合起來分析對輔助診斷及療效觀察更有益。白細胞的增高及其分類變化直接受細菌素、組織分解產生等影響,故變化出現早,對急性炎症的診斷、療效觀察更為重要,而血沉增快乃繼發於急性反應時相產物的增多,特別是受纖維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等影響,相對來說,出現較晚,故對觀察慢性炎症特別是判斷療效更有價值。鑒於血沉增快大多因血漿中蛋白質成分改變所引起,而這種改變一旦發生並不能迅速消除,因此復查血沉的間隔時間不宜太短,至少需一周。
㈤ 血沉代表什麼意思(驗血)
紅細胞沉降率(ESR或血沉率)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種因素影響:1、血漿中各種蛋白的比例改變,如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或球蛋增加或清蛋白減少;2、紅細胞數量和形狀:紅細胞減少少血沉加快,球形紅細胞增多血沉減慢。
參考值:男性0-15mm/第1h末;女性0-20mm/第1h末。
臨床意義:
1、血沉增快:
⑴生理性增快:12歲以下的兒童、60歲以上的高齡者、婦女月經期、妊娠3個月以上血沉可加快,其增快可能與生理性貧血或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有關。
⑵病理性增快:
①各種炎症性疾病:急性細菌性炎症時,炎症發生後2-3天即可見血沉增快。風濕熱、結核病時,因纖維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顯加快。
②組織損傷及壞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時血沉增快,而心絞痛時則無改變。
③惡性腫瘤:增長迅速的惡性腫瘤血沉增快,可能與腫瘤細胞分泌糖蛋白(屬球蛋白)、腫瘤組織壞死、繼發性感染或貧血等因素有關。
④各種原因導致血漿球蛋白相對或絕對增高時,血沉均可增快,如慢性腎炎、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黑熱病等。
⑤其他:部分貧血患者,血沉可輕度增快。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粘液水腫等患者,血中膽固醇高,血沉亦可增快。
2、血沉減慢 一般臨床意義較小。
㈥ 血沉儀有哪些功能
血沉儀 血沉儀
(1)測量原理
紅細胞沉降率(ESR)是常用的臨床檢驗指標。 血樣採集到內有抗凝劑的血沉管中,混勻後垂直放置在儀器樣品架上,在重力的作用下,紅血球會漸漸下沉,在血沉管的上部會留下一段透明的血漿,儀器利用一對紅外發送和接收管(TX—RX)上下移動來測定紅血球和透明血漿的分界面,在一定時間內可測出紅細胞的動態沉降變化情況。
(2)測量方法
血沉分析儀的讀數原理,紅外發送和接收對管(TX—RX)移動范圍為C,對血沉管的讀數終端為:L為最底端,H為最高端。
在紅外發送和接收對管從最底端(L)向最高端(H)移動的過程中,如果紅外光線不能到達接收管,則說明紅外光線被高密度的紅細胞阻擋。一旦紅外光線能穿過血沉管到達接收管,接收管的信號就告訴計算機開始計算到達移動終端時所需的距離。
L1代表血沉管中的血液在時間零計時的高度(血樣初始高度),L2代表血沉管中的紅細胞沉降面在30分鍾的高度,L3代表血沉管中的紅細胞沉降面在60分鍾時的高度,K代表紅外發送和接收對管移至最底端時血沉管中血液的高度。K由血沉分析儀本身系統決定,設置在計算機中。
假如血沉管中恆定地放入1.6ml的抗凝全血,在血沉管中的血液高度也會因樣品管的不同而輕微有些變化。為了補償這個變化,血沉分析儀中採用在一定高度的范圍內考慮初始高度值,運用沉降的百分比原理來修正這些變化。
(3)讀數原理
選用紅外光電管組成的檢測板垂直地對30個血沉管同時進行監測,垂直檢測的間隔距離為0.16mm讀一個數據(即儀器解析度),檢測周期為3分鍾。當血沉管插入儀器後,儀器自動對血沉管進行檢測。第一次檢測作為時間計時的「0」計時,並對血沉管中的血液高度進行初始判斷,並以此為基準進行分析,儀器設置的血液高度M的可接受范圍為50mm—64mm(從血沉管的底部算起),推薦的高度為55mm(對應的容量為1.6ml,即0.32ml抗凝劑,1.28ml全血)。血沉管中血液高度超出儀器接受范圍,儀器拒絕對該血沉管進行檢測。血沉管血液高度在接受范圍內,儀器對該血沉管進行檢測,全過程檢測10次為30分鍾工作方式,檢測20次為60分鍾工作方式。
(4)樣品准備
血沉儀對每個樣品需1.28ml全血,被測樣品血液可直接注入血沉管,現在通常使用帶負壓的血沉管,每個血沉管中事先已注入0.32ml抗凝劑,這樣為了保證該血沉管中被測血液有適當的容積,在血沉管上有一條標志線。在血液注入血沉管時,一直注入到抗凝劑和血液的總高度達到血沉管上標志線附近±3mm,把血沉管上下慢慢顛倒5—7次,使抗凝劑和血液混勻,注意抗凝血中不能有氣泡。
㈦ 血沉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其優缺點
魏氏法,血沉儀法,潘氏法
魏氏法簡便實用,是ICSH的推薦方法。
潘氏法用血量少(適用於兒童)
血沉儀法儀器測量時間短,重復性好,不受環境和溫度影響
㈧ 中年人血沉60怎麼辦大神們幫幫忙
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 簡稱:血沉) 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簡稱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數值波動於一個較狹窄范圍內。在許多病理情況下血沉明顯增快。紅細胞沉降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原理] 血流中的紅細胞,因胞膜表面的唾液所具有的負電荷等因素而互相排斥使細胞間距離為約為25nm,故彼此分散懸浮而下沉緩慢。如血漿或紅細胞本身了生改變,則可使血沉了生變化。 [方法學評價] 血沉測定的方法有多種,有魏氏法(Westergren法)、庫氏法(Coulter法、)、溫氏法(Wintobe-landsbrey法)、潘氏法。我國在1983年全國臨床檢驗方法學學術會議上推薦魏氏法作為參考方法。專用於血沉測定的儀器有兩種:一種是魏多法自動血沉測定儀或尖似儀器自動記錄後轉換成魏多法測定值;另一種是zeta紅細胞比值測定,前者其取血、抗凝、裝入血沉管等步驟均與常規操作相同,只是將聽管垂直立於具有自動計時裝置的血沉架之後,可於30,60,120分鍾時分別自動記錄其結果。 [參考值] 魏氏(Westergren) 法: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潘氏法:成年男性0-10mm/h 成年女性0-12mm/h。 [臨床意義] 1.血沉增快 在臨床上更為常見,魏氏法不論男女其血沉值達25mm/h時,為輕度增快;達50mm/h時為中度增快;大於50mm/h 則為重度快。潘氏法不論男女血沉達20mm/h者均為增快。 (1)生理性增快:婦女月經血沉略增快,可能與子宮內膜破傷及出血有關,妊娠3年月以上血沉逐漸增快,可達30mm/h或更多,直到分娩後3周,如無關發症則逐漸如無關發症則逐漸恢復正常。其增快可能與生理性貧血、纖維蛋白原量逐漸增高、胎盤剝離、產傷等有關。60歲以上的高齡者因血漿纖維原蛋白量逐漸增高等,也常見血沉增快。 (2)病理性增快:①各種炎症:細菌性急性炎症時,血中急性反應相物質(acutephase reactant)迅速增多,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antirypsin)、α2巨蛋白(α2-mactoglobulin)、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肝珠蛋白(haptoglobin )、運鐵蛋白(transferrin)、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等,主要因有釋放增多甚至製造加強所致。以上成分或 多或少地均能促進紅細胞的緡線狀聚集,故炎症發生後2-3天即可見血沉增快。風濕熱的病理改變結締組織性炎病症,其活動期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結核病時,纖維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沉蝗顯增快。臨床上最常用血沉來觀察結核病及風濕熱有無活動性及其動態變化。②各種原因導致的高球蛋白血症(hyperglobuinemia):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黑熱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時,血沉常明顯增快略種原因引起的相對性球蛋白增高如慢性腎炎、肝硬化時血沉亦常增快。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時,漿細胞的惡性增殖致使血漿病理性球蛋白高達40-100g/L或更高,故血沉增快。巨球蛋白症病人,血漿中 IgM 增多,其血沉理應增快,但若IgM明顯增多而使血漿沾稠度增高即高沾綜合征時,反而抑制血沉,可得出一個正常甚至減慢的結果。另外惡性腫瘤、組織損傷及壞死、貧血、高膽固醇積壓症均可導致血沉增快。 2.血沉減慢 意義較小,可因紅細胞數量明顯增多及纖維蛋白原含量嚴重減低所致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脫水血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 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 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現的可以結合肺炎球菌細胞壁C-多糖的蛋白質(1941年發現),命名為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早採用半定量的沉澱試驗,現在制備優質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靈敏度、高特異性、重復性好的定量測定方法。CRP是第一個被認為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在急性創傷和感染時其血濃度急劇升高。CRP由肝細胞所合成。 [方法及正常值]採用何種免疫化學檢測法,取決於各實驗室條件和對靈敏度、特異性的要求。免疫擴散、放射免疫、濁度法,以及酶標免疫測定方法均有實用價值。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擴散或濁度法)。 [臨床意義]作為急性時相反應的一個極靈敏的指標,血漿中CRP濃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創傷、感染、炎症、外科手術、腫癌浸潤時迅速顯著地增高,可達正常水平的2000倍。結合臨床病史,有助於隨訪病程。特別在炎症過程中,隨訪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等。
㈨ 儀器法檢測血沉的正常指標是多少
血沉的正常值的參考范圍要根據性別來看,男性偏低一點。男性正常的范圍為0~15mm/小時專,女性為0~20mm/小時。
血沉的正常與否能夠反映身體的炎症狀態。身體有炎症,這些炎症包括一些特異性的炎症和非特異性的炎症。身體存在炎症或者是應急狀態,有可能會導致血沉的加快。
年齡大的患者血沉正常值比普通人要高一點,年齡越大血沉正常值也越大。要結合年齡、疾病來進行相應的分析。血屬沉偏高需要排除一些其他的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需要針對具體的病因進行治療。
㈩ 我妹妹腳踝疼痛,醫院做了常規血沉檢驗是40,請問血沉和她的疼痛有關嗎
你好,首先告訴你血沉是一種非特異性檢查,也就是說很多疾病活動期都可以血沉加快,血沉不能確診一種疾病。40也不算太高你還要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