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什麼時候數控車床

什麼時候數控車床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19:51

數控車床,何時使用G41G42,請舉例說明有說也可以不用的,有點迷茫,望解惑

也可以不用的,但是必需的考慮刀尖圓弧。

G40/G41/G42刀尖半徑補償功能。

編程時,通常回都將答車刀刀尖作為一點來考慮,但實際上刀尖處存在圓角,如圖所示。當用按理 論刀尖點編出的程序進行端面,外徑、內徑等與軸線平行或垂直的表面加工時,是不會產生誤差的。

但在進行倒角、錐面及圓弧切削時,則會產生少切或過切現象。具有刀尖圓弧自動補償功能的數控 系統能根據刀尖圓弧半徑計算出補償量,避免少切或過切現象的產生。


(1)什麼時候數控車床擴展閱讀:

把這個原則用於刀具補償,應當分別以 X 和 Z 的基準點來測量刀具長度刀尖半徑 R,以及用 於假想刀尖半徑補償所需的刀尖形式號 0~8。

當刀刃是假想刀尖時,切削進程按照程序指定的形狀執行不會發生問題。不過,真實的刀刃是 由圓弧構成的 (刀尖半徑),在圓弧插補的情況下刀尖路徑會帶來誤差。

補償的原則取決於刀尖圓弧中心的動向,它總是與切削表面法向里的半徑矢量不重合。因此, 補償的基準點是刀尖中心。通常,刀具長度和刀尖半徑的補償是按一個假想的刀刃為基準,因此為 測量帶來一些困難。

❷ 世界上第一台數控車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是哪個國家

車床又稱機床,使用車床的工人稱為「車工」,在機械加工行業中車床被認為是所版有設備的工作「母機」。車床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以圓柱體為主,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銑床和鑽床等旋轉加工的機械都是從車床引伸出來的。在我國香港等地也有人叫旋床。[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1952年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數控銑床。1955年用於製造航空零件的數控銑床正式問世!以後其他一些工業國家,如德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相繼開始開發,研製和應用數控機床。
我國第一台數控機床於1958年,由清華大學研製最早的樣機!1966年我國誕生了第一台用直線——圓弧插補的晶體管數控系統。1970年初研製成功集成電路數控系統!

❸ 第一台數控機床是那年誕生的

數控機床是由美國發明家約翰·帕森斯於上個世紀1947年提出,於1951年誕生。

1947年,約翰·帕森斯是設在美國密執安州特拉弗斯城的帕森斯工廠的負責人。這家工廠生產直升機旋翼。在當時,數字計算機仍屬於一種龐然大物,但會計師使用的穿孔卡式計算機到處可見。

帕森斯遂租用了一台IBM會計計算機來計算某些設計參數,因為直升機旋翼葉片的形狀是由復雜方程式來確定的。

為了製造葉片型板,工人們通常在最開始時,先標刻確定型板曲線的17個點,每一次都得很費力地用計算尺進行計算,然後再將這些點連在一起,手工畫出型板的輪廓,剪裁出大致的形狀,最後再銼成所要求的規格。在這一過程中,即使熟練工人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誤差,導致型板損壞,並浪費了很多時間。

但是勇於探索的帕森斯在使用IBM會計計算機的過程中獲得了新創意。他要求一名叫弗蘭克·斯圖蘭的員工利用計算機沿輪廓邊緣計算了200個點,然後讓機工在這200組坐標點中的每一個坐標點處鑽孔,隨著各個孔接近到足以重疊時,型板的輪廓大體已定,不再需要進行額外的加工切削。

機工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移動加工平台到所要求的坐標點,鑽一個孔,再移動到下一個坐標點,再鑽一個孔,然後就不斷重復上述動作,直到將所有坐標孔鑽完。

該技術仍然靠人力來操作機器,而此時帕森斯又設想到了自動化過程的下一步———通過穿孔卡靠數字下達指令的、由馬達驅動的機器。帕森斯將這一設想送交給美國空軍。

當時美國空軍馬上將一個合同交與帕森斯。雖然最終空軍將計劃的控制權又交給了麻省理工學院,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加和協助下,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們正式製成了第一台電子管數控機床樣機,成功地解決了多品種小批量的復雜零件加工的自動化問題。

(3)什麼時候數控車床擴展閱讀:

1774年,英國人威爾金森(全名約翰·威爾金森)發明了較精密的炮筒鏜床。次年,他用這台炮筒鏜床鏜出的汽缸,滿足了瓦特蒸汽機的要求。為了鏜制更大的汽缸,他又於1775年製造了一台水輪驅動的汽缸鏜床,促進了蒸汽機的發展。從此,機床開始用蒸汽機通過曲軸驅動。

1797年,英國人莫茲利創製成的車床由絲杠傳動刀架,能實現機動進給和車削螺紋,這是機床結構的一次重大變革。莫茲利也因此被稱為「英國機床工業之父」。

19世紀,由於紡織、動力、交通運輸機械和軍火生產的推動,各種類型的機床相繼出現。

1817年,英國人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1818年美國人惠特尼(全名伊萊·惠特尼)製成卧式銑床;1876年,美國製成萬能外圓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後發明滾齒機和插齒機。

二十世紀初,為了加工精度更高的工件、夾具和螺紋加工工具,相繼創制出坐標鏜床和螺紋磨床。同時為了適應汽車和軸承等工業大量生產的需要,又研製出各種自動機床、仿形機床、組合機床和自動生產線。

美國人諾頓於1900年用金剛砂和剛玉石製成直徑大而寬的砂輪,以及剛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發展,使機械製造技術進入了精密化的新階段。

1920年進入半自動化時期。在1920年以後的30年中,機械製造技術進入了半自動化時期,液壓和電氣元件在機床和其他機械上逐漸得到了應用。1938年,液壓系統和電磁控制不但促進了新型銑床的發明,而且在龍門刨床等機床上也推廣使用。

1950年進入自動化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數控和群控機床和自動線的出現,機床的發展開始進入了自動化時期。數控機床是在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後,運用數字控制原理,將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換刀具的操作數碼和文字碼作為信息進行存貯,並按其發出的指令控制機床,按既定的要求進行加工的新式機床。

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銑床)誕生(1951年)。數控機床的方案,是美國的帕森斯(全名約翰·帕森斯)在研製檢查飛機螺旋槳葉剖面輪廓的板葉加工機時向美國空軍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參加和協助下,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

1951年,他們正式製成了第一台電子管數控機床樣機。1958年,美國研製成能自動更換刀具,以進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

❹ 數控車床誕生於什麼年代

數控來(英文名字:Numerical Control 簡稱:NC)技術自是指用數字、文字和符號組成的數字指令來實現一台或多台機械設備動作控制的技術。數控一般是採用通用或專用計算機實現數字程序控制,因此數控也稱為計算機數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簡稱CNC,國外一般都稱為CNC,很少再用NC這個概念了。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機械量和與機械能量流向有關的開關量。數控的產生依賴於 數控機床(2張)數據載體和二進制形式數據運算的出現。
1908年,穿孔的金屬薄片互換式數據載體問世;
19世紀末,以紙為數據載體並具有輔助功能的控制系統被發明;
1938年,香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數據快速運算和傳輸,奠定了現代計算機,包括計算機數字控制系統的基礎。數控技術是與機床控制密切結合發展起來的。
1952年,第一台數控機床問世,成為世界機械工業史上一件劃時代的事件,推動了自動化的發展。

❺ 數控機床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1952年,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誕生於美國,是由美國發明家約翰·帕森斯發明的。

數控機床是內數字控制機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簡容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

基本組成

數控機床的基本組成包括加工程序載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機床主體和其他輔助裝置。下面分別對各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原理進行概要說明。

加工中心

第一台加工中心是1958年由美國卡尼-特雷克公司首先研製成功的。它在數控卧式鏜銑床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換刀裝置,從而實現了工件一次裝夾後即可進行銑削、鑽削、鏜削、鉸削和攻絲等多種工序的集中加工。加工中心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一次裝夾後,能對兩個以上的表面完成多種工序的加工,並且有多種換刀或選刀功能,從而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❻ 第一台數控機床是在哪一年研製出的呢

1948年,美國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國空軍委託,研製飛機螺旋槳葉片輪廓樣板的加工設備。由於樣板形狀復雜多樣,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設備難以適應,於是提出計算機控制機床的設想。1949年,該公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伺服機構研究室的協助下,開始數控機床研究,並於1952年試製成功第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銑床改裝而成的三坐標數控銑床,不久即開始正式生產,於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這是製造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突破,標志著製造領域中數控加工時代的開始。數控加工是現代製造技術的基礎,這一發明對於製造行業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數控加工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當時的數控裝置採用電子管元件,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只在航空工業等少數有特殊需要的部門用來加工復雜型面零件;1959年,製成了晶體管元件和印刷電路板,使數控裝置進入了第二代,體積縮小,成本有所下降;1960年以後,較為簡單和經濟的點位控制數控鑽床,和直線控制數控銑床得到較快發展,使數控機床在機械製造業各部門逐步獲得推廣。我國於1958年開始研製數控機床,成功試制出配有電子管數控系統的數控機床,1965年開始批量生產配有晶體管數控系統的三坐標數控銑床。 1965年,出現了第三代的集成電路數控裝置,不僅體積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促進了數控機床品種和產量的發展。60年代末,先後出現了由一台計算機直接控制多台機床的直接數控系統(簡稱DNC),又稱群控系統;採用小型計算機控制的計算機數控系統(簡稱CNC),使數控裝置進入了以小型計算機化為特徵的第四代。 1974年,研製成功使用微處理器和半導體存貯器的微型計算機數控裝置(簡稱MNC),這是第五代數控系統。第五代與第三代相比,數控裝置的功能擴大了一倍,而體積則縮小為原來的1/20,價格降低了3/4,可靠性也得到極大的提高。

❼ 數控機床誕生時間

1948 年美國帕森斯(P—來ns)公司在研製加工直升自機葉片輪廓檢驗樣板的機床時,首先 提出利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機床加工復雜曲線樣板的新概念。 1952 年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 學院(MIT)伺服機構研究所合作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三坐標數控銑床,其數控系統採用 脈沖乘法器原理,全部由電子管元件組成,雖然體積龐大,功能簡單,但卻意義重大,標志著機械製造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58 年我國北京機床研究所和清華大學開始研 制數控機床,1965 年北京第一機床廠開始生產三坐標數控銑床。

❽ 數控機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第一台數控機床是在1952年研製出來的

❾ 什麼叫數控車床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從而使機床動作並加工零件。 數控機床的控制單元 數控機床的操作和監控全部在這個數控單元中完成,它是數控機床的大腦。 與普通機床相比,數控機床有如下特點: ●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 ●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 ●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數控機床一般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 ●主機,他是數控機床的主題,包括機床身、立柱、主軸、進給機構等機械部件。他是用於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件。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驅動裝置,他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他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 ●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 ●編程及其他附屬設備,可用來在機外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存儲等。 自從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以來,數控機床在製造工業,特別是在汽車、航空航天、以及軍事工業中被廣泛地應用,數控技術無論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有飛速發展。數控車床就是數控機床中的一個類別

❿ 第一台數控機床誕生於什麼時候

美國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數控車床後,機床製造業就進入了數控時代。

金屬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得到的金屬形狀。去除材料,主要靠車和銑,車床發展為數控車床,銑床發展為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軸機床,可以讓復雜零件在精度和形狀上一次到位,例如,飛機上的一個復雜零件,以前由很多種工人:車工、銑工、磨床工、畫線工、熱處理工用好幾個月干,其中還有報廢的,最新的復合數控機床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全乾好了,而且精度比你設計的還高。零件精度高就意味著壽命長,可靠性好。

普通發展到數控,一個人頂原來的十個,在精度上,更是沒法說,適應性上,零件變了,換個程序就行。把人的因素也降為最低,以前在工廠,誰要時會車渦輪、蝸桿,沒個10年8年的不行,要是誰掌握了,那牛得很。現在用數控設備,只要你會編程,把參數輸進去就可以了,很簡單,剛畢業的技校學生都會,而且批量的產品質量也有保證。

雖然,美國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但數控機床的發展,還是要數德國。德國本來在機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無非就是搞機電一體化,機械方面德國已沒問題,剩下的就是電子系統方面,德國的電子系統工業本來就強大,所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就執機床界的牛耳了。

生產一根軸,蘇聯的方式是建一個專用生產線,用多台專用機床,好處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這根軸的參數發生了變化,這條線就報廢了,生產人員也就沒事做了。

現代的生產也有大批量生產,但主要是單件小批量,不管是那種,只要你的設備是數控的,適應起來就快。專業機床的路子已經到頭了,西方走的路和前蘇聯不一樣,當年的「東芝」事件,就是**東芝賣給蘇聯了幾台五軸聯動的數控銑床,讓蘇聯在潛艇的推進螺旋槳上的製造,上了一個檔次,讓美國的聲納聽不到潛艇聲音了,所以美國要懲處東芝公司。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4-24 20:18 1952年,第一台數控機床誕生北京第一機床廠試制了中國第一台X53K1三坐標數控機床。它是北京第一機床廠與清華大學合作的結晶,在中國數控機床領域的空白紙頁上,開始寫下:第一台,當時,在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工業發達的國家試製成功數拄機床。試制這樣一台機床,美國用了4年時間,英國用了兩年半,日本正在大踏步前進。當時「數控」這種尖端技術對中國是絕對封鎖的。這台機床的數控系統,當時在中國是第一次研製,沒有可供參考的樣機和較完整的技術資料。參加研製的全體工作人員,包括教授、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學生等,平均年齡只有24歲。他們只憑著一頁「僅供參考」的資料卡和一張示意圖,攻下一道又一道難關,用了9個月的時間終於研製成功數控系統,由它來控制機床的工作台和橫向滑鞍以及立銑頭進給運動,實現了三個坐標聯動。這台數控機床的研製成功,為中國機械工業開始高度自動化奠定了基礎.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