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沖床編程用什麼語言
㈠ 數控沖床是用什麼語言編程的
特有語言,數控語言
㈡ 數控機床編程使用的是什麼語言
使用數控專用代碼,簡單好理解,幾個常用的記住就行了, 但編程還需要會操作懂工藝,先要會普通機床操作加工。
㈢ 數控沖床怎麼編程的
1、同一工件需模具多次加工時, 要注意工藝編排的編程是否恰當,同一類型加工工藝性質的盡量安排在同一編程程序中加工, 以避免在沖壓加工時工件位移造成同一類工藝特性的孔位置發生偏移和毛刺面不一致。
2.在編程排刀時應遵循: 先小後大,先圓後方,先常用模具後特殊模具的一般原則;同一程序中刀具盡量做到少選,先擇刀具的寬度應大於板厚,選刀盡量往大的方面選,保證切邊總長不小於所選刀具長度的1.5倍。這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和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3、在同一工件編程中有不同類型的成型加工, 應特別注意調整刀具路徑, 做到移動路徑盡量短, 必要時可以不同成型刀具交叉加工。有特殊刀具的工件加工時, 注意相鄰加工兩孔之間的距離, 為避免成型在加工時相互造成損傷, 相鄰成型中心距 ≧ (刀具模套半徑 + 先加工成型半徑)。如A型: 上模直徑為26mm, 下模直徑為25.4mm; B型: 上模直徑為47.8mm, 下模直徑為47.6mm。其中如果先加工成型為向上時以上模套為標准計算, 如果為向下成型時以下模套為標准計算。
4、 網孔加工時, 注意將網孔加工程序放置於沖裁外邊前, 其它一般刀具之後, 避免網孔加工引起板料變形而導致其它孔錯位;同時要採用圖樣沖孔方式且以X方向優先。 另外如有壓線工藝,而壓線周圍有其它沖孔工藝, 應先加工壓線後加工其它孔位, 以避免壓線時擠料而使其他孔變形。外形沖裁時, 應將X方向刀具放置於後面, 而且加工路徑沿Y軸向夾爪靠近 (即靠近夾爪水平邊最後沖)。
5、排刀時注意不要將廢料留落於檯面, 採用全部沖落或留料連接於板料上, 對後者一定要注意留料(微連接); 一般採用留料方式,並加大連接點寬 (一般為0.3mm);全部沖落時注意中間優先於四周沖裁, 避免四周沖完後中間廢料掉落檯面;內孔沖裁時優先考慮全部沖落。內孔留料有時因內孔形狀或排刀限制只有兩個連接點時,注意避免連接點聯機與裁邊平行而使留料形成蹺蹺板, 加工中因蹺蹺板式運動而掉落檯面。其處理方法: 對同一直邊先採用單沖孔方式在某一端沖一刀, 餘下用線沖孔方式沖裁, 然後採用留料方式在線沖孔處留料, 一般為 0.3-0.4mm, 對邊採用反方向處理, 這樣連接點就會產生錯位,防止廢料脫落。
6、內部長方孔或方孔排刀時注意避免單切邊。當用SQ刀排刀時受工藝限制不合理時, 可採用OB刀或RE刀分別對圓角或直角的長方孔先對一對邊沖裁, 再選用合適的SQ刀或RE刀對中間剩餘部分進行沖裁。此時一定要注意先沖邊再沖中間,這樣通過合理的選刀可以減少接點, 並減少對刀具的磨損。
7、下料加工工件一定要注意留料,根據料厚﹑工件大小適當選取, 一般為0.2-0.3mm四個連接點。有特殊刀或有倒角時注意加大留料, 一般為0.3-0.4mm,也可增加連接點。
8、刀具選擇注意所選刀具寬應大於料厚, 連續沖孔的相鄰刀之中心距應大於刀具長度一半。因加工需要對同一直邊分段排刀時, 注意選用同一型號刀具, 避免因刀具上下模間隙的差異而導致裁邊不平出現台階形式。
9、刀具表中固定刀位的刀具盡量不要修改, 必須時才作編修, 對固定刀位刀具需安裝不同角度時, 應就在原刀位上編修, 不必在空刀位重新裝刀。排刀時一定要注意刀模數量, 只有一副的刀模絕不能在同一個程序中, 以不同角度安裝到幾個刀位上。
10、沙拉孔加工時, 碗形刀應緊接於預沖孔之後加工, 以確保同心度。 因碗形刀在加工時會使板料發生擠壓變形, 排刀時注意碗形刀置於其加工監近區其它刀具之前。 加工尺寸較大的圓或圓弧, 無合選刀單沖孔時, 可選用規格較小的方刀蠶食, 注意選用手動調整間距, 設定合適的間距。
11、批量生產整張料排版時(套材加工), 多數取採用零留料共切邊加工。少量生產 (即一種工件排不滿整張板料) 時應優先考慮Y方向排滿。
12、特殊刀具中當有向上成形刀具即下模為凸模時, 其刀位周圍應盡量避免裝其它刀具。 注意異常特殊刀具的使用: 加強筋刀具, 排刀時選用線沖孔指令排刀, 選用手動設定間隙, 將間隙參數設定為一定比例值, 同時因刀具下模為凸模而高出其它刀具下模較多, 致使板料在加工過程中碰撞其而劃傷, 因此將加強筋加工後在最後加工或是單獨列為一個程序加工。選用特殊刀具應注意其加工方向,現有特殊成形刀具中只有抽牙和中心沖才可以上﹑下兩個方向加工;其中沙拉孔﹑凸包﹑壓線可向下加工;加強筋﹑百葉窗、卡槽等只能向上成形。
上面說到的只是在編程和定工藝時一小部份遇到的問題,而且並不是全部和遇到的實際情況一樣,所於大家還要結合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中找出最佳的答案。
㈣ 數控編程用的是什麼編程語言
使用G代碼。
G代碼是最為廣泛使用的數控編程語言,有多個版本,主要在計算機輔助製造版中用於控制自動機床權。G代碼有時候也稱為G編程語言。
數控機床通常使用G代碼來描述機床的加工信息,如 走刀軌跡、坐標的選擇、冷卻液的開啟等,將G代碼解釋為數控系統能夠識別的數據塊是G代碼解釋器的主要功能。
G代碼解釋器的開放性也是設計和實現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G代碼解釋器中,對G 代碼進行關鍵字分解是骨架,對代碼進行分組則是進行語法檢查的基礎
(4)數控沖床編程用什麼語言擴展閱讀
G代碼的格式:
1、快速定位
格式:G00 X(U)__Z(W)__
說明:
(1)該指令使刀具按照點位控制方式快速移動到指定位置。移動過程中不得對工件進行加工
(2)所有編程軸同時以參數所定義的速度移動,當某軸走完編程值便停止,而其他軸繼續運動
(3)不運動的坐標無須編程。
(4)G00可以寫成G0
2、G01—直線插補
格式:G01 X(U)__Z(W)__F__(mm/min)
說明:
(1)該指令使刀具按照直線插補方式移動到指定位置。移動速度是由F指令進給速度。所有的坐標都可以聯動運行。
(2)G01也可以寫成G1。
㈤ 請問有沒有數控沖床大概是怎麼編程的,難嗎
你用的沖床是數控轉塔沖床嗎?其實編程並不難,你會CAD制圖軟體的話,很簡單。我是專業干數控的。你可以把你的QQ號碼給我,跟你聊一下
㈥ 數控機床編程使用的是什麼語言
每個數控系統的抄編程語言和指令各不相同,但其間也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說相同的功能代碼和程序格式。 一、功能代碼 字與字的功能 1、字元與代碼 字元是用來組織、控制或表示數據的一些符號,如數字、字母、標點符號、數學運算符等。
㈦ 台勵福數控沖床用什麼編程
我剛學一個月,就交流一下經驗吧。我學的是和CENTURE(村田)的數控沖床。其實就機器的程序而言,都是一樣的。就是操作界面有些不同。就數控的一般工作步驟來說。第一是電腦編程,第二是沖床加工。
電腦編程,以你給的1250*1250的板為例,X1250,Y1250.畫出一個長方形。如果在板上的中心位置打上一個R為30的圓孔,既X的坐標與Y的坐標各一半,算出坐標,使用畫圓命令。輸入圓的坐標和半徑。回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需要加工的零件是有折邊的,則還需要給出板材的厚度,然後總長度減去折邊系數(折邊系數為(板厚*2*0.86),註:不同材質的板材折邊系數演算法略有差別。現在給出的折邊公式是通用情況下的鐵板、鋁板、敷鋁鋅板等等。。。;每折一道邊就要減去一個折邊系數,(註:同一方向上的兩道折邊只減去一個折邊系數)。在板材的加工中,最常用的就是RO、RE、SQ、OB這些孔。RO已經說過了,RE(長方形孔)的畫法是輸入它的長和寬。以及ANGLE(度數),水平方向為0°,豎直方向為90°X為RE的長和Y是RE的寬。這里就不多說了。然後圖形畫完就配模,生成程序,拷貝。(省略千字)
第二,是跑零。(先開機,然後把夾角夾住。START!)等到X.Y.T三個按鈕的燈亮了就說明零位已經確定了。這都是要加工零件前的第一步。事先找一塊你需要加工的板材。夾好後,在機器的電腦上調出你剛才的程序。切換到EDIT狀態看你的編程,記錄下模具(這個零件需要的模具),檢查模具,切換都AUTO狀態,選MDI在按TOOL CHANGE(模具更換),輸入T(T為TOOL的意思),在輸入模具的工位,然後INPUT,START就可以可以調出模具來檢查和更換。(記住,夾角一定要夾住,否則,機器不會調出模具讓你更換滴)。一切都好了,切換到AUTO狀態,這里顯示的是你的編程程序。然後開始沖了。START!切記,當你的零件程序超過機器的接受量時,一定要把這個零件拆分開來,就是做兩個程序。但是尺寸一定不能出錯!!!
最後,你就欣賞你的作品吧。前面省略了切邊模的微連接為任意兩邊X和Y為0,另一邊流出0.3的位置。可根據板材厚度留微連接。這樣就不會讓零件沖好後掉在機器里邊了。
以上僅是個人所學,如有錯誤,概不負責。(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錯滴!!!)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㈧ 數控機床一般用什麼語言編程呢
加工程序編程 用:G代碼,M代碼,S代碼,T代碼。
PLC程序編程 用:梯形圖語言。(有少數的用C語言)。
㈨ 數控機床編程語言
G是准備功能,M輔助功能,T可以調刀也可以加調用此號刀的刀補,例如T0101是調用一號刀和一號刀的刀尖半徑補償,S主軸轉速,F 進給(轉進給/分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