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論文儀器的信息包括哪些要素

論文儀器的信息包括哪些要素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23:39

1. 論文摘要四要素是那些

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1、目的

指出研究的范圍、目的、重要性、任務和前提條件,不是主題的簡單重復。

2、方法

簡述課題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對象、原理、條件、程序、手段等。

3、結果

陳述研究之後重要的新發現、新成果及價值,包括通過調研、實驗、觀察取得的數據和結果,並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

4、結論

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中取得證實的正確觀點,進行分析研究,比較預測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意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價值。

(1)論文儀器的信息包括哪些要素擴展閱讀

書寫摘要的基本規范和原則

1、 明確你的目的。讀者想知道為什麼你研究這個,你研究的重點是什麼,它的目的是什麼。

2、摘要在篇幅方面的限定,不同的學校和機構有不同的要求,通常中文摘要不超過300字,英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中英文摘要應一致。

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獨立性,可以單獨使用。即使不看論文全文的內容,仍然可以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作者的新觀點和想法、課題所要實現的目的、採取的方法、研究的結果與結論。

3、提供有用的信息。不像一個主題段落,可能是故意含糊,摘要應該在有限的字數下解釋你的論文和研究。你的摘要寫出來,這樣讀者就能准確地知道你在說什麼。避免過於具體。

4、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元,也不使用圖表和化學結構式,以及由特殊字元組成的數學表達式,不列舉例證。

2. 信息資源包括哪些要素

從整個社會角度看,資源的有效配置意味著包括信息資源在內的所有資源的配置,信息資源配置所考慮的應當是信息產業的投入:包括投入的數量,結構和方式。和產出,包括:信息產出的數量,質量,形式和品種,因此信息資源有效配置的含義是是:在整個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的前提下,對信息投入和產出的安排。
信息資源配置的對象應當面向宏觀國民經濟的運行,調配包括信息資源在內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管理資源、金融資源等各種資源,以保證整個社會的信息產出數量和產出結構優化。
從橫向看,它應考慮產業配置和行業配置;從縱向上看,它應包括信息的生產、擴散、組織、交換、利用的全過程

1)橫向配置
資源的橫向配置反映為部門、行業或地區之間的宏觀布局。
①信息資源的區域配置
由於信息的易於擴散和傳播的特點,其運輸價格低廉,沒有必要在地區間均勻分布,信息生產應優先考慮選擇在在經濟技術發達的地區投入資源發展信息生產。然後通過改進交流擴散機制,將信息廣泛傳播利用。
②信息資源的行業產業配置。
宏觀上表現:信息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投入產出中的比重,例如科技,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微觀上表現:為信息產業內行業和部門間的資源配置,優化產業結構,解決瓶頸問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行產業協調發展。.
2)縱向配置
縱向配置是指只有符合資源增殖的投資項目,才能吸引資源的流入。因此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資源流入機制,是資源迅速從低收益項目流入高收益項目。在一個行業和部門存在不同企業效益區別,同一企業的不同時間效益狀況也在變化,因此一但效益失去優勢就要阻止資源流入,並橫向轉移到其他高收益企業。
請採納。

3. 科技論文的主要構成要素及其內容

一、題目

題目是科技論文的中心和總綱。

要求准確恰當、簡明扼要、醒目規范、便於檢索。一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20個字。用三號宋體,居中。

二、署名

署名表示論文作者聲明對論文擁有著作權、願意文責自負,同時便於讀者與作者聯系。

包括工作單位及聯系方式。工作單位應寫全稱並包括所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有時為進行文獻分析,要求作者提供、職務職稱、電話號碼、通信地址(具體到區)及e-mail等信息。

三、摘要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內容包括:

1)該項研究工作的內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實驗方法。

3)總結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見解。

4)研究結論及其意義。

中文摘要300字以內,避免出現本文,本試驗等字眼。

四、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條目的單詞、片語或術語,一般列出3~6個。

內容用小4號黑體,一般不超過8個詞,詞間用分號「;」隔開。

五、引言

引言又稱前言、導言、序言、緒論,它是一篇科技論文的開場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寫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緒言、緒論。

寫作要求

1)引言應言簡意賅,內容不得繁瑣,文字不可冗長,應能對讀者產生吸引力。學術論文的引言根據論文篇幅的大小和內容的多少而定,一般為200~600字,短則可不足100字,長則可達1000字左右。

2)比較短的論文可不單列「引言」一節,在論文正文前只寫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與摘要雷同,不要寫成摘要的注釋。一般教科書中有的知識,在引言中不必贅述。

4)學位論文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確已掌握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開闊的科研視野,對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論證,因此,有關於歷史回顧和前人工作的綜合評述,以及理論分析等,則可將引言單獨寫成一章,用足夠的文字詳細加以敘述。

5)引言的目的應是向讀者提供足夠的背景知識,不要給讀者懸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過於表示謙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六、正文

正文是科技論文的主體,是用論據經過論證證明論點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義占論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內容:調查對象、基本原理、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編程原理、數據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正文可分作幾個段落來寫,每個段落需列什麼樣的標題,沒有固定的格式,但大體上可以有以下幾個部分(以試驗研究報告類論文為例)。

1)理論分析。

2)實驗材料和方

3)實驗結果及其分析

4)結果的討論

具體要求有如下幾點:

1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事實准確,數據准確,計算準確,語言准確;

3內容豐富,文字簡練,避免重復、繁瑣;

4條理清楚,邏輯性強,表達形式與內容相適應;

5不泄密,對需保密的資料應作技術處理。

具體格式要求:

1)文字統一用5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多倍行距,設置值為1.5;

2)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用小4號宋體加粗,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用5號宋體加粗,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用5號宋體加粗,若獨占行,則末尾不加標點,若不獨占行,標題後面須加句號;

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用5號宋體,其餘要求與三級標題相同;

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用5號宋體,其餘要求與三級標題相同。

注意: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七、結論

科技論文一般在正文後面要有結論。

結論是實驗、觀測結果和理論分析的邏輯發展,是將實驗、觀測得到的數據、結果,經過判斷、推理、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整篇論文的總論點。結論的內容主要包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得出了什麼規律,解決了什麼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對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補充、修改和證實,有什麼創新;本文研究的領域內還有哪些尚待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思路和關鍵。

寫作的要求是:

1)應做到准確、完整、明確、精練。結論要有事實、有根據,用語斬釘截鐵,數據准確可靠,不能含糊其辭、模稜兩可。

2)在判斷、推理時不能離開實驗、觀測結果,不作無根據或不合邏輯的推理和結論。

3)結論不是實驗、觀測結果的再現,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

4)對成果的評價應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鳴得意。證據不足時不要輕率否定或批評別人的結論,更不能借故貶低別人。

5)寫作結論應十分慎重,如果研究雖然有創新但不足以得出結論的話,寧肯不寫也不妄下結論,可以根據實驗、觀測結果進行一些討論。

八、參考文獻

在科技論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過去)已發表的文獻中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現的地方予以標明,並在文未(致謝段之後)列出參考文獻表。

原則

1 只著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

2一般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

3採用標准化的著錄格式。

格式要求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准,P——專利;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參考文獻一律置於文末。其格式為:

(一)專著

示例 [1] 張志建.嚴復思想研究[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49).

[2] [英]藹理士.性心理學[M]. 潘光旦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二)論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 [俄]別林斯基.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說[A].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下冊[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凡引專著的頁碼,加圓括弧置於文中序號之後。

(三)報紙文章

示例 [1]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學史觀散論[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五)學位論文

示例 [1] 劉偉.漢字不同視覺識別方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1998.

(六)報告

示例 [1] 白秀水,劉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展研究[R]. 西安:陝西師范大學西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8.

主要參考文獻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標點照寫)

1 連續出版物 作者. 文題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2 專著(或譯著) 作者. 書名 [M]. 譯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3 論文集 作者. 文題 [A]. 編者. 文集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4 學位論文 作者. 文題 [D]. 所在城市: 保存單位, 年.

5 專利文獻 申請者. 專利名 [P]. 國名及專利號, 發布日期.

6 技術標准 技術標准代號. 技術標准名稱 [S].

7 技術報告 作者. 文題 [R]. 報告代碼及編號, 地名: 責任單位, 年份.

8 報紙文章 作者. 文題 [N]. 報紙名, 出版日期 (版次).

9 在線文獻(電子公告) 作者. 文題 [EB/OL]. http://…, 日期.

10 光碟文獻(資料庫) 作者. 文題 [DB/CD].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11 其他文獻 作者. 文題 [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要求:

「參考文獻」項目名稱用小4號黑體加粗,在正文或附錄後面空兩行頂格排列;參考文獻內容另起一行頂格用5號仿宋體排列,序號用「[1]、[2]……」的形式編排,引用著作和引用文章時的注文順序同注釋。

(本回答來源於學術堂)

4. 簡述科技論文結構,包括哪些主要內容和要素

論據
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分為事實論據和版理論論據兩種。
1.事實權論據:事實在議論文中論據作用十分明顯,分析事實,看出道理,檢驗它與文章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確鑿的數據,可靠的史實等)。事實論據又包括事例和數據。
2.理論論據:作為論據的理論總是讀者比較熟悉的,或者是為社會普遍承認的,它們是對大量事實抽象,概括的結果。理論論據又包括名言警句、諺語格言以及作者的說理分析。
使用論據的要求:①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③論據與論點的統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聯系應該緊密一致。

5. 學術論文包括哪些要素

按不同的邏輯標准區分,學術論文有許多種,有為了完成學業而創作的學位論文、課程論文;有為了完成某項課題而創作的研究報告,有為了表達研究某個專門問題的新收獲而創作的專題論文,還有為了出席某個學術會議而創作的演講稿,為了向出版社投稿而創作的學術專著,為了給學術期刊投稿而創作的普通論文,等等。只要是合格的學術論文,無論長短,都有下面一些共同特徵:學術態度誠實;遵守學術規范;有創新點;有嚴密的分析論證過程;語言規范、簡明、流暢。在學術期刊編輯眼中,除了上述五點之外,還要加上一點,叫篇幅適中。給期刊投稿,就要寫為他們喜歡的篇幅適中的論文。換言之,編輯們審稿,常常注意這六個方面。 一、學術態度誠實

所謂學術態度誠實,就是要講學術德行,就是講真話、實話,不講假話、虛話。搞學術,應以誠實厚道為本,以求真向善為的,不抄襲,不剽竊,不作假,有利於美的產生與傳播,有利於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我們應樹立誠實的科學研究與創作態度。誠實厚道、求真向善,是人的優良品質和精神風貌。要寫出好的論文,必須學會誠實做人,具有誠實品質。誠實,是每個研究人員應該具有的基本的做人操守,不具備誠實品格的人不配搞科學研究。一篇論文,從頭至尾要一目瞭然地顯示出哪裡是自己的,哪裡是人家的。不含糊,不隱晦,不偷,不裝,不搶,敢講真話,不說假話、虛偽的話,不故弄玄虛,不嚇唬人。誠實的學術態度如同血液流淌在論文的字里行間,是保證學術論文具有生命力的第一要素。文如其人。人品、文品從來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要注意人品、文道的修養。
二、遵守學術規范

所謂遵守學術規范,用當下流行一點的話說,就是恪守學術界的「游戲規則」。學術規范是學術界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的統稱,大體包括學術研究規范、學術評審規范、學術批評規范和學術管理規范等形式。其中,學術研究規范處於諸規范的基礎和核心位置。學術研究規范至少應包括下述內容:必須充分尊重他人的學術成果;必須給自己的研究成果定位;必須對自己提出的命題進行嚴謹的論證;語言規范、簡潔、流暢,無錯別字,無病句。學術規范具有明顯的層次性、相對性、發展性,若從學科角度考察,起碼分為兩個層次,一曰在各學科都通行的基礎規范;二曰在某一學科內使用的學術規范(趙景來:《關於學術規范與學風建設若干問題研究綜述》,《學術界》,2005年第2期,第268-278頁)。我國高校文科教師和研究人員要學習、執行《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養成遵守學術規范的好習慣。
三、有創新點
所謂有創新點,就是有與眾不同的東西。在學術論文中,通常體現為觀點新、方法新或材料新,一般有七種表現形式。
1、提出新觀點,創立新理論。指經過學術研究提出了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新觀點,或在一系列新觀點、新見解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理論。這是學術創新最典型的形式,是對已有理論的突破。
2、形成新的理論體系。指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對某一問題由分散的零碎的研究成果,通過歸納、綜合與整合及進一步研究,形成一種理論體系,使對問題的認識更為系統,更為全面。這是對已有成果的全面拓展與升華。
3、確立認識的新高度。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對同一問題同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深化的成果,使認識有了新的高度。
4、開辟新視角。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從一個新的角度對同一問題展開研究,提出了科學的、富於真知灼見的見解,使研究對象能更全面更清晰地為人所認識。
5、提供了研究的新材料。對同一問題,對既有研究,雖然不能從觀點、視角上有所建樹,但卻找到了新鮮的材料,並借這些新鮮的材料,有利於對這個問題產生新的看法與認識。這是對拓展同一問題研究的錦上添花。
6、對新方法的運用。對同一問題的研究可以採用多種研究方法,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新的結論。
7、開創新領域。大致有兩種情形。一方面是對未被研究的領域進行拓荒性研究,所獲得的科研成果填補了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對同一對象的研究范圍,給人開創認識該事物的新的空間。
論文中上述七點只要有一點就是一篇優秀論文。

有文章指出,決定能否理論創新的關鍵在思維方式,雖然文化底蘊、知識背景、學術環境、研究傳統、和社會制度等因素,以及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創造力、思想、信念、激情、意志、批判意識、冒險精神等品性,都有利於創新,但較之於思維方式都不足為道。因此,科學研究中突破常規思維方式就顯得尤其重要了。比如,不因於經驗而敢於運用直覺、想像;不怕失敗而敢於懷疑、否定、探索;不以科研為苦而把它當作快樂的游戲;不因於定勢而取發散思維;不因於教條而採用多元方法;不因於傳統而不排斥後現代思維;等等。總之,為了創新,可以「怎麼都行」(張之滄:理論創新的關鍵在思維方式,新華文摘,2005年第21期,36-37)。
四、有嚴密的論證過程
學術論文都要有嚴密的論證過程,不經過論證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也是沒有說服力的。論文常見的毛病是教材化、講義化、公文化,中心不集中、不突出,最大的問題是缺少分析,花很大的篇幅去談一些ABC的東西。不同學科的論文,對此有不同的要求和規定。
舉例來說,針對近年來不時有人宣稱要建立某某經濟學的現象,《經濟研究》(
2005年第2期)發表田國強先生的文章指出,這些所謂的經濟學研究往往只給出了觀點,既沒有明確的前提假設條件和分析框架,也沒有邏輯推理和嚴格證明;既拿不出周密可靠的數據作依據,又不引用基本的經濟理論,隨隨便便地就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並將「自己創新的觀點」的作用無限放大。田先生指出,一個規范經濟理論的分析框架要由五個部分組成:1、界定經濟環境;2、設定行為假設;3、給出制度安排;4、選擇均衡結果;5、進行評估比較。作者認為,經濟學研究的產品是經濟論斷和結論。一篇規范的經濟論文的創作一般由下面三個部分組成:1、提出問題,給出重要性,確定研究目標;2、建立經濟模型,嚴格表達並驗證論斷;3、通俗表達論斷並給出政策含義。這就是說,一個經濟結論的產生,一般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非數學語言階段——數學語言階段——非數學語言階段。第一階段提出經濟觀念、想法或猜想,這些觀念、想法或猜想可能由經濟直覺產生或根據歷史經驗而來,由於還沒有經過論證,人們可將它們類比為一般生產中的初等品。這一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理論研究和創新的來源。第二階段需要驗證所提出來的經濟想法或論斷是否成立。這種驗證需要經濟學家通過經濟模型和分析工具給出嚴格的證明,只要可能,還需要得到實際經驗數據的檢驗。所得出的結論和論斷往往都是由數學語言或專業術語來表達的,非專業人士不見得能理解。這些由技術性較強的語言所表達的結論和論斷可以類比為一般生產中的中間產品。第三階段就是將由技術語言所表達的結論和論斷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使得一般的人也能夠理解,用通俗語言的形式給出這些結論的政策含義、深遠意義及具有洞察力的論斷。這才是經濟學的最終產品。
五、語言規范、簡明、流暢
一篇合格的論文應該規范地使用語言文字,語句通順、流暢,沒有錯別字,沒有病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正確運用各種科學公式、計量單位,不隨意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詞語。
六、篇幅適中

如果用學術期刊編輯的眼光看,一篇合格的學術論文,是就某個學科的某個問題的研究成果而撰寫的。它有點像研究生寫的課程論文,也有點像為了表達研究某個專門問題的新收獲而創作或為參加某個會議而創作的專題論文。它主題鮮明單一,內容真實扎實;它論證嚴密,結構嚴謹;它語言規范,富有個性;它體例符合刊物要求,特別重要的是篇幅不大,五六千字,長也不過七八千字,最適合期刊發表。學術期刊的編輯,就喜歡這樣的論文。通俗點說,我們做了什麼研究,研究中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收獲,把它如實記下來,並選擇自己駕輕就熟的表達方式,就成了一篇合格的受編輯們喜歡的論文。
在論文創作過程中要注重的七個要點
一、選題

選題是論文創作關鍵的第一步,直接關系論文的質量。常言說:「題好文一半」。對於臨床護理人員來說,選擇論文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結合學習與工作實際,根據自己所熟悉的專業和研究興趣,適當選擇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2、論文創作選題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學術的某一領域或某一點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見,或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或新的觀點和認識,言之有物,讀之有益,就可以作為選題;3、論文創作選題時要查看文獻資料,既可了解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達到什麼程度,也可以借鑒人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論文創作選題與論文的標題既有關系又不是一回事。標題是在選題基礎上擬定的,是選題的高度概括,但選題及創作不應受標題的限制,有時在創作過程中,選題未變,標題卻幾經修改變動。
二、設計

設計是在論文創作選題確定之後,進一步提出問題並計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創作順利進行。護理論文設計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專業設計:是根據選題的需要及現有的技術條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統計學設計:是運用衛生統計學的方法所提出的統計學處理方案,這種設計對含有實驗對比樣本的護理論文的創作尤為重要;3、創作設計:是為擬定提綱與執筆創作所考慮的初步方案。總之,設計是護理科研和論文創作的藍圖,沒有「藍圖」就無法工作。
三、實驗與觀察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科學研究與撰寫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創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搜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搜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巴甫洛夫語)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有些護理論文創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四、資料搜集與處理

資料是構成論文創作的基礎。在確定選題、進行設計以及必要的觀察與實驗之後,做好資料的搜集與處理工作,是為論文創作所做的進一步准備。論文創作資料可分為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兩類。前者也稱為第一性資料或直接資料,是指作者親自參與調查、研究或體察到的東西,如在實驗或觀察中所做的記錄等,都屬於這類資料;後者也稱為第二性資料或間接資料,是指有關專業或專題文獻資料,主要靠平時的學習積累。在獲得足夠資料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統化和條理化,便於應用。對於論文創作來說,這兩類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當地將它們運用到論文創作中去,注意區別主次,特別對於文獻資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適當引用,不要喧賓奪主。對於第一手資料的運用也要做到真實、准確、無誤。
五、論文創作提綱

擬寫論文提綱也是論文創作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說從此進入正式的創作階段。首先,要對學術論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並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考慮論文的構成形式。對於初學論文創作者可以參考雜志上發表的論文類型,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對掌握的資料做進一步的研究,通盤考慮眾多材料的取捨和運用,做到論點突出,論據可靠,論證有力,各部分內容銜接得體。第三,要考慮論文提綱的詳略程度。論文提綱可分為粗綱和細綱兩種,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點,不涉及材料和論文的展開。對於有經驗的論文作者可以採用。但對初學論文創作者來說,最好擬一個比較詳細的創作提綱,不但提出論文各部分要點、而且對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詳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等都有所反映,創作時即可得心應手。
六、執筆創作

執筆創作標志著科研工作已進入表達成果的階段。在有了好的選題、豐富的材料和詳細的提綱基礎上,執筆創作應該是順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輕心。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內容當然要充實,但形式也不可不講究,文字表達要精煉、確切,語法修辭要合乎規范,句子長短要適度。特別應注意的是,一定要採用醫學科技語體,用陳述句表達,減少或避免感嘆、抒情等語句以及俗言俚語,也不要在論文的開頭或結尾無關聯系黨政領導及其言論或政治形勢。論文創作也和其他文體創作一樣,存在著思維的連續性。因此,在創作時要盡量排除各種干擾,使思維活動連續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氣呵成。對於篇幅較長的論文,也要部分一氣呵成,中途不要停頓,這樣創作效果較好。
七、論文創作定槁
論文創作完畢,便進入定稿階段。編輯部或出版社的收稿要求是「齊、清、定」。齊,即稿件齊全,不能缺這少那;清,指清楚不亂;定,指定稿,不能將草稿寄給出版部門。

6. 論文的三要素是什麼

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

確立論點是寫好議論文的前提。議論文的論點必須做到鮮明、正確。鮮明,就是要明確地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對某件事情、某種現象發表議論,必須態度明朗。

正確,觀點要符合客觀實際、合乎情理,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鮮明與正確,是對初學寫議論文者基本要求。如果再要求高一點,論點還應當有新意,有深意。

所謂新意,是說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總是重復別人的觀點;所謂深意,不能只抓表面現象、就事論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6)論文儀器的信息包括哪些要素擴展閱讀

一篇議論文中,提出論點以後,還必須舉出事實講出道理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這些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就是論據。作為論據的事實,包括史實以及統計數字等。

為了保證事實的真實性,引用的材料要有出處,要檢查核對。作為論據的道理,應該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它的正確性應該是為人們公認的。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經過革命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真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可以作為論據。自然科學中的原理、定律、公式,還有一些在歷史或現實生活中作出貢獻的仁人志士的言論,同樣可以做論據。

但引用時要嚴肅慎重,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歪曲篡改。同時,要徹底弄懂有關論述的精神實質,做到完整、准確。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

有幾個基本要求:一是論據必須能緊緊扣住論點,為論點服務,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統一。

如果說確立論點解決了要證明什麼的問題,選擇論據解決了用什麼證明的問題,論證過程則要解決如何證明的問題。這部分知識有兩個要點,一是安排結構,二是選擇論證方法。

7. 論文八大要素

一、熟悉內容

作為將要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同學,首先而且必須對自己所著的論文內容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比較全面的熟悉。所謂「深刻的理解」是對論文有橫向的把握。這兩方面是為回答答辯委員會成員就有關論文的深度及相關知識面而提出的問題所做的准備。例如,題為<創建名牌產品發展民族產業>的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可能會問「民族品牌」與「名牌」有何關系。盡管論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學生必須對自己的論文有「比較全面的熟悉」和「比較深刻的理解」,否則,會出現尷尬局面,還有,保證你的論文每位參與你答辯的老師都能人手一份。

二、圖表穿插

任何畢業論文,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圖表表達論文觀點的可能,故我認為應該有此准備。圖表不僅是一種直觀的表達觀點的方法,更是一種調節答辯會氣氛的手段,特別是對私人答辯委員會成員來講,長時間地聽述,聽覺難免會有排斥性,不再對你論述的內容接納吸收,這樣,秘然對你的畢業論文答辯成績有所影響。所以,應該在答辯過程事適當穿插圖表或類似圖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答辯成績。

三、語流適中

進行畢業論文答辯的同學一般都是首次。無數事實證明,他們在眾多的都是和同學面前答辯時,說話速度往往越來越快,以致答辯委員會聽不清楚,影響了答辯成績。請你們聽清楚並且領會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不要誤解、曲解。保證你們的對話是在同一平台上展開的很重要。回答答辯組老師問題的時候要簡潔,不要拖泥帶水。請你們進行簡單的思考後再作答,這一方面體現了你對這個題目的重視,對提問者的尊重,也有助於你更好的整理好思路。並且答辯學生一定要注意在答辯過程中的語流速度,要有急有緩,有輕有重,不能像連珠炮似的轟向聽眾。

四、目光移動

畢業生在論文答辯時,一般可脫稿,也可半脫稿,也可完全不脫稿。但不管哪種開工,都應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時常地瞟向答辯委員會成員及會場上的同學們。這是你用目光與聽眾進行心靈的接觸,使聽眾對你的論題產生興趣的一種手段。在畢業論文答辯會上,由於聽時間過長,委員們難免會有分神現象,這時,你用目光的投射會很禮貌地將他們的神「拉」回來,使委員們的思路跟你的思路走。

五、體態語輔助

雖然畢業論文答辯同其它答辯一樣以口語為主,但適當的體態語運用會輔助你的答辯,使答辯效果更好。特別是手勢語言的恰當運用會顯得自信、有力、不容辯駁。注意自己的著裝,穿著要整潔大方得體,最好著正裝,

8. 論文一般有哪幾部分組成每部分能讓讀者獲得什麼信息

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