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銑床怎麼改刀具半徑
㈠ 數控銑床法蘭克oim如何將刀具半徑補償輸入機床面板中
直接輸入5.0就好了,有什麼問題嗎。輸入位置在相應的刀具補償編號中「(形狀)D」 一欄。輸入時按「INPUT"鍵或 [ 輸入] 軟鍵。方式選擇MDI。
㈡ 數控銑床對刀時要加或減刀的半徑,不知道加工中心對到要不要加減半徑
其實加工中心和數控銑的對刀方法一樣,它們不同的地方就是加工中心多一個刀庫,加專工中心對刀有兩種,屬一種是跟你說的數控銑對刀一樣,這樣要在編程序時注意,千萬別忘了把要銑的地方的坐標減一個半徑;另一種是按圖編程,不用加減半徑,在刀具偏置設置頁面將刀具半徑輸入正確的刀補號即可·!但用的時候要注意格式,有個G41和G42,這兩個是加半徑補償用的,必須得用它把半徑補加在前面,然後才能對工件進行加工。
㈢ 數控銑床進入刀具半徑補償和撤銷刀具半徑補償的執行過程
你好,來我想你提出源的問題應該是數銑的刀具半徑補償怎麼使用吧。數銑刀具補償說起來很簡單,主要在於在即的熟練程度。我把大概意思和你說說,看看能不能幫上你。在使用補償時,要考慮進刀與退刀的方式。首先要明白,補償必須在刀具銑削工件之前用進去,也就是說刀具在工件外使用刀補。比如你的進刀方式為縱向切入,橫向切出。那麼,在切入點之前,給出一個X和Y的斜線編程,就在這條斜線上把刀補加進去,要求斜線的距離要大於刀具直徑。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刀具切深過大等錯誤。切出時抬刀直接取消刀補就可以了。一般銑床的刀補指令為:G40 G41 G42格式:M03 S1000G21 G40 G90(初始狀態給出取消刀補)……G41 G00 ……………………G40 G00 ……M30 看看能有幫助不。
㈣ 數控銑床用刀具半徑補償時,對刀時需要加刀子半徑還是直徑
一:你所說的情來況是對自一塊需呀加工的工件尋找中心點:
1:單邊對刀時請加上刀的半徑;
2:雙邊對刀時不需要加刀徑;
二:加工凸、凹形狀對刀:
1:加工凸形狀時需要加上刀的直徑;
2:加工凹形狀時需要減去刀的直徑
㈤ 如何使用G10L12改變刀具半徑大小來數控銑編程
用φ20的刀子去銑的話,你半圓的結合面會有R10的圓弧,編程的話手動編程就可以,用G98(系統不一樣可能G指令也不一樣)調用子程序,然後寫子程序,每次進刀看工件而定,直至達到工件深度
㈥ 數控機床無法調用刀具半徑補償修改什麼參數
本文結合生產加工中(SIEMENS)R參數程序的應用,以加工實例來說明$TC_DP6在程序中如何賦予刀具半徑補償值的具體使用方法。在R編程中將半徑值設為一個變數值然後使用$TC_DP6指令將不斷變化中的半徑值輸入CNC儲存器中。採用這種半徑變數的程序就可以通過手工的方法編制出一些平時無法編制出的輪廓循環加工和規則的曲面。
關鍵詞:$TC_DP6、刀具半徑變數、R參數編程
引言: 在手工編程加工中半徑補償值輸入CNC儲存器的方法有兩種。
方法一:用手動的方法將要使用的刀具半徑值直接輸入CNC儲存器內,這種方法輸入的半徑值是固定不變的。
方法二:在程序中用指令$TC_DP6將對應的半徑值輸入到CNC儲存器,這種輸入的方法可以在程序運行中可以任意將半徑值輸到儲存器內,如果通過R參數程序設半徑值為一個變數再與$TC_DP6對應。那這個程序加工的輪廓就可以實現不斷的變化,在手工編程中這種編程是一個靈活而又強大的功能,特別當它與宏程序結合一起使用時,將更加顯出它的功能與方便。在手工編程中它是解決一些復雜編程是不可替代的用法。如輪廓的循環加工規則曲面的加工。
本文結合實際生產中$TC_DP6的應用,分別列舉去實例來說明刀具補償值在手工編程中的應用。
正文:
一、西門子(SIEMENS)刀具半徑補償值$TC_DP6的說明與使用方法。
在西門子(SIEMENS)數控系統中,$TC_DP6是一個系統值,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它的格式取決於需要的刀具補償器中。
見表、
地址
含義
說明
指令格式
$TC_DP6[t,d]
半徑補償值
讀或寫t,d號的數值
$TC_DP6[_,_]=R_
說明:
1、 t:T刀具編號1-32000,T0沒有刀具(系統中最多同時存儲32把刀具)
2、 d: 刀具補償號D,一個刀具可以匹配從1到9幾個不同補償的數據組,如果沒有編寫D指令,則D1自動生效。如果編程為D0,則刀具補償值無效。
3、 R:計算參數R
可以在程序運行時由控制器計算或設定所需要的數值:也可以通過操作面板設定參數數值。如果參數已經賦值,則它們可以在程序中對由變數確定的地址進行賦值。賦值范圍為±(0.0000001~99999999)
計算參數R一共有300個可供使用
R0~R99 -可自由使用
R100~R249 -加工循環傳遞參數
R250~R299 -用於加工循環的內部計算參數
(如果沒有使用加工循環,則這部分計算參數也可自由使用)
編程舉例:
N10 R1=5
N20 $TC_DP6[1,1]=R1
表示:R1代表的值為T1D1刀具儲存器中的半徑補償值,即在程序中輸入刀具的半徑補償值,R值後可以是一個變數。
……
N80……….
N90 M30
用程序輸入刀具補償值的主要使用場合是R參數程序,只要兩者可以靈活運用在一起那在手工編程中就可以解決輪廓的倒圓角,和需要半徑補償變化的手工編程中。
二、加工實例分析:
如下圖:現有一加工圖,頂面四周邊需倒直角角度為27°深為10mm的直角,為了便於說明$TC_DP6的使用,在此作了一定的簡化既該零件已經進行粗加工,以下僅就倒角的精加工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左視圖示意圖
圖3:立體示意圖
圖2:俯視圖示意圖
在這個加工程序中,程序需要建立了幾個重要的關系,既球刀加工斜面時的高度位置關系,加工深度每次變化的運動軌跡關系,這幾個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加工軌跡分析:
使用球刀進行倒角的加工,加工方向為從下向上的方式逐層提升,但球刀加工斜面時的深度問題需要數學的計算,了方便編程和軌跡描刀位點選擇在刀心上,刀心與刀尖只不過是球刀的兩個幾何點,而刀具上的任何一點都是隨著刀具整體而進行相同的「平動」的,因此當確定刀心Z軸的坐標後再減去一個刀具半徑就可確定出刀尖坐標,這樣不但令編程與數學計算都比較方便,還遵守了統一的對刀基準(刀尖)。
(如:圖4)刀心加工斜面時與斜面形成一個相似的三角形,要計算出刀心的坐標值就需要用到此三角形。
刀心的高度位置公式如下:
(斜面高度變數由10向0變化)
R5參數邊-斜面高度變數
刀尖的高度位置公式如下:
R5參數邊-斜面高度變數-刀具半徑
圖4刀具與斜面形成的三角形
圖5高度變數示意圖
圖6半徑變數示意圖
由圖5與圖6分析,可以得出當球心在A點處時球刀處於加工斜面的最低點,這時的半徑補償值為初始值,初始值不等於球刀的半徑而是等於球刀與斜面形成三角形的直角邊R6參數值表示,隨著刀具沿著斜邊最低點逐層提升,在每層高度上的刀具要與斜面相切半徑補償值需要不斷地變化的,可以說球心不斷地向內部的方向前進,導致半徑補償值不斷變小。
如圖6球心的位置圖可以看出半徑值的變化:
A點:半徑補償值=R6、
B點:半徑補償值=R6-L1、
C點:半徑補償值=R6-L2、
D點:半徑補償值=R6-L3、
E點:半徑補償值=R6-L4、
F點:半徑補償值=R6-L5、
如此推算當球心向內移動的距離大與半徑補償值初始值時可能會出現負值的補償值。
從上述得知如果想要編出可以順利的將斜面加工出來的程序,就要使程序中的加工高度要不斷變化,半徑補償值也要不斷地變化,高度值與半徑補償值的數值變化可以在程序中通過R參數的編寫實現,使Z軸等於不斷變化的高度值就可以解決高度變化的問題,但半徑補償值數值雖然是在程序中得到了變化,但如何將這個數值賦予儲存器就是一個關鍵問題。由此可見,只有通過$TC_DP6將半徑補償變化值輸入到儲存器內再通過程序內的指令(G41)將變化後的補償值調用才能真正的實現半徑補償值的變化。此外,從加工工藝上分析加工中參數值R8(如圖5: R8代表層高)的選擇就決定了程序是粗加工使用還是精加工使用,因為程序的加工路線可以看作等高環繞加工,當R8參數值數值大時可以實現粗加工,R8參數值數值細時可以實現精加工。
三、加工程序及說明
以下的參數程序,可以看出$TC_DP6如何在將半徑補償值輸入存儲器中實現一般手工編程無法加工規則曲面的一大亮點。
%
AAA 程序名
T1D1 採用1號刀1號刀補
G64 連續路徑加工
CFTCP 關閉進給率修調,編程的進給率在刀具中心有效
M08 開啟切削液
M3 S2000 主軸正轉,2000r/min
G 54 G 90 G0 X70 Y0 Z50 採用G54坐標系,絕對值編程,
R1=0 變數R1附值
R2=10 10為斜面高度
R3=27 27為斜面角度
R4=5 刀具半徑
R5=SIN(R3)*R4 三角形的一直角邊
R6=COS(R3)*R4 三角形的一直角邊
R8=0.2 刀具每層的高度
BBB: 循環體
G1 F300
R9=TAN(R3)*R1 如圖(6)R9表示變化中L1-L5的值
R10=R6-R9 變化中的半徑補償值
$TC_DP6[1,1]=R10 使R10代表的半徑值輸入存儲器中
R11=(R5-R2-R4) Z方向高度計算
Z=R11 Z方向高度下刀
G41 X50 Y0 F1000 加刀具半徑補償值
G2 X9.38 Y-19.52 CR=25
G3 X-9.38 Y-19.52 CR=15
G2 X-9.38 Y19.52 CR=-25 輪廓程序
G3 X9.38 Y19.52 CR=25
G2 X100 Y0 CR=25
G 40 G91 X5 取消刀具半徑補償,增量值編程
G90 絕對值編程
R1=R1+R8 高度每次增加一個R8代表的值0.2加工次數控制
R2=R2-R8 高度每次減小一個R8代表的值0.2
IF R1<=10 GOTOB BBB 有條件跳轉:當R1>=10時跳轉到BBB程序段
G0 Z50
M09 關閉切削液
M05 主軸停止
M30 程序結束
說明:
1、 程序中R1參數值作為一個條件,它們的作用是控製程序加工的循環次數。
2、 R2與R3為斜面倒角的幾何參數(可根據斜面的變化改動),
3、 R4為刀具半徑參數值。
4、 R5與R6分別代表球刀刀心與斜面形成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如圖4)。
5、 R8則為刀具每層提升的高度(註明:此參數值直接影響到直角面的表面加工質量和表面粗糙度)。
6、 R9參數值為刀心向內移動距離(圖6)所表示的L1-L5。
7、 R10參數值為程序變化中的半徑補償值,$TC_DP6[1,1]=R10是使R10所代表的數值輸入到刀具半徑補償值T1D1中。
8、 R11為Z方向高度計算。
9、 G40的使用也要注意,因為每一次循環中都進行了補償所以在每一次循環結束時都要取消,否則會影響程序的運行。
㈦ 在加工中心中如何修改刀具半徑磨損補償值
在加工中心中修改刀具半徑磨損補償值,如果是內圓的話,想把圓洗大的話就把刀補外形改小:就是#13001=4.9,想洗小就把刀補外形改大。
在進行內輪廓加工時,刀具中心必須向零件的內側偏移一個刀具半徑值;在進行外輪廓加工時,刀具中心必須向零件的外側偏移一個刀具半徑值。
內輪廓加工時,必須由編程人員人為的加一個輔助的過渡圓弧,且必須保證過渡圓弧的半徑大於刀具半徑。這樣:一是增加編程工作難度;二是稍有疏忽,過渡圓弧半徑小於刀具半徑時,會因刀具干涉而產生過切,使加工零件報廢。
刀具半徑補償的過程,刀具半徑補償的過程分三步。
1、刀補建立,刀具從起點接近工件,在編程軌跡基礎上,刀具中心向左(G41)或向右(G42)偏離一個偏置量的距離。不能進行零件的加工。
2、刀補進行,刀具中心軌跡與編程軌跡始終偏離一個偏置量的距離。
3、刀補撤消,刀具撤離工件,使刀具中心軌跡終點與編程軌跡終點(如起刀點)重合。不能進行加工。
(7)數控銑床怎麼改刀具半徑擴展閱讀:
刀尖圓弧半徑補償在數控車床加工工件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數值精確度。在編寫程序的時候更為簡單和容易,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生產同樣規格的工件,採用了刀具位置補償的生產企業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對於加強企業的競爭了來說是尤為重要的。
刀尖半徑補償刀尖圓弧半徑大小後,刀具會自動偏離零件輪廓半徑距離。因此必須將刀尖圓弧半徑尺寸輸入系統的存儲器中。一般粗加工取0.8mm,半精加工取0.4 mm, 精加工取0.2mm。
車刀形狀和位置車刀形狀不同,決定刀尖圓弧所在的位置不同,執行刀具補償時,刀具自動偏離零件輪廓的方向也就不同。因此也要把代表車刀形狀和位置的參數輸入到存儲器中。
㈧ 法蘭克 加工中心 怎麼在程序裡面增加刀半徑補償指令
法蘭克加工中心在程序裡面增加刀半徑補償指令的方法是:將需要偏置的數額輸進刀補即可,由於電腦編程是把刀具半徑考慮在內,直接換算成坐標點的,因此在將偏置數額輸進刀補時一定要注意偏置方向。
補償的原則取決於刀尖圓弧中心的動向,它總是與切削表面法向里的半徑矢量不重合。因此,補償的基準點是刀尖中心。
刀具長度和刀尖半徑的補償是按一個假想的刀刃為基準,因此為測量帶來一些困難。把這個原則用於刀具補償,應當分別以 X 和 Z 的基準點來測量刀具長度刀尖半徑 R。
「刀尖半徑偏置」 應當用 G00 或者 G01功能來下達命令或取消。不論這個命令是不是帶圓弧插補, 刀不會正確移動,導致它逐漸偏離所執行的路徑。
因此,刀尖半徑偏置的命令應當在切削進程啟動之前完成; 並且能夠防止從工件外部起刀帶來的過切現象。反之,要在切削進程之後用移動命令來執行偏置的取消過。
(8)數控銑床怎麼改刀具半徑擴展閱讀:
增加刀半徑補償指令原則:
1、格式 G00 X_ Z_ 這個命令把刀具從當前位置移動到命令指定的位置 (在絕對坐標方式下), 或者移動到某個距離處 (在增量坐標方式下)。
2、非直線切削形式的定位 我們的定義是:採用獨立的快速移動速率來決定每一個軸的位置。刀具路徑不是直線,根據到達的順序,機器軸依次停止在命令指定的位置。
3、直線定位刀具路徑類似直線切削那樣,以最短的時間定位於要求的位置。
㈨ 數控車床怎樣在程序中修改刀尖圓弧半徑的數值
是這樣的,都需來要在刀補源界面裡面先輸入的,當然裡面不可能就一個刀補數值,可能從1號到20號甚至更多
那麼對應的編程的時候,例如你用1號刀具,同時需要1號刀補,那麼你程序T0101即可用1號刀具同時使用1號刀補 ,你如果用指令T0102 那麼還是1號刀,但是用的是你在界面中輸入到2號的刀補值了
其實你在界面輸入的對應的1,2,3……相當於寄存器的地制值,使用指令的時候不過是告訴機床用幾號寄存器中的數值罷了。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