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儀器怎麼看
『壹』 淺層平板荷載實驗,沉降量越小回彈越大
靜載荷試抄驗和淺層平板荷載試驗襲不是一回事,靜載荷試驗對樁基礎進行荷載試驗的方法,而淺層平板荷載試驗是地基基礎持力層進行荷載試驗的方法。
靜載荷試驗:是指按樁的使用功能,分別在樁頂逐級施加軸向壓力、軸向上拔力或在樁基承台底面標高一致處施加水平力,觀測樁的相應檢測點隨時間產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根據荷載與位移的關系(即Q~S曲線)判定相應的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或單樁水平承載力的試驗方法。
淺層平板荷載試驗:是在擬建建築物場地上將一定尺寸和幾何形狀(圓形或方形)的剛性板,安放在被測的地基持力層上,逐級增加荷載,並測得每一級荷載下的穩定沉降,直至達到地基破壞標准,由此可得到荷載(p)-沉降(s)曲線(即p-s曲線)的試驗方法。
『貳』 靜載荷試驗和淺層平板試驗是一回事嗎
靜載荷試驗和淺層平板試驗不是一回事。
靜載荷試驗和淺層平板試驗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試驗目的不同:
1、靜載荷試驗的目的: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作為設計依據,或對工程樁的承載力進行抽樣檢驗和評價。
2、淺層平板試驗的目的:確定地基土承載力、確定地基土的彈性模量、確定地基土的基床反力系數 、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 。
二、兩者的試驗方法不同:
1、靜載荷試驗的方法:按樁的使用功能,分別在樁頂逐級施加軸向壓力、軸向上拔力或在樁基承台底面標高一致處施加水平力,觀測樁的相應檢測點隨時間產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
根據荷載與位移的關系(即Q~S曲線)判定相應的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或單樁水平承載力的試驗方法。
2、淺層平板試驗的方法:在擬建建築物場地上將一定尺寸和幾何形狀(圓形或方形)的剛性板,安放在被測的地基持力層上,逐級增加荷載,並測得每一級荷載下的穩定沉降,直至達到地基破壞標准,由此可得到荷載(p)-沉降(s)曲線(即p-s曲線)。
三、兩者的試驗載入要求不同:
1、靜載荷試驗的載入要求:每級載入為預估極限荷載的1/10-1/15,第一級可按2倍分級荷載加荷;每級載入後間隔5、10、15min各測讀一次,以後每隔15min測讀一次,累計1h後每隔30min測讀 一次。每次測讀值記入試驗記錄表。
2、淺層平板試驗的載入要求:加荷分級不應小於8級,最大加荷量不應少於設計要求的2倍。每級載入後,按間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間隔半小時測讀一次沉降量,當連續2小時內,每小時沉降量小於0.1mm時,則認為已經趨於穩定,可加下一級荷載。
『叄』 平板載荷試驗的基本方法
載荷測試設備由:①承壓板;②加荷裝置;③沉降觀測裝置等部件組成(圖2-1)。
1.承壓板
承壓板是模擬基礎傳力給地基的設備,為了獲得比較准確的地基測試參數,理論上承壓板的剛度和尺寸應盡量與基礎相近。在實測中,剛度相近比較容易達到,採用剛性大的加筋厚鋼板或鋼筋混凝土板即可;但承壓板尺寸與實際基礎相近則難於達到,由於整個地基土的測試面積太大,其上施加的總荷載勢必加大,既造成試驗設備龐大又使試驗條件難以達到。而承壓板面積太小,則影響地基土沉降量預測和極限荷載值的准確性。
圖2-1 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
1—承壓板;2—量測系統;3—堆載;4—地錨反力系統;5—載荷台;6—混凝土載荷台;7—桁架;8—千斤頂;9—反力拉桿;10—傳力柱
國內外對承壓板尺寸效應作了大量研究,當承壓板面積在一定范圍內時,沉降值S隨承壓板直徑D增加而加大,但當承壓板直徑D過小,則出現沉降值S隨D減小而增加的現象。而當承壓板直徑D大於一定值後,沉降值S隨D值增加而加大的趨勢變得不明顯。處於上述兩個明顯轉折點的承壓板直徑D值分別為30cm和50cm左右,這也是靜力載荷試驗中經常選用直徑30~50cm承壓板的原因。
承壓板是平板載荷試驗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一般為鑄鋼件。受現場條件限制,承壓板也有採用現場混凝土澆築和預制兩種,其底面一般用厚鋼板。對承壓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夠的剛度;滿足在加荷過程中承壓板本身的變形小;而且其中心和邊緣不能產生彎曲和翹起的要求,故其形狀一般為圓形(也可為方形)。根據經驗,土質松軟(如:軟土、新近沉積土、人工雜填土)或上硬下軟的雙層地基土,宜採用較大尺寸;土質較硬時,承壓板宜選用較小尺寸;對密實粘性土和砂土,承壓板面積一般為1000~2500cm2;對一般土,承壓板面積多採用2500~5000cm2。
為計算方便,我們給出幾種常用不同面積的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值(表2-1)。
2.加荷裝置
加荷裝置包括:壓力源(千斤頂、堆載物);載荷台架;反力構架等。加荷方式有兩種,即:重物靜力加荷和液壓千斤頂加荷。
重物靜力加荷法:在載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鋼錠、鉛塊、建築砌塊等),以此向地基土加荷載。此法雖顯笨重,勞動強度大,但其荷載穩定,常在大荷載測試時採用。
表2-1 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表
液壓千斤頂反力加荷法:用液壓千斤頂加荷,用地錨系統提供反力,其加荷控制及搬運方便,勞動強度相對較小,但可提供的反力有限,故適於小荷載測試。採用液壓千斤頂加荷,必須注意兩個問題:①液壓千斤頂的行程必須滿足地基沉降量的要求,必要時,可採用上、下兩個千斤頂重疊放置,以增加液壓千斤頂行程,來滿足特殊地基沉降量要求;②地錨系統反力要大於最大加荷。由於受力後地錨上拔,設備本身變形,千斤頂漏油和承壓板下沉,使試驗過程中千斤頂的壓力不易穩定,會出現壓力減退現象。為保持相對恆壓,一般採用千斤頂液壓自動伺服系統,以保持壓力穩定。
地錨系統、反力構架或載荷台架,其構件和總體組合強度不能過低,應是試驗最大荷載1.5~2倍。
3.沉降量測系統
沉降量測系統由千分表(以前多使用指針式千分表,現在一般使用帶計算機數據介面的電子千分表,既可以觀測,又可以實現數據自動採集)及固定支架或沉降感測器及自動記錄儀組成。其量測精度不應低於±0.01mm。
二、試驗要點和要求
載荷試驗設備重、部件多、試驗周期長,因此,要格外注意人身和設備安全。不同類型的儀器都配有其性能和使用說明書,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並要配有專人掌握使用。試驗步驟如下:
1.檢查儀器及配套件性能
試驗前檢查儀器設備的性能是否正常;准備好電源、照明和試驗用的各種工具。
2.試驗點選擇
要考慮建築物需要和地基土的特點以及場地條件,進行試驗設計和選用適合的試驗方式及其承壓板面積。載荷試驗宜採用圓形剛性承壓板,根據土的軟硬不同選用合適的尺寸:土的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不應小於2500cm2;對軟土和粒徑較大的填土不應小於5000cm2;土的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宜選用5000cm2;試驗點一般應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點、二級以上工程建築物的重要部位、地基土主要持力層及能夠發揮地基潛力的關鍵土層上。每個場地的試驗點不宜少於3個,當場地內土體不均時,應適當增加。
3.開挖試坑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於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井直徑應等於承壓板直徑。當試井直徑大於承壓板直徑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土的高度不應小於承壓板直徑;當挖至距試驗深度15~20cm處預留防擾動保護層,停止快速開挖,用平鏟修整至測試深度後,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要求盡快安裝試驗設備,並減少對土的擾動。
4.安裝設備
現以拉錨(桿)式千斤頂加荷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為例,簡要介紹試驗系統的安裝:
(1)確定建築場地中的試驗點位置,標出試驗點的中心位置。要求試驗點以2m為半徑的場地平整,以便操作和保證有足夠和均衡的反力;
(2)按照地錨水平拉桿長度,確定各個地錨安裝位置並組織安裝。安裝地錨時,逐一安裝地錨水平拉桿並緊固之。施工時,切忌雨水流入試坑。一般應先架設防雨、防曬帳篷,並在帳篷外挖好排水溝;
(3)按要求開挖試坑、取樣;平整坑底並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
(4)用拉線法找出試驗中心點,安裝承壓板(應使承壓板輕輕就位,既要水平,又要垂直、居中,最終通過傳力柱把試驗施加的載荷呈中心荷載方式作用在承壓板上)→安裝位移感測器→千斤頂→傳力柱和拉桿帽→在地錨和傳力柱間安裝反力拉桿並使之均勻受力→安裝電子千分表;
(5)進行試驗前的全面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後,便可開始試驗。
試驗須填寫原始記錄(表2-2):
表2-2 淺層平板載荷原位試驗記錄表
(1)加荷方式:載荷試驗加荷方式應採用分級維持荷載沉降相對穩定法(常規慢速法)。有地區經驗時,可採用分級加荷沉降非穩定法(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加荷等級宜取10~12級,不應少於8級,荷載量測精度不應低於最大荷載的± 1%;
對慢速法,當試驗對象為土體時,每級荷載施加後,以間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每間隔30min測讀一次沉降;當連續兩小時每小時沉降量都小於0.1mm時,可認為沉降已達相對穩定標准,可施加下一級荷載。
按照經驗,各類土的加荷等級增量,可參考表2-3。
(2)最終荷載的確定:應根據試驗目的、設備條件等而定。如:為了確定地基變形參數、比例界限承載力,或因設備條件限制,則在比例界限壓力點出現後,再加壓2~3級即可終止;又如,在設備條件允許情況下,為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最好做到破壞階段,以求出地基的極限荷載值。
表2-3 各類土加荷等級增量表
(3)終止試驗條件:當出現下列現象之一者即可認為地基土達到破壞階段,並可終止試驗:①承壓板周邊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周邊土出現明顯隆起或徑向裂縫持續發展;②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於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倍,荷載與沉降曲線出現明顯陡降;③在某級荷載下24h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定標准;④總沉降量與承壓板直徑(或寬度)之比超過0.06。
『肆』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
是軟土
承壓板是0.5的 確信無疑
推載系統 不能用機械充當,南轅北轍了 好好看看說明書,網路也不是萬能的哦
遇見問題還的 多實踐
『伍』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主要技術參數
1、荷載板面積:不應小於0.25平米(對於軟土不應小於0.5平米)
2、千斤頂載入能力范圍: 不定
3、千斤頂行程: 120mm;
4、測橋跨度: 3000mm;
5、手動油泵額定壓力: 70Mpa;
6、壓力測試范圍: 0~100Mpa;
7、位移測試范圍: 0~50mm;
地基土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可適用於確定淺部地基土層的承壓板下應力主要影響范圍內的承載力和變形參數,承壓板面積不應小於0.25平方米,對於軟土和粒徑較大的填土不應小於0.5平方米。
(1)方法要點。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於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應注意保持試驗土層的原結構和天然濕度。宜在擬壓表面用不超過20mm厚的粗中砂找平。
加荷分級不應小於8級,最大加荷量不應少於設計要求的2倍。每級載入後,按間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間隔半小時測讀一次沉降量,當連續2小時內,每小時沉降量小於0.1mm時,則認為已經趨於穩定,可加下一級荷載。最終得到載荷試驗p-s曲線。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候,即可終止載入:
1、載荷板周圍的土明顯地側向擠出。
2、沉降s急劇增大,p-s曲線出現陡降段。
3、某級荷載下24h內沉降速度不能達到穩定標准。
4、s/d0.06(d承壓板寬度或直徑)
滿足前三種情況之一時,其對應的前一級荷載定為極限荷載。
(2)承載力特徵值的確定
1、當p-s曲線上有明顯比例界限時,取該比例界限所對應的荷載值。
2、當極限荷載小於對應比例界限的2倍時,取極限荷載值的一半。
3、當不能按上述兩點確定時,如承壓板面積為0.25-0.50平方米,可取s/d=0.01~0.015所對應的荷載,但其值不應大於最大加荷量的一半。
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應少於3點,各試驗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其平均值的30%時,取此平均值作為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
『陸』 淺層平板靜載試驗怎麼確定試驗點數
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應少於三組,當試驗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30%時,取此平均值作為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
1、當p-s曲線上有明顯比例界限時,取該比例界限所對應的荷載值。
2、當極限荷載小於對應比例界限的2倍時,取極限荷載值的一半。
3、當不能按上述兩點確定時,如承壓板面積為0.25-0.50平方米,可取s/d=0.01~0.015所對應的荷載,但其值不應大於最大加荷量的一半。
(6)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儀器怎麼看擴展閱讀
地基土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可適用於確定淺部地基土層的承壓板下應力主要影響范圍內的承載力和變形參數,承壓板面積不應小於0.25平方米,對於軟土和粒徑較大的填土不應小於0.5平方米。
方法要點。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於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應注意保持試驗土層的原結構和天然濕度。宜在擬壓表面用不超過20mm厚的粗中砂找平。
加荷分級不應小於8級,最大加荷量不應少於設計要求的2倍。每級載入後,按間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間隔半小時測讀一次沉降量,當連續2小時內,每小時沉降量小於0.1mm時,則認為已經趨於穩定,可加下一級荷載。最終得到載荷試驗p-s曲線。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候,即可終止載入:
1、載荷板周圍的土明顯地側向擠出。
2、沉降s急劇增大,p-s曲線出現陡降段。
3、某級荷載下24h內沉降速度不能達到穩定標准。
『柒』 簡述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現場試驗載入包括哪些內容
靜載荷試驗類型:根據試驗對象可分為地基土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深層平板載荷試驗、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岩基載荷試驗、樁(墩)基載荷試驗、錨桿(樁)試驗;根據
『捌』 什麼是載荷板試驗,和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是一個概念嗎
不是載荷板試驗吧!是平板載荷試驗了!淺層平板載荷試驗只是平板載荷試驗的一種了。
『玖』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
不怎麼懂,精秀熱工好像挺多資料,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