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數控儀器 » 肝功能需要什麼儀器檢查什麼

肝功能需要什麼儀器檢查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9 02:17:51

❶ 肝功能檢查主要檢查什麼

做呢?具體的檢查項目有哪些?鄭州中大醫院專家指出:在醫學上,肝功能檢查是一項非常常見的檢查項目。通常來說,該指標是否正常,與肝臟是否異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定期對肝功能檢查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究竟做肝功能檢查,其具體的檢查項目有哪些呢? 鄭州中大醫院專家指出:肝功能檢查項目有很多,但並不是每一項都需要檢查,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可以聽從專家指導,根據自身的病情來選擇。那一般來說,患者經常能做的的檢查有以下幾點: 1、反映肝細胞是否受損的檢查:包括對谷丙轉氨酶(ALT、GTP)、穀草轉氨酶(AST、GOP)、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肽酶的檢查。推薦閱讀:肝功能檢查項目有哪些 2、反映肝臟蛋白質代謝功能的檢查:包括對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甲胎蛋白(AFP)的檢查。
3、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檢查:四層膠原、透明脂酸(HA)、板層素(LN)、三層膠原肽(Pc3)、三層膠原肽(Pc3)。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它們的值比正常值要高,表明肝臟出現了纖維化。推薦閱讀:肝功能不正常有什麼危害 4、反映肝臟排泄功能檢查: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總膽汁酸(TBA)的檢查。一般在重度肝炎、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時期會出現以上各項檢查結果的值比正常值高。 由於肝功能檢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要想正確分析病情變化,還需要結合相關的檢查來綜合判斷。一旦出現異常,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該到正規醫院積極進行治療。

❷ 請問肝功能要怎麼檢查 都要干什麼

肝功能檢查通常會選擇幾項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了解肝功能,各種實驗如膽紅素代謝功能、蛋白質代謝功能、肝臟染料排泄和各項血清酶檢查。包括凝血脢時間、白蛋白、球蛋白、膽紅素、轉氨脢、膽道酵素、血清氨等。

肝功能反映的是肝臟的生理機能,我們體檢中常見的項目之一肝功能檢查即用於檢測肝臟是否有疾病、肝臟受損程度和明確肝病原因、判斷產生黃疸的病因等。肝功能檢查需要經過各種生化試驗方式進行檢測跟肝臟功能代謝相關的多項指標以及反映肝臟功能的一般狀況。

(2)肝功能需要什麼儀器檢查什麼擴展閱讀

檢查注意事項

1、 在進行肝功能抽血檢驗前一天要避免飲酒,這是由於肝功能檢驗的多項內容檢測指標跟飲食有緊密關系,酒精容易提高某些血清酶數值。所以,肝病患者做檢查前需要保持空腹,以便做出客觀科學的判斷結果。

2、肝功能檢驗前一晚不得吃太辛辣油膩的食物,這類食物會導致血脂值顯著增加,所以含脂肪多的食物在抽血前10小時應禁止食用。檢驗前一天飲食要注意清淡,此外,還不宜進食含有胡蘿卜素、葉黃素豐富的食物,以避免血清呈黃色,最後影響黃疸指標的檢測結果。

3、肝功能檢驗前如果有感冒等症狀,宜等感冒痊癒7天後再進行檢查,因為感冒也會影響肝功能檢查結果。

❸ 肝功能檢查項目包括哪些

肝功能檢查項目 通常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膽紅素的檢查。 1、反映肝實質損害的指標: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標,1%的肝細胞發生壞死時,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續升高,數值超過ALT往往提示肝實質損害嚴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標志。 2、反映膽紅素代謝及膽汁淤積的指標:主要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TBA)、γ-谷氨醯轉肽酶(γ-GT)及鹼性磷酸酶(ALP)等。肝細胞變性壞死,膽紅素代謝障礙或者肝內膽汁淤積時,可以出現上述指標升高。溶血性黃疸時,可以出現間接膽紅素升高。 3、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指標: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膽鹼脂酶及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動度等,長期白蛋白、膽鹼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補充維生素K不能糾正時,說明正常肝細胞逐漸減少,肝細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臟儲備功能減退,預後不良。 4、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主要包括Ⅲ型前膠原(PⅢP)、Ⅳ型膠原透明質酸(HA)、層連蛋白(LN)等,這些指標可以協助診斷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肝功能檢查項目

❹ 肝功能檢查包括哪些項目

肝功能種類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試驗已達700餘種,新的試驗還在不斷地發展和建立。肝功能檢查目前最常用的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

1.反映肝細胞損傷的試驗:包括血清酶類及血清鐵等,血清酶檢測常用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CP)、γ-谷氨醯轉肽酶(γ-GT)等等。臨床表明,各種酶試驗中,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細胞損傷及其損傷程度,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損傷程度則AST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復期,雖然ALT正常而γ-GT持續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續不降常提示病變活動。

2.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試驗:檢測肝臟對某些內源性(膽紅素、膽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葯物等)高攝取物排泄清除能力,檢測膽紅素定量的常用,總膽紅素大於17.1微摩爾/升為黃疸病例,如果膽紅素進行性上升並伴ALT下降,叫做酶膽分離,提示病情加重,有轉為重症肝炎的可能。

3.反映肝臟貯備功能的試驗:血漿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時間(PT)是通過檢測肝臟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貯備能力的常規試驗。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減弱,PT延長提示各種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4.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試驗:血清蛋白電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濁反應,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評價慢性肝病的演變和預後,提示枯否氏細胞功能減退,不能清除血循環中內源性或腸源性抗原物質。此外,透明質酸、板層素、Ⅲ型前膠原肽和Ⅳ型膠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臟內皮細胞、貯脂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變化,與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密切相關。

❺ 檢查肝功能 需要做什麼檢查 有幾項

穆葯師提醒你:
你不要與肝功能異常的人一起吃了飯並且共用了筷子,這樣可能感染乙肝病毒,非常難治,很麻煩的!建議你過一個月檢查一下自己的肝功能!
什麼是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通過血液與體液傳播,具有慢性攜帶狀態的傳染病,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急性、慢性、淤膽型和重症型肝炎,容易發展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數病例可轉變為原發性肝細胞癌。本病在我國廣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達60%,HBsAg陽性率約為10-15%。是當前危害人民健康最嚴重的傳染病。
乙肝的傳播途徑
1.血源性傳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製品。
2.母嬰傳播:乙肝病毒能通過胎盤傳播(宮內傳播),或在孕婦分娩時從產道傳播(圍產期傳播)。
3.醫源性傳播: 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經消毒或處理不當可造成傳播。
4.性接觸傳播: 性亂交、同性戀性接觸及夫妻之間性生活未採取防護措施。
5.密切接觸傳播:乙肝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傳染性。
乙肝二對半檢查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學標記一共3對,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體(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體(抗HBc或HBcAb)。由於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測到,目前試劑盒也不過關,所以還剩二對半抗原抗體,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乙肝「二對半」檢查,或稱「乙肝五項」檢查。乙肝五項臨床意義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但它的出現常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個月~6個月、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前2周~8周時,可在血清中測到陽性結果。它的出現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攜帶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轉陰,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表面抗原可持續陽性。
2.乙肝表面抗體:是對乙肝病毒免疫和保護性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但已經排除病毒,或者接種過乙肝疫苗,產生了保護性抗體。血清中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保護力越強。但也有少數人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而又發生了乙型肝炎,可能為不同亞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發生了變異。
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體內可查出e抗原,它的陽性說明乙肝病毒在體內復制活躍,傳染性強。
4.e抗體:它的陽性表明患者的傳染性降低,病毒復制降低或緩解。也有個別人e抗體陽性,病情遷延不愈,多為感染了變異的乙肝病毒所致。
5.核心抗體: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復制,有傳染性,可持續存在數年至數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體表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
如何看化驗單(乙肝三系檢查、肝功能檢查)
(一)乙肝三系檢查(代表體內病毒情況)
1.HBsAg(表面抗原)
2.HBsAb(表面抗體)
3.HBeAg(E抗原)
4.HBeAb(E抗體)
5.HBcAB(核心抗體)
A 1、3、5項陽性說明感染的是大三陽,病毒復制快,有傳染性。
B 1、4、5陽性說明感染的是小三陽,病毒復制相對較慢,傳染性相對較小。
C 單獨2項陽性說明原來感染過乙肝,或者注射過乙肝疫苗。
D 1、5或者4、5陽性說明正在感染其間,或者正在康復之中。具體分析看病情而定。
E 1、3陽性說明正在感染之中,應該及時治療。
(二)肝功能檢查(代表肝臟本身的變化)
項目 單位 參考范圍
總蛋白: G/L 60-83
白蛋白 G/L 35-53
球蛋白: G/L 25-33
谷丙轉氨酶 U/L 0-40
穀草轉氨酶 U/L 0-50
總膽紅素 umo/l 0-20
直接膽紅素 umo/l 0.0-6.0
肝功各項化驗指標的臨床意義:
通常醫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驗指標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醯轉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 ALT與AST主要分布在肝臟的肝細胞內,如果肝細胞壞死, ALT和AST就會升高,但這兩種酶在肝細胞內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細胞漿,AST分布在肝細胞漿和線粒體中。急性肝炎和輕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現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後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細胞的破壞程度是嚴重的,線粒體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因此,AST升高明顯,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膽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明顯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顯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臟製造的, 當肝功能受損時, 白蛋白產生減少, 球蛋白是機體免疫器官製造的, 當體內存在"敵人"時, 球蛋白產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於肝功能減退,白蛋白產生減少,又由於體內存在肝炎病毒這個"敵人",球蛋白產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細胞受損時, 膽紅素的代謝及泄均發生障礙,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何謂"大三陽",何謂"小三陽"
肝功化驗1、3、5陽性,屬於「大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這些患者由於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體內復制(繁殖)活躍,且傳染性較強。這些患者還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說明這些患者雖然病毒在體內較活躍,但並沒有引起嚴重的肝損害。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學習。又因其病毒復制活躍,還應經常檢查肝功能,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治療,同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免疫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另一種是肝功異常的患者,這些患者不但傳染性強,而且已有了較明顯的肝臟損害。對這樣的患者首先要積極治療肝功能異常,可在保肝功物的基礎上加用免疫調節治療,而且要注意休息。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患者則容易發展為肝硬化。其次,在肝功能穩定的情況下,由醫生決定是否應用抗病毒葯物。還有,由於其傳染性強,密切接觸的親屬、配偶、子女也應注射乙肝疫苗。
肝功化驗1、4、5陽性,屬於「小三陽」,即表面抗原(HBsAg)、e抗體(HBeAb)和核心抗體(HBcAb)同時出現陽性。相對於大三陽患者來說,小三陽患者體內的病毒復制已經由活躍轉為靜止,血中的帶病毒量也明顯減少,傳染性相對降低,病情開始好轉。對於「小三陽」患者還應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肝功能長期正常(每3個月復查肝功一次,持續2~3年),稱之為「穩定的小三陽」,這是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較好的轉歸,可看成是一個健康者,一般不會發展為慢性乙肝病人,也不具有傳染性。第二種情況是肝功檢查經常異常,時好時壞,稱之為「不穩定的小三陽」;這主要是由於乙肝病毒發生變異所致,當肝功能異常時要按肝炎進行治療,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乙型肝炎的發病機理
乙型肝炎的發病機理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迄今尚未完全闡明。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 乙型肝炎病人的肝臟受損,並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內繁殖的直接結果, 而是機體的免疫反應造成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後,可激發機體產生對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種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免疫反應,並激發自身免疫反應引起免疫調節功能紊亂。機體的這些免疫反應, 可清除已感染病毒的肝細胞, 又可引起肝細胞的損傷, 造成不同類型的病理變化及臨床轉歸。
幼兒時感染HBV,常常因免疫功能不健全,而缺乏上述的免疫反應,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攜帶狀態或慢性肝炎。成年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多數患者病毒是可以通過上述免疫反應,引起急性肝炎的症狀,同時清除肝炎病毒的。
什麼是「澳抗」
「澳抗」的全稱是澳大利亞抗原,它是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病毒免疫指標之一,亦叫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於首先在澳大利亞發現,故稱之為「澳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應注意的問題
攜帶者除不能獻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一般不必治療,但必須注意下列幾點:
(1)定期(3-6月)復查,包括肝功能、B超、AFP(甲胎蛋白)及白細胞、血小板。一旦發現異常,就需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治療。雖然肝功能檢查正常,但肝、脾腫大或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也應引起重視。進行必要的治療;
(2)忌酒;
(3)生活規律,勿過累;
(4)注意個人衛生和月經衛生,防止唾液、血液污染周圍環境,感染他人,所用食具、刮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應與別人分開;
(5)如HBeAg陽性或HBVDNA陽性,則不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食具和嬰幼兒工作。 要知道無症狀HBsAg攜帶者中有一部分人的肝臟可能有炎症,實際上為慢性肝炎;也有一部分攜帶者在某一時期可能會發病,母嬰傳染的攜帶者常常在青春期前後發病。一般認為30歲以上攜帶者發病的可能性明顯減少。
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有哪些限制
由於人們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的認識不夠全面,以至一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中的青年在升學、就業、結婚甚至出國等都發生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其實有些問題並非那麼嚴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0%,他們中不乏有科學家、名演員和為國爭光的優秀運動員。除了某些學業,如幼兒師范、護士、飲食服務行業等外,對升學、就業,甚至出國不應有太多的限制。這是因為乙肝的傳染主要通過血液,偶爾通過唾液、精液傳染,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觸是不太可能傳染給別的人。至於結婚,只要對方抗HBs陽性,或HBsAg陽性,就不存在相互傳染的問題。如果對方乙肝標志全部陰性,建議注射乙肝疫苗後再結婚。
"小三陽"患者為什麼有的轉氨酶正常,有的不正常
小三陽患者是指HBsAg(+), 抗HBc(+)和抗HBe(+)的患者。一般認為病毒復制不活躍, 傳染性也不強。但乙型肝炎的肝損害,不取決於病毒是否活躍,而取決於患者本身的免疫系統如何對待乙型肝炎病毒。如果與病毒"和平共處", 就不會引起肝損傷, 肝功能就正常, 如果與病毒"作戰", 就會在"作戰"的同時,破壞肝細胞, 引起肝功能異常。如果在"作戰"時,有效地清除了病毒,就會全愈。而在"作戰"時,只破壞肝細胞,而對病毒的"殺傷"不利,就發展成為慢性肝炎,造成長期的肝功能異常。
e抗體陽性是不是一定好
e抗原陽性轉變為e抗體陽性,可能有二種情況。一種是隨著e抗原轉陰,HBVDNA也轉為陰性,繼而肝功能也正常,一般認為這是一種預後良好,傳染性沒有的表現;另一種情況是e抗原轉陰,e抗體轉陽,但HBVDNA仍陽性,或者血中HBVDNA陰性但肝組織中的HBVDNA仍陽性,雖然病毒復制降低,但仍在復制,仍有傳染性,肝臟仍在受損,病情仍在發展。因此,e抗體轉陽並非都是好事。此外,還有一種變異的乙肝病毒,始終不出現e抗原陽性,但HBVDNA 持續陽性,說明病毒從未減少過,這種類型的乙型肝炎對人的危害更大。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入學、就業時應注意的問題
乙型肝炎的傳染性較弱, 一般接觸不易被感染。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是可以正常入學並參加工作的。但在選擇職業時,要注意不宜從事餐飲,保育員等工作,其他職業均可參加。學校和單位也不應因為HBsAg(+)而拒絕接受這些人員入學或工作。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與慢性乙型肝炎如何區別
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與慢性肝炎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沒有或很少引起肝細胞的損傷,後者引起肝細胞的損傷並表現出肝功能異常及相應的臨床症狀。
親吻和性交是否能傳播乙型肝炎病毒
由於親吻和性交都接觸了病人的體液,因此是可以傳播乙型肝炎病毒的。目前婚前檢查要求檢查HBsAg, 如一方HBsAg(+), 另一方則應進行乙型肝炎的預防接種。
怎樣預防乙型肝炎發展成為肝硬化
乙型肝炎發展成為肝硬化的原因是,肝細胞不斷的壞死。肝細胞壞死後,正常的肝組織發生"塌陷",機體的再生功能就會再生出一些纖維,來充填"塌陷"的部位。這是機體對壞死的組織的一種正常代償功能,代表壞死部位的癒合,是好事。但是,如果肝細胞不斷地壞死,肝臟內不斷地再生纖維,這些纖維取代了大部分的肝組織,而它們又沒有正常肝細胞的功能,肝臟變得又硬又小,這就形成了肝硬化。因此, 預防乙型肝炎患者發展為肝硬化的關鍵在於阻斷肝細胞的壞死。這就是說要保證肝功能的正常。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細胞壞死的標志。因此,乙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檢查肝功能,一旦肝功能異常就要及時治療。另外,中葯中的一些活血化瘀葯(丹參等)滋補葯(冬蟲夏草、鱉甲等)均有軟化肝臟,減少肝內纖維生成的作用。
乙肝病人能結婚生育嗎
(1)急性乙肝恢復期、慢性遷延期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以及活動性肝硬化在肝功能恢復正常後連續化驗肝功能六個月及一、二年內均正常、乙肝病毒復制指標陰轉,可以結婚。
(2)肝功能一貫正常,僅乙肝「兩對半」呈「大三陽」的乙肝患者也暫不宜結婚或過性生活,若婚後才發生一方呈「大三陽」時,而對方「兩對半」全陰性,待全陰性者產生足夠的保護性抗體時,才有可能不被對方乙肝病毒感染。但只能保持3-5年。在一方病情復制指標未轉陰前,應採取避孕措施(若患者為男方,應使用避孕套)。並積極採取抗病毒治療。

(3)單項HBsAg陽性者,原則上可以結婚。但也非絕無傳染性,應產生足夠保護性抗體時再結婚。

(4)慢性表抗原HBsAg攜帶者若僅伴抗-HBe一項陽性者可以結婚。

(5)「兩對半」中呈1.4.5或1.5陽性者,若抗-HBe滴度高,可能有傳染性。等抗-HBe滴度明顯下降後才結婚。

(6)即使只有HBsAg或抗-HBe單項陽性的患者,或者2.4.5或2.5陽性的患者,雖可結婚,但性生活應有節制。

(7)父母或家庭中如有明顯肝硬化、肝癌遺傳傾向的乙肝患者,婚後最好不要生育。

父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對胎兒及子女的影響
父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對胎兒及子女的影響有兩種。一種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除母嬰傳播外,父親也有垂直傳播的可能,但機率遠比母嬰傳播小。其傳播途徑主要是產後密切接觸傳播。另一種是把乙肝病毒的易感基因遺傳給下一代,使其子女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因此,父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孩子也應注射乙肝疫苗。
參考資料:網路

❻ 肝功能檢查什麼

肝功能檢查即用於檢測肝臟是否有疾病、肝臟受損程度和明確肝病原因、判斷產生黃疸的病因等。

肝功能檢查需要經過各種生化試驗方式進行檢測跟肝臟功能代謝相關的多項指標以及反映肝臟功能的一般狀況。

肝功能檢查項目通常包括:肝臟的蛋白質代謝功能、膽紅素和膽汁酸代謝功能、酶學指標、脂質代謝功能、肝臟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檢測。

肝功能檢查方法可以幫助患者及早期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膽系統疾病等。



(6)肝功能需要什麼儀器檢查什麼擴展閱讀

肝功能檢查注意事項:

1、 在進行肝功能抽血檢驗前一天要避免飲酒,這是由於肝功能檢驗的多項內容檢測指標跟飲食有緊密關系,酒精容易提高某些血清酶數值。所以,肝病患者做檢查前需要保持空腹,以便做出客觀科學的判斷結果。

2、肝功能檢查的空腹時間最好是8到12小時,如果是第一次檢驗肝功能者,尤其要注意保證空腹。

3、肝功能檢驗前一晚不得吃太辛辣油膩的食物,這類食物會導致血脂值顯著增加,所以含脂肪多的食物在抽血前10小時應禁止食用。檢驗前一天飲食要注意清淡,此外,還不宜進食含有胡蘿卜素、葉黃素豐富的食物,以避免血清呈黃色,最後影響黃疸指標的檢測結果。

❼ 肝功能檢查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從小到大人們經歷的體檢當中,無論是入學體檢、畢業體檢、升學體檢、入職體檢還是健康體檢,這些體檢都離不開一項肝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在我們的體檢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你了解肝功能檢查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就有沈陽新時代婦產醫院的專家為您詳細解答。肝臟是我們人體的重要器官,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解毒功能、代謝功能、分泌膽汁、造血、儲血和調節循環血量的功能、免疫防禦功能。一旦肝臟出現了問題,人體的各個器官相對的也會出現問題。首先要讓大家了解什麼是肝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由於肝臟功能多樣,所以肝功能檢查方法很多。具體做哪項檢查,應結合病史和症狀選擇一組或其中幾項檢查,我們最為常見的也就是抽血檢查。常見的肝功能指標有哪幾項?肝功能是反映肝臟的生理功能,肝功能檢查在於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定預後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常選擇幾種有代表性的指標了解肝功能,如蛋白質代謝功能試驗、膽紅素代謝功能試驗、肝臟染料排泄試驗以及各種血清酶檢查。總之,在臨床上反映肝功能的指標還有很多,這里介紹的只是常用的幾項,其正常值也會因各醫院所使用的儀器、試劑以及檢查方法的不同而出現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評價患者的肝功能時一定要綜合各項檢查結果,千萬不能以偏概全。1、肝功能檢查前空腹是必須的,其空腹時間一般規定為為8-12小時。2、肝功能檢查前注意多休息,不熬夜、不過度勞累、不做劇烈運動、勿情緒過於激動等,以免影響功能的檢查結果。3、肝功能檢查前一天不宜喝酒、不服肝損害的葯物(四環素、金黴素、阿的平、呋喃西林等)、不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因此而增加肝臟負擔,引起轉氨酶的異常,對檢查結果不利。4、肝功檢查前一天不吃含胡蘿卜素及葉黃素多的食物,以免會干擾檢查中膽紅素的測定值即黃疸的指數。5、體檢前不要吃高脂肪、高膽固醇、油膩的食物,否則易影響到血脂含量的檢查結果。專家提醒,肝功是較為敏感的檢查指標,休息、飲食、情緒、葯物等因素皆有可能幹擾到功能檢查結果的准確性,因此說對肝功檢查注意事項的了解與認識亦是很有必要的。

❽ 可以檢測肝功能的儀器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臟承擔著人體中蛋白質、脂肪與糖專等物質的復雜的新陳代謝,分屬解與轉化有毒物質,合成與分泌膽汁等功能。由此可見,肝病對人體的傷害是極大的,如果不好好護理自己的肝臟,對人體自身的健康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肝功能還有一些其他的檢查項目,但是對於肝病患者來說,一般這些項目就能反映肝臟的具體情況了,對於還有其他情況的患者,還可以結合其他的檢查項目綜合判斷病情。
生化儀設備一次檢測所有肝功項目,客觀、准確地反應肝臟的即時狀況,但是檢測時需要抽取一定量的血液。目前,國內醫院多用生化儀設備檢測肝功能。海力孚的生化儀設備還可檢測腎功能、心肌酶、血糖、血脂等,實現了多種檢測的綜合應用,可大大節約多種醫療儀器檢測的空間和多種檢測分開進行的時間。

❾ 肝功能檢查項目有哪些

肝功能檢查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的功能基本狀況。由於肝臟功能多樣,所以肝功能檢查方法很多,但是目前還沒有一項特異性試驗能對某一種肝臟疾患的病因、病變程度作出准確的反映,也沒有任何一種檢查能單獨反映肝臟病變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
肝功能的檢查項目
時,應做具體分析。
(1)了解肝細胞病變的程度:當懷疑肝炎或已確診為急性肝炎需進一步了解病變的程度時,可檢測谷丙轉氨酶 (GPT)、麝濁試驗(TTT)或復方碘試驗、尿三膽試驗、血清凡登白試驗和膽紅素定量。如為慢性肝炎,除以上試驗外還可檢測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 (A/G),必要時檢測血清蛋白電泳。如病人無黃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輕度肝臟損害者,可檢測鹼性磷酸酶 (BSP)。
(3)對原發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試驗外,可進行甲胎蛋白(AFP)、γ-谷氨醯轉肽酶(γ-GT)等測定以幫助臨床診斷。
(4)觀察治療效果及預後判斷:根據病情選擇幾項肝功能試驗並定期復查做動態觀察,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轉時,GPT由增高恢復到正常;如GPT長期波動或持續升高,則提示肝炎有轉慢趨勢等。
(5)術前肝功能:在各項大手術前,一般檢查血清GPT、TTT、A/G,必要時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等。
有肝外疾病時某些肝功能檢查結果也可異常,如腎病綜合征、惡性腫瘤等可導致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減少;甲狀腺機能亢進可引起血清膽固醇降低。而某些葯物、外傷等可導致血清轉氨酶升高。
臨床上檢查肝功能的目的在於明確患者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的程度、肝病發生的原因以及幫助患者判斷預後和鑒別
黃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夠在臨床上開展的肝功能檢查種類繁多,但每一種檢查只能反映患者肝臟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種功能,卻不能反映其肝臟的全部功能。因此,為了獲得比較客觀的診查結論,患者應選擇多種檢測方法,必要時需多次進行復查,同時應結合其臨床症狀全面考慮,以避免出現診斷偏差。
想直接電話咨詢的客戶,不收取任何費用,24小時服務。
由權威專家為你解答體檢相關問題,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的個性化指導意見。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