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怎麼看機械圖紙
❶ 一個新手怎樣才能看懂施工圖紙
拿到一份圖抄紙後,先看什麼圖,後看什麼圖,應該有主有次,一般是按如下順序進行:
1、首先仔細閱讀設計說明,了解建築物的概況、位置、標高、材料要求、質量標准、施工注意事項以及一些特殊的技術要求,在思想上形成一個初步印象;
2、接著要看平面圖,了解房屋的平面形狀、開間、進深、柱網尺寸,各種房間的安排和交通布置,以及門窗位置,對建築物形成一個平面概念,為看立面圖、剖面圖打好基礎;
只有循序漸進,才能理解設計意圖,看懂設計圖紙,也就是說一般應做到「先看說明後看圖;順序最好為平、立、剖;查對節點和大樣;建築結構對照讀」,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❷ 新手如何看好機械圖紙
首先要說的來是,看懂機械圖源紙並不難!關鍵是你必須掌握三視圖之間的相互關系。你是業務科的職員,須要讀懂機械圖紙,但對讀圖的要求不會有對技術人員的要求那麼高,一般來講,你只須從圖紙上讀懂零件的基本形狀、大小、材料以及表面狀況等與你業務相關的基本信息就行,不必對零件的每個細節都讀懂、讀透。這樣,你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掌握的制圖知識,輕松搞定業務必備知識。三視圖其實很簡單,將零件的某個面作為正面,從正前面看得到的平面視圖叫主視圖;想像零件放置的位置不動,而你向左轉過90°,從零件的正左方看零件,得到的平面視圖叫左視圖;同樣從正上方向下俯看得到的平面視圖叫俯視圖。每個視圖(正、左、俯)只反映這個方向上看到的、高度被壓縮到一個平面的零件形狀,好比你在地理課中學到的等高圖。再打個比方,就象一架照相機從你的頭頂向下拍,得到的圖象只能反映你的頭頂和肩膀的形狀,而絕對不能反映出你的身高一樣。要想知道零件在這一視向中的高(深)度,就只能從其他視向的視圖中清楚地看出。
❸ 怎麼看機械圖紙(初學者)
1.線條
2.零件
3.尺寸標准
按這順序
學吧
,隨時請教身邊高手有助迅速提高
❹ 機械制圖 怎麼識圖
機械制圖是用圖樣確切表示機械的結構形狀、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術要版求的學科。圖樣由圖形、符權號、文字和數字等組成,是表達設計意圖和製造要求以及交流經驗的技術文件,常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另外機械制圖也是大多高等院校機械類及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基本必修課程之一。機械制圖方面的參考書籍主要有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機械制圖》。
❺ 誰是學數控的,我剛入門還不懂,想知道怎麼看懂圖紙,和看圖紙編程。拜託你們了 。
1、控車床的圖紙都是旋轉體零件,看你的第一張圖紙,
那些帶Φ的直徑尺寸就是程序中的X值,
假如我們在工件的右端面旋轉中心建立一個坐標系,
那麼,長度尺寸6的左側的Z值就是Z-6.0,
工件的最左側端面的Z值就是Z-29.3,
越往右邊,Z值越大,X方向則是直徑越大,X值越大。
2、第一步是想工藝,只有工藝確定了,
才能按照工藝來編程,工藝是數控程序的靈魂。
等你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會明白,編程很簡單(宏程序除外),工藝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零件需要多道工序才能製造出來,所以你問編程問題,就要說明你的工藝,
也就是那一步的程序不會編,這一步是用哪裡定位,用哪裡夾緊,
毛坯是什麼樣,要加工哪些表面。
3、交任務給你的時候,就是一張圖紙?沒有工藝?工藝就是告訴你每一步怎麼做。
還有材料的尺寸,材質這些,都給你了吧。
也就是要做什麼,最終完全符圖,還是Φ2的孔不用做,或者別的什麼,
給你的所有已知條件都告訴我。還有批量是多大。
(5)初學者怎麼看機械圖紙擴展閱讀:
數控是數字控制的簡稱,數控技術是利用數字化信息對機械運動及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
早期的數控系統是由硬體電路構成的稱為硬體數控(Hard NC),1970年代以後,硬體電路元件逐步由專用的計算機代替而稱為計算機數控系統,一般是採用專用計算機並配有介面電路,可實現多台數控設備動作的控制。因此現在的數控一般都是CNC(計算機數控),很少再用NC這個概念了。
數控車床進給加工路線指車刀從對刀點(或機床固定原點)開始運動起,直至返回該點並結束加工程序所經過的路徑,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徑及刀具切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路徑。
精加工的進給路線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輪廓順序進行的,因此,確定進給路線的工作重點是確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進給路線。
參考資料:數控-網路
❻ 機械類的圖紙怎樣看,最容易看懂
補充: 如果要從專業的角度講,必須具備畫法幾何的基礎。否則,點、線、面專;相交、屬相貫、等等的投影關系是搞不清楚的。當然一些基本的常識也是必不可缺的,例如: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 追問: 我就是一個初學者,就是看不懂一些圖而且我這個工作只要求會看圖就可以了想找個最簡單的快速能看懂圖的方法 回答: 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意思你明白嗎? 追問: 不明白可能要說的直白點能懂一些 回答: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講明白了。最快的辦法只能是對照實物看圖紙,一一對應的看明白,先建立一個感官認識,然後在慢慢的適應。有功夫的話,再買一些機械看圖的初級讀本,先入門。再求深入。你看好嗎? 補充: 知識的問題可沒有捷徑!
❼ 機械圖紙對於初學者該看什麼樣的書
看是否要做機械設計,如果只是製造的話,只需要看懂圖紙就可以了。
首先要看明白內三視圖,包括容畫法幾何,然後對於尺寸標注的一些基礎知識要明白,包括公差、形位公差和粗糙度等。製造標准手裡也要有一套。
如果要改行搞機械設計的話,需要從頭學起,最好上大學念,機械不是靠看書能看明白的,博大精深,學了十來年的人也未必能融會貫通的。
❽ 教你如何快速看懂機械圖紙(超級實用版)
讀取對象信息。圖紙雖然每個人、每個公司都不會相同,但都遵循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張圖紙做出來就是為了給人看的,要是特殊的地方太多,別人沒法看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首先看標題欄(右下角)裡面的對象名稱、編號、數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單位等信息,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參看手冊相關部分的內容。
確定視圖。如果是原理圖等類型的非標准圖紙,就沒有嚴格的視圖這個概念了。標準的圖紙最少都有一個視圖的。視圖的概念來源於畫法幾何的投影,這個知識也可以看看手冊的相關內容,簡單的說,我們國家的制圖標准,一個物體,正面看到的稱之為主視圖,左邊看到的稱之為左視圖(擺放在主視圖右邊),頂上看的稱之為俯視圖(放在主視圖的下邊),以及剖視圖等等很多的視圖的概念。反映在圖紙是,視圖就是一塊東西,塊與塊間不會有尺寸、文字、線條等內容聯系起來他們,中間就是空白的。有建築等視圖能力的人對這些概念不會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體與標注註解。確定了有幾個視圖,分別是什麼視圖,之後就要分清主體(暫且這樣叫吧,這詞我發明的),主體就是描述機械零部件的那些線條(實際的零部件二維世界裡就是些線條),這個根據線的粗細就能分出來了(細線都是標注線),主體的線只有粗實線(粗細可以相對比較來判斷,標准裡面粗細也有標準的)、粗虛線和剖面線。
由主體還原零部件的實際樣子。這是視圖的關鍵點,其他的都可以看看書、翻翻手冊搞定,只有這個,需要積累和空間想像能力的,不能還原實際零件的樣子,就會出現那個笑話說的挖個井卻造了個煙囪。還原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仔細確定每個視圖到底是什麼視圖(包括剖視圖等表達方法),輔助尺寸標注(例如R代表半徑,那條線就是個圓弧(面),這些標注在手冊裡面有,也比較簡單。
確定零部件尺寸。這個可以大概的看一下,有個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製造者,到用到的時候再去看。
內外行分界線。到這里,只要你看過圖紙,並研究過機械設計手冊裡面的有關圖紙表達的內容,你算是看得懂圖紙的外行了,就像你看了一份房子的圖紙後,你知道了房子的戶型結構,大小了,不想深入的可以到此為止。然而,機械類的圖紙信息,遠遠不止這些。
入行機械識圖。機械圖紙(這里說的都是標準的圖、原理圖等不做介紹)表達的是一個零件或者部件或者一台機器的結構、尺寸、材料、精度等等機械行業用得到的所有設計數據,入行前已經看到了材料和結構部分,後面接著講其他信息,由於機械類的信息幾乎全部都在圖紙裡面,光看機械設計手冊就上千頁,所以這里不能全部分享完經驗,只能是入行的經驗。
精度。機械類的尺寸(例如一個圓柱的直徑)不只是一個尺寸而已,無論標注了公差(±0.XX這樣的)還是沒有標注的尺寸都是一個范圍,這就是機械的(尺寸)精度,這個概念要一直都有。因為機械的零部件一般都是大批量生產的,需要精度來控制每一個零件(他們不可能一樣大小,存在誤差)的尺寸在一定的范圍。同樣的,零部件還有形位公差(也是標注不標注都是存在的)。未標注的精度(公差)在國家標准裡面都有規定,有的圖紙技術要求裡面會寫明,精度是機械零部件的靈魂,這需要一定的積累,對照手冊裡面可以學習懂每一個圖紙上的精度信息。
粗糙度:粗糙度決定了使用要求,同時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
精度:比如一個要素(一個裝軸承的內孔)的尺寸、位置、形狀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會隱含對它的加工工藝要求(磨削)。
熱處理:熱處理使得加工可行,性能達到了使用要求。
表面處理:表面處理一般會在技術要求裡面提出。
❾ 怎麼可以快速看懂機械加工圖紙
1.各人經歷不同、目的不同,看圖的方法有所不同。
2.我是搞機械加工的,下面就我的經驗說一下我的看圖體會。
3.先大致瀏覽一下所有的圖紙,
1)確定外形輪廓形狀,是回轉體,還是箱體類或者異形件。
2)尋找外形最大尺寸,有一個大致的體量概念。
4.查看標題欄、技術要求、說明。
1)了解工件的名稱,用途,零件的作用,使用中的常規要求。
2)有多張圖紙的,圖紙的組成、數量、相互關系。
3)毛坯的類型、來源、技術要求。
4)對於加工要求細節的文字說明。
5)採用的標准,標注格式專用說明。
6)專門的技術說明。
5.仔細查看每一個視圖。
1)了解有加工要求的結構要素,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形位公差要求。
2)考慮各要素的精加工手段。
3)了解每一要素在整個工件中的幾何位置。
6.重新對主要的、反映總體尺度的幾個視圖查看。
1)理解各要素在工件中的相互關系。
2)哪些加工要求比較高,這些要素在構件使用中的作用。
3)同行業、類似產品的成熟工藝。
7.在看一遍所有的技術要求,可能有遺漏的重要內容。
8.到此,一個大型、復雜機械零件圖紙,初步看過一遍了。
9.這個過程所需時間,因人而異。一張0號幅面圖,根據復雜程度,大概10~30分鍾左右。
10.在具體制定加工工藝時,還需仔細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