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動機械表
㈠ 怎麼判斷我的手錶是機械表
機械表是通過人工或自動上鏈的機械能驅動手錶,從外觀上看,除了後蓋回透明的全自動表比較直觀之答外,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看秒針,指針式石英錶一般是每秒跳動一格,機械表每秒跳動數格。聲音細密悅耳。當然這個悅耳是很主觀的說法,我喜歡就覺得它悅耳。
㈡ 如何選購全自動機械手錶
購買機械表的主要考慮因素,至今仍不脫離「造型」、「品牌」和「質量」這三項錯綜復雜的因素。雖然消費者對機械表的接受度日高,但是毋庸質疑,造型好看和質量良好仍是多數消費者購買機械表的基本原則。
機械表的類型
機械表的類型多樣,有普通表、日歷表和自動表以及機械日歷自動表,都是在機械表的基礎上添加一套日歷裝置或自動裝置。市場上既有僅呈現日期的單日歷表,也有呈現周歷甚至月歷的雙日歷和全日歷表。
自動表是靠手臂運動帶動表機的自動錘,使自動裝置活動卷緊發條,藉以帶動走時。自動表也有全自動和半自動之分,全自動是表向任何方向運動都能上發條,半自動只有做單方向運動才能上發條。
機械表的鑽數
多數表盤刻有該表的鑽數(如21ZUAN)和頻率數(如21600),鑽數的多少和機芯的設計、功能有關,鑽數只是機芯的一個指標,跟機芯的復雜程度有關,但與機芯的走時精度無關。按照表的功能,普通機械手錶要求17---19鑽,自動表要求25---30鑽,而過多的鑽數對表機性能作用不大,一般僅起到裝飾作用。但手錶的頻率則越高越好,其頻率是指擺輪每小時擺動的次數,頻率在18000次以下者為低頻表(慢擺動),21600次以上者為高頻表(快擺表),頻率越高,對抵抗外界各種形式的干擾、變化、沖擊的能力強,因此走時穩定性好,精度性高。
(3)機械表外觀材料
現在絕大多數機械表的外觀材料採用全鋼、半鋼和合金這三種。這三種外觀材料是指手錶表殼和表蓋的金屬材料不同,半鋼和合金製造成本較低,比較好的手錶都是全鋼的。全鋼表是指表殼和表蓋都是不銹鋼製成的;半鋼表其表殼是銅質鍍鉻,後蓋才是不銹鋼的;合金錶的表殼和表蓋的主要成分是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組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這三者均與機芯質量無關,在使用上,半鋼表和合金錶比較不耐用、易磨損。
(4機械表的等級
高檔機械表。它採用雙金屬開口擺輪,或者採用合金材料製作擺輪;擺輪上含括16個以上的螺釘和17個以上的鑽石元件;採用雙層游絲,其材料溫度系數極少;具有防水、防震、防磁等性能;一晝夜走時誤差在正負30~45s之間;正常條件下,使用壽命達30年以上。
中檔機械表。採用合金擺輪,擺輪上含括10個以上的螺釘和15個以上的鑽石元件;採用平游絲;具有防震、防磁兩種性能;一晝夜走時誤差在正負45~60s之間;正常情況下,使用壽命在15年以上。
低檔機械表。採用銅合金作擺輪;無螺釘;鑽石元件在7個以下(有的無鑽石);無「三防」;一晝夜走時誤差在正負80s左右;正常情況下,使用壽命在2年以上。
選購的基本方法
檢查能否自動起擺。方法是:將停走的表輕輕地拿在手裡,慢慢上緊發條,同時注視秒針,秒針應在上發條的一開始就跟著轉動,否則就不符合標准。
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外形款式。此外,還應注意,由於表在裝配、調試和檢驗時,都是採用「靜態調試」,戴在手上後因手臂運動會造成手錶的動態誤差,致使走時偏慢,此外,手錶使用時間長了也會日漸偏慢。因此,在「靜態調試」時略快幾秒比較合適。
檢查外觀。表殼光亮清潔,無色差,稜角對稱;底蓋開表處沒有擦痕,底蓋與主殼處應牢固吻合;表面要潔凈,字跡要清晰,刻度要均勻,表針光潔度好,表玻璃應透明,無劃痕。
起動性能。將沒有上過發條停止走動的手錶,緩慢旋轉柄頭(也稱把的)上發條,同時觀察秒針,一般使秒針起動的柄頭旋轉次數越少,則該表的起動性能越佳。
表聲應均勻清晰。手錶上幾圈發條之後,各個方向走動的聲音都應清晰勻稱無雜音且頻率節拍都基本一致,並且不隨方向的變化而變化。
撥針實驗。拉出柄頭撥針,松緊度要適宜。撥針時如感覺過松,會發生走慢現象;如感覺吃力則會因使力過大引起指針系齒輪損傷。倒撥時,秒針停走或倒轉則是正常現象。時分針指示應協調(當時針分別對准3、6、9、12字元時,分針不得偏離12字元±4分格),時、分、秒三針互不碰擦。
上條感覺應平穩、無倒退、無雜音、無滑齒和頂齒現象。除自動表上條上足後有打滑現象外,一般手錶發條在上足過程中,不打滑。
晃動手錶,機芯無活動。
.如有校表儀測出手錶的瞬時日差(日差是指手錶每二十四小時的走時誤差),則能更好地幫助挑選。
㈢ 怎麼知道自己手錶是不是機械表
1、機械表的動力來源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表針;而電子表是依版靠電池做為動力權來源;
2、機械表的秒針走動時是平滑的劃過表盤,電子表是跳著走,一跳一秒。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可以很快區分出是否是機械表。
(3)如何判斷自動機械表擴展閱讀:
手動上鏈的機械表是依靠手動擰動發條作動力,機芯的厚度較一般自動上發條的表薄一些,相對來說手錶的重量就輕。而自動上鏈的手錶,是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但相對來講手動上鏈手錶的厚度要比自動上鏈的小一些。
參考資料:網路:機械表
㈣ 自動機械表和全自動機械怎麼區分的
自動機械表,是手動機械表的一種改良,在表裡加入了一個擺陀;當在配戴時,表內的專擺陀可因手腕的活動而屬旋轉,而達到上發條的效果。由於手腕的活動會為手錶持續上發條,因此自動機械表都有防止發條過緊的功能,以避免發條損壞。
全自動機械手錶的內部機芯部件都是機械零件組成,是以發條為動力的擺輪游絲式手錶。機械手錶是由機芯和外觀部件組成。機芯包括傳動系、原動系、上條撥針系、擒縱調速系、指針系,機芯零件是由夾板以螺絲釘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的。全自動機械表不用電池,因自動機械表須靠手臂的擺動而自動上弦,所以每天必須配戴八小時以上,才能確保計時准確。
㈤ 怎麼區分全自動機械表跟半自動機械表
看錶背面透明的裡面那個半圓的那一塊,全自動左右多能轉,半自動只能轉一邊
㈥ 機械手錶自動和手動怎麼區分
機械腕錶抄的機芯由發條驅動,又被稱為主發條,需要為發條上鏈才能運行。可使用錶冠手動為發條上鏈,如果是自動機械腕錶,則可以使用佩戴者運動提供的動態能量。
但是,我們建議一旦自動腕錶停止走動(比如幾天內未佩戴),在重新佩戴之前應該上滿鏈。此後,由您本人運動所提供的能量將保持主發條的張力以驅動腕錶運轉。
上滿鏈,我們建議按順時針方向將錶冠旋轉35次,(自動機械表大多有上鏈過載保護的,就是很多表友說的「總上不緊」)
手動機械表就是需要手動上鏈才能走時,上滿鏈時表把會自動迴旋半圈,隔三差五就需要手動上一次鏈,不然就會造成手錶動力不足走時不準的。
㈦ 如何看出全自動機械表的自動上弦性能
自動手錶的結構型式較多,但工作原理大致相同。自動上條裝置安裝在機芯回後面,打開後蓋(有的答後蓋是玻璃透明的,不需要打開)即能看到。自動瑞士手錶機芯一般都比較厚。一般換向輪結構的自動表由自動錘(重錘)、換向輪、自動傳動輪、自動頭輪等組成。自動錘用螺釘固定在中心自動錘軸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它圍繞中心旋轉,帶動換向輪。
所以,1.全自動機械表比較厚,比電子石英錶厚多了。2.有透明後蓋的話,能看到扇形的擺動自動錘。3不透明後蓋看不到又不想打開後蓋的話,我手輕輕晃動手錶,能感覺內部有明顯的物體晃動的響聲,沙沙的聲音,就是了。
㈧ 如何分辨 機械表 全自動 手調
這種表假的很來少。就機械源表的工藝成本來說,做個三五百塊的假表賣幾乎無利可圖。
要看真假,你可以看看做工是否細致,比如表盤是否平整干凈,時針分鍾的夾角正不正常,夜光顏料塗得均不均勻,還有會不會跳日期,走時是否准確,動力儲蓄時間是否足夠(有24小時我覺得就可以)。如果一天走時誤差在40秒以內,功能正常,做工又還可以,幾百塊的價格即使是假的也可以接受了。
星期顯示有英文和法文。
精工5號基本都是組裝的,只有機芯日產。
㈨ 機械表手動還是自動,怎麼區分
機械表包含手動和自動,自動不用專門上弦,只要帶著就能跑,手動必須每天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