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械製造 » 萊氏體由什麼組成的混合機械物

萊氏體由什麼組成的混合機械物

發布時間: 2021-02-21 09:38:52

Ⅰ 萊氏體的組成分析

雖然萊氏體中碳的含量是4.3%,但含量在2.06%到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過程中都會有萊氏體產生,只是由於含碳量不同,產生的固態合金中不僅有萊氏體還有其他成分。 含碳量在2.11%到4.3%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奧氏體即逐漸析出。到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萊氏體,整個合金組成是先析出的奧氏體和萊氏體。溫度繼續降低後,先析出的奧氏體會沿晶界析出滲碳體,被稱為二次滲碳體。
γ→Fe3C(II)這樣含碳量在2.11%到4.3%的合金是奧氏體、萊氏體和二次滲碳體的混合物,但二次滲碳體和萊氏體中的滲碳體很難區分。而降到727℃以下時,奧氏體轉換成珠光體,合金組成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和二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亞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2]。
含碳量在4.3-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滲碳體逐漸析出,被稱為一次滲碳體。到了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會發生共晶轉變反應轉變成萊氏體,此時的合金組成是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隨後一直保持這一組成727℃,至室溫後即為低溫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過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結構上是低溫萊氏體分布在粗樹枝狀的白色一次滲碳體之間[3]。
純萊氏體中含有的滲碳體較多,故性能與滲碳體相近,即極為硬脆。

Ⅱ 萊氏體的組成分析是什麼

萊氏體組成分析:
雖然萊氏體中碳的含量是4.3%,但含量在2.06%到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過程中都會有萊氏體產生,只是由於含碳量不同,產生的固態合金中不僅有萊氏體還有其他成分。含碳量在2.11%到4.3%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奧氏體即逐漸析出。到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萊氏體,整個合金組成是先析出的奧氏體和萊氏體。溫度繼續降低後,先析出的奧氏體會沿晶界析出滲碳體,被稱為二次滲碳體。
γ→Fe3C(II)這樣含碳量在2.11%到4.3%的合金是奧氏體、萊氏體和二次滲碳體的混合物,但二次滲碳體和萊氏體中的滲碳體很難區分。而降到727℃以下時,奧氏體轉換成珠光體,合金組成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和二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亞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
含碳量在4.3-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滲碳體逐漸析出,被稱為一次滲碳體。到了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會發生共晶轉變反應轉變成萊氏體,此時的合金組成是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隨後一直保持這一組成727℃,至室溫後即為低溫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過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結構上是低溫萊氏體分布在粗樹枝狀的白色一次滲碳體之間。
純萊氏體中含有的滲碳體較多,故性能與滲碳體相近,即極為硬脆。

Ⅲ 低溫萊氏體是由什麼相組成的

【低溫萊氏體的組成】低溫萊氏體是一種鐵碳合金共晶混合物。雖然版萊氏體中碳的含量是權4.3%,但含量在2.06%到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過程中都會有萊氏體產生,只是由於含碳量不同,產生的固態合金中不僅有萊氏體還有其他成分。含碳量在4.3-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滲碳體逐漸析出,被稱為一次滲碳體。到了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會發生共晶轉變反應轉變成萊氏體,此時的合金組成是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隨後一直保持這一組成727℃,至室溫後即為低溫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結構上是低溫萊氏體分布在粗樹枝狀的白色一次滲碳體之間。低溫萊氏體中含有的滲碳體較多,故性能與滲碳體相近,即極為硬脆。

Ⅳ 萊氏體的主要性能

在高溫下形成的共晶滲碳體呈魚骨狀或網狀分布在晶界處,經熱加工破碎後,變成版塊狀,沿軋制權方向鏈狀分布,萊氏體常溫下是珠光體、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的混合物。 當溫度高於727℃時,萊氏體由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在低於727℃時,萊氏體是由珠光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稱為變態萊氏體。因萊氏體的基體是硬而脆的滲碳體,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由共晶奧氏體和共晶滲碳體機械混合組成,為鐵碳相圖共晶轉變的產物。

Ⅳ 萊氏體的主要性能是什麼

萊氏體是鋼鐵材料基本組織結構中的一種,常溫下為珠光體、滲碳體和共晶內滲碳體的混合物。由液態容鐵碳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的奧氏體和滲碳體所組成,其含碳量為ωc=4.3%。是1882年阿道夫·萊德布爾發現的。萊氏體的命名得自德國礦物和冶金學家阿道夫·萊德布爾(AdolfLedebur1837-1916)。1882年,勒德布爾在弗萊貝格工業大學對鐵碳合金的金相結構進行研究,發現了存在著這種共晶混合物,用英文字母「L」表示。
萊氏體主要性能:
在高溫下形成的共晶滲碳體呈魚骨狀或網狀分布在晶界處,經熱加工破碎後,變成塊狀,沿軋制方向鏈狀分布,萊氏體常溫下是珠光體、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的混合物。當溫度高於727℃時,萊氏體由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在低於727℃時,萊氏體是由珠光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稱為變態萊氏體。因萊氏體的基體是硬而脆的滲碳體,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由共晶奧氏體和共晶滲碳體機械混合組成,為鐵碳相圖共晶轉變的產物。

Ⅵ 名詞解析: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珠光體、萊氏體

1、鐵素體是碳溶解在α-Fe中的間隙固溶體,常用符號F表示。具有體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很低,常溫下僅能溶解為0.0008%的碳,在727℃時最大的溶碳能力為0.02%。 稱為鐵素體或α固溶體,用α或F表示,α常用在相圖標注中,F在行文中常用。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通過先共析析出形成鐵素體。

2、奧氏體(Austenite)是鋼鐵的一種層片狀的顯微組織, 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無磁性固溶體,也稱為沃斯田鐵或ɣ-Fe。奧氏體的名稱是來自英國的冶金學家羅伯茨·奧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3、滲碳體(cementite)是鐵與碳形成的金屬化合物,其化學式為Fe3C。滲碳體的含碳量為ωc=6.67%,熔點為1227℃。其晶格為復雜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韌性幾乎為零,脆性很大。

4、珠光體是鐵素體和滲碳體一起組成的機械混合物用符號「P」表示。碳素鋼中珠光體組織的平均碳含量約為0.77% 。它的力學性能介於鐵素體和滲碳體之間,即其強度、硬度比鐵素體顯著增高,塑性、韌性比鐵素體要差,但比滲碳體要好得多。

5、萊氏體是鋼鐵材料基本組織結構中的一種,常溫下為珠光體、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的混合物。 由液態鐵碳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的奧氏體和滲碳體所組成,其含碳量為ωc=4.3%。萊氏體是1882年阿道夫·萊德布爾發現的。

Ⅶ 什麼是萊氏體

萊氏體(ledeburite)
萊氏體是液態鐵碳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的奧氏體和滲碳版體所組成的共晶體,其含碳權量為ωc=4.3%。當溫度高於727℃時,萊氏體由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在低於727℃時,萊氏體是由珠光體和滲碳體組成,用符號Ld』表示,稱為變態萊氏體。因萊氏體的基體是硬而脆的滲碳體,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分為高溫萊氏體和低溫萊氏體兩種。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稱高溫萊氏體,用符號Ld或(A+Fe3C)表示。由於其中的奧氏體屬高溫組織,因此高溫萊氏體僅存於727℃以上。高溫萊氏體冷卻到727℃以下時,將轉變為珠光體和滲碳體機械混合物(P+Fe3C),稱低溫萊氏體,用Ld'表示。萊氏體含碳量為4.3%。由於萊氏體中含有的滲碳體較多,故性能與滲碳體相近,即極為硬脆。

Ⅷ 萊氏體有什麼形成過程

萊氏體形成過程:
液態鐵碳合金在1147℃左右會發生共晶轉變,含碳量為4.3%的液態鐵碳合版金會轉化為含碳量為權2.11%的奧氏體和6.67%的滲碳體兩種晶體的混合物,其比例大約是1:1。
L4.3%→Ld(γ2.11%+Fe3C)隨著溫度的降低,萊氏體中總碳含量組成不變,但其中的組分奧氏體和滲碳體的比例在發生改變。當溫度降到727℃以下時,萊氏體中的奧氏體成分會發生共析轉變,生成鐵素體和滲碳體層狀分布的珠光體。
γ0.77%→P(α0.0218%+Fe3C)所以727℃以下時,萊氏體是珠光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
萊氏體是鋼鐵材料基本組織結構中的一種,常溫下為珠光體、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的混合物。由液態鐵碳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的奧氏體和滲碳體所組成,其含碳量為ωc=4.3%。

Ⅸ 低溫萊氏體是由什麼組成的

他是由珠光體和萊氏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