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械製造 » 汽車有哪些機械傳動方式

汽車有哪些機械傳動方式

發布時間: 2021-02-25 04:44:31

Ⅰ 汽車傳動系有哪些類型

1、機械式傳動系

機械式傳動系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在各類汽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與發動機配合,保證汽車在不同條件下能正常行駛。為了適應汽車行駛的不同要求,傳動系應具有減速增扭、變速、使汽車倒退、中斷動力傳遞、使兩側驅動輪差速旋轉等具體作用。

2、液力傳動系

液力傳動系組合運用液力和機械來傳遞動力。在汽車上,液力傳動一般指液傳動,即以液體為傳動介質,利用液體在主動元件和從動元件之間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來傳遞動力。

動液傳動裝置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變矩器兩種。液力偶合器只能傳遞扭矩,而不能改變扭矩的大小,可以代替離合器的部分功能,即保證汽車平穩起步和加速,但不能保證在換檔時變速器中的齒輪不受沖擊。

3、靜液式傳動系

靜液式傳動系又稱容積式液壓傳動系。主要由油泵、液壓馬達和控制裝置等組成。發動機的機械能通過油泵轉換成液壓能,然後由液壓馬達再又轉換為機械能。

4、電力式傳動系

電力式傳動系主要由發動機驅動的發電機、整流器、逆變裝置(將直流電再轉變為頻率可變的交流電的裝置)、和電動輪(內部裝有牽引電動機和減速器的驅動輪)等組成。

電力式傳動系的性能與靜液式傳動系相近,但電機質量比油泵和液壓馬達大得多,故只限於在超重型汽車上應用。

(1)汽車有哪些機械傳動方式擴展閱讀

車輛動力傳遞時,需要具備反復將動力切斷、連接的功能。車輛從靜止狀態到將發動機驅動力傳遞給變速箱輸入軸,車輛開始行駛的過程中,驅動力要在兩個不同轉速的旋轉半軸之間傳遞,這種功能被稱為起步功能。

車輛用起步裝置分為摩擦離合器裝置和液力傳遞裝置。摩擦離合器裝置分為兩種:一種是與手動變速器組合使用的乾式離合器;另一種是在潤滑油環境中使用的濕式離合器。

發動機實現最佳輸出特性的轉速范圍與實現最佳油耗特性的轉速范圍是不同的。而且車輛行駛狀態中的低速、高速、加速、減速等由於受周圍環境與駕駛者的意圖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

起步加速和高速巡航時,如果不改變發動機轉速和車軸轉速的比例,很難高效率地利用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這種對轉速比,即驅動力比進行變換的裝置稱為變速器。變速器分為駕駛員手動操作的手動變速器和根據運行狀態自動判斷最佳轉速的自動變速器。

自動變速器一邊由具有起步、變速兩個功能的液力變矩器和能夠根據行駛狀態自動選擇不同多速比的液壓式自動選擇不同多速比的液壓式自動變速裝置組成。

Ⅱ 汽車傳動系統有哪些類型

按結構和傳動介質不同,傳動系統分為機械式和液壓式兩種

Ⅲ 簡述汽車機械傳動的形式有幾種分別為什麼,並例舉出每一種在汽車上的應用

一個是齒輪傳動,用於變速箱。另一個是液壓傳動,用於剎車裝置。還有液力傳動,用於液力器。

Ⅳ 汽車發動機中的機械傳動

發動機包括兩個機構五大系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潤滑系統、冷卻系統、供油系統、啟動系統和點火系統。發動機中最主要的機械運動就是活塞的往復運動和曲軸的旋轉運動。其他系統的工作原理參照下網站。

Ⅳ 汽車傳動系統有哪些

傳動系的布置型式機械式傳動系常見布置型式主要與發動機的位置及汽車的驅動型式有關。可分為: 1.前置後驅—FR:即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 這是一種傳統的布置型式。國內外的大多數貨車、部分轎車和部分客車都採用這種型式。 2.後置後驅—RR:即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 在大型客車上多採用這種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輕型轎車也採用這種型式。發動機後置,使前軸不易過載,並能更充分地利用車箱面積,還可有效地降低車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車中部地板下的空間安置行李,也有利於減輕發動機的高溫和雜訊對駕駛員的影響。缺點是發動機散熱條件差,行駛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駕駛員察覺。遠距離操縱也使操縱機構變得復雜、維修調整不便。但由於優點較為突出,在大型客車上應用越來越多。 3.前置前驅—FF: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這種型式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但上坡時汽車質量後移,使前驅動輪的附著質量減小,驅動輪易打滑;下坡制動時則由於汽車質量前移,前輪負荷過重,高速時易發生翻車現象。現在大多數轎車採取這種布置型式。 4.越野汽車的傳動系 越野汽車一般為全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在變速箱後裝有分動器將動力傳遞到全部車輪上。目前,輕型越野汽車普遍採用4×4驅動型式,中型越野汽車採用4×4或6×6驅動型式;重型越野汽車一般採用6×6或8×8驅動型式。 5.中置後驅—MR: 即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 發動機放置在前、後軸之間,同時採用後輪驅動,類似F1賽車的布置形式。還有一種「前中置發動機」,即發動機置於前軸之後、乘員之前,類似於FR,但能達到與MR一樣的理想軸荷分配,從而提高操控性。M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發動機佔去了座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6.四輪驅動—4WD 無論上面的哪種布局,都可以採用四輪驅動,以前越野車上應用的最多,但隨著限滑差速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四驅系統已能精確地調配扭矩在各輪之間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車出於提高操控

Ⅵ 汽車傳動系統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與發動機的位置及驅動形式有關,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前置前驅(FF)是指發動機放置在車的前部,並採用前輪作為驅動輪。現在大部分轎車都採取這種布置方式。由於發動機布置在車的前部,所以整車的重心集中在車身前段,會有點「頭重尾輕」。但由於車體會被前輪拉著走的,所以前置前驅汽車的直線行駛穩定性非常好。

2、前置後驅(FR)是指發動機放置在車前部,並採用後輪作為驅動輪。FR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均衡,擁有較好的操控性能和行駛穩定性。不過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乘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艙內的地台空間。

FR汽車擁有較好的操控性、穩定性、制動性,現在的高性能汽車依然喜歡採用這種布置行形式。

3、後置後驅(RR)是指將發動機放置在後軸的後部,並採用後輪作為驅動輪。由於全車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後方,且又是後輪驅動,所以起步、加速性能都非常好,因此超級跑車一般都採用RR方式。

4、中置後驅(MR)

中置後驅的全稱是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發動機放置在前、後軸之間,同時採用後輪驅動,類似F1賽車的布置形式。還有一種「前中置發動機」,即發動機置於前軸之後、乘員之前,類似於FR,但能達到與MR一樣的理想軸荷分配,從而提高操控性。

MR的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6)汽車有哪些機械傳動方式擴展閱讀:

汽車傳動系統動力傳輸原理介紹:

發動機輸出的動力,是要經過一系列的動力傳遞裝置才到達驅動輪的。發動機到驅動輪之間的動力傳遞機構,稱為汽車的傳動系,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軸等部分組成。

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先經過離合器,由變速器變扭和變速後,經傳動軸把動力傳遞到主減速器上,最後通過差速器和半軸把動力傳遞到驅動輪上。

Ⅶ 汽車中的機械傳動

活塞--連桿--曲軸--大飛輪--(離合器)液力耦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半軸--車輪

Ⅷ 汽車機械傳動系統的形式有哪些

最常見的傳動方式是機械式傳動系,液力機械傳動系用於大型客車。高級轎車和各類工程車輛上。電力傳動比較少見,只用於大型礦山車輛上。
(-)機械式傳動系
1、組成 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橋殼等)組成、在越野車輛上,還設有分動器。負責將變速器的功力分回給各驅動橋。
2、各主要總成的結構特點
(1) 離合器:
離合器位於發動機飛輪與變速器之間。主動部分(壓盤與離合器蓋)固定於飛輪後端面,從動部分(摩擦片)位於飛輪與壓盤之間,並通過中心的花鍵孔與變速器第一軸相連。壓緊部分位於壓盤與離合器蓋之間,利用其彈力將摩擦片緊緊地夾在飛輪與壓盤之間,主從動部分利用摩擦力矩來傳遞發動機輸出的扭矩。分離機構由安裝於離合器蓋和壓盤上的分離杠桿、套於變速器第一軸軸承蓋套筒上的分離軸承以及安裝於飛輪殼上的分離叉組成。分離叉通過機械裝置或者液壓機構與駕駛室內的離合器踏板相連。離合器是經常處於接合狀態傳遞扭矩的,只有將離合器踏板踩了,分離機構將壓盤後移與摩擦片分開而呈現分離狀態。此時扭矩傳遞中斷,可以進行諸如起步、換檔、制動等項操作作業。當汽車傳動系過載時,離合器會啟動打滑,對傳動系實現過載保護。
中型以下及部分大型車輛,多採用只有一片摩擦片的單片式離合器,部分大型車輛則採用雙片式離合器,離合器的摩擦片直徑越大,數目越多,所能傳遞的扭矩就越大,但分離時需要加在踏板上的力就要大些.在摩擦片上還設有扭矩減振器,以使傳動系工作更加平穩。
傳統結構的離合器壓緊部分多採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彈簧。數目多為8~16個不等。雖然壓緊可靠,但操縱離合器時比較費力,彈力也不容易均勻。還存在軸向尺寸大、高速時壓緊力下降等缺點,正逐步被膜片式離合器所取代。
目前在中小型甚至在部分大型車輛上,都採用了膜片式離合器。它利用一個碟狀的膜片彈簧取代了螺旋彈簧和分離杠桿,不但使軸向尺才減小,而且操縱輕便,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可靠地壓緊。
離合器的操縱機構是指離合器踏板到分離叉之間的傳動部分。大部分汽車採用機械式結構,通過拉桿或者鋼絲繩將二者相連。也有一些車輛採用液壓機構,通過液力傳動來將二者聯在一起。
(2)變速器:
在汽車行駛中,要求驅動力的變化范圍是很大的,而發動機輸出扭矩的變化范圍有限。必須通過變速器來使發動機輸出扭矩的變化范圍能滿足汽車行駛的需要。同時,變速器還應能實現汽車的倒駛和發動機的空轉。目前汽車上多採用機械有級式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傳遞和變換扭矩)和變速操縱機構(用來變換檔位)組成。一般設有3~6個前進擋和1個倒檔。每一個檔位都有一個傳動比,可以將發動機輸出扭矩增大到和傳動比相同的倍數。同時將發動機轉速降低到和傳動比相同的倍數。擋位越低,傳動比越大。因此,當汽車低速行駛需要大扭矩時,可以將變速器掛入低擋,而汽車高速行駛需要小扭矩時,可將變速器掛入高檔。在前進檔中,有一個檔的傳動比為1。掛入該擋時變速器第一軸(輸入軸)和第二輪(輸出軸)初成一體同步轉動,發出動力不經變化直接輸出,稱之為直接擋。直接擋傳動效率最高,應經常使用。當變速器不掛入任何擋位,稱之為空擋,動力傳送中斷,實現發動機怠速運轉,滿足汽車滑行和怠速時的需要。
(3)萬向傳動裝置:
萬向傳動裝置主要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將變速器或者是分動器發出的動力輸送給驅動橋。
(4)驅動橋:
主減速器:用來將變速器輸出的扭矩進一步增加,轉速進一步降低。對於縱置發動機來說,還將旋轉平面旋轉90度,變成與車輪平面平行。
差速器:驅動橋上設置差速器,可以在必要時允許兩側驅動輪轉速不同步,以滿足汽車轉向、路面不平時行駛的需要。
半軸:半軸為兩根,每根半軸內端通過花鍵與半軸齒輪相連,外端與車輪轂機連。
橋殼與輪轂:橋殼構成驅動橋的外殼。輪轂是車輪的一部分,通過輪轂將車輪安裝於驅動橋上。
分動器:全輪驅動的越野汽車上設有分動器,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給各驅動橋。

Ⅸ 汽車正時傳動方式有幾種

正時齒輪是在機械裝置中對完成相關控制功能起到時間尺度定位的齒輪。在內燃機內的進排氣系統、在鍾表內等對完成機械功能存在順序關系的局部體系都引入了正時齒輪。
正時齒輪的三種傳動方式:鏈條傳動、齒帶傳動、齒輪傳動。
轎車發動機的正、負齒輪均採用齒形皮帶傳動,這種傳動方式具有結構簡單、雜訊小,運轉平穩、傳動精度高、同步性好等優點,但其強度較低,經長期使用後易老化、拉伸變形或斷裂,該齒形皮帶在外罩內,呈封閉狀態,不便觀察其工作狀況。有一輛三菱轎車,無發動徵候,經油、電路排查,故障依然存在,後來打開氣門室罩,發現氣門搖臂不工作,斷定為正時齒形皮帶折斷。更換新品後,發動機仍無法啟動。
因為,在運行中一旦齒形皮帶折斷,凸輪軸即停止運轉,曲軸在飛輪的轉動慣性或傳動裝置慣性的作用下將繼續轉動一定的角度或圈數。此時發動機不能工作,更為嚴重的是破壞了配氣相位,活塞將頂彎正在開啟位置的氣門桿,致使被頂彎的氣門關閉不嚴。所以,有些折斷齒形皮帶的發動機,即使重新較正了正時齒輪標記,更換新的正時齒形皮帶後,發動機仍不易發動,或勉強能啟動,但工作不正常,出現「回火」、消聲器「放炮」、動力不足、雜訊增大的現象。
在此情況下只有拆下氣缸蓋,更換氣門,才能徹底恢復發動機技術狀況。氣門的動作的時刻和狀態必須是和活塞運動的狀態和時刻是一致的,而曲軸與凸輪軸並不是在一個軸線上,他們之間必須得有傳動系統來連接,這個傳動系統是由兩個齒輪和一條鏈條或者是皮帶來完成的,那麼這兩個齒輪就叫做正時齒輪,這兩個齒輪上面有標記,按標記對好後裝上鏈條或者是皮帶之後就能保證氣門動作的時刻和動作是准確的。

Ⅹ 汽車傳動系常見的五種是有哪五種

根據發動機在汽車中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 兩輪驅動又分為前置前驅(FF)、前置後驅(FR)、後置後驅(RR)和中置後驅(MR)等四種形式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