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會計和庫管同一人怎麼管理
㈠ 請問一個小型加工企業的出納和庫管還有固定資產管理,可以是一個人都負責么
出納是負責公司錢的出入並做好相關的登記,再與財務反饋。
庫管員之前是根據銷售版或是采購提供權的單據將貨品進行直接的出入庫。
兩者沒有很大的關聯哦。
出納話說是與整體個公司,每個人員都有相關聯系的。
庫管員主要負責貨品的出入。除此外很少有接觸啦。
如果可以,可以簡單的溝通下。
因為我覺得,你說出納與庫管員之間的工作流程怎麼做。感覺你們公司的管理有些亂亂滴咧。。嘿嘿。
個人感覺而已哈。。
㈡ 會計能兼倉管
不可以的。
根據《會計人員管理辦法》:
第二條會計人員,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中從事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等會計工作的人員。
會計人員包括從事下列具體會計工作的人員:
(一)出納;
(二)稽核;
(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凈資產)的核算;
(四)收入、費用(支出)的核算;
(五)財務成果(政府預算執行結果)的核算;
(六)財務會計報告(決算報告)編制;
(七)會計監督;
(八)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九)其他會計工作。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的人員,屬於會計人員。
(2)機械廠會計和庫管同一人怎麼管理擴展閱讀:
根據《會計人員管理辦法》:
第三條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
(二)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繼續教育;
(四)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第四條會計人員具有會計類專業知識,基本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夠獨立處理基本會計業務,表明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有關規定,判斷會計人員是否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第五條單位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和本辦法有關規定,結合會計工作需要,自主任用(聘用)會計人員。
單位任用(聘用)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總會計師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本辦法有關規定。
單位應當對任用(聘用)的會計人員及其從業行為加強監督和管理。
㈢ 會計法允許出納和庫管一人管理嗎
會計法不會對公司的職位進行規定,但是按照公司內控的原則,應該不要是同一個人。
㈣ 財務人員和庫管人員的工作關系
財務核算中,原材料核算與倉庫管理人員有著密切的關系:
1、原材料核算的流程一般是專:采購員做單,財屬務入帳、付款,倉庫收料;
2、一般收料單或入庫單,都至少有三聯,其中一聯供倉庫記賬、一聯供財務記材料賬,並據以付款;
2、收、發料,倉庫每月末(或定期)都要分類報送財務,這樣財務每月一方面可以起到對賬作用,另一方面財務可以按發料情況核算成本。如果沒有財務與倉庫人員的密切聯系,財務活動是無法順利進行的。
㈤ 會計如何和庫管對賬
財務人員如何與倉庫對賬?對於倉庫中幾百上千種備品備件等,在未上ERP的情況下,財務如何與倉庫核對,核對依據所在?財務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如果倉庫中有幾百上千種備品備件等,在未上ERP的情況下,就肯定要有詳細的手工的庫存保管台帳,對每一筆入庫、出庫都要分品種、分規格進行詳細登記。數量、單價、金額等都要登記齊全。常規的賬簿登記規范,如摘要、日小計、月合計、結存等,都要詳細而全面。一般一個老庫管員,這些基礎工作都做得相當好。如果沒有這些基礎,對賬基本上就免談,即使是對賬,也是在敷衍。
其次是出庫、入庫手續的問題,所有的入庫單、出庫單必須保證填寫准確,
而且不丟單。這些單據是會計(材料會計或者成本會計)做帳的基礎。庫房單據
的數據不準確或者單據不齊全,會計的核算肯定也不準確。即使是上了ERP系統,庫房單據也是最基本的會計資料,因為無論電腦軟體發展到什麼水平,會計工作的原始資料必須要有紙面上的東西作為依據。
然後就是會計關於庫房材料賬務處理的問題。一般手工帳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也是分品種、規格詳細進行登記,相當於另外一套庫存保管台帳;另一種是分類匯總的材料帳,也就是把入庫、出庫的物品按類別進行分類,再對同類別進行金額匯總後登帳和進行會計賬務處理。一般情況下最好採取第二種方式,這樣既減少人力,也能監督控制庫房保管情況。
在有前面的基礎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實現與庫房的對賬工作。對賬的依據就是會計的材料帳和庫管員的倉庫保管台帳。如果會計採取的是第一種手工帳方式,這個好辦,直接對應就行了,如有對不上帳的情況,就查看出庫單、入庫單找原因。如果會計採取的是第二種手工帳方式,就把庫管員的倉庫保管帳按照類別現場進行分類合計,再與會計帳對應。有不對應的,也是查庫房單據。對於第二種會計手工帳方式,要求庫房保管帳的分類必須和會計的一致,這樣才方便核對監督。同時,還要求庫房保管帳必須結出入庫出庫的金額和結存金額,不能偷懶,不能只記數量不記金額(年輕庫管經常這樣)。
對賬一致後,再根據庫存保管帳的結存數,進行現場盤點。對於盤虧、盤盈的處理,各公司不同。我們的處理方式是:盤盈的充公,盤虧的庫管員照價賠償。
㈥ 庫管員和會計能否為同一個人
最好不要,特別是成本核算和倉庫保管的這個,相互之間最好一定的牽制,因為兩者屬於不相容職務。不然,保管的同時又成本核算,少算了、少核算了,就不好了。
㈦ 小公司財務和庫管是同一個人會有什麼弊端
所謂不相抄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個人擔任,既可能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為,又可能掩蓋其錯誤和弊端行為的職務。(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它要求每項經濟業務都要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人員的處理,使得單個人或部門的工作必須與其他人或部門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聯系,並受其監督和制約。)
二 內容: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必須貫徹不相容職務分工的原則,其內容包括:)
①對每一項業務不能完全由一人經辦;
②錢、賬、物分管,例如,倉庫保管員負責原材料的收、發、存和管理工作,並負責登記原材料的數量,而相關的賬務處理則由會計人員負責;
③有健全嚴格的憑證制度。
以上說明,會計是不能兼庫管的,管賬的人不能管實物。因為,一旦會計兼庫管,他完全可以利用做賬的職能,在庫存上做手腳,而別人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管。這就是內控制度風險。
㈧ 在同一單位的會計和倉庫保管是否能一人擔任
一個負責保管,一個負責登記,屬於不相容職務,不能由一個人擔任,否則存在風險。
希望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