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機械產品的質量控制
⑴ 機械廠如何做好質量控制工作
1. 在「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這一短語中,「質量」一詞並不具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一般含義。質量是指「最適合於一定顧客的要求」。這些要求是:a.產品的實際用途;b.產品的售價。
2. 在「質量控制」這一短語中,「控制」一詞表示一種管理手段,包括四個步驟:a.制訂質量標准;b.評價標準的執行情況;c.偏離標准時采了糾正措施;d.安排改善標準的計劃。
3.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可以劃分為兩大類:a.技術方面的,即機器、材料和工藝;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組長和公司的其他人員。在這兩類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質量管理是提供優質產品所永遠需要的優良的產品設計,加工方法以及認真的產品維修服務等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
5. 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適用於任何製造過程,由於企業行業、規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別可概括為:在大量生產中,質量管理的重點在產品,在單件小批生產中,重點在控制工序。
6. 質量管理貫穿在工業生產過程的所有階段。首先是向用戶發送產品,並且進行安裝和現場維修服務。
7. 要有效地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就必須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的所有主要階段加以控制。這些控制就叫質量管理工作(Job of quality control),按其性質可分為四類:a.新設計控制;b.進廠材料控制;c.產品控制;d.專題研究。
8. 建立質量體系是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與手段。
9. 質量成本是衡量和優化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手段。
10. 在組織方面,全面質量管理是上層管理部門的工具,用來委派產品質量方面的職權和職責,以達到既可免除上層管理部門的瑣事,又可保留上層管理部門確保質量成果令人滿意的手段的目的。
11. 原則上,總經理應當成為公司質量管理工作的「總設計師」,同時,他和公司其他主要職能部門還應促進公司在效率、現代化、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發揮。
12. 從人際關系的觀點來看,質量管理組織包括兩個方面:a.為有關的全體人員和部門提供產品的質量信息和溝通渠道;b.為有關的雇員和部門參與整個質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
13. 質量管理工作必須有上層管理部門的全力支持。如果上層管理部門的支持不夠熱情,那麼,向公司內其他人宣傳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14. 在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中,無論何時、何處都會用到數理統計方法,但是,數理統計方法只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一個內容,它不等於全面質量管理。
15. 應該認真地在公司的范圍內逐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明智的做法是,選擇一兩個質量課題加以解決並取得成功,然後按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地實施質量管理計劃。
16. 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從根源處控制質量。例如,通過由操作者自己衡量成績來促進和樹立他對產品質量的責任感和關心,就是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積極成果。
⑵ 如何做好機械生產的質量管理
首先要制定質量管理體系,根據體系進行管理。一般體系包括:組織結構——崗位設置——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標准等
⑶ 機械設備的質量控制應注意哪些
加工過程復對表面質量的影響有工制藝系統的振動、刀具幾何參數、材料和刃磨質量、切削液、工件材料、切削條件
振動使工藝系統的各種成形運動受到干擾和破壞,使加工表面出現振紋,增大表面粗糙度值,惡化加工表面質量。刀具的幾何參數中對表面粗糙度影響最大主要是副偏角、主偏角、刀尖圓弧半徑。在一定的條件下,減小副偏角、主偏角、刀尖圓弧半徑都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在同樣條件下,硬質合金刀具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低於高速鋼刀具,而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刀具又優於硬質合金,但由於金剛石與鐵族材料親和力大,故不宜用來加工鐵族材料。
⑷ 機械企業的質量管理流程
一般是執行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
企業的質量管理流程一般可分為5大塊:市場服務的管理流程;產品開發設計的管理流程、產品質量控制的流程;采購的質量管理流程;質量監視和檢測的過程;
⑸ 機械質量控制
呵呵~我來剛剛換了工作!源
總結一下兩年來的工作經驗:
1.首先要熟悉機械製造的工藝,這個很廣,像機械原理啊,材料性質啊,加工工具(機床\刀具)的性能啊這些都是要精通的;
2.了解所生產的產品使用的特性,控制好加工精度!
3.品質檢查一定要做到對物不對人!要求是怎樣就是怎樣,不能詢私,不能看心情做事,這樣做產品你們公司才會有更多客戶.
4.管理這個很難說的!
⑹ 機械工廠質量管理制度
機械廠質量管理制度:
1. 生產操作工人必須嚴格按工藝.按要求.按圖紙.按標准進行操作。不明白的地方要問清楚搞明白方可進行生產。不按圖紙要求和工藝標准,自行操作的,由此造成的後果一律由操作者負責,返工產品不計報酬,不即時返工造成生產延誤扣除雙倍工資。造成產品報廢的,按原材料價格進行等價賠償。在此基礎上,視情節嚴重上報總經理給予罰款處理。
2. 不生產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不轉工序、不接收不合格品。即自己不生產不合格的產品,不接收前道流轉下來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轉入下道工序。前道流轉下來的產品質量後道有檢查把關的責任,如不檢查,所造成的工時延誤等損失由接收人負責。
3. 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凡是產品生產過程中有要做標記要求的工序,生產者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生產標記,不得遺忘或缺失。一經發現沒做標記者,每次扣罰100元。
4. 每天檢查本道工序工裝夾具和量具的精度是否符合生產標准。杜絕由於工裝夾具和量具精度缺失所造成的廢品和返工現象。由此所造成的產品報廢和返工由操作工自行負責賠償。發現工裝夾具和量具精度缺失應即時上報。
5. 巡檢專職人員和管理人員不定期對各道工序進行抽檢,發現質量問題督促操作工即時返工。發現重大質量問題應即時上報給廠部。
6. 為做到以防為主,把好質量關,專職檢驗人員要當好三員,做好三幫,"三員"即是質量檢查員又是質量宣傳員,技術輔導員,"三幫"幫助工人找出並分析不良產品產生的原因,幫助工人增強質量第一思想,幫助解決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