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里工位是什麼
❶ 流水線生產中 工位與工序有什麼區別,一條流水線有5個工位是指有5個人工作么困惑中……求解答……
1.工序: 工件在一個工位上,被加工或裝配所連續完成所有工步的那一部分工藝版過程,叫工序。工權序是整個生產過程中各工段加工產品的次序,亦指各工段的加工。材料經過各道工序,加工為成品。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場地對同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稱為工序。是組成整個生產過程的各段加工,也指各段加工的先後次序
2.工位: 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一次裝夾工件後,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運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的固定部分所佔據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3.一道工序可能有幾個工位,叫多工位。也可以只有一個工位。
4.工序了能是車、銑、鏜、鑽、磨,也可能是裝配、檢驗、清洗、包裝。
5.工位一般是指機械加工,或者裝配線。
❷ 在機械設計中單工位是什麼意思雙工位是什麼意思在機械
工位可抄以理解成工作位置,比如在一條流水線上某設備只能在一個點上工作,那麼可以理解為單工位,如果該設備能在兩個點工作,可以理解成雙工位,或者可以在多個點工作,那麼可以叫多工位。這個應該是要看具體是設計的什麼設備或者用途了。
工位:工件在一次裝夾後,工件和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與刀具或設備的固定部分所佔據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
單工位,就是有一個位置
雙工位,就是有兩個位置
多工位 多個主模多個沖模的機台就是多工位。
❸ 什麼是工位
工位是生產過程最基本的生產單元,在工位上安排人員、設備、原料工具進行生產裝專配。根據裝屬配項目布置工位現場,安排工作成員和人數。
工位現場有工具及工具料架,零件及零件料架,工作設備,電源插口,水杯架等組成。工位人員組成是根據裝配項目安排,一般一個工位有兩到三人操作,有技工或操作工等。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工位越來越凸現出來,工位成為了工業生產線的基本生產單元。一個產品的製造,先通過把產品分解成最基本的原件,根據生產製造順序,把原件裝配分配到各個工位。各個工位把原件組裝或把原件組成的部件組裝成產品。
工位還可以理解為一人區的作業內容,在以人手工作業或一人為主的生產過程中,一個人一個工位。
(3)機械制圖里工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1769年,英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開辦埃特魯利亞陶瓷工廠,在場內實行精細的勞動分工,他把原來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幾十道專門工序,每道工序有專一的一個人來完成。而這幾十道專門工序就組成幾十個相應的工位,每一個工位完成自己的任務。
這樣一來,原來意義上的「制陶工」就不復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運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變成了制陶工場的工人,他們必須按固定的工作節奏勞動,服從統一的勞動管理。
❹ 工位和工步有什麼區別
1、為減少工序中的裝夾次數,常採用回轉工作台或回轉夾具,使工件在一次專安裝中,可先後在機床屬上佔有不同的位置進行連續加工,每一個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稱一個工位.工藝過程組成採用多工位加工,可以提高生產率和保證被加工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工藝過程組成。
2、工步是工序的組成單位.在被加工的表面,切削用量(指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和進給量),切削刀具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稱工步.當其中有一個因素變化時,則為另一個工步.當同時對一個零件的幾個表面進行加工時,則為復合工步.劃分工步的目的,是便於分析和描述比較復雜的工序,更好地組織生產和計算工時。
❺ 什麼叫工序、安裝、工位、工步
工序、安裝、工位、工步統稱為:工藝過程,亦稱「工藝技術過程」。
(1)工序
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固定的工作地點(一台機床或一個鉗工台),對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部分工藝過程,稱為工序。它是工藝過程的基本單元,,又是生產計劃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單元。工序的安排的組成與零件的生產批量有關 (單件小批,大批大量)。
(2)安裝
工件在加工前,在機床或夾具中相對刀具應有一個正確的位置並給予固定,這個過程稱為裝夾,一次裝夾所完成的那部分加工過程稱為安裝。安裝是工序的一部分。
在同一工序中,安裝次數應盡量少,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又可以減少由於多次安裝帶來的加工誤差。
(3)工位
為減少工序中的裝夾次數,常採用回轉工作台或回轉夾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裝中,可先後在機床上佔有不同的位置進行連續加工,每一個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稱一個工位。
工藝過程組成
採用多工位加工,可以提高生產率和保證被加工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
工藝過程組成
(4)工步
工步是工序的組成單位。在被加工的表面,切削用量(指切削速度,吃刀量和進給量),切削刀具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稱工步。
當其中有一個因素變化時,則為另一個工步。當同時對一個零件的幾個表面進行加工時,則為復合工步。
劃分工步的目的是便於分析和描述比較復雜的工序,更好地組織生產和計算工時。
(5)機械制圖里工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工藝過程的要求:
1、精度要求比較高的零件,需要把粗加工和精加工分離開來,保證加工精度。
我們都知道,粗加工過程選擇的切削量比較大,相應的工件受到的切削力也大,發熱量增加,零件表面易硬化,內部也會有很大的應力,這時候需要通過表面處理來消除應力,然後再進行精加工。
2、選用合適的機加工設備生產。
粗加工過程主要是切掉大部分機加工餘量,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加工過程可在精度相對不高的工設備上完成。粗加工與精加工選擇不同設備,不僅可以延長機床使用壽命,還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3、合理的選擇機加工工藝。
在設計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時,為改善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需對工件熱處理,比如退火、調質等;在機加工後為提高工件機械性能,需進行滲碳、淬火、回火等熱處理。
❻ 工序和工位的區別是什麼
簡言之:工序是生產過程的次序,步驟;工位是為了完成工序採用的工裝位置。
❼ 什麼是工位
我知道中關村有一家出租工位的商務中心,他們在中關村西區的長遠天地大廈,大廈形象不版錯,地鐵權10線邊上。他們是一家商務中心,精裝修,區內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為公共區域,有茶水間、會議室、談判間等,第二部分為公共辦公區,「L」型工位對外出租,適合一個人辦公,環境非常不錯,除了電話費以外什麼都包括,行政秘書服務,很方便,待客戶去很有面子,價格也不貴。你可以問問,826092 61 1501133 9534
❽ 工位 是什麼意思
工位是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生產單位。負責生產、裝配人員、設備和原專材料的安排,屬按裝配項目組織工作場所,安排人員和編號。一般來說,一個工作站有兩到三個人工作,包括技術人員或操作員。根據裝配項目設計工作站的組成。
1769年,英國人約西亞·韋奇伍德(Josiah Wedgewood)開辦了伊特魯里亞陶瓷廠,在那裡他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他把一個人最初的陶瓷治療從開始到結束分為幾十個特殊的過程,這些過程組成了幾十個類似的工作站,每個工作站都執行自己的任務。
(8)機械制圖里工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1776年3月,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第一次提出了勞動分工的觀點,並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勞動分工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進國民財富的巨大作用。
亞當·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論,在當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所以到20世紀初亨利·福特就把生產一輛車分成了8772個工時。分工論成為統治企業管理的主要模式。
❾ 什麼叫工位
我知道中關村有一家出租工位的商務中心,他們在中關村西區的長遠天地專大廈,大屬廈形象不錯,地鐵10線邊上。他們是一家商務中心,精裝修,區內分成3部分。第一部分為公共區域,有茶水間、會議室、談判間等,第二部分為公共辦公區,「L」型工位對外出租,適合一個人辦公,環境非常不錯,除了電話費以外什麼都包括,行政秘書服務,很方便,待客戶去很有面子,工位的價格也不貴。你可以問問,826092 61 1501133 9534
❿ 您好,我想問下在生產線的設計中工位和工作地有什麼區別謝謝!
工位和工作地是抄否可以這樣理解:襲
1.在一台設備上,裝上夾具、刀具、工件,叫工位。
2.在工廠(車間里)劃出一塊區域放加工設備、一個區域放檢測儀器、另一個區域放裝配工具,這就是工作地。
3.工位解決的是一個工件,在某道工序,需經幾次裝夾能滿足完成工作內容。
4.工作地解決的是,各工作區域如何讓合理安排。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