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增壓什麼時候介入
㈠ 渦輪增壓介入
如今,渦輪增壓發動機已經是汽車發動機界的主流,渦輪增壓有兩種,一種是靠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器,一種是機械渦輪增壓。兩者雖然都是增壓,但方式、效果截然不同。
廢氣渦輪增壓主要是通過廢氣來驅動渦輪從而給進氣增壓,車輛啟動初期,轉速及廢氣壓力達不到驅動渦輪的能力,因此,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會有渦輪滯泄現象,渦輪一旦啟動動力還是很不錯的;而機械增壓是利用發動機的動力驅動來進行增壓的,因此不存在渦輪滯泄現象,但是受發動機轉速及自身增壓能力的限制,到後段,還會消耗掉一部分發動機的能量。
在工作原理上,廢氣渦輪增壓是在排氣管和發動機進氣管分別裝上兩個渦輪風扇,他們是互連的。當汽車發動產生尾氣達到一定壓力,帶動了尾氣的渦輪扇,使之轉動產生壓力,從而帶動進氣管的渦輪開始對進入發動機的空氣加壓。我們知道燃燒是要靠燃料、溫度、還有最重要的氧氣,壓縮後的空氣的含氧量和普通大氣壓下同體積的空氣含氧量高,所以燃燒更充分,提高動力。而機械增壓使用發動機的余轉,也就是發送機帶動的皮帶輪馬達來給空氣進行加壓。
如何感知渦輪增壓發動是否工作呢?判斷廢氣渦輪增壓是否工作或者介入准確概念應該是,尾氣帶動渦輪轉動,渦輪軸的另一端就是進氣管道中的增壓葉輪,一點火,有尾氣噴出,渦輪就跟著轉帶動增壓葉輪轉動,當尾氣的流速達到一定值時,增壓葉輪就開始對進氣增壓,這個時刻,就叫做「介入」。
被增壓的進氣提高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所以扭矩增強,同樣扭矩的能耗就降低;隨著發動機轉速越來越快,尾氣流速也加快,渦輪轉得更快,增壓葉輪對進氣的增壓效果更好,扭矩輸出就更大,繼續下去,直到設計極限,再提高轉速,也不會明顯增壓進氣壓強了,就開始平穩輸出,再快,扭矩輸出就開始下降。所以,介入,是指增壓葉輪開始對進氣產生明顯壓強時的狀態。
渦輪增壓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發動機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讓車子更有勁。一台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的時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這樣也就意味著同樣一台的發動機在經過增壓之後能夠產生更大的功率。
機械增壓是利用發動機本身的動力,來帶動一個壓氣機,進行增壓。所以,特點就是傳遞直接,自發動機啟動以後就有壓力了,換檔也不會影響壓力值。同樣也是轉速越高壓力越大。因此,在渦輪介入時沒有很強的遲滯感,與自然吸氣很相似。
㈡ 機械增壓多少轉介入
傳說1500到2000之間
㈢ 一般發動機要多少轉速渦輪增壓才會介入
渦輪增壓具體介入跟排量相關,排量越大介入轉速越低。
比如1.4排量的話可能版1750左右,權1.8的可能1300左右,2.0的可能在七八百
機械增壓的實質就是發動機帶了個打氣泵,這個增壓轉速和打氣泵的轉速是相匹配的,根本不存在介入轉速這一說,發動機只要啟動他就在工作。
機械增壓在低轉速、怠速的時候效果非常明顯,是機械增壓轉速越高對發動機動力性影響比較大,高轉速的時候,動力損失甚至大過增壓帶來的補充。
(3)機械增壓什麼時候介入擴展閱讀
渦輪增壓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發動機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讓車子更有勁。
一台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的時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1.8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經過增壓之後,動力可以達到2.4L發動機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卻並不比1.8L發動機高多少,在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降低尾氣排放。
㈣ 汽車機械增壓器,不同車的介入時間。
機械增壓只要是打著發動機就會工作。渦輪增壓器有介入轉速
㈤ 當發動機轉速達到多少時渦輪增壓才會介入
渦輪增壓具體介入跟排量相關,排量越大介入轉速越低,其實實質是一直介入的,只回不過到這個所謂的介入答轉速大家才能明顯感覺到,好點的車,想路虎極光什麼的,你根本就感覺不到什麼時候介入。
比如1.4排量的話可能1750左右,1.8的可能1300左右,2.0的可能在七八百
樓上說的渦輪3000轉,機械4000轉純熟瞎扯!
機械增壓的實質就是發動機帶了個打氣泵,這個增壓轉速和打氣泵的轉速是相匹配的,根本不存在介入轉速這一說,發動機只要啟動他就在工作。機械增壓在低轉速、怠速的時候效果非常明顯,非常有優勢!但是機械增壓轉速越高對發動機動力性影響比較大,高轉速的時候,動力損失甚至大過增壓帶來的補充。所以才有了所謂的雙增壓技術,就是低轉速的時候用機械增壓,高轉速的時候用渦輪增壓。
㈥ 渦輪增壓要達到多少轉才會介入
渦輪增壓具體介入跟排量相關,排量越大介入轉速越低,其實實質是一直介入的,只不回過到這答個所謂的介入轉速大家才能明顯感覺到,好點的車,想路虎極光什麼的,你根本就感覺不到什麼時候介入。
比如1.4排量的話可能1750左右,1.8的可能1300左右,2.0的可能在七八百
樓上說的渦輪3000轉,機械4000轉純熟瞎扯!
機械增壓的實質就是發動機帶了個打氣泵,這個增壓轉速和打氣泵的轉速是相匹配的,根本不存在介入轉速這一說,發動機只要啟動他就在工作。機械增壓在低轉速、怠速的時候效果非常明顯,非常有優勢!但是機械增壓轉速越高對發動機動力性影響比較大,高轉速的時候,動力損失甚至大過增壓帶來的補充。所以才有了所謂的雙增壓技術,就是低轉速的時候用機械增壓,高轉速的時候用渦輪增壓。
㈦ 渦輪增壓與機械增壓的主要區別,及其工作介入時間,還有原理及結構!
機械增壓的工作轉速比較低,渦輪增壓一般是在2000轉以上才工作,賽車不上四千絕對不工作!機內械增壓是容靠皮帶驅動的,渦輪增壓是兩個渦輪,一個收集發動機的廢氣,一個是吸入新鮮空氣,然後把廢氣強壓到汽缸里!一般機械增壓是起步時提速用的!渦輪增壓是在行駛過程中快速提速用的!渦輪增壓包括兩個渦輪、四至五個泄壓閥、一個中冷器,主要的就這些,其他輔助配件相當的多!
㈧ 請教賓士C200k機械增壓何時介入
啟動就介入,而且比渦輪增壓在壽命上更有優勢。
㈨ 渦輪到底在發動機多大轉速的情況下介入工作的
渦輪增壓實際上沒有所謂的「介入點」 沒有所謂的啟動和關閉
渦輪是連續線性專的參與發動機工況的,在專屬業內,常說介入是指「有效壓氣」,即此時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整體工況達到一定程度了
對於家用車而言,一般來說發動機轉速1500~2000的時候,整體效率遠超同排量自吸,有明顯「低速高扭」工作特徵了,於是稱為「介入」,此時單獨渦輪而言,轉速一般來說已經達到設計最大,泄壓閥打開,渦輪轉速不再增加 —— 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輸出曲線頂端是一條平平的直線,不像自吸是一個彎曲曲線
近年來有些廠商偷換概念(或者說其實用了正確的概念),宣傳自己的發動機1000轉渦輪就介入了。。。。。。這其實是指發動機1000轉的時候渦輪轉速已經可以有「增壓效果」,實際上之前那些所謂的「2000轉最大扭矩」的車,1000轉的時候渦輪也是介入且有壓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