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種植大棚有哪些困難
Ⅰ 如何解決蔬菜大棚連作種植障礙
蔬菜大棚由於長期連作種植,造成病菌、蟲卵積聚,過多施用生理酸性肥料、過量施用氮肥,使硝態氮大量積聚,同時有機肥施用又偏少,土壤緩沖性差,因而使土壤酸化,嚴重時作物會出現死苗,生長點壞死等現象。另外施肥種類單一、過量,造成土壤鹽分上升,鹽害加重。因此,大棚菜地的土壤酸化、鹽化等各問題如何改良尤為重要。
一、棚菜地土壤選擇
棚菜地應選擇土層厚度在50-70厘米,有機質含量2.5-3.5%,全氮0.1-0.15%,全磷0.1-0.25%,質地疏鬆,耕性好的棕壤土空隙度較大,透氣性好,土壤溶液呈中性或偏酸性,具有較強的緩沖能力,施肥後不易出現肥害,施肥不及時也不會出現肥害及脫肥現象。
二、土壤鹽漬化
蔬菜大棚全年土溫較高,加之較高的濕度,土壤微生物活動旺盛,加速了土壤養分轉化和有機物質的分解速度,同時由於常年不合理的過量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使殘留在土壤中的各種肥料鹽分隨澆灌水向耕層積聚,形成次生鹽漬。據測定土壤鹽濃度達0.3%-0.5%時,因高於植物細胞溶液濃度,作物吸水困難,易發生凋萎,當土壤中的鹼解氮、有效磷、速效鉀,超過鹽害臨界濃度時,大棚蔬菜易發生鹽分毒害,影響根系植株生長。
三、二氧化氮和氨過剩中毒
農民在大棚蔬菜施肥上往往偏重於施氮肥,以為氮肥見效快,易增產,但卻忽略了氮肥過多的情況下,銨態氮易轉化為亞硝酸二氧化氮氣化,當二氧化氮濃度達到2×10-6時,就會毒害蔬菜葉片,葉背產生白斑和黃色小斑點等肥害狀,同時植株內游離氨過多,病蟲害易發生且加劇。
四、土壤養分失衡
土壤養分失衡造成生理缺素障害,在連作情況下連續大量施用相同或相似的肥料,而特定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選擇性,這樣會使某些元素過度缺乏,而某些元素又過多剩餘積累,造成土壤養分不均衡。土壤養分失衡具體原因有:一是化肥多,有機肥少,影響蔬菜的自然品質;二是氮肥過多,鉀肥缺乏,會降低氮肥利用率,增加肥害;三是大量元素肥料多,往往會降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性,如氮磷過多就會降低鈣、硼、鋅等養分的有效性,連作蔬菜地易發生缺鈣引起的大白菜乾燒心,番茄、甜椒臍腐病等,缺硼引起蘿卜、芹菜莖裂病,葉片扭曲變厚變脆等症狀。
五、土壤微生物群體異化產生一些生物毒性物質
同種作物根系分泌物相同,導致某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衍,某些土壤微生物被抑制,這樣微生物群體就會異化,從而不利於土壤的熟化和肥料營養的分解分化,造成土壤性能惡化。另外,連作土壤中微生物群體發生變化可使病殘體逐年積累,土壤病原真菌數量迅速增加,拮抗性細菌和放線菌受到抑制,會造成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的嚴重發生。
六、防治蔬菜大棚連作障害的措施
1.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秸稈在微生物菌種凈化劑等作用下,定向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熱量抗病孢子、酶、有機和無機養料,在反應堆種植層內,20厘米耕作層土壤孔隙度提高一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水、肥、氣、熱適中,對大棚蔬菜地土壤連作障害有治本的作用。
2.增施有機肥。有機肥養分全面,對土壤酸鹼度、鹽分、耕性、緩沖性有調節作用。培肥菜地應以基施有機肥為主,菜地常用的有機肥主要摻黏土改良。培肥菜地應以基施有機肥為主,菜地常用的有機肥主要有腐熟人糞尿、畜禽糞、土雜肥和草木灰等,各種有機肥一定要經過充分密封堆積,待其腐熟後再用。基施有機肥時,可結合深耕整地進行,基肥施用量占總用肥量的80%以上。對於一次種植多茬收獲的蔬菜,有機肥要作基肥一次施入。特殊情況需用有機肥作追肥時,應採取溝施或穴施的方法施肥後覆土、澆水,通風散氣,排出有害氣體,有機肥追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0%。
3.平衡施肥。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過多,是連作蔬菜大棚土壤障害的主導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大棚蔬菜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關鍵措施。化學肥料作為速效肥,也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方法,但應避免連續施用單一種類的化肥,尤其是含氯和硫化物的肥料。對大棚菜地施用化肥的分配原則:氮肥總量的20%作基肥,80%作追肥;磷肥總量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鉀肥總量的50%作基肥,50%作追肥。
4.合理輪作倒茬。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對養分需求和病蟲害抗性的差異,進行合理的輪作和間、混、套作,也可以減輕土壤障害和土傳病害的發生。
5.深翻消毒。深翻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層,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消除土壤連作障害。冬暖大棚建棚或扣棚前,應進行1次早秋深耕,深度以20-25厘米為宜。結合深翻整地用棉隆顆粒劑進行化學消毒,也可有效減輕連作障害的發生。根據蔬菜類型和發生病蟲害的種類,選擇葯劑,採用撒施、噴霧、灌穴等方法消毒土壤,以控制土傳病害的發生。
Ⅱ 大棚蔬菜種植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冬季大棚蔬菜種植,由於低溫寡照,很容易造成蔬菜或其它大棚作物花芽分化不好,導致保花保果差,那麼對於大棚蔬菜我們怎麼管理保花保果會更好呢?下面我們簡單聊聊:
合理控溫:
對於冬季大棚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溫度,因為溫度的高低對於植物的生長很關鍵,因此植物進入開花坐果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30度,夜晚控制在12-16度更好,這都是植物坐果的合理溫度,如果問題提不上,注意採取控溫措施。
保持一定的日光照射時間
如果連續陰雨天,注意採取補光措施,如設置補光燈,或葉面噴施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鎂元素肥或含有有機鈦的硼鈣元素肥,目的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並補充利於植物保花保果的硼鈣元素。
保持根系活力(這個很重要)
根系的活力強度決定了植物的生長,因此栽植後尤其是花期,一定要保證根系的營養及健康,這個時候建議沖施營養型生物菌沖施肥,為根系補充營養並養護土壤,而且還可以促進花芽分化。
選擇的時候注意要選擇有機質、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蓖麻油等營養組合的芽孢桿菌原液菌劑肥,而且菌劑里一定要含有地衣芽孢桿菌,這樣可以消滅有害病菌,提高有益菌群的存活率。
保障營養供應:
開花前後除了沖施平衡生根水溶肥外,一定要增加鈣、硼、鋅、鐵等元素的補充,一般水溶肥里含有鋅、鐵等微量元素,但硼、鈣一般沒有,而且硼鈣不易地面沖施,葉面噴施更好,因此一定要多次噴施含有有機鈦的硼鈣葉面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補硼補鈣,促進花器官的正常形成,提高坐果預防畸形果的發生。
合理使用坐果葯:
由於坐果葯種類很多,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隨著溫度的不同用量也不一樣,一定要嚴格參照使用,而且不易過量,要不然容易產生畸形果。
對於大棚蔬菜怎麼樣提高保花保果效果,除了上面五個常見因素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但是上面五個因素把握好了,一般坐果不成問題,另外硼鈣的選擇使用很重要,一般使用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機鈦硼鈣葉面肥會更好一點。
Ⅲ 如何解決(大棚)蔬菜越種越差的問題
大棚蔬菜越種越差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是增光吸氧。在自然溫度達到蔬菜需要的溫度時應揭棚,讓土壤吸收自然水分和陽光、氧氣,促進土壤結構改善。
二是秸稈入土。把大量的莊稼秸稈堆在一起,讓其高溫發酵,漚爛後鋪撒在大棚地里翻入土壤中。這樣能使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水、肥、氣、熱適中,可有效改善連作大棚蔬菜土壤的本質。
三是施有機肥。在施底肥和追肥時盡量用腐熟的人糞尿或豬牛羊等牲畜家禽肥。每畝每次用量3000斤左右。因為有機肥養分全面,對土壤酸鹼度、鹽分、耕作、緩沖性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
四是平衡施肥。大棚蔬菜如果氮肥施用過多,會造成連作蔬菜大棚土壤的嚴重障害。如果不施化肥作物生長緩慢,會影響經濟效益。所以要盡量滿足氮、磷、鉀、鈣、硼、鋅齊全,搞好平衡施肥。即使施用復合肥的土壤,也要經常檢測土壤中肥料成分的含量,做到缺啥補啥。
五是勤換品種。有的老闆習慣種苦瓜年年都在大棚里種苦瓜,習慣種黃瓜年年都種黃瓜。這樣長期薄膜覆蓋的大棚、種植同類品種,會使土壤微生物群體異化,導致某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衍,某些土壤微生物被抑制,造成土壤性能惡化,會導致枯萎病,青枯病等。如果勤換品種,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對養分需求和病蟲害抗性的差異,進行合理的輪作和間、混、套作,就可減輕土壤障害和土傳病害的發生。
六是深翻消毒。深翻地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層,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消除土壤連作障害。結合深翻整地用棉隆顆粒等葯劑進行化學消毒,可有效減輕連作障害的發生。
七是調劑酸鹼。蔬菜連作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種普遍現象,每年對棚內土壤要作一次pH值檢測。當pH值低至5.5時,翻地每畝可施用石灰50至100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勻,這樣既可提高pH值,也對土壤病菌和蟲害有殺滅作用。
Ⅳ 種植大棚蔬菜風險如何應怎麼避免
種植蔬菜大棚作為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民增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發展蔬菜大棚作為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民增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廣大菜農應緊跟時代步伐,具備五種意識。
市場意識:蔬菜不同於其它產品,因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大,不易儲藏,所以一旦供過於求,產生積壓,就會造成巨大損失。菜農們應注意收集市場反饋的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在蔬菜的品種、數量、種植時間上,以市場為導向,把握市場動向,分析市場潛力,及時進行規劃和調整,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蔬菜在正常的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光照、溫度、水分、空氣、養分條件,這些條件並非單獨與蔬菜發生關系,而是諸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其中有一條件不能達到其生長需求,就不能正常生長,甚至死亡。我市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在早春和冬季氣溫低,不利反季節蔬菜生長,因此在早春和冬季有不少蔬菜市場供應存在淡季。近年我市在這兩個季節很多蔬菜是從外地調入,不但價格高,而且品質差,有些蔬菜還有對人體含有害的防腐劑。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通過建立大棚蔬菜種植來解決。如何種好大棚蔬菜,要掌握如下幾個環節: 一、塑料大棚場地選擇在規劃布局大棚蔬菜生產基地:一是要遠離工礦業的污染源,避免廢水、廢氣、廢渣污染蔬菜;二是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排方便,四周無高大建築物,光照和通風條件好,交通方便,離住處不太遠的地方,以便管理和運輸銷售。
二、建棚架材料選擇
1、毛竹架式:具有省本,簡單易行,材料來源充足,但使用年限短,薄膜管理不方便,容易刮破薄膜,不適宜水旱輪作。
2、水泥架式:成本比毛竹架高,但比鋼管式低,使用年限長,其特點是薄膜不好固定,容易被風吹掉,也易刮破,土地利用率不高,不好搬動,在生產當年不好操作,可水旱輪作。
3、鋼管架式:成本高,但使用年限長,薄膜密封性好,不易刮破,生產當中好管理,可水旱輪用。
三、大棚設計大棚蔬菜設計主要是根據所要種植的作物而定,如要搭架的瓜類、豆類等蔬菜棚架要高些。一般跨度在6—7米,棚頂高度2.5—3米,兩邊高度1.6—2米,棚長度30—50米;跨度在8—10米,棚頂高3—3.5米,棚兩邊高2—2.2米,棚長度50—80米。棚長度如過長,不僅棚溫度不易控制,而且產品和生產資料的運輸也不方便。棚與棚之間距離70—80厘米,而且要開深溝,深度比棚內畦溝低20—30厘米,田塊四周要開環溝,大塊田要開中溝,防止雨水進入棚內。
四、薄膜選擇光照條件在大棚蔬菜生產當中,是關繫到成敗和高產穩產、品質優劣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光照不足,往往造成植株生長細弱,高腳等。為增強大棚的採光性能,要盡可能採用無滴、防光、長壽棚膜覆蓋。採用聚乙烯普通棚膜,雖然價格較低,但採光性能差,使用年限短。
Ⅳ 智能農業種植系統存在的不足,現在溫室大棚的智能種植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其實大棚除了種植外還有很多用途的,我從網上搜集的資料,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1.專門用於科學實驗的試驗溫室,包括科研教育溫室、人工氣候室等。這類溫室的設計專業性強,要求差異大,必須進行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2.商業零售溫室 專門用於花卉等批發、零售的。花卉在溫室內展覽和銷售能夠具有適宜的生長環境,但同時室內有大量的交通通道和展覽銷售台架,便於顧客選購。這類溫室從形式上與普通生產溫室一樣,但在室內交通組織上要充分考慮人流疏散和消防。3.餐廳溫室 專門用於公眾就餐的溫室,又稱陽光溫室或生態餐廳等,室內布置各種花卉、盆景、園林造景或立體種植形式,使就餐人員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環境中,給人以回歸自然的感覺。這種溫室借用了溫室的形式,主要用於綠色植物的養護,但由於是公眾大量出入的地方,設計上應該按照民用建築的要求進行諸如防火、消防、安全疏散、環境舒適度等方面的安全設計。4.觀賞溫室 室內種植觀賞作物、建築外觀獨特。植物園中的大量造型溫室、熱帶雨林溫室等均屬於這類。由於室內種植高大樹木,這類溫室往往室內空間較高,也為溫室的外形設計提出了要求。與餐廳溫室一樣,觀賞溫室也是公眾大量出入的場所,設計中應遵從民用建築設計的要求。5.病蟲害檢疫隔離溫室 用於暫養從境外引進作物專門進行病蟲害檢疫的。這種溫室一般要求室內為負壓,進出溫室的人員,物資都要求消毒,室內外空氣交換要求過濾、消毒。不同的用途對大鵬的設計及構造也是有不同的要求的,您要是想做別的的話要根據您所能具備的條件來定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才好。
Ⅵ 大棚蔬菜種植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施用CO2氣肥
適量施用CO2氣肥,可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
(2)注意蔬菜的需肥特性
大棚蔬菜應以生物菌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因為大棚是封閉性設施,空氣流通受到限制,CO2氣肥得不到補充,所以必須增施有機肥料,以便解決CO2氣肥的缺乏問題。大田蔬菜,葉菜類應注重氮肥,果菜類注重磷、鉀肥,根莖類注重鉀肥,且要平衡施肥。
(3)注意磷肥與鋅肥不可混合使用
磷、鋅之間常發生化學固定作用,使用磷肥過量會抑制鋅的吸收。溫室大棚溫度高、濕度大,磷的有效性比露地高2~3倍,因此注意適量減少磷的用量,以防抑制鋅的有效性。如發生缺鋅症狀,可用0.05%~0.2%硫酸鋅葉面噴施。
(4)注意鉀、鎂間的頡頏作用
鉀與鎂之間常發生頡頏作用,所以蔬菜施用鉀肥時一定要因土、因作物施肥。如施用鉀肥過量後,易誘發缺鎂性生理病害,黃瓜葉脈間黃白化、葉脈仍呈綠色,番茄中部葉片首先發現黃色斑塊。缺鎂時可噴硫酸鎂或鈣鎂磷肥浸出液。
(5)注意氮肥的適量施用
氮肥過量不僅會引起蔬菜產品硝酸鹽含量高,達不到無公害標准,而且還能抑制一些其他元素的吸收。施氮肥過多,會影響鈣的吸收,造成茄子萼片縱裂、果肉木栓化;番茄、辣甜椒發生臍腐病;結球甘藍內部變褐、腐爛等。氮肥過量還會引起蔬菜缺硼、缺鉀、缺鎂等生理性病害發生。
(6)注意不宜施用含氯素化肥
因為氯離子可使蔬菜澱粉及糖分降低、品質變劣、降低產量,還會殘留在土壤,毒害根系,並引起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鹽分,使土壤鹽鹼化。
(7)注意大棚菜不宜施用速效氮肥
因速效氮肥極易分解、揮發氨氣,尤其在大棚內因溫度高,揮發作用更甚。即使白天開口放風也不能隨水撒施或穴施,以防蔬菜被氨氣熏傷葉片,誘發氨害致死。
(8)注意磷肥有效性的利用
磷肥在土壤中不易移動,且與土壤接觸後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所以磷肥要和有機肥摻混發酵後施用,或加工成顆粒劑施用,盡量減少與土壤的接觸。
(9)注意鉀肥有效性的利用
鉀肥是肥料三要素之一,鉀肥的有效利用很重要。
(10)生長期短的蔬菜可一次性底施,生長期長的可底追各半
在開花前施鉀肥最好,後期缺鉀宜葉面噴施。
鐵極易被土壤固定轉化成難溶性化合物而失去肥效,且在蔬菜葉片內不能循環利用,用0.1%~0.3%硫酸亞鐵水溶液噴施,要噴灑均勻細致,每隔5~7天1次,連續噴施2~3次。如土壤施鐵肥,要與有機肥一起堆漚後混合使用。
Ⅶ 大棚蔬菜種植有哪些風險
風險:1、蔬菜市場行情走低的風險;
2、因天氣原因造成大棚損壞的風險;
3、大棚失火的風險;
4、蔬菜得病蟲害而減產的風險;
5、由於管理不善導致蔬菜減產的風險。
我就想到這么多,希望能幫到你!
Ⅷ 農民伯伯種田有哪些困難.
現在種田沒有困難,都是機械化。但現在的小農戶(即只有口糧田的農戶)內就是不願意種田,原因容如下:(1)因為糧食價格太低,種田的成本太高,正常的收入就是不算工錢也只能賺足全家的口糧錢,餘下的糧食賣出後抵消成本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只有口糧田的小農戶,不可能只在家裡種這點口糧田,而是必須另外打工,但為了種田就必須休息,現在休息一天工資就要少一百多元,算一算根本就不合算,所以這種人就不願意種田了。(2)另外由於這種人中有人不種,還有人改種別的作物,所以在水的管理上就產生了大問題,有人田裡要水,有人的田裡不要水,還經常造成了打架的場面,還有的種田的乾脆就不打水,就是等天上下點雨(我們村現在就是這樣)。
Ⅸ 在農村發展大棚蔬菜種植,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政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蔬菜產業雖歷經十多年發展,但與蔬菜大鎮、蔬菜強鎮還差之甚遠。因缺少專項資金的扶持,產區路、橋、涵、水、電等基礎設施較差,給菜農的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在專業技術人員、辦公設施、經費保障等方面政府投入嚴重不足,一些基礎工作都無法正常開展,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該鎮蔬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國家農村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應積極轉變工作方向,變管理為服務,積極為地方蔬菜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從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
Ⅹ 大棚種植的難處,為何有些地方從沒出現過大棚
大棚種植,是否盈利是關鍵,沒有利可圖的大棚不如不建,這也是沒有種植大棚回的原因。
大棚種植有答好多技術環節,其中最難控制的就是溫度,控制溫度所需的資金超出了盈利的界限,也就失去了建種植大棚的條件,這也是有些地方從沒出現過大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