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中機構由什麼組成部分組成部分組成
⑴ 包裝機械都有哪些結構組成
包裝機械屬於自動機范疇,它的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新型包裝機械不斷涌現,它們的組成不盡相同。但通過對大量包裝機械的工作原理和結構性能的分析,可找出其組成的共同點。即包裝機械都是由八個部分組成的,又稱為包裝機械組成的八大要素。
包裝機械的結構組成:
(1)包裝材料及容器的整理與供送系統。該系統是將包裝材料(包括撓性、半剛性、剛性包裝材料和包裝容器及輔助物)進行定長切斷或整理排列,並逐個輸送到預定工位的系統,如糖果包裝機中包裝紙的供送、切斷機構。有的系統在供送過程中還能完成制袋或包裝容器的豎起、定型、定位等工作;有的封罐機的供送系統還可完成罐蓋的定向、供送等工作。
(2)被包裝物品的計量與供送系統。該系統是將被包裝物品進行計量、整理、排列,並輸送到預定工位的系統。有的還可完成被包裝物品的定型、分割。如飲料灌裝機的計量和液料供送系統;餅干包裝機的餅干整理、排列和供送系統。
(3)主傳送系統。該系統是將包裝材料和被包裝物品由一個包裝工位順序傳送到下一個包裝工位的系統。單工位包裝機沒有傳送系統。
全部包裝工序在包裝機上往往分散成幾個工位來協同完成,所以必須有專門的機構來傳送包裝材料和被包裝物品,直到把產品輸出。主傳送機構的形式,一般決定了包裝機的形式並影響其外形。
(4)包裝執行機構。包裝執行機構是直接完成包裝操作的機構,即完成裹包、灌裝、封口、貼標、捆紮等操作的機構。如糖果裹包機的前、後推糖板,抄紙板,糖鉗手和扭結手等組成的機構就是包裝執行機構;封罐機中的卷封滾輪也是包裝執行機構。
(5)成品輸出機構。成品輸出機構是把包裝好的產品從包裝機上卸下、定向排列並輸出的機構。有的包裝機械的成品輸出是由主傳送機構完成的或是靠包裝產品的自重卸下的。
(6)動力機與傳動系統。動力機是機械工作的原動力,在包裝機械中通常為電動機和空氣壓縮機,個別情況也有採用燃動機或其他動力機的。
傳動系統是指將動力機的動力與運動傳給執行機構和控制系統,使其實現預定動作的裝置。通常由傳動零件,如帶輪、齒輪、鏈輪、凸輪、蝸輪蝸桿等組成,或者由機、電、液、氣等多種形式的傳動組成。
(7)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由各種手動、自動裝置組成。
在包裝機中從動力的輸出、傳動系統的運轉、包裝執行機構的動作及相互配合以及包裝產品的輸出,都是由控制系統指令操縱的。它包括包裝過程、包裝質量、故障與安全的控制。
現代包裝機械的控制方法除機械形式外,還有電控制、氣動控制、光電控制、電子控制、射流控制、PLC控制和智能控制等,可根據包裝機械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要求選擇。
(8)機身。機身用於安裝、固定、支承包裝機所有的零部件,滿足其相互運動和相互位置的要求。因此,機身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⑵ 機器人由那幾部分組成,各部分什麼功能
機器人一般由執行機構、驅動裝置、檢測裝置和控制系統和復雜機械等組成。
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一、執行機構
執行驅動裝置發出的系統指令;
二、驅動裝置
是驅使執行機構運動的機構,按照控制系統發出的指令信號,藉助於動力元件使機器人進行動作。
三、檢測裝置
是實時檢測機器人的運動及工作情況,根據需要反饋給控制系統,與設定信息進行比較後,對執行機構進行調整,以保證機器人的動作符合預定的要求。
四、控制系統
常用於負責系統的管理、通訊、運動學和動力學計算,並向下級微機發送指令信息;
拓展資料
能力評價
機器人能力的評價標准包括: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佔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聯用性和壽命等。因此,可以說機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實際空間運行工具,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危險或難以進行的勞作、任務等。
按照用途主要可以分為:
工業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 水下機器人、軍用機器人、 排險救災機器人、 教育教學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
按照功能可以分為:
操作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 信息 機器人, 人機機器人
按照裝置可以分為:
電力驅動機器人,液壓機器人,氣動機器人
按照受控方式可以分為:
點位控制型機器人,連續控制型機器人
⑶ 機器人有哪些主要組成部分呢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版序,權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主要組成部分:
機器人一般由執行機構、驅動裝置、檢測裝置和控制系統和復雜機械等組成。
⑷ 機械中有那些基本機構
機械的組成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人類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設計和製造了類型繁多、功能各異的機器。機器是執行機械運動的裝置,用來變換或能量傳遞、物料,如內燃機、電動機、洗衣機、機床、汽車、起重機,各種食品機械。機械的種類很多,它們的用途、性能、構造、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通常一台完整的機器包括三個基本部分:
(1) 動機部分:其功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變換為機械能(如內燃機和電動機分別將熱能和電能變換為機械能)。原動部分是驅動整部機器以完成預定功能的動力源。
(2) 工作部分(或執行部分):其功能是利用機械能去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信號,如發電機把機械能變換成為電能,軋鋼機變換物料的外形,等等。
(3) 傳動部分:其功能是把原動機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轉變為工作部分所需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
以上三部分都必須安裝在支承部件上。為了使三個基本部分協調工作,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體功能,必須增加控制部分和輔助部分。
所有的機器都是由許多機械零件組合而成。機械零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各種機器中經常都能用到的零件,稱為通用零件,如齒輪、鏈輪、蝸輪、螺栓、螺母等,另一類則是在特定類型的機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稱為專用零件,如內燃機的曲軸、汽輪機葉片等。根據機器功能、結構要求,某些零件需固聯成沒有相對運動的剛性組合,成為機器中獨立運動的單元,通常稱為構件。構件與零件的區別在於:構件是運動的基本單元,而零件是加工單元。
機構:兩個以上的構件以機架為基礎,由運動副以一定方式聯結形成的具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系統.
構件:組成機構的各相對運動的單元零件:組成機器的基本單元稱為零件部件:為完成同一使命在結構上組合在一起的、一套協同工作的零件總稱為部件構件是機器中的運動單元,零件是製造單元。
機構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並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
機器和機構一樣,由若干構件組成,各個構件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能實現運動和動力的傳遞,並且能夠實現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轉換。
機器與機構的區別在於機器能實現能量的轉換或代替人的勞動去做有用功,而機構沒有這種功能。
機械是機器和機構的總稱。
⑸ 機械通常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起什麼作用
機械通常由動機部分、工作部分、傳動部分三部分構成。
一、 動機部回分
動機部分的功能是將答其他形式的能量變換為機械能(如內燃機和電動機分別將熱能和電能變換為機械能)。原動部分是驅動整部機器以完成預定功能的動力源。
二、 工作部分
其功能是利用機械能去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信號,如發電機把機械能變換成為電能,軋鋼機變換物料的外形等。
三、 傳動部分
其功能是把原動機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轉變為工作部分所需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
(5)機械中機構由什麼組成部分組成部分組成擴展閱讀
主要特徵
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
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3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的機構。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⑹ 機器由機構組成機構由構件組成,構件由什麼組成
機構,構件,零件
⑺ 一部完整的機器由哪些部分所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試以汽車為例說明這些組成部分各主要包括些什麼
構件和部件含義一樣。就是把整體的機件分成幾個部分,比如上部、中部,下部構回件,構件或部件還可以繼續答分解成各個零件,零件是最小的單位,不能夠再分解。
機械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相互作用構成的一個整體,機器大體上也就是這個意思。機構就是指他們以什麼樣的運動形式存在,比如把回轉運動變成往復運動就叫凸輪機構。一個機器或機械,可能不止存在一種機構,就拿牛頭刨床來講,它包括凸輪機構和曲柄搖桿機構。
個人不成熟的理解,希望對你有用
⑻ 機械原理中,機構有哪些組成
i do no
⑼ 機器人的機械繫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機械繫統包括機身、臂部、手腕、末端操作器和行走機構等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若干自由度,從而構成一個多自由度的機械繫統。此外,有的機器人還具備行走機構。若機器人具備行走機構,則構成行走機器人;若機器人不具備行走及腰轉機構,則構成單機器人臂。
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裝在手腕上的一個重要部件,它可以是兩手指或多手指的手爪,也可以是噴漆槍、焊槍等作業工具。工業機器人機械繫統的作用相當於人的身體(如骨髓、手、臂和腿等)。
機器人技術綜合了多學科的發展成果,代表了高技術的發展前沿,它在人類生活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正引起國際上重新認識機器人技術的作用和影響。
(9)機械中機構由什麼組成部分組成部分組成擴展閱讀:
機器人的機械繫統的工作原理:
機器人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其工作原理是:控制系統發出動作指令,控制駕駛員動作,駕駛員驅動機械繫統運動,使末端操作人員在空間達到一定位置,實現一定姿態,執行一定任務。
末端操作器在空間的實際位姿由感知系統反饋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將實際姿態與目標姿態進行比較,發出下一個動作指令,循環執行直到任務完成。
⑽ 機器人都有哪些組成部分
機械手主要由執行機構、驅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尺寸、重量、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形式,如夾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運動機構,使手部完成各種轉動(擺動)、移動或復合運動來實現規定的動作,改變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勢。運動機構的升降、伸縮、旋轉等獨立運動方式,稱為機械手的自由度。
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體,需有6個自由度。自由度是機械手設計的關鍵參數。自由度越多,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廣,其結構也越復雜。一般專用機械手有2~3個自由度。控制系統是通過對機械手每個自由度的電機的控制,來完成特定動作。同時接收感測器反饋的信息,形成穩定的閉環控制。控制系統的核心通常是由單片機或dsp等微控制晶元構成,通過對其編程實現所要功能。
一、執行機構
機械手的執行機構分為手部、手臂、軀干;
1、手部
手部安裝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內孔中裝有傳動軸,可把運用傳給手腕,以轉動、伸曲手腕、開閉手指。
機械手手部的構造系模仿人的手指,分為無關節、固定關節和自由關節3種。手指的數量又可分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根據夾持對象的形狀和大小配備多種形狀和大小的夾頭以適應操作的需要。所謂沒有手指的手部,一般都是指真空吸盤或磁性吸盤。
2、手臂
手臂的作用是引導手指准確地抓住工件,並運送到所需的位置上。為了使機械手能夠正確地工作,手臂的3個自由度都要精確地定位。
3、軀干軀干是安裝手臂、動力源和各種執行機構的支架。
二、驅動機構
機械手所用的驅動機構主要有4種: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機械驅動。其中以液壓驅動、氣壓驅動用得最多。
1、液壓驅動式
液壓驅動式機械手通常由液動機(各種油缸、油馬達)、伺服閥、油泵、油箱等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機械手執行機構進行工作。通常它的具有很大的抓舉能力(高達幾百千克以上),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動作平穩、耐沖擊、耐震動、防爆性好,但液壓元件要求有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密封性能,否則漏油將污染環境。
2、氣壓驅動式
其驅動系統通常由氣缸、氣閥、氣罐和空壓機組成,其特點是氣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維修方便。但難以進行速度控制,氣壓不可太高,故抓舉能力較低。
3、電氣驅動式電力驅動是機械手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方便,響應快,驅動力較大(關節型的持重已達400kg),信號檢測、傳動、處理方便,並可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案。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直流伺服電機(AC)為主要的驅動方式。由於電機速度高,通常須採用減速機構(如諧波傳動、RV擺線針輪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和多桿機構等)。有些機械手已開始採用無減速機構的大轉矩、低轉速電機進行直接驅動(DD)這既可使機構簡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
4、機械驅動式
機械驅動只用於動作固定的場合。一般用凸輪連桿機構來實現規定的動作。其特點是動作確實可靠,工作速度高,成本低,但不易於調整。其他還有採用混合驅動,即液-氣或電-液混合驅動。
三、控制系統
機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順序、到達位置、動作時間、運動速度、加減速度等。機械手的控制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兩種。
控制系統可根據動作的要求,設計採用數字順序控制。它首先要編製程序加以存儲,然後再根據規定的程序,控制機械手進行工作程序的存儲方式有分離存儲和集中存儲兩種。分離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分別存儲於兩種以上的存儲裝置中,如順序信息存儲於插銷板、凸輪轉鼓、穿孔帶內;位置信息存儲於時間繼電器、定速回轉鼓等;集中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全部存儲於一種存儲裝置內,如磁帶、磁鼓等。這種方式使用於順序、位置、時間、速度等必須同時控制的場合,即連續控制的情況下使用。
其中插銷板使用於需要迅速改變程序的場合。換一種程序只需抽換一種插銷板限可,而同一插件又可以反復使用;穿孔帶容納的程序長度可不受限制,但如果發生錯誤時就要全部更換;穿孔卡的信息容量有限,但便於更換、保存,可重復使用;磁蕊和磁鼓僅適用於存儲容量較大的場合。至於選擇哪一種控制元件,則根據動作的復雜程序和精確程序來確定。對動作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求教再現型控制系統。更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數字控制系統、小型計算機或微處理機控制的系統。控制系統以插銷板用的最多,其次是凸輪轉鼓。它裝有許多凸輪,每一個凸輪分配給一個運動軸,轉鼓運動一周便完成一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