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你認為我國食品機械發展水平如何
1. 我國食品機械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中的問題
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產品結構的零散局面。從產品結構看,我國包裝機械品種約有1300多種,配套數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產品質量差距表現在產品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觀造型不美觀,表面處理粗糙,許多元器件質量差、壽命短、可靠性低,影響了整體產品的質量;從廠子狀況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廠子,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高的廠子不多;從產品開發看,我國還基本停留在仿製階段,自行開發能力弱,科研經費僅占銷售額的1%,而國外高達8%—10%。總的來說,我國包裝機械和國際先進的產品相比,在產品的開發、性能、質量、可靠性、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中都處於劣勢。
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
1、缺乏宏觀調控,因包裝機械子起點低、「先天不足」且跨部門,存在統籌規劃、宏觀指導難的問題,在投資和開發新產品方面往往一哄而起,出現低水平重復的無序競爭。2、缺乏資金投入這也是機械行業的共性,難以吸引大量資金投入,難以進行大量的技術改造。因經費不足,廠子用於研究和開發的投資占銷售額平均水平不到1%,不能做到生產一代,開發一代,研究一代。由於沒有技術儲備,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工作不力,使廠子新產品少,缺乏競爭力。3、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因包裝機械業利潤不高,難以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以致人才隊伍參差不齊,自主開發產品和創新能力薄弱,甚至消化吸收國外同類產品的能力都很弱,造成產品多年一貫制。
三、信貸風險與安全提示
由於我國包裝機械行業存在的零散局面,行業的結構面臨著調整。從以上分析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幾個因素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包裝機械行業信貸投入存在以下風險:1、行業進入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包裝機械行業存在著嚴重的重復建設問題,進入門檻低和調控手段不夠是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對於包裝機械行業來說,未來可能會面臨國家的宏觀調控,新建項目會受到一定的限制。2、行業結構加速調整,行業集中度會不斷加強由於小型包裝機械子的生產水平低,技術含量低,一味仿製而沒有創新能力,在市場競爭中會處於劣勢,廠子利潤率相對較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當前行業的發展趨勢是行業不斷集中,在行業結構加速調整的情況下,會有部分小型包裝機械生產廠子被市場所淘汰。3、某些仿製產品廠子將面臨侵權糾紛,因為一些生產廠子的創新能力不強,仿製成為了商品生產的主要手段,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加強和發達國家生產商對於跨國維權的重視,這些廠子面臨侵權糾紛的可能性在不斷上升。
2. 試述我國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
1、污染問題。
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劑和農葯殘留方面出現問題,但隨著我國對食品添加劑和農葯使用監督控制等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食品中這類有害化學物質的污染率不斷下降。但是,由於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食品流通的日益廣泛、細菌耐葯性的加強等問題的出現,使食品原材料受到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一方面傳統的食品污染問題繼續存在,如細菌毒素隱藏潛伏、農葯污染和寄生蟲污染;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出現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問題在我國同樣突出,如大腸埃希菌已在國內多個省發生了嚴重的爆發流行、福島核電站泄漏的輻射粒子存在出口到我國的蔬菜、奶粉中等。
2、食品制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些不法分子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例如:最近一段時間影響廣泛的地溝油,上海大型超市出現的染色饅頭,毒大米,毒豆芽等。另一方面,我國現有食品行業整體素質仍處於較低水平,衛生保證能力差的手工作坊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仍占據一定的比例,很多從業人員未經健康體檢,食品來源也不是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加工環境和加工過程也得不到衛生保障,存在很大很多的安全風險。眾多的食品經營單位小而混亂,有些企業在食品收購、儲藏和運輸過程中,過量使用防腐劑、保鮮劑。還有部分經營者銷售假冒偽劣食品、過期變質食品。還有的是在小地方的鄉鎮及校園周邊兜售「三無」食品、假冒偽劣食品,嚴重危害城鄉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
3、檢測水平低,跟不上時代的需要。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分布在多個政府部門,多部門從事同一種管理,切入點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來就很稀缺的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影響了食品安全的監督力度和震懾威力。在國外,新的快速、靈敏的檢測手段,如基因探針、多聚酶鏈反應等分子生物學技術已應用於食源性病原體檢驗,但在我國卻主要用於研究單位,而沒有真正的用於實處。
4、食品安全保障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食品生產、經營與管理機構中懂得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極其匱乏,食品生產部門、各類農貿市場、食品市場的管理機構中既懂宏觀管理又懂得專業知識、能為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衛生關的技術人員也極其匱乏。社會對食品安全專業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高校的相關專業卻已經萎縮和消亡,缺乏高素質的食品安全研究和檢驗檢測隊伍,科技成果和技術儲備嚴重不足。鑒於此,無法對與食品安全技術有關的法規、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缺乏監測網路和實驗室分析手段,這樣下去,只會令食品安全問題發展的越來越嚴重,到最後很可能進入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3. 未來食品機械行業發展前景是怎樣
根據國際著名調查機構對全球各大食品加工機械企業的調查,大膽預言未來十幾年食品加工機械行業將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這將為整個食品加工機械行業帶來新的契機。而食品機械行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目前我國的食品加工企業的規模比較低,資金短缺,據統計,我國食品加工機械企業多達45萬家,但是機械化應用並不是普遍,大多是比較落後的設備或者是比較落後的技術,嚴重的阻礙了該行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國不少的食品加工機械企業將市場對准國外,但日本、德國、義大利在食品加工機械行業占據了很重的位置,他們的技術水平對我國的食品加工機械市場有壓倒性的優勢,國外的競爭市場相當激烈。
我國食品機械製造業的產品,能跟上國際先進水平的不少,但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技術創新的產品卻是甚少,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人民消費的食品大多是來自農業的未加工食品,每年因缺乏必要的食品加工機械使食品資源不能直接加工、貯藏、保鮮而造成的損失高達幾十億元,未能深加工綜合利用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更高,因此食品機械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統計調查,去年我國食品包裝機械從西方歐美國家進口的金額約為20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比增長了約41%,在整個包裝市場份額中佔了很大的比重。而目前我國的食品機械行業數量多、規模小、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僅有不到5%的食品機械企業可與西方歐美國家的國際企業抗爭。西方歐美國家憑借其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對我國整個食品機械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自己的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產品體系,大多數食品機械生產企業以初級、小型產品為主,一些大型機械產品則基本依賴進口。我國食品加工及包裝設備大多己進入更新換代期,國內僅有四分之一的食品加工企業進行了技術引進和改造,大多數企業還處於落後的手工和半機械化加工狀況,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市場商機巨大。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進口總額始終保持在20億美元左右。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食品包裝機械將配合產業自動化,促進包裝設備總體水平提高,發展多功能、高效益、低消耗的食品包裝設備,實現食品包裝機械機電一體化,我國食品機械製造企業要從創新的角度,從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度來開發新產品,開發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先進設備,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產食品機械製造業的提檔升級。
4. 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發展情況數據
2008年食品工業成為今年製造業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綻放出的一朵「奇葩」。2008年我國製造業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巨大考驗,食品工業的突出表現表明,我國的食品工業在擴大內需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還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
當前中國食品工業還是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精細加工的程度比較低,正處於成長期。食品行業為完全競爭行業,集中度較低,中小企業比例高,技術水平低,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空間狹小,隨著行業整合及行業成熟度的提高,行業利潤向大企業迅速集中,行業龍頭企業將擔當起行業資源整合的重任。
農業是食品業發展的基礎,農產品的加工程度決定著食品業的規模和競爭力。目前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是3∶1,中國僅為0.5∶1;發達國家深加工用糧占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國只有8%;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程度在80%以上,中國不足50%。這既是差距,也是潛力之所在。根據「十一五」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今後中國食品市場將朝著方便、快捷化;營養、保健化;多樣化、功能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消費檔次將逐漸提高。未來國際食品市場競爭的核心將集中在加工業的規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過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來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http://www.ewise.com.cn/2005report/2005211shipinbg.htm
食品包裝機械
2007年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再次取得豐碩成果,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好於預期。2007年行業銷售產值達1017.9億元,較2006年增長22.88%,產銷率達到96.55%。其中食品機械519億元,包裝機械498.79億元。2007年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總額12.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14%,其中食品機械出口總額為5.33億美元,占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總額的41.19%,比上年增長64%;包裝機械出口總額7.62億美元,占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總額的58.89%,比上年增長55.83%。
2007年1-12月,全國包裝機械累計產量為88,001.85台,比2006年同期減少8.13%。2008年1-10月,全國包裝機械累計產量為83,602.50台,比2007年同期增加24.09%。
我國目前食品包裝機械的技術水平已接近國際水平,這就更增加了我國的包裝機械行業的競爭力,可以使我國的包裝業從容的面對這幾年WTO對我國的沖擊。
5. 食品機械的發展現狀
食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食品機械是為食品工業提供裝備的行業。我國的食品機械工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成立,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低到高,白手起家逐步發展壯大、完善起來的,至今已走過了近60年的光輝發展歷程。尤其在「八五」期間經引進、消化、吸收而自行設計製造的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新產品有幾百項。「八五」期間,機械工業部提出行業發展六大趨勢,重點發展6類成套設備,5年共累計完成技改專項投資10億元。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立的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總公司加強了行業管理,擴大了對外交流,每年舉辦中國國際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展覽會,吸引了各國廠商參展,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了新產品開發,現有產品中75 %是近10年開發的。
進入2000年以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種類的需求以及質量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給食品機械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6. 我國食品機械工業的未來重點發展的機械與設備有哪些
我國食品機械工業的未來重點發展的機械與設備有機器人,逐漸會趨於智能化。
食品機械發展任重道遠由於我國人民消費的食品中大多是來自大農業提供的自然食品,每年因缺乏必要的食品加工機械使食品資源不能直接加工、貯藏、保鮮而造成的損失高達幾十億元,未能深加工綜合利用而造成資源浪費損失更高,因此我國食品機械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6)簡述你認為我國食品機械發展水平如何擴展閱讀:
我國食品機械行業發展迅速,產品種類日趨豐富,品質與性能也不斷優化。不過,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我國食品機械行業在核心技術、研發創新、高端市場佔有率等諸多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時刻警醒自己,奮起追逐。
在十二五期間,食品機械行業的目標是,重點主流產品要達到智能化、信息化控制水平,特別是要實現本機和遠程的智能化控制。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和信息化工業化的發展,食品機械智能製造成為必需品,以滿足當今食品工業的需求。
7. 食品機械的前景
我國食品機械的發展任重而道遠、空間廣闊,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國人民消費的食品大多是來自農業的未加工食品,每年因缺乏必要的食品加工機械使食品資源不能直接加工、貯藏、保鮮而造成的損失高達幾十億元,未能深加工綜合利用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更高,因此我國食品機械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發展前途。
我國食品機械製造業的產品,能跟上國際先進水平的不少,但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技術創新的產品卻是甚少。這里所說的「跟」字,是「跟進」甚至是仿製,而創新極少。所以,我國食品機械製造企業要從創新的角度,從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度來開發新產品,開發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先進設備,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產食品機械製造業的提檔升級。
中國的食品機械製造業近幾年呈上升趨勢,食品安全日益嚴峻,設備更新換代成為一個大的趨勢,正因為如此,中國食品機械製造業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保持增長,而且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樣帶動自動化原件的飛速發展。
8. 目前食品機械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什麼食品機械發展潛力大
中國有機食品的發展潛力及策略分析一、前言 有機農業作為持續農作系統的一種方式,創立於本世紀二十年代,在近十年來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較為迅速,成為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及健康水平、依賴系統自生循環而生產無污染、健康食品的一種較徹底的替代農業。 中國的有機農業提法始於八十年代初期,但僅基於理論的探討,從八十年代後期以來才逐步開展了有機食品基地的建設,標準的制定以及產品的出口。實際上中國的傳統農耕實踐一直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系統,它成功地維系了數千年而肥力不減,並建立起了一整套傳統農業技術體系及管理模式,突出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只不過沒有進行深入的結合現代科學手段的研究與總結。到目前為止,有機農業或有機食品在中國公眾眼中還未被認識,有機就是傳統,就是落後的理念仍在許多人認識中存在。如何正確評價有機食品的內涵及其地位,並逐步啟發引導人們,對推動有機農業事業很有幫助意義,本文僅依據現有資料及實際經驗,對中國有機食品的發展潛力及採取策略作些初步分析,以供參考。 二、國外有機食品發展狀況 有機農業起始於1924年奧地利哲學家Rudolf Steiner的生物動力學農業,並伴隨著替代農業、持續農業的發展而逐漸成熟起來。 近十年來,隨著政府對有機農業的認可,以及消費者對有機食品需求的增加,有機食品的市場份額上升較快,特別是在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奧地利、丹麥等,市場份額達到了2-3%,預計到2000年可達到2-5%。 農場主對有機食品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英國一項涉及26000農戶的調查表明,有38%的農戶願意考慮或正在考慮把全部或部分土地生產有機食品(Natwest,1992)。美國Rodale Press在1994年的一項調查表明,87%的美國商店購買者願意購買與常規食品同樣價格的有機食品,每三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在過去幾年中已經改變了飲食習慣,其中72%的願意購買有機生產的蔬菜和水果 (NFM,1994) 。 歐洲用於有機農業生產的土地也在不斷增加,從1986年的12,000ha上升到了1996年的1,300,000ha,同期的有機農場數從7800增加到了55000個(Lampkin,1996),在德國,已認證有機農場從1980年的500個上升到了1996年的6068個,奧地利從1991年的2000個增加到了1996年的15850個,瑞典從1989年1500個提高到了1996年的3932個(Roger,1997)。 有機農業整體上仍構不成農業發展的主體,目前僅僅是替代農業的一個分支。但很顯然近些年其發展很快,包括研究、理論、法律等都在逐步完善,而且世界各國都在尋求追蹤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生產、貿易與消費,這種趨勢必然會帶動各國有機農業的進一步發展。一些國家已制定出了有機農業的發展目標,冰島計劃100%的農場都要實施過渡計劃,丹麥農業部計劃10%的農業生產實施有機農業,瑞典議會在1995年提出了2000年有機農業市場份額佔到10%的計劃(Roger,1997)。 三、中國有機食品現狀 中國的農業集約化歷史較短,只有二十餘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雖然政府在號召農業實施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過渡,但國家宏觀政策整體上松動不大,糧食生產仍以區域自給及糧食部門主渠道銷售為主,蔬菜、水果等副食品生產雖已放開,但農產品質量全程式控制制體系的建設由於農戶的分散,文化素質低,市場組織不完善仍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建立起來。 盡管中國有幾千年的傳統農業經驗與實踐,但目前整體上,農業的主體仍然是常規農業,隨著消費者意識的提高以及國家政策的到位,未來農業的主體也將逐漸轉換到所謂折中型的"綜合農業"上來,即減農葯、減化肥農業,或無公害、綠色食品之類。極端的有機農業只能占市場的一小部分。目前國內有機食品無論是研究、認證,還是政策、貿易及市場都處在萌芽階段。研究工作基本沒有國家的專項攻關項目,只有零星的一些小范圍試驗在進行,如植保領域的生物防治、微生物肥料領域的生物肥料,以及生態領域的無公害食品生產試驗。許多生產上突出的一些問題如溫室土壤管理、病害控制等還沒有有效的辦法。 認證工作也剛剛起步,並多藉助於國外一些認證機構的支持,國內由於缺乏這方面的組織經驗、隊伍及聲譽,還難以自己開展業務。有機食品的生產多集中在偏遠的山區,也是一些貧困地區,目前絕大部分有機食品都出口到了歐洲、美國及東南亞,國內消費市場還很有限。因此總體上國內有機食品的體系還未建立起來,需要從多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四、中國有機食品發展潛力 中國有機食品總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並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可望成為一個新型的食品支柱產業。 1. 市場份額 有機食品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幾乎為零,現有的認證有機產品都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從國外發達國家的需求趨勢看,有機食品在今後十年時間有望達到10-15%的份額,因此從總量上將有較大的提高。另外從品種需求看,有機茶、小麥、奶製品、油料、土豆、調味品等都有著較大的市場前景。 據1997年統計,國內綠色食品企業總產值已達393.1億元,年銷售額達240億元,截止1997年底,全國共有892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綠色食品基地面積已達120萬公頃(中國食品報,1999a)。據國外人士預測,綠色食品類全球銷售額在今後10年內將從現在的110億美元增至1000億美元(中國食品報,1999b)。 按此發展速度,國內綠色食品在未來10年內也有望達到2-3%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綠色食品中的AA級產品將相應增加,有機食品的國內消費也將開始。 2.資源優勢 中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有機食品的生產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如中國的豆類、野生及人工培育蘑菇、茶葉、中草葯、經濟樹種、核果類、新鮮蔬菜等都有眾多的品種資源,中國的許多地方動物資源也相當豐富。這些生物資源往往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和保健作用,因此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3.地區優勢 中國區域經濟中有東、中、西三大經濟帶的提法,其中西部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9個省區,這些地區是中國經濟不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也是中國貧困地區最為集中的地帶,其中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又是兩個最貧困的區域,雲貴高原的貧困人員主要分布在深山區、大山區、高寒區、石山區、少數民族區,黃土高原的貧困人口則集中在自然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旱澇成災、地方病嚴重的地區。 在這些貧困地區由於土地、氣候條件不適,人口吃糧都成問題,但有著獨特的地方資源優勢。如黃土高原的水果生產、陝南的木耳生產、甘肅中西部的馬鈴薯豆類、河北承德的肉牛養殖,都成為極具開發有機食品的高價值的地方資源。這部分地區盡管人口少,但土地面積大,國土面積佔到全國版圖的一半還多,因此如何結合國家扶貧開發計劃在這些地區發展有機農業,是一件一舉多得的重大事業。 4.技術優勢 經過二十餘年的工作,中國農業研究無論在生態環境治理,品種選育及栽培管理,還是產品產後加工貯藏等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技術貯備,如地方特色品種(豆類、特菜的選育)、生物防治技術及產品(Bt及植物類農葯),生物肥料快速堆腐及生產、節水技術、就地保險等,一些新技術不斷產生和推動,這些為有機食品的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 另外許多地方資源都有著獨特的地方傳統生產及管理技術和經驗,如蘑菇栽培,混農林業、林草結合、旱地耕作等。通過結合現代科技技術與傳統經驗,就可以保證有機食品的質量與風味。 五、中國有機食品發展策略 簽於國內有機食品目前發展中公眾認識不夠,組織體系不完備,經驗少的缺點,結合國外管理經驗,提出如下建議。 1.政策調控。目前國家有機食品歸屬環保總局管理,綠色食品歸屬農業部管理,但並 不構成政府部門的主體。國內農業生產及食品行業雖已確定了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的過渡,但建立一整套的質量控制體系還剛起步。有機食品強調全程質量控制,並形成一個生產-認證-出口貿易這樣一個較為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並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應促成政府職能部門著手有機食品發展的協調和組織,並把部分有機食品基地作為地方及企業向質量效益過渡的試驗及示範基地,從政策上推動企業及地方的工作,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建立國家統一的行政協調機構。 2.布局與規劃 考慮到國外有機食品的迅速發展,以及未來發達國家可能的綠色壁壘限制,國家應制訂統一的有機及綠色食品發展規劃,確立中長期發展目標和方向,制訂一些重大建設項目和發展策略,並對前景進行全面的可行性論證,如市場需求、基地建設與組織、產品認證管理等,最終提出一攬子發展計劃,包括基地布局、認證體系、技術支持、組織管理等。 3.研究與技術開發 有機農業的生產既有產品價格高、無污染健康的特點,也有產量下降和經濟受損失的風險,除了國家和社會提供一部分風險資助以外,還有大量的研究和技術開發需要進行。如地方特色品種的選育和保持、高效生物肥的研製與開發、土壤健康及其管理、流行性病蟲害生物防治、產品貯藏與保鮮加工等方面,都有許多實際生產問題需要研究技術人員去一一解決。這樣應促進國家攻關計劃及重大項目中對無公害農業生產及加工技術的研究支持。 4.培訓與宣傳 實施有機食品生產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研究、管理及實際操作人員對有機食品生產的原則及方法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政府職能部門、認證機構以及地方政府應加強有關培訓,包括企業管理層、農民、鄉鎮幹部、政府官員等都應接受這種培訓。可以組織專門人員編寫成套有機食品培訓叢書及錄像帶,用於各級培訓,也可在電視及一些媒體上開辟專欄進行宣傳和普及。5.信息咨詢和服務 由於有機農業則開始,因此急需進行信息的咨詢和服務,包括出口產品信息、基地申請及認證,有機食品生產技術及產品等。 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信息中心及其網路站點,並有固定的報紙和快訊,及時進行有關技術及信息的發布和服務。
9. 我國的食品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綠色食品是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通常都冠以「綠色」,為了更加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定名為綠色食品。
換言之,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它是未來農業和食品發展的一種新興主導食品。
「綠色食品」是——特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之所以稱為「綠色」,是因為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食品生產的基本條件,由於與生命、資源、環境保護相關的事物國際上通常冠之以「綠色」,為了突出這類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並能給人們帶來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將其定名為"綠色食品"。
無公害食品是國家強制執行的標准;綠色食品是廣泛被研究,並且努力地在少用化肥、少用農葯、少用引起土壤污染化肥的技術措施,來保證產品是綠色的;有機食品是絕對不使用農葯、化肥,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下形成的食品,這種食品數量有限。
為了保證綠色食品產品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的特性,開發綠色食品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質量標准體系。綠色食品標准包括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生產技術標准、產品質量和衛生標准、包裝標准、儲藏和運輸標准以及其它相關標准,它們構成了綠色食品完整的質量控制標准體系。
為了一般的普通食品區別開,綠色食品由統一的標志來標識。綠色食品標志由特定的圖形來表示。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構成: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蓓蕾。標志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
綠色食品標志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 綠色食品標志管理的手段包括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技術手段是指按照綠色食品標准體系對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進行認證,只有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企業和產品才能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
法律手段是指對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企業和產品實行商標管理。綠色食品標志商標已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保護。
10. 今後一個時期內我國食品機械工業發展重點
1、規模化、集團化
集中企業的生產能力繼續朝規模化、集團化發展,以追求規模效益。中小企業在目前資金、技術實力不夠雄厚的狀況下,不宜盲目引進生產線,可採用轉為大型機械企業提供零配件生產的模式。
2.開拓產品出口新局面
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技術適中、價廉物美,非常適合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條件,今後向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前景廣闊,部分設備也可向發達國家出口。
3、提高產品技術含量
沒有良好的技術作為企業的發展後盾,是不可能走的長久的。實現機電一體化、智能化,向產品信息化發展,引進新技術,加快企業ISO9000認證進度。進一步的提升設備的技術水平、穩定性、可靠性。勇敢面對現實,積極改變這種狀態,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形成自己的創新能力,才能迎頭趕上。
4、加強新產品開發創新
我國食品包裝機械大都是在借鑒進口設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與國外差距較大或空白產品,應積極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由逐步摸透到全面掌握。對有一定基礎但與國外同類產品有一定差距的產品採取學習借鑒的方式,加強相關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研究,鼓勵開發創新。
5、開發需求旺盛的食品包裝機械
隨著包裝食品的內需擴大,以及出口需求的增加,目前,市場上有下列幾種需求旺盛的食品包裝機械亟待開發。根據國內市場調查,人們對方便食品需求的方向是:有營養價值、產品高檔且味道好。傳統食品的加工及老年和嬰兒食品加工設備的市場前景同樣看好,相關企業應重點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