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械製造 » 山區如何發展農業機械化

山區如何發展農業機械化

發布時間: 2021-03-14 22:58:58

㈠ 山區農業很難大規模機器化生產,應該如何提高產能

作為一個山裡長大的人,說說我(肅竹)自己的認識。

先看看我老家的山吧(本文所有配圖均為本人實拍,坐標陝西勉縣南部山區)。

㈡ 如何破解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難題

丘陵山區因為地勢原因造成農業機械難以廣泛普及。
想要破解這樣的問題有幾種方式,一是看丘陵山區是否能夠進行梯田改造,梯田改造之後部分農業機械就能夠使用了。二是根據丘陵特點,研發新型的專門化的農業機械,適應丘陵山區作業。三是調整農業結構,根據當地氣候等特點,種植或者養殖一些不需要大型農業機械的作物或物種。
望採納,謝謝

㈢ 西部山區如何發展現代農業

西部山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農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發展現代農業面臨資金、技術、勞動力素質、自然條件等多重製約。在這種情況下,西部山區發展現代農業應創新思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選准產業切入點。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機械技術與生物技術結合、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等多種模式。西部山區應從當地自然條件和發展實際出發,根據市場需求,選准產業發展切入點,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 加強政府對發展現代農業的支持。一是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加大交通建設投入,解決行路難、運輸難問題;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增強土地產出能力,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加大農業機械投入,根據輕重緩急,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發展現代農業的硬體條件;加大農村能源建設投入,優化農村能源結構;加大生態環境投入,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荒山開發、庭園綠化、退耕還林工程。二是加強公共服務。提供信息服務,組織農民按市場需求發展生產,防止產業發展的盲目性;提供政策服務,通過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做到支柱產業調優、調大、調強,主導產業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提供人才服務,引進優秀人才來西部山區創業,同時開展勞動力培訓,引導有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三是加強支持保護。改革農業補貼方式,加大教育科研、技術推廣的投入,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經營預警機制。 積極創新發展現代農業的體制機制。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的市場化、集約化和規模化,同時推動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變。創新農業管理體制,凡是市場能夠調節的由市場調節,在此基礎上對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後管理服務部門進行資產、組織和職能調整,構建服務於產加銷一體化的管理體制。創新農產品流通體制,加快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市場化進程,深化國有流通企業改革,消除行業間、地區間的市場封鎖和行政壁壘,延伸「綠色通道」,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農產品流通調控制度,改進市場運行監測手段,建立規范的市場監管機制,確保重要農產品的安全儲備和對農產品進出口的有效調控。 強化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依靠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力量,圍繞農產品良種培育以及加工、儲運、保鮮和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加強先進適用技術攻關,建立一批高效益、標准化的區域性科技示範園區或基地。積極發揮科研單位和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作用,引導、鼓勵龍頭企業和民間科研機構、專業技術協會等社會組織參與技術推廣,逐步形成公益性與經營性、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大農技推廣培訓,促進先進適用技術的普及與運用,提高科技進步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 加快發展農村金融。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應在國家和地方財政加大對西部山區農業投入的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加快發展農村金融。一是放寬准入,鼓勵農村金融組織機構創新。完善農村金融體系,促進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同發展。積極發展「三型」農村金融機構,即以農行、農商行、農發行為主體的大型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以及資金互助組等微型金融組織。二是形成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村投入的激勵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綜合利用財稅杠桿和貨幣政策,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三是創新貸款擔保方式,擴大有效擔保范圍,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信貸擔保機制。四是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五是建立農業信貸風險防範和補償機制,探索發展基於訂單和保單的金融工具,提高農村信貸資源的配置效率,分散農業信貸風險。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㈣ 如何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建設

提高農民購買力
建立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新機制,形成以政府主導的多方力量和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新格局。區委、區政府要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區級領導
和機關單位都要包村扶貧。要切實履行工作責任,整合項目實行產業扶貧,努力形成
扶貧合力,提高農民購買農機具的能力。
2. 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結合扶貧開發,實施土地復墾及土地治理,整治地質災害點,有條件的鎮村開展農田基建平整土地,提高地力和機械作業條件。結合交通路網建設,加快機耕路和生產路建設,實現規模以上產業示範園達到基本的通路條件,形成區鎮公路、鎮村公路、村組道路相互連接的公路交通網,
滿足群眾生產生活要求,為農機作業創造有利條件。
3. 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制定山區農機化發展規劃,大力推廣農機先進實用技術,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使果、畜優勢產業格局升級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以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提升產業發展,圍繞主導產業建設百畝、千畝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4. 加大農機科技培訓力度
農機化學校加強與勞動、教育、扶貧等部門協作,分層次、多渠道、全覆蓋對農民進行各類教育培訓。大力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就業轉移培訓,注重農機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機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現代農民科技素質,培養職業農民。
5. 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功能
農業局有計劃地組織區農機推廣服務中心、農機監理站、農機化學校定期深入山區各鎮辦理有關農機業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建立農機區域化業務中心站。創造條件爭取上級業務部門的支持,逐步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扶持現有農機經營網點和農機維修網點發展壯大,提高經營水平和農機維修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功能。
6. 更好落實農機惠農政策
要以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龍頭,實施好農機兩免一補、農機安全、陽光工程培訓等惠農政策。農機購置補貼堅持向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傾斜,特別應向丘陵山區薄弱環節傾斜,如發展糧食生產機播、收獲機械、果業機械、畜牧養殖機械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以加快丘陵山區農機發展步伐。

㈤ 農業機械化專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農業機械化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推進。農業機械內化的發展,將容由解決關鍵環節機械化為主向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快速推進轉變,從產中機械化向產前、產後機械化全程延伸。農業機械化發展從糧食作物到經濟作物,從種植業到養殖業,農、林、牧、漁業機械化全面發展,從平原地區向丘陵山區全面推進,從陸地向水域全面發展,農業機械化與產業化協同推進。

㈥ 如何發展山區現代農業

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加大交通建設投入,解決行路難、運輸難問題;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增強土地產出能力,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加大農業機械投入,根據輕重緩急,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發展現代農業的硬體條件;加大農村能源建設投入,優化農村能源結構;加大生態環境投入,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荒山開發、庭園綠化、退耕還林工程。
加強公共服務。提供信息服務,組織農民按市場需求發展生產,防止產業發展的盲目性;提供政策服務,通過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做到支柱產業調優、調大、調強,主導產業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提供人才服務,引進優秀人才來西部山區創業,同時開展勞動力培訓,引導有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加強支持保護。改革農業補貼方式,加大教育科研、技術推廣的投入,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經營預警機制。

㈦ 如何讓農業實現高農機化發展

據報道,日前有專家表示,發展農機化要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結構調整促農民增收,要針對農業結構調整方向和大田作物機械化生產的短板,分作物、分區域,打造全面全程機械化示範樣板,著力提高經濟作物和特色農產品生產機械化。

以服務共享促農民增收。加快培育一批骨幹農機專業合作社,提升農業抗災救災和應急保障能力;引導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農業企業,利用土地、資金、技術、機具等生產要素組建合作社,開展代耕代種代收、大田託管、統防統治、烘乾儲藏等市場化和專業化服務,使廣大農民更好分享農機化發展成果。

希望農業的農機化可以早日全部實現!

㈧ 如何突破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的瓶頸

  1. 提高農民購買力

建立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新機制,形成以政府主導的多方力量和多種舉措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新格局。區委、區政府要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區級領導

和機關單位都要包村扶貧。要切實履行工作責任,整合項目實行產業扶貧,努力形成

扶貧合力,提高農民購買農機具的能力。

2. 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結合扶貧開發,實施土地復墾及土地治理,整治地質災害點,有條件的鎮村開展農田基建平整土地,提高地力和機械作業條件。結合交通路網建設,加快機耕路和生產路建設,實現規模以上產業示範園達到基本的通路條件,形成區鎮公路、鎮村公路、村組道路相互連接的公路交通網,

滿足群眾生產生活要求,為農機作業創造有利條件。

3. 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制定山區農機化發展規劃,大力推廣農機先進實用技術,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使果、畜優勢產業格局升級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以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提升產業發展,圍繞主導產業建設百畝、千畝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4. 加大農機科技培訓力度

農機化學校加強與勞動、教育、扶貧等部門協作,分層次、多渠道、全覆蓋對農民進行各類教育培訓。大力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就業轉移培訓,注重農機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機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現代農民科技素質,培養職業農民。

5. 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功能

農業局有計劃地組織區農機推廣服務中心、農機監理站、農機化學校定期深入山區各鎮辦理有關農機業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建立農機區域化業務中心站。創造條件爭取上級業務部門的支持,逐步建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扶持現有農機經營網點和農機維修網點發展壯大,提高經營水平和農機維修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功能。

6. 更好落實農機惠農政策

要以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龍頭,實施好農機兩免一補、農機安全、陽光工程培訓等惠農政策。農機購置補貼堅持向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傾斜,特別應向丘陵山區薄弱環節傾斜,如發展糧食生產機播、收獲機械、果業機械、畜牧養殖機械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以加快丘陵山區農機發展步伐。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㈨ 如何實現山地農業機械化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山區尤其是貧困山區。山區的貧困落後原因在於勞動生產力低下,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近年來,雖然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由於山地農機從研發、生產、推廣的效益比較低,因而發展滯後的瓶頸一直未能突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山地農業的機械化,就沒有全國范圍的農業現代化,也就難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解決山地農機發展問題,需要從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將其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做好政府的頂層設計,從政策、方針、措施上形成一整套支持體系。抓住適用性、可能性、可行性三個關鍵點全面突破,實現山區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
一、適用性——以國家的力量強化適合山地的農機研發
山地的共同特點:一是地形復雜,地塊或成梯形或成坡狀;二是地塊大小不一,農機的轉彎半徑不能太大;三是機耕道的覆蓋率低;四是土質結構復雜多樣。這就要求適合山地的農機必須是大功率、組裝式、輕型化,便於運送到待耕地塊。相對於平原使用的農機,山地農機要求科技含量更高,研發生產的成本也會更高。因此,強化山地農機的研發,僅靠經濟、科技落後的西部山區省份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必須以國家的力量組織聯合攻關。一是在科研上,要把山地農機的研發作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家財政在科研經費上給予大力支持;二是實行科研項目招標,調動全國的科研資源聯合攻關;三是在科研產品生產上選擇有實力的企業生產,在產品形成市場前,國家要在資金、原材料、稅收等方面給予企業適當的優惠;四是設立國家級農機研發成果獎,以調動科研人員和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二、可能性——通過國家扶持,調動山地農民購農機、用農機的積極性
隨著「打工潮」的出現與持續,目前農村大部分農戶不同程度都遇上耕地難的問題,農民從思想感情上是歡迎使用農機的,但有一個成本問題。以貴州為例,目前每畝地的耕地價,平地80—120元;水田120—150元,一年兩季耕作費用就分別達近200元到300元,如果是山地,價格還會更高。以種糧食為例,每畝純收入僅為500元左右,不利於調動農民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因此要想使山地農業機械真正「化」起來,在推廣初期,國家應有適當的補助,讓農民用得起,幫助農民逐步養成使用農機的習慣。同時,繼續施行現行土地流轉的政策,提高山地農業的規模效應,發揮山地農機的更大的效益。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種糧地與經濟林地的不同的收費價格,讓山地農機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山地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推手。
三、可行性——加強山區農機人才培養,培育支撐農機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發展山地農業機械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一支可以支撐山地農業機械化產業整體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是制約山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國家加大對山區農機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一是扶持農機相關院校與高校相關專業的發展,優化現有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專業,為培養大量包括科研、製造、維修、推廣培訓、農機作業、農機具產業管理等適用型專業人才創造條件;二是完善校地合作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和農業主管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高校提供人才培養平台,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持、農業主管部門加強人才引進力度,可採取訂單式培養人才方式,使人才培養更具目標性,人才更具適用性;三是提高農機化從業人員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條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穩定現有人才隊伍;四是大力開展繼續教育,提升現有農機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五是扶持農機公司社會化服務隊伍的發展,抓好技能培訓,立足當地,服務當地,更好的發揮示範、推廣、輻射和帶動作用。
實現我國山地農業機械化,事關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千秋大計,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應堅持農機研發國家主導,農機推廣國家與地方各司其能各負其責。通過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山地農業機械化有一個長足的進展。

㈩ 農業如何做到機械化、規模化和現代化

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先實現機械化,要實現農業機械化必須要先實現規模化,要實現農業的規模化必須要先把零散的土地集中連片起來,溝渠田塊道路合理規劃,如此農業實現三化才一有了可能。

熱點內容
線切割怎麼導圖 發布:2021-03-15 14:26:06 瀏覽:709
1台皮秒機器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5:49 瀏覽:623
焊接法蘭如何根據口徑配螺栓 發布:2021-03-15 14:24:39 瀏覽:883
印章雕刻機小型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3 瀏覽:395
切割機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錢 發布:2021-03-15 14:22:30 瀏覽:432
加工盜磚片什麼櫸好 發布:2021-03-15 14:16:57 瀏覽:320
北洋機器局製造的銀元什麼樣 發布:2021-03-15 14:16:52 瀏覽:662
未來小七機器人怎麼更新 發布:2021-03-15 14:16:33 瀏覽:622
rexroth加工中心亂刀怎麼自動調整 發布:2021-03-15 14:15:05 瀏覽:450
機械鍵盤的鍵帽怎麼選 發布:2021-03-15 14:15:02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