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硬碟怎麼看好壞
⑴ 怎麼看硬碟的性能好壞 從什麼方面看
單碟容量越大越好(單碟500G比雙碟250G*2好),緩存越大越好,轉速越高越好,SATA版本越高越好
其他尋道時間什麼的基本感覺不出差距
⑵ 硬碟怎麼區別好壞是緩存還是轉速還是容量還是藍盤黑盤還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 求指導
首先復說明一點,硬碟現在分為機械硬制盤和固態硬碟(SSD),前者使用機械碟片轉動、磁頭掠過碟片上方讀寫數據,價格便宜容量大、性能一般尤其是隨機存取性能很差、怕震動(工作中震動易產生壞道);後者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記錄數據,單位容量價格相比機械硬碟要高,但性能出色並且不怕震動。
當前機械硬碟廠商有西部數據(包括隸屬於西數旗下的HGST日立存儲)、希捷和東芝三家。固態硬碟廠商則有數百家之多,其中多數是雜牌,當然即便是最爛的固態硬碟比之機械硬碟也是要快一些的,差別主要在於大廠產品穩定性高耐久度有保障,而雜牌的可靠性則完全看臉
⑶ 什麼軟體可以檢測固態硬碟的好壞機械硬碟可以檢測壞道那固態硬碟用什麼檢測
檢測硬碟是否全新,小編只看兩個地方:一是否有密封包裝,這個大家目測就能完成;二看硬碟的運行時間有沒有超過10個小時!
用紅字強調一遍,無論你是買了新筆記本等新電腦,還是新的單獨硬碟,新硬碟的使用時間絕對沒有超過10個小時的(10小時是保守數字)。
檢測硬碟運行時間的方法有很多個,都是通過軟體來實現的。這里簡單介紹四個軟體,分別是驅動人生硬體匣子(硬體檢測)、來自日本的硬碟檢測工具CrystalDiskInfo、HD Tune和魯大師。
硬碟檢測軟體推薦——驅動人生下載
驅動人生是老牌的一鍵解決驅動問題的軟體之一,其自帶的硬體檢測功能(硬體匣子)可以檢測到硬碟的使用時間有多長。
點擊驅動人生右下角的硬體檢測
點擊硬體——硬碟,查看使用次數
從上圖可以看到,目前新硬碟的使用時間是11個小時(昨天測試的時候顯示0小時)。如果不是因為昨晚拷機測試了10多個小時,小編看到這個數字就果斷去退貨了。
硬碟檢測軟體推薦——CrystalDiskInfo(來自日本的硬碟檢測工具下載)
多得網友的留言,才想起這款用戶體驗超越HD Tune的來自日本的硬碟檢測工具——CrystalDiskInfo。由於CryStalDiskInfo沒有中文名稱,因此小編總是很容易忽略……
不過,論體驗,CrystalDiskInfo堪稱一流,原生支持簡體中文,有萌版和標准版。如果不是沒有中文名,難以直接向小白推薦,否則絕對是第一個推薦這個工具……
從下圖可以看到,硬碟通電時間一目瞭然!
來自日本的硬碟檢測工具——CrystalDiskInfo萌版
硬碟檢測軟體推薦——HD Tune下載
之所以把老牌的硬碟檢測工具HD Tune放在第三,是因為HD Tune沒有官方中文版(大家可以找漢化版來測試),普通小白壓根就看不懂,小編也是使用漢化版次數多了,才知道HD Tune英文版里的「Health」(09)是顯示硬碟使用時間的功能。
先看看硬碟檢測工具HD Tune漢化版是在哪裡檢測硬碟時間的,漢化名稱是「累計通電時間計數(如下圖)」。
在HD tune里認准健康狀態里的「累計通電時間計數」即可
數據的數字,代表多少個小時,如上圖的11,就是代表11個小時。
⑷ 我想買個二手硬碟,請問怎麼判斷質量好壞
首先,看品牌,希捷,西數,intel,日立的硬碟都是大品牌。其中,機械硬碟中西數的黑內盤性能最佳。
其次容,用硬碟測試軟體測試硬碟的讀寫次數和讀寫速度,讀寫次數少,速度快的質量就好。
第三個,就是硬碟的介面,現在常見的包括SSD,一般都是SATA3的介面,SATA2的老硬碟現在不是很常見了。SSD除了SATA3的還有miniSATA的和M.2介面,這用這兩種介面是比較貴的硬碟。
⑸ 機械硬碟怎麼檢測好壞
硬碟本身是極為精密的機械裝置,硬碟盤體本身是完全密封的,只留一個帶有防塵過濾裝置的排氣孔。硬碟盤體內是無塵空間,因為硬碟的磁頭只懸浮在碟片上方幾微米處(一根頭發絲的直徑還有大約70微米呢),一旦碟片上有灰塵,當灰塵顆粒處於碟片和磁頭之間時,高速旋轉的碟片會被劃傷。
因此,硬碟盤體不可以在普通空氣中打開,一旦打開,灰塵進入,整個硬碟都將報廢。但從理論上說,硬碟進入灰塵後,數據依然保存在碟片上,只是無法用正常方式讀取而已,因此還是有搶救數據的可能的。
如何測試機械硬碟好壞?
最土的方法,用hddtune,不要點快速掃描,全盤掃下來沒紅點,在看【健康】05和C4沒有數據,大概率硬碟沒問題。最精準用MHDD全盤掃下來,沒有色塊符號,少量綠快沒關系,可以判定為好盤。
測試硬碟好壞可以去網上下載個第三方硬碟壞道測試軟體,另外還可以停下聲音,如果硬碟運行過程中出現運作異響,那說明硬碟壞了。
⑹ 硬碟轉速越高越好嗎還是怎樣判斷它的好壞以及性能好壞…
轉速(Rotationl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現在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72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筆記本硬碟轉速低於台式機硬碟,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這個因素的影響。筆記本內部空間狹小,筆記本硬碟的尺寸(2.5寸)也被設計的比台式機硬碟(3.5寸)小,轉速提高造成的溫度上升,對筆記本本身的散熱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變大,又必須採取必要的降噪措施,這些都對筆記本硬碟製造技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時轉速的提高,而其它的維持不變,則意味著電機的功耗將增大,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就越多,電池的工作時間縮短,這樣筆記本的便攜性就收到影響。所以筆記本硬碟一般都採用相對較低轉速的4200rpm硬碟。
轉速是隨著硬碟電機的提高而改變的,現在液態軸承馬達(Fluiddynamicbearingmotors)已全面代替了傳統的滾珠軸承馬達。液態軸承馬達通常是應用於精密機械工業上,它使用的是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這樣可以避免金屬面的直接磨擦,將雜訊及溫度被減至最低;同時油膜可有效吸收震動,使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更可減少磨損,提高壽命。
⑺ 我想給我的筆記本加個1tb的機械硬碟 請問怎麼挑硬碟 怎麼分別硬碟好壞 電腦型號是神舟
別聽忽悠了,網路知道晚上凈出幺蛾子。筆記本加1T硬碟還要挑什麼,你找個正規店,帶著筆記本去,要個未拆封的1T新筆記本硬碟。希捷的就行。性能都一樣
⑻ 新買的硬碟如何檢測好壞
除了固態硬碟 機械硬碟低於500GB的幾乎可以肯定是二手的 這種容量的早在幾年版前就不做了 可以下權載CrystalDiskInfo這個軟體 查看硬碟的總寫入量和開機次數與時間 HD Tune這個軟體則可以測試硬碟有無壞道 以及讀寫速度
⑼ 硬碟怎麼看好壞,怎麼選購
一、關於硬碟品牌
早期硬碟品牌眾多,主要有:希捷、西部、東芝、三星、易拓、日立、邁拓,而如今機械硬碟品牌基本只剩下希捷和西部數據了。其他硬碟廠商要麼倒閉,要麼被這兩大巨頭收購。比如希捷收購了三星硬碟事業部,而西部數據收購了「日立」。目前市場上依舊還可以看到東芝硬碟,不過東芝硬碟市場份額已經不足以和希捷、西部相提並論了。
對於購買機械硬碟的用戶來說,目前主要是考慮希捷和西部數據,這也是目前最知名的2大機械硬碟廠商,兩者知名度相當,不過從今年的出貨量,西部數據硬碟要比希捷多一些,對於消費者來說,兩者品牌相差不大,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即可。
二、關於容量
如今的機械硬碟容量普遍比較大,500GB起步,相比SSD固態硬碟,在存儲容量上有著絕對優勢。對於目前主流裝機用戶來說,一般選擇的是500G、1TB居多,另外2TB大容量硬碟逐漸流行。
就夠用角度來說,500GB容量硬碟,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需求,不過目前1TB硬碟相比500G硬碟,價格僅貴50元左右,而容量上,1TB是500G的2倍。就性價比而言,1TB硬碟無疑更出色,因而也更值得優先推薦。
----------------------->>以下參數,關乎機械硬碟性能,硬碟性能主要由讀取與寫入速度決定<<---------------------------
三、關於介面
硬碟介面主要有IDE、SATA兩種。
IDE硬碟介面,由於傳輸速度慢,如今早已被淘汰,現在的新電腦都是SATA硬碟介面,不過在一些老爺機上還可以看到IDE介面。由於介面的限制,對於這種老電腦,如今已經沒有必要升級硬碟了。
SATA介面是主流,SATA硬碟介面可分為:SATA2.0以及SATA3.0,其中SATA2.0最大傳輸速度為300M/s(3Gb/s),而SATA3.0最大傳輸速率為600M/s(6Gb/s),就硬碟介面而言,SATA3.0具備更高的傳輸速率,因為也更為值得推薦。
目前,固態硬碟均採用的是SATA3.0介面,而普通的機械硬碟很多也開始全面採用SATA3.0介面,但仍舊老電腦可能還是SATA2.0介面。因此如今在購買硬碟的時候,最好查看一下硬碟參數,看看是不是SATA3.0介面。
四、關於硬碟轉數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單位是r/min,一般來說,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就越快。
一般台式機硬碟有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以及15000轉/min等規格,目前台式電腦硬碟7200轉是主流,5400轉基本退出了市場,而10000轉以上的都是SCSI和最新的SAS硬碟,主要用在伺服器硬碟領域。
而筆記本機械硬碟,如今多數還是5400轉/min,部分比較好的筆記本硬碟已經採用7200轉/min,硬碟轉數越高,性能上相對來說,就越好。
五、關於緩存
一般來說,硬碟緩存容量越大越好,並且大緩存硬碟壽命也要更好一些,因此大家在選擇硬碟的時候,優先選擇大容量硬碟緩存。不過緩存容量並不是決定硬碟性能的唯一參數,還有介面、轉速等等決定,也就是說,硬碟緩存不是決定硬碟性能的核心參數,但也關乎著一些性能與壽命。
目前主流台式電腦硬碟緩存都達到了64MB,一些較老的硬碟,緩存容量是32M或者16M的,因此如今在選擇硬碟的時候,最好選擇64M緩存硬碟。
對於筆記本硬碟而言,目前多數緩存還是16M,並且不少還是8M緩存,在選擇筆記本硬碟的時候,最好選擇16M緩存以上的產品,這樣綜合性會更好一些。
六、硬碟單碟容量
硬碟的容量在急劇增加,硬碟的單碟容量同樣值得關注。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張硬碟碟片的容量,因為一個硬碟裡面通常都有數張碟片,單碟容量對硬碟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且單碟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率。
在硬碟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單碟容量大的比單碟容量小的硬碟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讀取更多的文件,因此硬碟的傳輸速率也會加快,目前最主流的是單碟1TB硬碟,速度很不錯。
⑽ 硬碟的性能好壞主要看什麼方面
1、硬碟單盤容量
硬碟的單盤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碟的連續數據傳輸速率。單個磁碟的容量越大,其硬碟的讀寫速度越好。
2、速度
速度是衡量硬碟等級的重要參數之一。硬碟內部傳輸速率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速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硬碟的速度。硬碟的速度越快,硬碟搜索文件的速度就越快,相對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越快。當計算機的硬碟速度提高時,計算機的讀寫速度也會提高。
3、硬碟緩存
硬碟的緩存容量也是決定硬碟性能的一個參數。普通硬碟緩存是物理緩存。在這種情況下,緩存越大越好。現在,主流1TB普通硬碟擁有64M緩存。這樣,硬碟的性能就相當不錯了
4、平均尋道時間尋道時間是指硬碟在接收到系統指令後,將磁頭從磁軌開始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的平均時間。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是影響硬碟內部數據傳輸速率的重要參數。時間越短,產品性能越好。
(10)機械硬碟怎麼看好壞擴展閱讀:
目前市場上的硬碟基本上有三種類型,即機械硬碟(HDD傳統硬碟)、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HHD)、基於傳統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疊加的新型硬碟。
1、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在高速運行中的磁頭到達預定位置以讀取和寫入數據。數據信息通過改變磁頭的磁極性寫入磁碟,磁頭的直徑離磁表面只有一根頭發,數據信息可以用相反的方式讀取。
2、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和硬碟的功能、規格和用途是一樣的。由於其純晶元結構,固態硬碟的體積和重量遠小於硬碟。
3、混合硬碟
混合硬碟是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它主要用於個人電腦。它的優點是比機械硬碟速度更快,功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