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機械傷害
⑴ 什麼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蒼凝出品,必屬精品 首先是 摘 要 第一章 概 論 第二章 叉車施工一般危險因素分析專 2.1 物品危險性分析 2.3 主要屬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2.4 次要危險因素分析 2.4.1 雜訊 2.4.2 觸電 2.4.3 高空墜落 2.4.4 機械傷害 2.4.7 氣溫 2.4.8 不良天氣 2.4.9 起重傷害 2.4.10車輛傷害 第三章 事故防範措施 3.1意外事故傷害應急 3.1.2機械傷害救護 3.1.3物體打擊救護 3.1.4車禍救護 3.1.5高空墜落救護 3.1.6突發性疾病、急性傳染病救護 3.2健康安全保護措施 3.2.1健康保護措施 根據這個寫,應該成文是很輕松地,要想做精細活,你要有多的素材給我!
⑵ 施工現場五大傷害是什麼
施工現場五大傷害是高處墜落、坍塌 、物體打擊、觸電傷害、機械傷害。
1、高處墜落
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率最高、危險性極大。因此,減少和避免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是降低建築業傷亡事故的關鍵,同時正確及時的應急救援工作也是減少事故傷亡的有效途徑。
預防措施:
(1)加強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強化管理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2)重點部位項目,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旁站監督制度。
(3)隨施工進度,及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各類豎井安全門欄必須設制警示牌。
(4)各類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備搭設、安裝完畢後,未經驗收禁止使用。
(5)安全專業人員,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解決。
2、坍塌
坍塌事故是建築施工中最常見、傷亡人數最多的事故之一。
預防措施:
(1)各施工單位應提前編制施工方案,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和驗收制度,增加安全管理人員,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2)作業人員在操作時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挖土方時坑槽開挖要按規定放坡並做好支護,排水措施要通暢以防止坡面受水浸泡產生滑動而塌方。
(3)日常要加強對腳手架的檢查維護,重點檢查架體各種支撐及結構連接的受力情況。
(4)在支塔與拆除作業過程中要嚴格按規定和工作程序進行,穩定架體的攬風繩應使用鋼絲繩,井架與腳手架不得連接在一起。
3、物體打擊
物體打擊是指失控的物體在慣性力或重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
應急預案:
(1)日常備有應急物資、如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葯品、紗布等;
(2)建立健全應急預案組織機構,做好人員分工,在事故發生的時候做好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防止傷者流血過多造成死亡;
(3)一旦有事故發生,首先要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馬上撥打急救電話,並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匯報;
(4)事故發生後,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受傷情況、部位,工地衛生員作臨時治療;
(5)重傷人員應馬上送往醫院救治,一般傷員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門衛要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有程序地處理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4、觸電傷害
觸電傷害是建築行業常見事故中「五大傷害」的其中一種,與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
預防措施:
(1)用電應制定獨立的施工組織設計,並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有企業的法人公章。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竣工後辦理驗收手續。
(2) 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3)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
(4)根椐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安全電壓必須由雙繞組變壓器降壓獲得。
(5)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6) 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
(7)採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壁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
(8) 採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氣連接,減輕觸電的危險。
(9)施工現場供電必須採用TN-S的四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時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
5、機械傷害
主要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剪切、捲入、絞、碾、割、刺等形式的傷害。
易造成機械傷害的機械、設備包括:運輸機械、掘進機械、裝載機械、鑽探機械、破碎設備、通風與排水設備、選礦設備、其他轉動及傳動設備。
⑶ 角磨機飛濺打到眼睛屬於什麼機械傷害還是其他傷害
如果是個人操作失誤造成的傷害就不屬於機械傷害,如果是機械角磨片有問題在使用過程中飛濺到眼睛,那就是機械傷害
⑷ 屬於機械傷害的標志是什麼
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傷害。
參考詞條:http://ke..com/link?url=_
⑸ 防止運轉機械傷害通則是什麼
1.目的 為了加強機械設備及相關設施的安全管理,防止機械傷害,確保人身安全,特製定本程序。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公司各單位的沖、剪、起重、金屬切削、小型移動工具、工裝模具以及生產輔助設施等機械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和管理。 3.引用文件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和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4.術語 加工區:被加工工件放置在機器上加工的區域。 安全防護裝置:配置在設備上,起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作用的裝置。 危險區:設備工裝可能發生傷害事故的區域。 緊急停車開關:發生危險時,能迅速終止設備或工作部件運行的控制開關。 5.職責 5.1生產裝備部負責機械設備安全監督管理和專項檢查工作。 5.2綜合管理部負責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負責對天車、起重、沖剪壓等特殊(危險)作業人員進行登記並建立培訓檔案資料。 5.3各使用單位負責機械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 5.4維修加工中心負責機械設備的日常維修。 6.工作流程 責任部門 工作內容 記錄 操作者 6.1機械設備作業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6.1.1沖、剪、壓、天車、起重等設備操作人員要達到法定的工作年齡,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6.1.2沖、剪、壓、天車、起重設備操作人員,要經安全技術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取得特殊(危險)作業安全作業證後才允許獨立操作設備,否則只能在師傅的指導下工作。 6.1.3從事模具調整、安裝及維修人員要進行安全技術和安全知識教育,
⑹ 防止機械傷害五條規定是什麼
1、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完好,安全防護措施齊全,大型設備有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回。
2、作業人答員經過培訓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持特種作業證上崗。
3、機械設備安裝後應按規定辦理安裝驗收手續,報上級部門檢測,經檢測合格後才能使用。
4、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格按說明書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5、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保持機械設備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可靠。
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紮止血,使傷員保持頭低腳高的卧位,並注意保暖。
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
消防不安全因素,如機械處於危險狀態,應立即採用措施進行穩定,防止事故擴大,避免更大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
⑺ 機械傷害什麼時候最容易發生
保證 管理合理,操來作人源員認真負責,危險場所有效隔離或者有明顯的標識牌,危險機器專人專崗負責的前提下
最容易出錯的是剛上班和快下班的時候出事故比較多,快到節假日的時候出事故比較多,廠里效益不好的時候出事故比較多。
其實你不要看籠統的總結聽上去是廢話,但是每次事故分析的結果確實都是這些內容。
說通俗點就是 工作的時候不要怕麻煩,也別管上面催得多麼緊。一定要事先什麼都聯系好的情況下再去工作,打個比方現場接線,一定要確保停電後,且跟專門負責的人要通知到位,就算通知到位也拆線的時候也要自己再用表確認下是否停掉了。
自己的工作內容必須要非常清楚了解,特別是那種廠,不培訓直接上崗的,或者邊做邊找時間培訓的,除非你自己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要麼就別做。
反正講現實點就是,管理的想法你左右不了,公司的現狀你也改變不了多少。自己聰明肯學不斷進步和良好的心裡素質才是關鍵。(你看看一般一個廠里個人出事故的大多數都是些什麼人就知道。我說的是大多數)
⑻ 發生機械傷害時應寫什麼防止二次傷害
1.不懂電器和機械的人員嚴禁使用和擺弄機電設備。
2.機電設備應完好,必須有可靠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
3.機電設備停電、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關機,操作人員離開時應對控制開關上鎖。
4.機電設備應做到定人操作、保養和檢查。
5.機電設備應做到定期保養維護、定人管理監督使用。
6.機電設備管理應明確落實崗位責任和崗位職責。
7.機電設備不準帶病運轉、使用。
8.機電設備不準超負荷運轉、使用。
9機電設備不準在運轉時維修保養。
10.機電設備運行時,操作人員不準將頭手身伸入運轉的機械行程范圍內。
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有:1)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2)煉膠機等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3)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准:一是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4)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臘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5)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網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6.機械對人體傷害最多的部位
2 機械傷害人體最多的部位是手。因為手在勞動中與機械接觸最為頻繁。
7.機械手外傷的急救原則
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紮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口,在袋周圍放在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醫院搶救。
8.發生頭皮撕裂傷如何急救
發生頭皮撕裂傷可採取以下急救措施:①必須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採取止痛及其他對症措施;②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塗紅汞後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紮,壓迫止血;③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傷風血清,預防感染;④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而機械危害風險的大小不僅取決於機器的類型、用途、使用方法和人員的知識、技能、工作態度等因素,還與人們對危險的了解程度和所採取的避免危險的措施有關。預防機械傷害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消除產生危險的原因,減少或消除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位的次數,採取安全防護裝置避免接近危險部位,注意個人防護,實現安全機械的本質安全。二是提高操作者或人員的安全素質,進行安全培訓,提高辨別危險和避免傷害的能力,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對危險部位進行警示和標志。
⑼ 什麼是造成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後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後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料口絞籠井等部位缺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
3 、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台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後果;
4、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
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幹活、借道、揀物等);
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作業人員操作失誤。
(9)什麼是機械傷害擴展閱讀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雜訊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動機械所造成的傷害事故的危險源常常存在於下列部位:
1、旋轉的機件具有將人體或物體從外部捲入的危險;機床的卡盤、鑽頭、銑刀等、傳動部件和旋轉軸的突出部分有鉤掛衣袖、褲腿、長發等而將人捲入的危險;風翅、葉輪有絞碾的危險;相對接觸而旋轉的滾筒有使人被捲入的危險。
2、作直線往復運動的部位存在著撞傷和擠傷的危險。沖壓、剪切、鍛壓等機械的模具、錘頭、刀口等部位存在著撞壓、剪切的危險。
3、機械的搖擺部位又存在著撞擊的危險。
4、機械的控制點、操縱點、檢查點、取樣點、送料過程等也都存在著不同的潛在危險因素。
⑽ 五大傷害分別是什麼
建築業的五大傷害是指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及坍塌。這五種傷專害占建築業屬傷害事故的85%以上,為建築業中重點預防的傷害。
1、高處墜落:在兩米以上高處墜落發生的傷亡事故叫做「高處墜落」。
2、觸電事故:建築工程離不開用電,由於不安全用電,觸電事故多發。
3、物體打擊: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如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等。
4、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於人體的傷害。
5、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築物坍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