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師的墓誌銘如何寫
㈠ 你希望你的墓誌銘如何總結你的人生
「快樂至上,幸運長伴,無所畏懼」。我最愛的兩個詞就是「快樂,幸運」。而這兩個詞也是我終生努力的目標。死亡伴著快樂和幸運我又害怕什麼呢?
㈡ 墓誌銘怎麼寫
話說唐人喜歡在寫墓誌的時候貼金已不是新聞,墓誌銘中各種隱惡揚善、粉飾乾坤、無中生有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唐人自己對此也有著很清醒的認識:「大凡為文為志,紀述淑美,莫不盛揚平昔之亊,以虞陵谷之變,俾後人睹之而瞻敬。其有不臻夫德稱者,亦必模寫前規,以圃遠大。至天下人視文而疑者過半,蓋不以實然故絕。」
通觀這些墓誌可知古人寫墓誌時往往最講究兩點:一是為逝者諱,不揭其短;二是為逝者捧,乃至無中生有為其貼金。白居易的《秦中吟·立碑》一詩就對這種現象作了嘲諷: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筆時。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仍傳後代疑。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麹令撫煢嫠。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石碑上記載的都是些功比姜太公、德如孔仲尼之人,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流傳後世,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實乾的人卻因為沒有立碑吹捧,只能任名聲淹沒在歲月中,最後也就只有當地人知道。白居易此詩正是諷刺了這種為了立碑而誇耀門第、歌功頌德之風。因為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人為了給逝者求得一篇好墓誌銘,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筆價錢專門找人來撰寫,而撰者為豐厚的利潤所驅使,也不管逝者的為人品德事跡究竟如何,只為了應付所需,隨手就能寫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樣偉大的為賢者嗤、令後代疑的文字。
《舊唐書·李邕傳》中就有記載:「邕擅才名,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賫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後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遺,亦至鉅萬。時議以為自古鬻文獲財,未有如邕者。」
李邕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尤其擅長歌功頌德的碑文,也正因為有著「鬻文獲金」這樣強大的生活技能,所以李邕雖然經常被貶官,但生計並不成問題,甚至還能用這些潤筆費來應付結友交遊所需的巨大開銷。
劉禹錫也曾在祭韓愈文中說過:「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提到韓愈因為善寫碑文,經常通過給別人寫碑文而賺取巨額稿費一事。
事實上韓愈曾為王用撰寫了墓碑,於是得到了「馬一匹,並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作為報酬。韓愈還在《平淮西碑》大力稱贊了韓弘的貢獻,因此得到了韓弘的「絹五百匹」,即相當於四百貫錢,而韓愈當時一個月的薪水僅二十五貫錢,一年也不過三百貫,由此可知這種潤筆費極為可觀。至於韓愈其他的「諛墓」之作,頗受時人譏諷,他的朋友劉叉曾十分眼紅韓愈寫碑文賺的這些潤筆費,拿了他數斤金子揚長而去,還振振有詞道:「你這是諛頌死人得來的,不如送給我當生活費。」
白居易為元稹撰寫墓誌銘後也收到了價值六七十萬錢的「臧獲、輿馬、綾帛,泊銀鞍、玉帶之物」,雖然白居易念及與元稹之間的情誼本不願接受,但推辭不得之下便將這些財物捐給了香山寺,以作修繕寺廟之用。
正因為撰寫墓誌的報酬是如此的豐厚,在這樣巨大的利益驅使下,這些墓誌銘的執筆人也就不能不為逝者粉飾貼金,乃至顛倒黑白、無中生有了。不過這種「鬻文獲金」的行為總是不大令人瞧得起的,《太平廣記》中便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唐宰相王玙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毫者,誤叩右丞王維門,維曰:『大作家在那邊。』」
就連杜甫也曾作詩嘲諷過李邕這些以撰寫墓誌換取巨額稿費之人:「干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騏驎織成罽。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
可見時人對這些好撰墓誌銘之人的鄙夷態度。
當然,在墓誌上貼金並不是唐人才有的習慣,而是自古已有之。早在北魏時就有人明確指出這種墓誌貼金的現象了,《洛陽伽藍記》中便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生時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誌,莫不窮天地之大德,盡生民之能事,為君共堯舜連衡,為臣與伊皋等跡。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塵;執法之吏,埋輪謝其梗直。所謂生為盜跖,死為夷齊,妄言傷正,華辭損實。」
一個人活著時不過是中庸之輩,但他死後碑文墓誌里無不搜羅盡天地之間的大德,和活著的人所能辦到的各種好事。如果這個人是君王,那麼就能與堯舜相抗衡;如果這個人是臣子,那麼就與伊尹有著相同的政績。所謂活著時是大賊盜跖,死後卻能粉飾為伯夷叔齊一樣的人物,這些都是在藉助虛妄華麗的辭藻損害事實真相。
而墓誌中這樣隱惡揚善、粉飾乾坤、無中生有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史書記載唐玄宗的皇甫德儀很早就失寵了,皇甫德儀病重期間唐玄宗正忙著寵愛武惠妃,武惠妃則忙著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瑤等幾個皇子,而皇甫德儀所生的李瑤也因為生母失寵無法為自己說話而惶恐不安,但這並不妨礙墓碑上將皇甫德儀吹捧成絕代寵妃:
「上以之服事最舊,佳人難得,送葯必經於御手,見寢始迥於天步。月氏使者,空說返魂之香;漢帝夫人,終痛歸來之像。」
皇甫德儀的墓碑上稱其病重時,唐玄宗每天親自送葯給她喝,等她安然入睡後徘徊在宮殿門口遲遲不肯離去;皇甫德儀死後,唐玄宗還像漢武帝思念李夫人那樣思念她。然而事實上凡是有幸得到皇帝親自伺候服葯的後妃,都會像李煜的大周後那樣在史書上留下記載,而不是只能見載於墓誌上的貼金之語。
何況就在皇甫德儀死後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李瑤就因為武惠妃的構陷在唐玄宗一日殺三子的悲劇中含恨被害了。殘酷的現實撕碎了墓誌華麗而蒼白的辭藻,昭示著這位無寵妃嬪恐怕連臨死前見皇帝最後一面都只是個奢求。
又比如沛郡夫人武氏的墓誌上自稱是「故周定王駙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是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的次女。但根據這位武氏卒於開元二十五年,享年五十四歲的情況來看,武氏最遲出生在嗣聖元年,而彼時太平公主的丈夫還是薛紹,又如何與武攸暨生下所謂的第二女呢?
再比如吳王李恪的次子李瑋的墓誌上稱其父李恪是「帝之愛子」「優寵特殊」,然而就史實而言,李恪的一生當中不僅沒有任何得寵事跡,反而不過是犯了踩莊稼和賭博這樣的小錯就連續多次被貶去都督的官職,先後削去實封共600戶,只剩200戶的實封,這樣糟糕的待遇在唐太宗14個兒子中僅此一例。
雖然後來唐太宗在立李治為太子後又過了7個多月的時間,曾一度心血來潮想改立李恪為太子,但這樣的想法唐太宗卻只對最不可能同意的長孫無忌一人說過,被反駁後不但再也不曾提及此事,對提名未果身陷險境的李恪也毫無保護措施,反而又嚴厲地將李恪告誡了一通:「你若是不遵紀守法,西漢的燕王劉旦就是你的下場,就算你是我兒子我也救不了你!」
雖然有人認為這番警告是唐太宗在「保護」李恪,要他自己小心謹慎一些,但李恪作為親王,他的性命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光是告誡李恪自己謹言慎行是沒有用的,只有讓未來的皇帝李治知道要善待李恪才能達到保護李恪的目的。
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漢高祖劉邦臨終前特地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要他日後一定要照顧好他曾經欲立未果的趙王如意;唐太宗在立李治為太子時也反復強調過立李治的原因是為了能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而唐太宗既然能想到要為李承乾、李泰、李治的日後安危做打算,又為什麼沒為李恪日後的安危做出同樣的安排呢?想來李恪若是真的如兒子墓誌中所吹噓的那樣,是「帝之愛子」「優寵特殊」,又如何會遭此待遇?
還有父子三人皆至宰相的韋思謙,史書中明確記載他的續弦妻子王婉作為繼母對繼子韋承慶十分嚴苛,動不動就體罰他。而王婉的親生兒子韋嗣立不忍母親這樣對待自己的哥哥,於是主動脫下衣服請求代替韋承慶接受杖責,王婉自然沒有應允,於是韋嗣立便自己杖責自己,王婉心疼親生兒子,這才對韋承慶略好一些。
結果在王婉的墓誌中,這位明明對親子繼子區別待遇的典型後媽卻被描述成了一位慈愛有加,對繼子視若己出的好母親:「前夫子子承慶,八歲偏罰,十歲便為夫人所養,撫存訓獎,慈愛無隆,學宦婚娶,並夫人所成立。常謂所生子嗣立、淑等曰:時俗婦人,罕有明識,前妻之子,多被憎嫌,孝已伯奇,皆其人也。此吾之所深誡,亦爾輩所明知。」——足可見當時的墓誌貼金風氣之烈,已然到了顛倒黑白、無中生有的地步。
㈢ 怎樣寫斯科特的墓誌銘
1.抓住人物的抄生平事跡
2。語言組織生動
以上是方法!!!!
以下是答案:
厚重的冰層下,長眠著勇敢的探險英雄,漫長的歷史中,永垂著不朽的高傲靈魂
你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邊。不僅僅是登山,我們的領域可以涉及的更廣。我們可以在許多領域中留下自己的第一個腳印,留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只要你有這樣的勇氣和信心,你就可以像阿蒙森和斯科特一樣,走得更遠。人類是永遠不會忘記這樣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
如果我們能活下來,我會講述我的同伴們如何吃苦耐勞、堅韌勇敢的故事
㈣ 三行墓誌銘的撰寫要求
在寫作上的要求是:共三行,敘事概要,語言溫和,文字簡約。
㈤ 墓誌銘怎麼寫
請問什麼叫墓誌銘啊?
答:中國古代一種悼念性的文體。
埋葬死者時,刻在石上,埋於墳前。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敘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贊揚死者的功業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隻有志或只有銘的。
墓誌銘在寫作上的要求是敘事概要,語言溫和,文字簡約。墓誌銘一般是銘主死後由別人撰寫,偶有銘主本人生前撰寫的。
墓誌銘為在墳墓中或墳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跡所寫的一份簡介,尤其對於偉大或值得紀念的人其墓經常有墓誌銘,在中國和西方都有這種習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國已不流行寫墓誌銘。
一般而言,墓誌銘使用韻文寫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即為無韻散文。
--------------------------------陰陽的分割線--------------------
看看誰杜撰的墓誌銘最經典,最幽默,最意味深長.
舉例:
1、她,曾經快樂,悲傷過,卻從未愛上過任何一人,
從此證實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愛情的人生也很完美!
公元208x年x月x日
2、這世界我曾經來過
3、生時何需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4、xxx,到此一游
5、我將在這里看盡人世間的種種,心中再不起一絲波瀾
6、~此人已死~
~ 有事燒紙~
7、當你看清這行字的時候:你踩到我了
㈥ 怎樣寫墓誌銘
5月24日 10:45 孝心不錯嘛現在會寫這個的東西的人不多了,我也不知道什麼格式,但我抄了一篇范內文供你參考:容
龔公暨德配張孺人墓誌
公諱西漢,大庸謝家埡龔氏,祖籍江西,生於一九四七年,歿於一九九九年,享年五十二。德配孺人張氏,生於一九五四年,歿於二OO一年,享年四十七。脈生二子,長子福勝,入城務工;次子福軍,工程師。
父一生崎嶇坎坷,幼過繼其伯父,爾後退回,十二歲輟學務農,廿八立室。母一生亦甚為清苦。父母一世躬耕於窮山僻壤,讀書甚少。不學則愚,未謀世面則寡,屢受人之欺亦不怪矣。
如此平庸,何以記之?不敬宗族何談愛國愛民族?此忠也;不齊家何以治國平天下?此義也;無父母之撫育何以成就今日之事業?此孝也。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於是為父母立碑於老屋崗東坡,寄望後人敬睦宗族,團結互助,成就正業,帶其功德於此前,增輝祖上,添彩宗族。龔氏後人定興也。
次子 福軍 拜撰
公元二OO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㈦ 墓誌銘應該寫什麼
墓誌銘是中國古代一種悼念性的文體。
埋葬死者時,刻在石上,埋於墳前。一般由志和銘內兩部分容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敘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贊揚死者的功業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隻有志或只有銘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寫的,也可以是別人寫的
主要是對一生的評價
墓誌銘在寫作上的要求是敘事概要,語言溫和,文字簡約。墓誌銘一般是銘主死後由別人撰寫,偶有銘主本人生前撰寫的。
墓誌銘為在墳墓中或墳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跡所寫的一份簡介,尤其對於偉大或值得紀念的人其墓經常有墓誌銘,在中國和西方都有這種習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國已不流行寫墓誌銘。
墓誌銘是給過世的人寫的。在古代,墓誌主要是把死者的簡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進墓穴里,中國人講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後這些都是要寫進墓誌銘,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現代,主要是記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後對人做一個綜合的評價
一般而言,墓誌銘使用韻文寫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為無韻散文。
㈧ 墓誌銘寫法
墓誌銘
開放分類: 文學體裁
墓誌銘是中國古代一種悼念性的文體。
埋葬死者時,刻在石上,埋於墳前。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敘述死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贊揚死者的功業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隻有志或只有銘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寫的,也可以是別人寫的
主要是對一生的評價
墓誌銘在寫作上的要求是敘事概要,語言溫和,文字簡約。墓誌銘一般是銘主死後由別人撰寫,偶有銘主本人生前撰寫的。
墓誌銘為在墳墓中或墳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跡所寫的一份簡介,尤其對於偉大或值得紀念的人其墓經常有墓誌銘,在中國和西方都有這種習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國已不流行寫墓誌銘。
墓誌銘是給過世的人寫的。在古代,墓誌主要是把死者的簡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進墓穴里,中國人講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後這些都是要寫進墓誌銘,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現代,主要是記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後對人做一個綜合的評價
一般而言,墓誌銘使用韻文寫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為無韻散文。
名人墓誌銘
數字銘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窮其畢生精力,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35位,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圓周率數值,他的墓碑上就刻著這一組數字."37,22,35,RI.P"是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的墓誌銘,這幾個數字給影迷留下了一個謎.最終夢露研究會將謎底揭破,它們分別表示著夢露的胸圍,腰圍,臀圍,說明死者生前的愛美心願.
圖示銘
古希臘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著球內切於圓柱的圖形,以紀念他發現球的體積和表面積均為其外切圓柱體積和表面積的2/3這條著名的幾何學原理.德國數學家高斯因其發現了正17邊形的尺規作法,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一個正17邊形.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的墓碑上刻著許多小雞,小羊和小狗.
美詩銘
英國詩人雪萊的墓誌銘是莎士比亞《暴風雪》中的詩句:"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他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法國浪漫主義詩人繆塞的墓誌銘是他寫的六行詩:"等我死去,親愛的朋友,請在我的墓前栽一株楊柳.我愛它那一簇簇涕泣的綠葉,它那淡淡的顏色使我感到溫暖親切,在我將要永眠的土地上,楊柳的綠蔭啊,將顯得那樣輕盈,涼爽."
幽默銘
偉大的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墓碑上刻著他臨終前為自己撰寫的幽默的銘文:"看在耶穌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這黃土下的靈柩;讓我安息者將得上帝祝福,遷我屍骨者定遭亡靈詛咒."大文豪肖伯納的墓誌銘:"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的."作家海明威的墓誌銘:"恕我不起來了!"
名字銘
法蘭西民族英雄,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的墓碑上只刻有他的名字:"夏爾·戴高樂".曾經"捕捉"天上雷電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的墓碑刻的是"印刷工富蘭克林",因為他畢生引為自豪的,還是他青年時代做過的印刷工.
㈨ 墓誌銘該怎麼寫
孝心不錯嘛現在會寫這個的東西的人不多了,我也不知道什麼格式,內但我抄了一篇範文供你參容考:
龔公暨德配張孺人墓誌
公諱西漢,大庸謝家埡龔氏,祖籍江西,生於一九四七年,歿於一九九九年,享年五十二。德配孺人張氏,生於一九五四年,歿於二OO一年,享年四十七。脈生二子,長子福勝,入城務工;次子福軍,工程師。
父一生崎嶇坎坷,幼過繼其伯父,爾後退回,十二歲輟學務農,廿八立室。母一生亦甚為清苦。父母一世躬耕於窮山僻壤,讀書甚少。不學則愚,未謀世面則寡,屢受人之欺亦不怪矣。
如此平庸,何以記之?不敬宗族何談愛國愛民族?此忠也;不齊家何以治國平天下?此義也;無父母之撫育何以成就今日之事業?此孝也。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於是為父母立碑於老屋崗東坡,寄望後人敬睦宗族,團結互助,成就正業,帶其功德於此前,增輝祖上,添彩宗族。龔氏後人定興也。
次子 福軍 拜撰
公元二OO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㈩ 墓誌銘怎麼寫
墓誌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誌銘》.
2.正文
一般而墓誌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
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註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誌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註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十年信客生涯,風塵苦旅,奔波於家鄉與上海之間,艱辛備嘗,傳遞兩地親人信物。為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寬容厚道。執教小學,為人師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鄉敬重,眾口傳頌,立此墓碑,永志紀念。
看看誰杜撰的墓誌銘最經典,最幽默,最意味深長. 舉例: 1、她,曾經快樂,悲傷過,卻從未愛上過任何一人, 從此證實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愛情的人生也很完美! 公元208x年x月x日 2、這世界我曾經來過 3、生時何需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4、xxx,到此一游 5、我將在這里看盡人世間的種種,心中再不起一絲波瀾 6、~此人已死~ ~ 有事燒紙~ 7、當你看清這行字的時候:你踩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