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需要哪些機械及數量
工程名稱 檢查及驗收人員 序號 驗收項目 驗 收 內 容 驗收意見 1 一般規定 中小型施工機械和手持(移動)用電設備,使用前絕緣測試應符合要求,其明露的傳動
『貳』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需要一些什麼設備
太多了,跟你說主要的吧
大管棚:潛孔鑽,挖機,注漿機
開挖階段:空壓機,鑿岩機(回就是風槍),答裝載機(一般是側翻式的),挖掘機,出渣車
支護階段:冷彎機(加工拱架),電焊機,注漿機,噴射砼噴漿機
襯砌階段:二襯台車,混凝土泵
像爬焊機什麼亂七八糟的小行機具就太多了
『叄』 隧道灌漿需要施工機械的種類,規格及數量
你說的灌漿是導管灌漿么?導管注漿用的是 注漿機。
你說二次襯砌的話用的是 輸送泵,泵送混凝土,一般罐車放到輸送泵口處,啟動輸送泵,輸入到襯砌台車和岩面間。
『肆』 隧道施工常用機械設備都有哪些
樓上答了不少,多數是暗挖隧道的,補充一下:各種隧道通用的:水泵
明挖隧道跟房建專基坑一樣,成屬樁/槽設備、汽車吊、余泥運輸車
暗挖隧道:提升架
盾構隧道:盾構機及後配套、變頻電力機車、渣車、砂漿車、門式起重機、管片車、充電機、汽車吊、砂漿攪拌站
『伍』 建設一個隧道工程前期應准備哪些機械設備
1、土石方施工設備:包括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和自卸汽車等;
2、隧道開挖及出渣運輸回設備:鑿岩答機、台車(架)、裝載機、大噸位自卸汽車等;
3、隧道支護設備:濕噴機、管棚鑽機、注漿機等;
4、混凝土施工設備:砼攪拌機、配料機、砼運輸車、砼輸送泵、搗固設備、襯砌台車(模板、拱架)等;
5、鋼筋(結構)加工設備:鋼筋調直機、切斷機、彎曲機、電焊機等;
6、風、水、電供應設備:內燃空壓機、電動空壓機、水泵、(變頻高壓供水裝置)、變壓器、發電機等。
7、相應階段配備的檢測儀器和設備。
『陸』 隧道施工常用機械設備有哪些
1、通風機、空氣壓縮機、抽水機是少不了的。
2、掘進設備:石質隧道常用鑿岩台車或風鑽。
3、裝載設備:常用立爪裝岩機或裝載機。
4、運輸設備:常用梭式礦車(配立爪),自卸車(配裝載機)。
5、支護設備:如噴漿機,錨桿機,以及噴射機械手等。
6、襯砌設備:如混凝土泵、襯砌台車等。有時還要有清危石、支護穩定性監測、空氣質量監測、中線控制測量等設備。長大隧道還會用到探地雷達。
(6)隧道施工需要哪些機械及數量擴展閱讀
隧道施工方法:
1、盾構法。
是一種鋼制的活動防護裝置或活動支撐,是通過軟弱含水層,特別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區修建隧道的一種機械。在它的掩護下,頭部可以安全地開挖地層,一次掘進相當於裝配式襯砌一環的寬度。
2、明挖法。是指挖開地面,由上向下開挖土石方至設計標高後,自基底由下向上順作施工,完成隧道主體結構,最後回填基坑或恢復地面的施工方法。
3、蓋挖法。是由地面向下開挖至一定深度後,將頂部封閉,其餘的下部的工程在封閉的頂蓋下進行施工,主體結構可以順作,也可逆作。
4、淺埋暗挖法。是參考新奧法的基本原理,開挖中採用多種輔助施工措施加固圍岩,充分調動圍岩的自承能力,開挖後即時支護,封閉成環,使其與圍岩共同作用形成聯合支護體系,有效地抑制圍岩過大變形的一種綜合施工技術。
『柒』 隧道施工需要哪些設備
隧道施工中抄有哪些特種設備:
1、通風襲機、空氣壓縮機、抽水機是少不了的。
2、掘進設備:石質隧道常用鑿岩台車或風鑽。
3、裝載設備:常用立爪裝岩機或裝載機。
4、運輸設備:常用梭式礦車(配立爪),自卸車(配裝載機)。
5、支護設備:如噴漿機,錨桿機,以及噴射機械手等。
6、襯砌設備:如混凝土泵、襯砌台車等。有時還要有清危石、支護穩定性監測、空氣質量監測、中線控制測量等設備。長大隧道還會用到探地雷達。
『捌』 隧道開挖主要設備有哪些
樓上答了不少,多數是暗挖隧道的,補充一下:各種隧道通用的:水泵
明挖隧道跟房建基坑一樣,成樁/槽設備、汽車吊、余泥運輸車
暗挖隧道:提升架
盾構隧道:盾構機及後配套、變頻電力機車、渣車、砂漿車、門式起重機、管片車、充電機、汽車吊、砂漿攪拌站
『玖』 隧道施工常用機械設備有哪些
樓上答了不少,多數是暗挖隧道的,補充一下:各種隧道通用的:水泵
明挖內隧道跟容房建基坑一樣,成樁/槽設備、汽車吊、余泥運輸車
暗挖隧道:提升架
盾構隧道:盾構機及後配套、變頻電力機車、渣車、砂漿車、門式起重機、管片車、充電機、汽車吊、砂漿攪拌站
『拾』 挖隧道一般用什麼機械
專業名字抄叫盾構機。
1997年,我國首次從德國引進了兩台盾構機,用於挖掘西康鐵路秦嶺隧道。當年,一台進口盾構機的售價高達3億元人民幣,直到2008年之前,中國的盾構機嚴重依賴進口。外方對技術實行壟斷,維修保養時不允許中方參與,維修所需工時也完全取決於外方,嚴重影響中方工程進度。
為了擺脫窘境,2002年8月,「中鐵裝備」成立了一支由18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經過6年的技術攻堅,中國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式盾構機於2008年成功下線,首次應用於天津地鐵項目,實現了由「用盾構到造盾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