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環境如何
❶ 做機械行業前景怎樣
從機械行業目前形勢分析,企業手持訂單的增長幅度並不低,預計不會出現使生產大起大落的問題。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態勢仍保持穩步增長。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外貿出口額將保持25%左右的較高速度增長。
一、機床工業發展趨勢分析
從產能挖掘階段進入產能擴張階段,機床工業很可能迎來一個加速發展階段。受下游多個子行業輪流推動,行業因此增長趨勢更為穩健。其中,大型、重型機床工業的發展要遠快於普通中小型機床工業。 (一)發展現狀 「十五」以來,我國機床消費連創紀錄,大陸市場機床消費總額和進口額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成為令全矚目的機床消費大國。2006年中國大陸市場機床消費額達13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機床進口7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作為一個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我國必須從各個方面確保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我國機床行業產品種類齊全,可生產品種已經超過3600種,基本已經無空白領域,大部分滿足了我國裝備製造業對機床的需求。 在技術含量較高的金屬切削機床方面,機床產量連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22%以上,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上升幅度更快,數控金切機床比例穩步增長,2001年中國數控金切機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經達到了20%。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初期,很多金屬加工產品要求的精度並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機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場銷路。 (二)下游推動發展 機床是先進製造技術的載體和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是裝備製造業的基礎設備,主要應用領域是船舶、工程機械、軍工、農機、電力設備、鐵路機車、汽車等行業。在船舶、工程機械等行業的產能擴張壓力的推動之下,機床工業正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從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看,在機床工業的下游產業中,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軍工是發展最快的行業,這些行業的企業在從產能閑置發展到滿產超產的過程中,對機床設備的更新換代和小規模添置需求帶動了機床工業穩定中速增長。當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機械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業,手持訂單遠超當前產能,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2011年,擴大產能已成為必然,擴產必需的生產設備尤其是機床設備的需求量將迎來加速增長,其他如汽車、電力設備的需求也將維持穩定增長。
❷ 2018機械行業前途怎麼樣
好就業,但是一般都是從事製造業食品加工業,環境都不好,但是相比那些文科類找不版到工作學機械權還是幸運的。同學有去鄭州日產,上汽鄭州乘用車,宇通的,也有去美的的,前期辛苦,很多人第一份工作很快都離職了,想賺錢就去賣房子吧!畢業後學校是一方面,二本也沒啥的,只是那些大企業可能會不要,但是機會是自己創造的,多關注宣講會招聘會,勇敢的去好學的招聘會。不用自卑是二本的。我也是二本室友進國企的大型私企的都有。還有一點學機械特別容易進那些建築型國企什麼中建中鐵之類的,但是跑工地的,累是不累但是天天要在現場沒休息,很多都是荒無人煙的項目。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兄弟,我比你早畢業一年,同是二本同是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一樣在機械行業里迷茫 來自職Q用戶:孫先生
❸ 請問機械,工程類的專業,工作環境是怎麼樣的,一般都在工廠么
一線工人當然辛苦一點,但是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就好多了,就像上面那位說的
❹ 機械行業現在的總體情況如何
世界機械製造工業發展7大特徵
21世紀,世界機械工業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對比其他行業,機械工業發展具有以下特徵:
地位基礎化
發達國家重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不僅在本國工業中所佔比重、積累、就業、貢獻均占前列,更在於裝備製造業為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現代化經濟不可缺少的戰略性產業,即使是邁進「信息化社會」的工業化國家,也無不高度重視機械製造業的發展。
經濟規模化
全球化的規模生產已經成為各大跨國公司發展的主流。在不斷聯合重組,擴張競爭實力的同時,各大企業業紛紛加強對其主幹業務的投資與研發,不斷提高系統成套能力和個性化,多樣化市場適應能力。
發展極不平衡 區域色彩濃重
以2003年為例,銷售額名列世界前500位的企業幾乎來自北美洲、亞洲、歐洲,所佔比例高達99%,顯示了三大洲在世界機械工業發展中無與倫比的統治地位。
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發達國家加大了產業轉移的力度,機械產品中附加值低的產品被安排到市場潛在需求發展中國家生產:為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各大生產商紛紛採取專業化生產,「單品種,大批量」已成為很多500強企業生產方式的新特色;同時以生產者為主導的生產方式逐步向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定製生產方式轉變。服務的個性化成為競爭成敗的重要因素。
機械製造業全球化的方式發生了新變化
傳統的全球化方式有兩種:一是以母國為生產基地,將產品銷往其他國家;二是在海外投資建立生產製造基地,在國外製造產品,銷售到東道國或其他國家。其特點是:自己擁有製造設施與技術,產品完全由自己製造;在資源的利用上,僅限於利用東道國的原材料、人員或資金等。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管理思想與方法的根本性變化,企業組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發生在跨國公司,並將成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發展下去。這種變化的主要特徵是:廣泛利用別國的生產設施與技術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擁有生產設施與製造技術所有權的情況,製造出最終產品,並進行全球銷售。機械製造業公司在全球范圍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網路,自己負責產品的總裝與營銷。原材料調配、零部件采購全球化已成為世界機械製造工業的發展趨勢。
機械製造業的跨國並購加劇
現代並購不再一味的強調對抗競爭,強強聯合成立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這時機械製造業全球化過程中大公司謀求生存發展的一大特點。而且趨飽和的市場。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投資建廠的風險增大,也使得更多企業開始採用聯合並購的手段。在建廠的前提下,優化企業產品結構,以達到提高生產能力、擴大市場份額,獲取規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術為內涵的行業來自技術創新的威脅,使跨國公司走上了聯合之路,以形成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機械製造業大企業間的戰略並購,導致了機械工業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機械工業的競爭格局出現了協作型的局面。
產品高技術化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對機械製造業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的各國和地區,特別是發達國家更重視發展機械製造業,充分體現了機械製造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化在推動整個社會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起到了推動、提升和改造的作用。信息裝備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機器人技術、先進的發電和輸配電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型生物、環保裝備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成果開始廣泛應用於機械工業,其高新技術含量已成為市場競爭取勝的關鍵。
❺ 中國國內機械行業分析
我國城鎮化率從年的27.99%上升到2012年的52.27%,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旺盛的需求,是工程機械行業黃金10年的時代背景。雖然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新型城鎮化給予了無限厚望,但由投資拉動經濟轉為內需驅動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保有量也已達到了一定規模,城鎮化率對行業銷量的邊際貢獻效應也在遞減,這一趨勢在2010年後就開始顯現。具體可參見下圖,從左至右分別是挖掘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和混凝土泵車的銷量走勢,可以明顯看出2010年是一個拐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顯示,在4萬億基建投資驅動下,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估值也達到了頂峰。依據新上任領導班子的風格,未來類似4萬億的政策紅利應該難再有。2011年甬溫鐵路事故、日本核危機、高通脹、房地產泡沫,2012年整個宏觀經濟投資環境放緩,使得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在2012年經歷了嚴重下滑,時間和幅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整個市場哀鴻遍野都認為工程機械業進入了長久的隆冬。
工程機械行業的下游需求跌到低谷,產能嚴重過剩,從下圖可看出,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社會保有量巨大、需求透支、經濟和基建投資放緩、信用銷售風險嚴重,連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矛盾也公開化、激烈化。
❻ 機械行業 如何做到環境保護
有毒有害作業點的環境監測儀,
有毒有害物質的治理回,包括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答、水污染治理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鼾設備、雜訊與振動控制裝置、除塵設備等。
有毒有害作業點,以自動裝置代替人工。
在工藝上採用環保工藝,原材料使用環保材料等。
❼ 現在機械行業怎麼樣啊
我國工程機械業通過若干年的發展,摸爬滾打中走出了一條自主發展的道路,並逐版漸發展壯大,在權逐步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以出色的性價比優勢,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腳,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 但是,仍然有一些因素影響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在2009年這個起承轉合的關鍵時刻,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特徵,更有助於實現整體的高速前進。總結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徵。 發展的外部環境存在 過去二十幾年中國FAI的年均增速是20%,在此帶動下,過去十年,工程機械行業的年均增速達到17%.
❽ 如何分析機械工程企業的宏觀環境
自2011年4月以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在低谷中運行了年多,行業競爭慘烈、產能嚴重過剩,嚴峻的市場環境讓很多企業非常緊張和焦慮,對未來市場走勢失去信心。
然而,來自美國、中國、日本、德國、韓國、瑞典、法國和義大利等地的全球領軍企業,卻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未來運行發展均表現出信心,認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一帶一路」戰略必將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環境沒那麼壞,全球機會還很多
「很多人跟我說當前行業不景氣,市場需求不旺,情緒很悲觀,我不認同。」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做企業最害怕懶,不動腦子,不發掘需求,不重視市場,只想著增加產量,只看重眼前效益。當前,無論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在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有可為。全球機會多得很,怨天尤人難成事,踏實會幹才是金。」
國內外巨頭仍看好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這個由中、美、韓三國的工程機械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峰會上,公布了2015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全球最領先的50家製造企業2014年銷售額為1595.64億美元,同比下滑10.67%。中國有11家企業上榜,成為上榜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徐工集團進入前10強,位居中國企業首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說,中國有11家企業入選榜單,和日本並列第一,說明中國的工程機械已成為全球重要市場和重要的製造基地。與會人士指出,工程機械行業,上游連著鋼鐵等製造業,下游連著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對整個經濟的指示作用。近年來,中國經濟與工程機械行業處於深度調整階段。雖然市場出現波動,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依然不失為一個「朝陽產業」。
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環境沒那麼壞,全球機會還很多
與此同時,近期宏觀經濟、政策層面不斷釋放出有利於工程機械行業企穩回升的積極信號,隨著一系列投資計劃加速落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化等,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今後發展動力強勁。
王民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說,近年來,全球與中國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和調整,受此影響工程機械產業出現歷史性波動,成本上升、競爭加劇、需求冷淡特點明顯,但是面對未來機遇,行業對未來的走勢信心不斷增強。中國製造商通過技術和產品升級,和國外最強的企業正面競爭。全球工程機械產業,「中國製造」正在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卡特彼勒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陳其華說,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面臨著很多挑戰,但也有很多機會。一方面,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會給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繼續帶來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會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多年未有的巨大增長機會。「『一帶一路』戰略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以及63%的全球人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成為這個戰略發展的重點。」陳其華說,「卡特彼勒相信在中國面臨的改革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必將為行業未來帶來希望,成為發展的驅動力。」「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中國製造商在全球市場拓展的深入,今後海外業務將成為驅動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持續成長的重要一極,中國仍將保持著全球工程機械第一大市場的地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
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環境沒那麼壞,全球機會還很多
全球化競爭呼喚企業「可持續發展」過去幾十年,全球最領先、最主流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都已經進入中國。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世界最大的50家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中,除中國之外的39家國外公司,已有37家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還在中國投資建立全球研發中心,並將中國供應鏈體系等導入其全球業務體系。通過一系列深耕,跨國企業以實際行動,不斷深入地向中國本地化拓展,將中國打造為其全球業務中最具戰略意義的重要板塊。「打開工廠的大門,就是國際化市場。」面對競爭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王民指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粗放型發展、中低端追求已經走到頭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必須要從亢奮時代回歸,靜下心來去研究、去發力。理性、實干、嚴謹、精進應該成為我們迎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祛除中國製造『虛胖』的努力方向。」中國市場的起伏,加速了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轉型升級的節奏。近年來,中國領軍工程機械製造商持續發力,不斷推進技術、產品創新,並將此打造為驅動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動力。
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環境沒那麼壞,全球機會還很多
在海外,中國機械產品與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企業的步伐不斷深入。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已經走過「簡單海外貿易」、「構建海外代理商渠道和辦事處」最初兩個階段,進而步入第三階段——在海外建立製造基地、研發中心。一些領軍企業如徐工已經進入第四階段——利用當地的人才、技術、產品等,推進目標市場本地化戰略。與此同時,中國品牌產品更得到越來越多國外用戶的認可。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整個裝備製造產業中的優勢產業走向全球,未來也必將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對此,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蘇子孟表示。
❾ 機械類專業學的很累嗎,就業前景就業環境怎樣
看在裡面學什麼了,
如果學的是機械檢測和研發類的不累,
如果是維修類的肯定累點,
但都沒有很累,現在的工作環境都輕松的,重點的都有機器可以輔助,不怎麼用人力的,
就業這個只要學的好應該不難,
❿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職業環境是什麼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職業環境主要有:
1、汽車、工程車相關方面的單內位或企業。
2、自動化非容標設備相關方面的單位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