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二手機械硬碟
㈠ 怎樣鑒別硬碟是不是翻新的
鑒別硬碟是否是抄翻新的襲方法:
1、登陸硬碟品牌的官網,輸入序列號進行查詢,可以詳細看到硬碟的質保信息,這個方法是最穩妥的。
2、看外觀日期,日期是刻的,翻新硬碟商家在刻的日期是沒法改的,只能用靜電包裝掩蓋。
5、查看金手指,翻新的會有劃痕,使用過的痕跡。
㈡ 如何辨別移動硬碟是否二手啊
硬碟只要用過,在硬碟內部的smart信息中就會有記錄。用軟體讀取這個記錄,回就答能看出是否用過。
1、下載運行HDtune。
2、選擇健康狀態。
3、滑動右側滑塊,找到09這個代碼。如果是漢化版,就會顯示如下界面。09就是硬碟的通電次數。
下圖這個硬碟已經用了好幾年了,所以通電次數是3900多次。
如果新買的移動硬碟,這個數字比較大了,那就是二手的無疑。
當然,一兩次是有可能的。因為移動硬碟出廠前廠家通常會進行分區和格式化,需要通一兩次電才能完成。10次以內應該是正常的。
每塊硬碟,內部都有一個健康狀態記錄和維護工具,叫S.m.a.r.t,一塊硬碟從出廠開始,就會自動記錄硬碟的各種健康狀態。一般情況下是修改不了的,需要專用的工具。
軟體讀取到的這個記錄,基本上是真實的。但不是100%可靠,因為用專用的工具還是可以修改的。所以,用來辨別移動硬碟是否二手,除了這個,還需要對外觀進行仔細觀察。
㈢ 如何鑒別二手硬碟的質量
在整個電腦的配置中,最容易損壞的就是硬碟,因為硬碟帶有物理機械裝置,所以很怕震動,尤其是在機器運行期間,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數據區相互撞擊,導致碟片損壞或劃盤,甚至丟失硬碟內的文件信息。因此,二手市場上硬碟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如果您想在硬碟上省點米,那就隨我們來淘金吧!
一、窺視市場想在二手硬碟市場占點便宜,可就需要一點真功夫了。因為硬碟從外表上是看不出來好壞的,除非你是身懷絕技的高手。現在市場上的二手硬碟一般有三個來源,第一種就是從廢舊的電腦上拆下來的,這一部分的可信度比較模糊,有好有壞,如果你有一定的鑒別能力,那麼是可以獲益的;第二種就是從洋垃圾中挑選的外觀還可以讓人接受的,這些最好就不要惹了,即使當時淘汰時是好的,經過長途的運輸,內部的損壞就不知怎樣了,買回家最多可以讓你練練手工;最後一種就是從電腦愛好者手裡因升級而淘汰下來的,這種質量一般是可以得到保證的,電腦愛好者都是很愛護電腦的,之所以淘汰硬碟,一般是因為有了更好的選擇,而出賣原來的硬碟以緩解經濟的壓力,如果遇到這種硬碟,價錢又滿意的,不妨拿回家偷笑吧!正是由於上述貨源的原因,二手市場的硬碟也是按等級出售的。一般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種是最便宜的統貨,不試不包好,購買者自己看外表,就像相面一樣,看中就拿走,這些硬碟論個賣,多大的容量都是一個價,價錢也是便宜的讓你吃驚。第二種是包認盤,但是不能在購買的時候當場試,如果不認盤,承諾可以換,一般也是論個賣。第三種是包好的硬碟,可以當場進行測試,按照不同的容量而價格不同。一般前兩種硬碟不推薦購買,因為在這裡面找到一塊好的硬碟是相當的困難,如果不是如此,商家不會以那麼低的價格出售。第三類硬碟確實是可用的,但其中很多是修復硬碟,購買時也要注意。二、實戰練兵如果對二手市場有了如上的了解,應該是可以猜透商家的心理,利用這樣的心理優勢,給對方很大的壓力,他就沒有那麼大膽量騙你了。但是如果真的想在二手硬碟市場百戰百勝,成為淘金的高手,就必須具備一些專業的淘金知識,而更重要的就是實戰經驗,拿那些便宜貨練練兵也是很劃算的。在進入市場選購二手硬碟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各種硬碟的性能參數,在選購時也可以做一些參考。一般二手硬碟只會說明容量和介面形式,對速度、轉速、是否支持UDMA33/66等往往避而不談,這樣如果沒有做足充分的准備,對這些性能一無所知,那麼被商家所騙也是在所難免的了。然後要對自己的要求定價,我想現在應該不會再有人想買8G以下的硬碟了,這些硬碟不單是容量小的問題,硬碟的正常工作壽命在五年左右,而8G容量的硬碟,出廠應該都不止五年了吧,買回家去難道給它養老啊?所以二手硬碟我們推薦8G~20G的產品,這個容量段的二手硬碟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因為高於20G的二手硬碟價格比較高,比較一下就不如買一個新的了。
二手盤的品牌一般市場上無外乎IBM、Seagate、Quantum、Conner、三星、WD(西數)以及Maxtor,我個人認為單從品牌來選擇,8G的應該選Maxtor、Seagate(除大灰熊外)或是Quantum,10~15G可以選IBM、Quantum或是Maxtor的,而20G優先考慮Seagate、Maxtor,西數也可以。Conner的盤盡量不買,長城的硬碟也要小心。而二手盤中7200轉的除Maxtor的金鑽系列和Seagate的酷魚系列,其它的型號要甚重選擇。如果其他一些品牌貼出7200轉的指數,也要好好的鑒別一下了。這些只是筆者在二手市場摸爬滾打了很久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能幫各位確定自己的目標。接下來,就要憑我們的火眼金睛來鑒別二手盤的好壞了。選擇二手配件的時候一般都要先觀察他的外表。對於硬碟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硬碟是很怕震動的器件,所以,如果硬碟外面的鋁殼如果有碰撞的痕跡的話 ,那裡面的裝置難免要受到破壞,所以第一步,就看它的最表面,鋁殼;第二步看它盤體與電路板連接的固定螺釘是否一致且沒有被擰過的痕跡,如果有被動過的痕跡,就證明這塊盤有可能是商家拼裝出來的,如果買到這種盤,你就倒霉了,用不了幾天就要扔掉;第三步要看一些針腳有沒有修補過的痕跡,還可以通過看出廠日期來推斷一塊硬碟的使用情況,但是這並不保險,因為商家可能會偽造一個生產日期來誤導你的判斷,最後,要注意硬碟身上的系列號,各個品牌的系列號的標識有所不同,具體可參考相關的資料。看過了外表就要看內在品質了,不過內部的結構我們一般人都看不懂,所以只能通過測試了完成我們的鑒別。在來到市場之前,我們最好能在一些廠商的網站上下載一些診斷軟體做成測試盤,這樣在我們測試時就有了強有力的工具。第一、先把我們要測試的硬碟連接到有操作系統的機器上進行磁碟掃描和碎片整理,從而可以確定硬碟的狀態;第二、利用診斷盤可以測出讀寫狀態,磁碟序列號和出廠日期。這樣你就可以和你剛才估計的數據相對比,判斷這塊盤是不是經過改裝的。第三、進行手工分區和格式化。第四、檢測有沒有壞道。可以先把這塊要檢測的硬碟設置為從硬碟,然後按如下步驟打開,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磁碟掃描程序,再選定「標准」,點擊「開始」,等結果出現時就可看出硬碟有沒有壞道和壞道的大小。但是有些商家把硬碟的壞道屏蔽掉了,我們就無法查出,這樣我們可以通過查看硬碟的實際容量來判斷,如果查看的容量和實際容量有比較大的差異,那就說明這塊盤,被JS做過手腳了。三、功成名就有了以上這些技巧和經驗,大家應該已經具備了一身好武藝,可以在二手硬碟市場獨身闖盪,也就是各位高手功成名就的時候了。成功的買家當然會有他不同的選擇,下面就為您推薦幾款筆者闖盪多年總結出來的佳品。1、希捷 U8 8.4G硬碟 屬於U8系列,型號為ST38410A,轉速是5400轉,支持ATA100 。這款希捷的小容量老貨,由於出於名廠,質量值得信賴,不過這是二手貨的選擇,就要加入很多因素了,不過從經驗上講,這一容量級的硬碟推薦這一款。江湖價格130元。2、鑽石 10G Maxtor硬碟,美鑽一代系列,型號為2R010H1,轉速 5400轉,2M緩存,支持ATA100 。前面已經說到了,這一容量的二手硬碟要選擇maxtor,其實這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二手市場的摸索講究一個經驗,如果一定要對這款硬碟作出評價的話,那麼只能說它是個名牌。江湖價格160元。3、WD 20G 西部數據硬碟,魚子醬系列,型號為WD200AB,5400轉,2M緩存,支持ATA100 。西部數據也算是一個老牌子,尤其在20G的硬碟市場中還是佔有一定的份額的。不瞞您說,我自己用的就是西數的二手盤,感覺還不錯,大家不妨也試試。江湖價格220元。4、IBM 騰龍II代 40G IBM 40G Deskstar 40GV系列,單碟20G,轉速5400轉,512K緩存,支持ATA100 。這款硬碟的不足之處就是緩存太小,但是在二手貨當中是看不出什麼區別的。江湖價格320元。5、IBM 騰龍三代 60G IBM 60GXP系列,型號為60AVER07,單碟20G,轉速7200轉,2M緩存,支持ATA100,價格要400元出頭 。讀者可能注意到兩款大容量的二手硬碟筆者都推薦了IBM,這是因為現在市面上IBM的二手貨比較多。不過個人認為如果預算不是特別緊張,這種大容量的硬碟還是選擇新品比較劃算,畢竟現在全新的40G硬碟也只要400元出頭了。上面為您列出了幾種容量的二手硬碟。當然硬碟的容量不只這么幾種,但是在前面說過了,如果買更小的硬碟算起來不合適。如果想買更大的硬碟,比如80G,120G這樣的大容量,筆者認為不適宜再買二手的了。因為這些硬碟即使是二手的也是相當的昂貴了,而且與新品的價位相差並不多,冒險買了二手貨,一旦出現什麼情況就是佔小便宜吃大虧了。結語二手市場的淘金當中,對功力要求最高的就屬二手硬碟了。二手硬碟的選購不單需要過硬的硬體知識,更重要的還是實戰的經驗。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苦練多年的功力全部奉獻給大家,希望能助玩家們一臂之力。PS:轉自cfan.com.cn的[二手硬碟選購攻略]
㈣ 怎麼判斷一個二手的硬碟的質量的好壞
首先從外觀看。。
第二從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如有的話)看。
第三分區,格內式化(不要用快速容格式化)。如中間去無停頓就應該沒多大問題。。。
第四,用專業的硬碟測試軟體。如MHDD.。。因為高手可以把有物理壞道的地方隱藏起來,這種情況前三步是測不出來的,只有用這一步了!
㈤ 到電腦實體店買機械硬碟怎麼看是不是翻新的
鑒別硬碟是否是翻來新的方法:源
1、登陸硬碟品牌的官網,輸入序列號進行查詢,可以詳細看到硬碟的質保信息,這個方法是最穩妥的。
2、看外觀日期,日期是刻的,翻新硬碟商家在刻的日期是沒法改的,只能用靜電包裝掩蓋。
3、看標簽,標簽越大嫌疑越大,大標簽下面可能藏著舊標簽。
4、外包裝不精緻,粗糙,翻新的可能性較大。
㈥ 硬碟如何辨別是新貨還是二手貨!
你可以下載一個軟體Drive Health現場檢測一下其中有一項就是「電源接通時間計算」,意思是硬碟通電的累計時間,我的硬碟用的用了一年半,比較頻繁地使用共計1600多小時。
其實你大可不必這么擔心,到一個硬碟專賣的櫃台,買一塊包裝完好,盤體沒有劃傷和指紋的就成了,再說還有一年質保呢。
㈦ 如何判斷硬碟是全新還是二手
用HD Tune
http://dl.pconline.com.cn/html_2/1/60/id=10902&pn=0.html
一款小巧易用的硬碟工具軟體,其主要功能有硬碟傳輸速率檢測,版健康狀態檢測,溫權度檢測及磁碟表面掃描等。另外,還能檢測出硬碟的固件版本、序列號、容量、緩存大小以及當前的Ultra DMA模式等。雖然這些功能其它軟體也有,但難能可貴的是此軟體把所有這些功能積於一身,而且非常小巧,速度又快,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費軟體,可自由使用。
在「健康狀況」里可以查看硬碟的開機時間,二手的話時間一定不少
㈧ 如何檢查二手硬碟
解答來:硬碟一旦出現讀源寫時發出「嘎嘎」響聲,基本是出現物理壞道而造成的,經過低格處理後即使能夠暫時恢復正常,其壽命也不會太久。因此,備份重要數據並准備更換硬碟是最好的選擇。 購買二手硬碟檢查壞道有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用Fdisk對硬碟重新分區,並逐個分區進行Format操作。因為在分區尤其是格式化處理時,只要硬碟稍有問題,格式化的進度顯示就會表現出來,有時則根本就通不過。另外,一旦發現有格式化異常的情況,就不要再購買該硬碟了。 以上內容由百腦匯電腦醫院友情支持。
㈨ 怎麼才能正確辨別硬碟全新與二手
這個固件可以刷的...不過現在這個東西無所謂了,反正是用的東西,只要找個大點的不回那麼容易倒閉或轉行的商答家,給你保三年,你管是幾手的呢,對不對,如果是重要數據的話新硬碟也不保險,得上raid0了,電腦能用就行了,無所謂執著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有空去老人院做做義工多好啊...
㈩ 怎樣挑選二手的硬碟
怎樣選二手硬碟
隨著近年來二手電筒腦的需求旺盛,全國各地的二手電筒腦市場也隨之活躍起來,對於資金相對比較緊張的朋友,去二手電筒腦市場「淘寶」,成了不二的選擇,既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配件,又可以省不少銀子,何樂而不為呢。挑選二手配件時,像主板、顯卡、內存等配件比較容易挑選,故障率相對較低,使用一個月左右時間如果不出問題,基本上可以保證以後的正常使用,而顯示器和硬碟是其中最難挑選的配件,尤其是二手硬碟的故障更具有隱蔽性,在選購時如果不仔細檢查不易發現問題,再加上如果是商家動了手腳,更是極難發現問題,只有在使用後期故障才會逐漸顯現出來,到那時商家根本不會認賬,那你只好自認倒霉了
針對上述情況,如果你有這方面需要的話,只要對本文介紹的內容作一了解,一定可以選購到一塊稱心如意的二手硬碟。選購二手硬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這是許多朋友最關心的話題,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選購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望:檢查二手硬碟的外觀,這是最基本的檢驗工作,如果連最起碼的外觀檢驗都不合格,如何能夠保證硬碟的正常使用。順便看一下硬碟數據線介面是否完好,有沒有斷針的情況,如果有的話還是另選一塊硬碟為好。
聞:聽一下硬碟工作時發出的聲音,是否有不正常的聲音,一般工作正常的硬碟,電機工作時轉動的聲音比較均勻,聽起來感覺非常好,聲音很自然。而硬碟工作時,如果發出不規則的「咔噠」聲,那麼趁你的硬碟還能正常工作,趕快把重要數據備份出來,不要等壞了的時候才後悔。
問:了解二手硬碟的工作史非常重要,能夠從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從它工作的環境來進行判斷,可以知道硬碟長期工作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如果長期工作在惡劣的條件下,就可以估計出它以後還能工作多久。像網吧淘汰下來的硬碟,因為長年處在連續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中,硬碟老化加快後發故障率極高,淘汰下來以後用不了多久極易損壞。
切: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二手硬碟一定要上機檢測,不要盲目聽信賣家對你說有多好多好,畢竟還是以測試為實,自己動手檢測一下對你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我們已經知道了選購時應注意的問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二手硬碟的選購技巧:
第一步,拿到二手硬碟後先觀察一下外觀,看有沒有破損,硬碟上蓋有沒有撞擊產生的坑,盤體上貼的伺服口的貼紙有沒有漏,硬碟電路板是否完好,有沒有補焊過的痕跡,螺絲有沒有被螺絲刀上過的痕跡,以確保硬碟沒有被修過。
第二步,掛上硬碟進入BIOS中檢測一下,看硬碟能否被正常識別,最好反復起動幾次試試,看是否每次起動硬碟都能被正常識別出來,另外聽聽硬碟工作時聲音是否正常,如果你無法判斷聲音是否正常,可以找一台正常工作的電腦,仔細聽一下後再做個對比,自然就能分辨出硬碟工作聲音是否正常了。
第三步,在DOS操作系統中,用Scandisk /all命令對硬碟進行全面檢測,當出現「你想現在進行表面掃描」的提示時選擇Yes,初步看一下有沒有壞道,如果有也不要緊,有時是邏輯壞道能夠修復。然後把硬碟重新分區、格式化,看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如果連這一關都過不去,那這塊硬碟就已經不在考慮之內了,以下的測試也就沒有進行的必要了。
第四步,在DOS下使用Disk Genius(原名:DiskMan)對硬碟進行掃描,Disk Genius可以自動生成一個叫做baksect.txt的文件,它包含著Disk Genius檢測到的壞區信息,你可以進行參考。我們使用Disk Genius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來檢測是否有隱藏的壞區,在軟體操作界面左邊的硬碟分區信息柱狀圖上,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分區的情況,以及是否有隱藏的分區(見圖1)。另外Disk Genius還可以檢測硬碟參數和硬碟表面數據等是否有錯誤,如果有可以試著修復,如果不能修復,你應該知道怎麼辦了。
第五步,請出我們最後一位主角,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 V3.0,現在可以在互聯網上下載到兩種版本,一種是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 V3.0 軟盤版,另一種是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 V3.0 光碟版。軟盤版需要通過創建的啟動軟盤進行引導,起動效率源檢測修復程序;如果你有刻錄機的話,可以考慮使用光碟版,把鏡像文件刻錄到光碟上,然後用光碟起動軟體可以大大節省起動時間,最主要是方便耐用。當然我們請出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不是為了修硬碟,而是用到其中的硬碟壞道檢測功能,該軟體不但檢測功能強大,更是許多二手硬體商維修硬碟的法寶。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是一款中文軟體(見圖2),操作界面相當友好。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有「硬碟全面檢測」、「硬碟高級檢測」、「硬碟壞道列表」和「壞道智能修復」這四項主要功能。「硬碟高級檢測」可以提供自定義的檢測起始百分比,減少檢測時間;「硬碟壞道列表」可以查看檢測後列出的壞道情況;「壞道智能修復」可以對檢測到的有壞道的硬碟進行自動修復,推薦硬碟有壞道的朋友試試。
啟動軟體後,選擇「硬碟全面檢測」項,開始對硬碟進行全面檢測,檢測進度會以百分比形式顯示,如果檢測到壞道所在的具體位置,會用百分比形式標記在右邊,而檢測時間則根據硬碟容量大小決定,硬碟容量越大檢測時間越長,一般40GB的硬碟檢測大約需要20分鍾左右。遇到壞道比較多的情況,檢測時間相對會比較長。注意:如果主板上同時接有多塊硬碟,效率源將只能對第一塊硬碟進行操作,所以需要將待檢測的硬碟接到IDE0介面上,並設置為主盤才行。通過以上四步檢測後,再用效率源大容量硬碟檢測修復程序進行檢測,如果沒有壞道,那麼恭喜你選中了一塊身體健康的硬碟,現在你可以放心地拿回去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