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機械課堂實錄
1. 課堂實錄包括哪些內容
聽課是教師學習他人先進經驗,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那麼,聽課時就要做好聽課記錄以便於課後的反思、研究。那麼聽課者如何做好聽課記錄呢?愚以為,聽課記錄可以從教學實錄和教學點評兩方面來記錄。
一、課堂實錄。包括: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課時等,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所採用的方法,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學生活動情況,教學效果等。
課堂實錄如何記,記到什麼程度,要根據每次聽課的目的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
2、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步驟都記下來。
3、實錄,把教師開始講課,師生活動、直到下課都記錄下來。
二、課堂點評。記錄聽課者對本節課教學的優缺點的初步分析與評估以及提出的建議。點評包括:教材的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課堂結構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等等。
寫教學點評可以採用以下兩種形式:
1、簡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後產生的反饋感應,隨時記錄下來。
2、總評,就是把對簡評綜合分析後所形成的意見或建議記錄在記錄本上。待課後與教者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需要強調的是,在做聽課記錄時,許多人偏於記錄課堂實錄,而不做點評,甚至相當一部分老師記錄的是教者的板書,教者板書什麼就記什麼,此外別無他記。顯然這種聽課記錄的價值是不打的。好的聽課記錄應該是實錄與點評的兼顧,特別是做好課堂點評往往比實錄更重要。
減輕教師上課壓力,學生自主學習神器,關注課堂無憂微信公眾號:kt5u21 。
2. 什麼是課堂實錄及評價
⑴上節課,我們來梳理了節選部源分的文章內容圍繞著盼歌—夢歌—尋歌—憶歌來展開情節內容,並且很多同學談了初讀後的感受,大多數人認為翠翠太過含蓄了,這種含蓄導致了她的愛情悲劇,並由此還總結出愛情是需要表達的,幸福是要敢於追求的!
⑵這其實只是對愛情本身的一種解讀,我們說故事只是一種媒介,故事背後的東西才是此文真正的價值所在。這就是文章內蘊的東西,如何撥開雲霧,認識文章的內蘊,這裡面存在一個鑒賞解讀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以邊城為範本,學習一種鑒賞文章的方法。
3. 什麼是課堂實錄,怎樣簡單記載
速記一般記錄重要的詞彙,就像縮寫句子一樣。把修飾成分取消很容易記下來。當然,手速快可以全部記錄,比如我就習慣速寫。
4. 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課《什麼叫機械》課件
通過操作對比,知道機械可以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3、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製造和使用機械,科學在不斷發展。二、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什麼是機械難點:判斷哪些物品屬於機械三、課前准備各種機械、多媒體課件、觀察升旗四、教學過程一、課前活動,引入機械這個詞1、帶學生到操場上升旗,觀察旗怎麼升上去的。2、回教室討論。師提出靠頂端的滑輪,滑輪就是一種簡單的機械(板書)。提問:看到機械這個詞,你首先想到什麼?3、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這神奇的機械世界,一起去了解它,研究它。(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旨在激發興趣,從學生熟悉的場景首次引入機械這個詞,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探究的慾望。) 二、創設情境,感受機械含義1、講述: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木塊,在上面釘了一些釘子,如果釘子釘得不滿意,就需要拔掉。2、學生徒手拔釘子。(出示溫馨提示)3、集體交流體會。4、講述:你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用工具) 5、教師演示拔釘子。6、學生活動,師要求:每人拔一個,輪流進行,整理員把釘子放回1號信封,並整理桌面。7、集體交流:談談用了工具後的體會。(設計意圖:此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對比徒手拔釘子和藉助工具拔釘子的不同感受,讓每個學生在充分動手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說出工具的作用。)8、講述:剛剛同學們用的羊角錘就屬於機械,現在,你是怎麼理解機械的?(設計意圖:由於理解機械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層層滲透,所以此時不急著揭示機械的含義,只是在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感受機械的含義。) 三、體驗活動,揭示機械含義1、剛才同學們玩得意猶未盡,接下來我們繼續研究。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一些物品,請你進行這些活動。課件出示:v 1、製作一個你喜歡的簡單圖形。v 2、取一個黑色的芝麻釘,放在白色的塑料盒裡。v 3、把面團做成薄餅狀可以有選擇地進行2、集體交流,活動體會。(設計意圖:通過開放式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以上的一些任務,學生基本上都會藉助工具來完成,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更深一層地體會到了這些機械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省時、輕松的好處。)3、思考討論:什麼叫機械(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在再一次的充分的體驗活動中,進一步明白了有關機械方面的知識,此時揭示「什麼叫機械」的問題可謂水到渠成。)4、講述:大家看看書上怎麼揭示機械的概念的,請學生讀。5、繼續往下看,你還理解了什麼知識?多媒體同時出示書上的這些知識點。引導學生理解簡單機械和復雜的機械,復雜的機械也叫機器。(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本,理解知識點。) 四、拓展探究,應用機械的概念1、過渡:老師要來考考大家,學到了機械的知識以後會不會用,在2號信封里有一些物品,大家判斷一下哪些是機械,哪些不是,並寫出理由。2、學生活動。《什麼是機械》活動記錄表物品名稱是否機械判斷根據開瓶器 勺子 尺子 螺絲刀 指甲鉗 蠟光紙 3、集體交流。(設計意圖:此活動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4、認識機械的重要性,普遍性。我們的生活中能缺少機械嗎?如果沒有機械,會怎麼樣?請你舉個例子。是啊,生活中機械無處不在,你還能從生活中找到其它的機械嗎?教師出示一些(鋸子、尖嘴鉗、鏟子、轉筆刀等)(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機械是無處不在的,生活處處有機械,生活離不開機械。) 五、了解機械的悠久歷史和發展歷史1、過渡:是啊,機械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得感謝數千年前的祖先,他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2、講述:請大家看書上第三頁右下方的圖,想想古時候的人們是怎麼利用這些工具的?3、集體交流。(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機械的悠久歷史,為古人的智慧而自豪,並再一次地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這些工具。)4、過渡:機械我們人類的偉大創造,我們一起來看看交通工具的發展。由步行發展到騎自行車、乘汽車、坐火車、坐飛機、乘磁懸浮列車。5、講述:交通工具的發展是機械發展的一個縮影,看了這些交通工具的發展,你想說些什麼?6、講述:以後的機械發展會更迅速,當然得靠你們這些小科學家們的創造發明。(設計意圖:知道機械的發展之快,知道科技在不斷的進步。激發學生從小學好科學,長大為社會服務的志向。) 六、引出一些問題,課內向課外延伸機械世界裡還藏著許多奧妙,他們為什麼會降低工作難度的,為什麼會省力的……想繼續探究嗎?課後先去鑽研鑽研,老師會在下學期進行機械單元的教學。(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機械奧秘的興趣,使有限的課堂向無限的課外延伸。) 七、板書設計省力 方便 什麼叫機械 省時 與力有關 降低工作難度
5.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什麼叫機械》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反思 這節課鍛煉了學生勤於觀察積極思考的能力,通過對日常生活及生產勞動中使用工具觀察思考得出機械的概念課堂常規訓練有待提高。
6. 什麼叫教學實錄
是指真實記錄下師生在課堂上所有行為和語言的文本或音視頻。有整堂課的,也有片段的。
教案就只是教師在上課前預先准備的文本。
7. 什麼是課堂實錄
詳細的課堂講解,師生所有的語言,以及反應,都要寫上。比教案更詳細。
8. 課堂實錄與教案的區別是什麼
課堂實錄與教案的區別是什麼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
課堂實錄是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活動的實際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