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施有效機械通氣
❶ 機械通氣的禁忌症有哪些
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為有效手段。為搶救患者生命,以下一些所謂禁忌證是相對的。
1、張力性氣胸或縱隔氣腫(未引流前)。
2、肺大泡和肺囊腫。
3、活動性大咯血(已有呼吸衰竭或窒息表現者除外)。
4、低血壓(未經治療前)。
5、食管-氣管瘺等。
(1)如何實施有效機械通氣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尚未補足血容量的失血性休克及未經胸腔閉式引流的氣胸等,應暫緩使用呼吸機。
2、呼吸機的操作者,應熟練掌握機械性能、使用方法、故障排除等,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損壞機器。
3、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應有專人監視、護理,按時填寫機械通氣治療記錄單。
4、病室每天以1%-2%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或紫外線等照射1-2次。
5、呼吸機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維修、保養。使用前後,呼吸機的外部管道、呼吸活瓣、霧化裝置等每2-3d更換消毒1次。
機械通氣從僅為肺臟通氣功能的支持治療開始,經過多年來醫學理論的發展及呼吸機技術的進步,已經成為涉及氣體交換、呼吸做功、肺損傷、胸腔內器官壓力及容積環境、循環功能等,可產生多方面影響的重要干預措施,並主要通過提高氧輸送、肺臟保護、改善內環境等途徑成為治療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的重要治療手段。
❷ 吸痰的有效指征
吸痰的有效指征:
需要吸痰的人一般都是不能自主排痰的病人或有些病限制排痰的。有效的指征,當然就是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暢是個大前提。只要呼吸道通暢了,那呼吸就沒有問題,你的吸痰也就有效了。
指經口腔,鼻腔,人工氣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並發症的一種方法。適應症於昏迷病人、痰液特別多有窒息可能的情況、需氣管內給葯,注入造影劑或稀釋痰液的病人。
(2)如何實施有效機械通氣擴展閱讀:
吸痰術方法:
1、洗手、戴口罩、手套。
2、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核對,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與合作方法。
3、接上電源,打開開關,檢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連接是否正確。
4、根據病人情況及痰液粘稠度調節負壓,吸引器負壓壓力一般調節為40.0~53.3KPa,用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5、將患者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病人可用壓舌板或開口器幫助患者張口。一手將導管末端折疊(連接玻璃接管處),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手用無菌持物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腳踩吸引器開關,放鬆導管末端;
先將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凈,然後更換吸痰管,在患者吸氣時順勢將吸痰管經咽喉插入氣管達一定深度(約15cm),將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轉,吸凈痰液。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病人缺氧。
6、如從口腔吸痰有困難者,可從鼻腔抽吸;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由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內吸痰,需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7、在吸痰過程中,隨時擦凈噴出的分泌物,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同時注意吸出物的性狀、量及顏色等,作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開關,將吸痰管浸泡消毒,並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試管內浸泡。
9、觀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整理用物。
❸ 如何正確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採取口對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氣體吹入傷病者的肺部,以保證維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氣供應。實施人工呼吸時,一隻手按壓在傷病者前額,使其頭向後仰,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置於其下頜處,上提下頜,保持其氣道暢通。
接著,急救者用壓住前額的那隻手捏緊患者雙側鼻孔。然後,用口唇包緊傷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氣道暢通的操作下,平穩地向內吹氣,但要注意,千萬不要漏氣,如果吹氣有效,其胸部會膨起,並隨著氣體的呼出而下降。
吹氣後,急救者口唇離開,並松開捏鼻子的手指,使氣體呼出,同時側轉頭呼吸新鮮空氣,再進行第二次吹氣。每次吹氣的時間為成人不少於1秒,兒童1秒到1秒半,每分鍾的頻率是8—12次。
(3)如何實施有效機械通氣擴展閱讀
60年代以前,徒手人工呼吸主要採取壓胸抬臂手法通氣,50年代後期,經實驗證明口對口或口對鼻吹氣通氣效果明顯優於壓胸抬臂法。病人呼吸停止後,首先應設法給病人肺部吹入新鮮空氣,在通暢呼吸道之後,就能用口向病人肺內順利吹氣。
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吹氣時搶救者用力克服患者肺、胸腔的彈性阻力和氣道阻力,將呼出氣吹入肺從而使肺擴張,患者呼氣時利用肺及胸廓自身的彈性回縮力使氣體呼出。
空氣中氧含量為21%,正常人經過氣體交換肺臟吸收20%的氧氣,其餘80%的氧氣按原樣排出,呼出氣中氧含量約為16%~18%,如病人的肺正常,只要吹氣時潮氣量較正常大(正常的1~2倍,大於800ml),即可使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保持在75mmHg左右,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
故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不能對病人立刻提供機械通氣,在尋找和應用必需設備同時,要立即對病人實施口對口或口對鼻吹氣,以解決病人的供氧,解除呼吸困難症狀。心跳呼吸停止後,肺臟處於半萎陷狀態。
因此,首先要給病人緩慢吹兩口氣,以擴張肺組織,有利氣體交換。吹氣的量是否足夠可通過觀察病人的胸廓運動或病人的呼出氣氣流來進行判斷,通常成人吹氣量要達到1~1.2升才能滿足病人的生理需要,兒童可根據年齡、身高、體重等因素進行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昏迷病人或創傷病人實施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通氣時,首先要採用「三步」手法打開氣道,頭中度後仰,使口保持在張開位置。
❹ 長期進行機械通氣的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
您好,膨肺吸痰法方法\r\n行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患者用膨肺吸痰法,由兩人操作,甲護士首先連接人工氣囊與氧氣管,流量為10L\\/min,分離呼吸機與氣管插管,人工氣囊介面與氣管插管連接,然後均勻擠壓人工氣囊,以10~12次\\/min的頻率擠壓人工氣囊3~5次,氣量是平時潮氣量的1.5倍。持續2min後由乙護士迅速將准備好的吸痰管插入氣管插管內,每次吸痰時間少於15s,吸痰後甲護士再次接人工氣囊與氣管插管擠壓3~4次,之後接呼吸機呼吸。如痰液黏稠可向氣管內注入稀釋液3~5mL,接人工氣囊擠壓3~4次再次吸痰,效果更好。 討論膨肺吸痰法意義及注意事項\r\n1.膨肺是以簡易呼吸器與患者的氣管插管相連接,給患者進行人工呼吸,吸氣時深而緩慢,隨即有10~30s的呼吸暫停,然後快速呼氣。膨肺吸痰時,緩慢吸氣使通氣量增加,擴張了小氣道,使原有塌陷萎縮的肺泡擴張,屏氣一定時間可使氣體在不同肺泡之間均勻分布,肺泡充分開放,復張的肺泡穩定性和肺的順應性增加,有利於自主呼吸的加強和鍛煉。隨著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泡增加,通氣血流比例改善,使氧合指數上升,症狀體征改善。膨肺後迅速而無障礙的呼氣,促進了支氣管分泌物排出。\r\n常規的翻身拍背吸痰,細小支氣管的痰液不易排出,吸痰前後雖加大氧濃度,但機械通氣病人一方面要克服通氣迴路、人工氣道阻力;另一方面吸痰時呼吸加快,耗氧增加,會出現機械通氣與自主呼吸對抗,不僅降低通氣量,而且增加體力消耗及心臟負擔。膨肺吸痰法能減少吸痰時的低氧狀況,吸痰前給患者吸入高濃度氧氣可增加患者體內的氧儲備,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從而減輕患者的不適反應。吸痰完畢再次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2~3min,以恢復患者在吸痰過程中氧的消耗,恢復體內的氧儲備。\r\n2.膨肺時在氣管插管內注入濕化液;較大的潮氣量輸入使濕化液迅速彌散在各段支氣管,使痰液稀釋,加上叩背與有效吸痰,使排痰較徹底,預防肺不張,減少了肺部並發症的發生。機械通氣期間若氣道濕化不夠,易導引起肺不張和繼發下呼吸道感染,因此,濕化療法也是機械通氣中防止和減少並發症,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一個重要措施。\r\n3.研究表明,通過膨肺技術,使肺內外產生一個壓力差,促使細支氣管的痰液松動,流向大支氣管而易於吸出,減少肺部感染。膨肺增加功能殘氣量,擴張了小氣道,使原有萎陷的肺泡復張,預防了肺不張,並且經膨肺吸痰後,患者肺順應性增加,氣道阻力減少,人機對抗減輕,呼吸肌做功減小,能使患者盡早離線,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減少肺部並發症。\r\n4.膨肺前需徹底吸凈呼吸道分泌物,以免將分泌物擠進遠端小支氣管。膨肺吸痰過程中心輸出量降低,因此對心功能差的患者應嚴格掌握適應證。膨肺吸痰對循環有一定影響,期間應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等。機械通氣期間,嚴密監測呼吸機使用的參數,根據病人的情況及時調整氧濃度、輔助通氣模式、呼吸頻率及插管深度,定時查血氣分析,觀察呼吸機使用效果及停機指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❺ 簡述機械通氣有效的表現
機械通氣是在呼吸機的幫助下,以維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和氧合、防止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為使機體有可能度過基礎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為治療基礎疾病創造條件。機械通氣是利用機械裝置來代替、控制或改變自主呼吸運動的一種通氣方式。
機械通氣適用於腦部外傷、感染、腦血管意外及中毒等所致中樞性呼吸衰竭;支氣管、肺部疾患所致周圍性呼吸衰竭;呼吸肌無力或麻痹狀態;胸部外傷或肺部、心臟手術;心肺復甦等。
機械通氣是治療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為有效手段。為搶救患者生命,以下一些所謂禁忌證是相對的。
1、張力性氣胸或縱隔氣腫(未引流前)。
2、肺大泡和肺囊腫。
3、活動性大咯血(已有呼吸衰竭或窒息表現者除外)。
4、低血壓(未經治療前)。
5、食管-氣管瘺等。
1、定容型(容量轉換型):能提供預定的潮氣量,通氣量穩定,受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影響小,通氣量穩定,適用於氣道阻力大、經常變動或無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壓型(壓力轉轉型):輸送氣體到肺內,當壓力達到預定數值後,氣流即終止。其潮氣量受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影響較大,但結構簡單、同步性能好,適用於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較輕的患者。
3、定時型(時間轉換型):能按預定吸氣時間送氣入肺。通氣量一般較穩定,具有定容和定壓兩型的一些特點。
4、高頻通氣:能提供大於正常呼吸頻率2倍以上而潮氣量小於解剖無效腔的機械通氣方式。用於不適於建立人工氣道的外科手術及呼吸窘迫綜合征等的治療。
5、簡易球囊式呼吸:結構簡單,攜帶方便,價格低廉。由於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參數不易掌握。常用於急診、野戰條件下的急救。
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可選擇控制通氣、輔助通氣、呼氣末正壓通氣、間歇強制指令通氣及壓力支持通氣等 [2] 。
圖1
❻ 機械通氣治療打呼嚕
打呼嚕出現憋氣顯現像是呼吸暫停綜合症的臨床表現,對身體影響很專大。在很多人眼裡,打呼屬嚕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打呼嚕也是一種病,長時間得不到有效地治療,可造成記憶力衰退,白天嗜睡,嚴重的可引起窒息死亡,不可忽視。
❼ 如何保證小鼠機械通氣24小時而不死亡
並非都抄拿小白鼠做實驗,也可以拿兔子做解剖學和病理學的研究。在遺傳學上使用果蠅這樣的昆蟲,在仿生學上使用蝙蝠等。實驗動物的選擇是醫學科學研究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因為實驗動物選擇恰當與否關繫到課題質量的高低、經費開支的多少、研究途徑正確與否以及實驗方法 的簡單與繁瑣問題,甚至會影響到課題的成敗及研究結果正確性。因此,必須從觀念上將實驗動物的選擇看作科技項目立項查新的文獻檢索一樣,作為醫學科研工作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必須從實驗動物學的學科高度給予足夠的重視。其次,要了解實驗動物學基本知識,這是正確選擇實驗動物的基本條件。
❽ 重症監護室的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1.維持適當的通氣量,便肺泡通氣量滿足機體需要。
2.改善氣體交換功能,維持有效的氣體交換。
3.減少呼吸肌的作功。
4.肺內霧化吸入治療。
5.預防性機械通氣,用於開胸術後或敗血症、休克、嚴重創傷情況下的呼吸衰竭預防性治療。
於浮動胸壁患者可以起到內支撐作用。
(一)大咯血或嚴重誤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二)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三)張力性氣胸病人
(四)心肌梗塞繼發的呼吸衰竭
1.呼吸頻率>30-35 次/分, 或<5-10 次/分
2.鼻導管 鼻塞或面罩吸氧 血氣分析:
PO2< 60 mmHg 或 PCO2 >55 mmHg
3.COPD:PO2 < 55 - 60 mmHg 或
PCO2 > 70 - 80 mmHg
間歇正壓通氣 (IPPV):
IPPV也稱機械控制通氣(CMV)。此方式時,呼吸機不管病人自主呼吸的情況如何,均按預調的通氣參數為病人間歇正壓通氣。主要用於無自主呼吸的病人。
呼吸機的常用輔助呼吸模式2
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
指呼吸機在每分鍾內,按事先設置的呼吸參數(頻率流速、流量、容量、吸:呼等),給予病人指令性呼吸。
SIMV的優點
1.可保證病人的有效通氣。
2.臨床上根據病人的自主TV、f和MV變化,適當調節SlMV的頻率和TV,利於呼吸肌的鍛煉。SIMV已成為撤離呼吸機前的必用手段。
3.在缺乏血氣監測的情況下,當PaO2過高或過低時,病人可以通過自主呼吸加以調整,這樣減少了發生通氣不足或過度的機會。
壓力支持通氣(PSV):
是一種輔助通氣方式,即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每次吸氣都接受一定水平的壓力支持,以輔助和增強病人的吸氣深度和吸入氣量。
(一)PEEP的主要作用
1.呼氣末正壓的頂托作用→呼氣末小氣道開放→利於CO2排出。如COPD患者,加用適當的PEEP可支撐小氣道,防止呼氣時在小氣道形成"活瓣"作用,利於CO2排出。
2.呼氣末肺泡膨脹→功能殘氣量(FRC)↑→利於氧合 如低氧血症,尤其是ARDS者,單靠提高FiO2氧合改善不大,加用PEEP可以提高氧合量。
3.肺炎、肺水腫,加用PEEP除增加氧合外,還利於水腫和炎症的消退。
4.大手術後預防、治療肺不張。
一般認為,對COPD患者選用2~5cmH2O的PEEP可以起到良好的通氣和氧合效應,不至引起不良反應。對8cmH2O以上的PEEP則需持特別慎重的態度。
機體對新水平PEEP 的適應需要15 分鍾
15分鍾增加一次,每次增加2cmH2O。
減少PEEP 每次2-5cmH2O,間隔1-6 小時
持續氣道正壓 (CPAP):病人通過按需在持續正壓氣流系統下進行自主呼吸,使吸氣期和呼氣期氣道壓均高於大氣壓。維持氣道壓基本恆定在預調的CPAP水平,波動較小。
此中模式患者自覺舒適,但對會對循環系統有所影響
使用呼吸機的基本步驟11.確定是否有機械通氣的指征。
2.判斷是否有機械通氣的相對禁忌症,
進行必要的處理。
3.確定控制呼吸或輔助呼吸。
4.確定機械通氣方式(IPPV、SIMV、
CPAP、PSV、PEEP 、CPAP)。
5.確定機械通氣的分鍾通氣量(MV),一般為8-12ml/kg。
6.確定補充機械通氣MV 所需的頻率(f)、潮氣量(TV)和吸氣時間 (IT)。
7.確定FiO2 :結合呼氣末正壓調整吸氧濃度從而達到目標血氧飽和度(>88-90%).
8.確定PEEP:當高濃度吸氧下而PaO2仍小於60mmHg,應加用PEEP,並將FiO2降至0.5以下。PEEP的調節原則為從小漸增,達到最好的氣體交換和最小的循環影響。
9.確定報警限和氣道安全閥。不同呼吸機的報警參數不同,參照說明書調節。氣道壓安全閥或壓力限制一般調在維持正壓通氣峰壓之上5-10cmH2O。
10.調節溫化、濕化器。一般濕化器的溫度應調至34-36攝氏度。
11.調節同步觸發靈敏度。根據病人自主吸氣力量的大小調整。一般為-2~-4cmH2O或0.1L/S。